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压制汉兵。

    至刘杲出湟水之前,叛羌占据陇西郡全郡,金城郡的枝阳、金城、榆中,汉阳郡的平襄、成纪、西县等县城,以及武都郡一部分。

    叛羌当时,与汉军对持地点主要有三个:其一,李文侯等与刘杲对峙黄河;第二,叛羌与孙坚,对峙在陇县、略阳一带;第三,韩遂、边章等,率大军与董卓对峙在望垣{yuan}一带。其中望垣,是叛羌、汉兵交战的主要地点,那里也分布双方一大半兵力。

    在真实历史记载上,自美阳出征的七路汉兵,皆是大败,唯有董卓在望垣,巧施诈计,全军而还。

    在这个空间内,依然如此。七军全败时,董卓被困望垣。但是因为刘杲突然出击湟水,让边章、韩遂十分被动,且由于北宫玉身亡,叛羌势力大减。而董卓便是趁着机会,先是击溃外围叛羌,而后又令帐下步卒,夜间出城,白日而还。而后董卓每天在城墙上添加汉军旗,扮作每天都有汉兵前来援助样子。

    董卓这一招瞒天过海之计,果然恐吓住叛羌。度过最初一段艰难后,张温为激励汉兵士气,又派来救兵,真正增援董卓。于是乎,随着汉兵、叛羌双方士兵不断增加,这望垣一带,逐渐成为凉州最重要的战场。

    看到望垣一带,逐渐形成叛羌、汉兵决战之地,刘杲不禁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就是蝴蝶效应么?我率军插入湟水流域,虽然没有更改汉兵齐败的结局,却把董卓提前推到焦点上。”

    望桓一带是刘杲关心的第一事。

    至于第二事,刘杲却有点揪心。因为有人正在挖他墙角!

    刘杲昔日出征时,将文丑提为假司马,掌安定诸军事。

    之所以选文丑,一是刘杲当时正加强对刘石、左政两人培养力度;郭闻与刘杲同出邯郸,对刘杲所知甚多,不便于留守安定;赵云又是刘杲铁定要握在手中大将之才;而颜良与文丑之间,刘杲又觉得文丑脑袋比较灵活,不会被人骗的太惨。二是,刘杲担心叛羌袭击安定,所以需要派个大将镇守当地。一来二去的,就把文丑敲定这个人选上。

    但