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之,选入州刺史护卫、部曲;再次之,选入郡国兵;再次之,便如后世预备役,自养民间,间或征调。是以,大汉常备军虽少,但是在危机时刻,却能迅速征调数万士卒,成军列阵。

    相比于此时世界诸国,汉世这种普选精兵制度,无疑是最先进的军事制度。中央羽林军、北军五校、虎赍卫士,这些部伍之中的最普通的步卒,也大都有统帅一伍之才干,就功能而言,这些选拔到中央军团常备军中的步卒,相当于后世的下级军官集训地。

    因为养兵于民,所以国力强盛。但是在衰世间,这却不是件好事。

    当逢汉之衰世,各种矛盾激化。虽然因为黄巾之乱被匆匆而定,大汉显露出短暂的中兴之局面,但是如今各地方、郡县,形势依然紧张。一旦个别官员横征暴敛的行为激怒到某些性情刚烈之辈,郡县强壮便会因为种种原因,聚集成众,揭竿而起,呼啸山林。因为养兵于民,所以这些起来的盗贼,或许谋略差强人意,但是其战斗力却不可小觑。

    辨别出汉世民众,与后世被官家绵羊化民众之间的不同,刘杲便果断采取“剿不如抚,镇不如导”的军事方针。军马所行一路,刘杲小心处理官员、豪强、民众三者之间关系,尽量利用宋泓这座大伞,逐一清扫这些乡里之间埋下的隐患。

    京兆宋氏,是党人之中的名望之家,在党人风头大胜的今日,各方豪强都肯卖宋泓几分面子。在刘杲小心的把握住行事尺寸前提下,这些豪强大都给予一定的配合,故一路行来,刘杲一军还算顺利,甚至不少豪强大户,还赠送刘杲不少粮草,以作军备。

    过真定县城不远,前方斥候突然相报,数千人黄巾流寇向大军靠近。刘杲吩咐左政、刘石各自防备。

    听闻有敌来袭,军中大多数士卒竟然涌起作战欲望,不但不惧战争,反而喜色。

    被刘杲招募而来的强壮,大多是因为刘杲那贴《告河北群豪书》所感。这些强壮,都是心怀壮志,猛武强悍,凶勇善斗之辈。刘杲自出邯郸后,一路行军缓慢,建军月余,无克敌之心,这些强壮大都心有不甘,甚至若不是限于刘杲严格军规,这些强壮早就个个争相求战。

    军中士气高昂,本是好事。但是刘杲却乐不起来。

    刘杲之所以一路行军缓慢,不仅仅是因为整合军伍需要,更有其他打算。

    历史上,曹操平马超时,西羌每有一部到,曹操皆有喜色。诸将问曹操何故,曹操回答道:“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吾是为喜。”曹操言下之意是说:西羌各部地处绝山险脉,不花费两三年,难以征讨。今天西羌各部集结一团,我正好全体击溃,不用再入深山逐一击溃西羌各部。

    刘杲的打算,无非也是想学曹操。

    太行山脉,错综复杂。便是后世飞机大炮横行时,太祖还能创基于此地,况乎此时?刘杲若是与黑山贼对持起来,难免要赴历史上袁绍、吕布的后尘。是以刘杲令军伍缓行,给予黑山贼一定威压,令其集中一处,然后再一举击溃。若是计划能成,势力大减的黑山黄巾,在三五年之内,难有大动作,而刘杲也正好趁此机会,赶赴西羌,立下战功。

    只可惜……

    这只数千人黄巾余部,竟然主动奔袭刘杲。黑山黄巾主动出击,本在刘杲预期之内,只是黑山黄巾所来人数却令刘杲生疑。按说,刘杲三千五百精锐、五百轻骑,战力可谓不低,黑山黄巾理应避开军锋,采取防守之势才对。便是黑山黄巾想试探刘杲军力如何,也不该令这一部数千人直接奔袭本阵。

    事出反常,必有妖异!

    “除非……这两三千黄巾自认能击溃我?”刘杲眯起双眼,把玩着这一带地形图。不过,这有可能么?

    募集而来的强壮,大都心怀战意,此时若不能通过一次大胜来稳定军心,怕是影响军伍之间的和谐。刘杲当初口号喊的壮怀激烈,但若没有具体行动配合,与伪君子何异?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杲自谓身后平原尽属大汉,没有后顾之忧,便是黄巾有甚阴谋,也可以从容应对,于是又开始琢磨如何利用这一次战役,进一步控制军队。

    不一时,斥候又报:黄巾军中悬挂“张”字旗帜。

    “‘张’字旗帜?悬挂‘张’字的黑山黄巾,应该是张燕的前任,大名鼎鼎的张牛角吧?这人果然没死!只是不知,张燕此时是否已经投靠张牛角!”刘杲盘算着此时此时张燕应该没有改姓,当不会挂“张”字大旗。

    虽说黑山黄巾,唯一值得刘杲重视的,只有张燕一人,但是刘杲也不敢随意轻视张牛角。不重视张牛角,是因为他在历史上一出场便挂掉;不轻视张牛角,是以为他毕竟降服过张燕这尊大神。能够把准军阀张燕收拢帐下的人物,想来也是裤衩外穿一族。

    “历史上张牛角,在与张燕合攻钜鹿郡太守治所瘿陶县城时,被伟大的流失挂掉。从此,张牛角便告别历史舞台!此时还在历史舞台上活跃的张牛角,又是如何人物?”刘杲心下忖度。

    黄巾奔袭而来时,阵型慌乱。五百骑士军侯,请令趁乱掩杀黄巾,却被刘杲制止:“我军以逸待劳,稍停片刻才好!”

    刘杲说的轻松,但是一颗心却紧紧揪起。这四千人属下,可是他真正的部曲,与在广宗随意实验相比,此时军伍之中每一个人生死,刘杲都要关心。

    刘杲细心观察对面黑山黄巾,觉得很奇怪。对面这伍黄巾,最多也就三千人左右,前排士卒武器大多是一手长刀、一手木盾,虽然因为一路奔波,阵型似乎有些不稳,但其阵型隐隐约约还透漏出一股森严味道。而且最令刘杲奇怪的是,这伍黄巾的战斗欲望,不下于自己本部步卒,这股黄巾余部,士气竟然和广宗精锐浴血奋战时一般高昂。

    而且,对面部队似乎有心与刘杲在此地决战之心。要知道刘杲这边可是有五百轻骑,有五百轻骑在平原上的辅助作战,便是刘杲也没有必胜之心,这张牛角怎会如此?

    是暗藏阴谋,等待我入瓮?还是故摆疑阵,以此拖住我部大军?刘杲脑海里急速回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经典战例、谋略布局。
………………………………

第062 有眼不识英雄(上)

    刘杲正努力猜想此敌阵如何变化时,对面敌军大旗一翻,前排持盾黄巾开始掩杀冲锋。

    “看来敌军主将也知‘以逸待劳’这个典故,趁着军队士气高昂时,便主动进攻我!”刘杲暗道。不过刘杲根本不为小小的一伍黄巾所动。刘杲不论后世,还是今生,都是一个坚定的“防守主义者”,在与敌作战时,以保存己方有生力量为先。

    刘杲军队建制走的是精兵模式,而精兵制度最怕的是消耗战。后世历史上,英国在一战之后的陨落,便是一例。

    历史的悲剧,刘杲尽量避免其在自己手中再次上演。

    “黄巾若是想不知死活的来冲阵,那就来吧!手握如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杀人利器――汉弩,我会怕你这种拼人命式的消耗战?”刘杲心中冷笑。

    不过让刘杲失望的是,这一伍黄巾并不是充当敢死队,直接冲袭刘杲大军本部。这伍黄巾似乎仅仅想用冲锋来勾引起刘杲大军全攻,见刘杲大军严阵以待,这一队黄巾先锋在十石腰弩射程外猛的停止冲锋步伐。

    这一群黄巾大概有五百人左右,初始刘杲还以为他们,皆是左手木盾,右手长刀编制。待冲锋一半后,刘杲才发现这群黄巾依然保留着黄巾士卒最大的特色――“兵器驳杂!”。手持木盾的不过只有前两排步卒,而后跟随的士卒,有佩戴长矛的,有手持短弓的,还有使用长戟等等。

    有道是,“欲知汉世兵器有何,请观黄巾一部”。眼前这些士卒还真印证这么一句话。

    作为后世政委出身的军人,刘杲其实并不善于指挥具体具体战役。对于整体战略、战役之间布防,刘杲勉强算得上熟通,但是对战阵细节指挥,刘杲一直都是笨手笨脚。也许是因为火器时代战争与冷兵器时代战争差异实在过大,脑海里装满后世军事的刘杲,难以彻底融入眼前这个时代。

    刚才敌军前阵祥攻,刘杲差点就被蒙骗过去。也是因为刘杲心有所谋,这才阴差阳错的使敌军计策失效。虽然说,战争需要运气,但是仅以运气成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次失误,外人虽无察觉,刘杲却暗暗记在心中。

    “还是得寻几个军师、大将!不过这事也急不得。”刘杲知道,自古便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些身载历史书籍的慧眼明智的大将之材,大多有显赫地位,纵然有一两个寒士出身,也个个是心怀大志。如今以刘杲依靠连襟才获得个“小小”郡司马,如何能吸引到历史上那些大将之才。(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若真想辟用历史上所载的名将,还得先立下赫赫军功,获取大量的威望。

    “果然,原始积累是最血腥最艰难的!话说,真定县城的赵云偶像也不知此时如何?不过赵云也是个眼高之辈,一投袁绍,二投公孙瓒,不论公孙瓒还是袁绍,都是当时声名赫赫之辈,不是我现在所能比!”刘杲心中闪过这个念头。

    且不说这些杂念。

    四五百黄巾杂兵,在弩射程外,三五成群的向刘杲大军进行各种包括辱骂等行为的各种表演。这种举动,自然想勾起汉军怒火,以使双方在此决战。刘杲心知如此,自然不会自投圈套。

    当然,刘杲也不会容忍这四五百士卒肆意践踏官兵士气。

    “传令。骑士尽出,自主散射阵前士卒。敌军若退,不可追击;敌军若全军压上,向大军本阵两翼后退。”刘杲下令道。

    阵前五百黄巾见汉兵骑兵阵型改变,其中一人大喝:“结阵!”随着这人大喝,看似混杂的黄巾士卒,在简单串走方位后,五百人围城一圈圈。外围以双木盾上下堆砌成墙,内举木盾以遮弓矢。短短一两分钟之内,这五百人竟然凝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乌龟壳。

    “这就是传说中的战阵?”刘杲一时目瞪口呆。历史上兵法书籍,提到不少战阵,但是大多数都是草草涉及,语焉不详。刘杲研习战阵,大多着眼点在协同作战、驻防互连,对于这种小规模临时变阵,刘杲也曾投入过兴趣,但是无奈历史留下的资料太少,难以一观其妙。

    久经战阵的骑士都明白,一旦步兵结阵,骑士的冲击效果究竟如何。大型步兵方阵,骑士直接冲击本阵,多是自寻死路。虽说骑士可以凭借冲刺、速度,以绝对强势来踏破盾阵,当年为对付进入大草原、山地作战的汉军步卒,西羌、匈奴都干过此类战役。但是其中辛苦,那些骑士自知。孝武帝时,李陵创造的步兵大捷,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军事才略。

    如今两军对垒,骑兵也没有到必战之时,五百骑士军侯自然晓得,一旦与木盾结阵士卒强硬对攻,怕是黄巾本阵当即压来。若是如此,失去空间纵深的骑兵,还有作为骑兵的价值么?

    再说,如今马价腾贵,一马之费用足可养步卒百十。不论是骑士军侯,还是刘杲,都舍不得用刚刚抽调来的五百骑兵,与黄巾士卒硬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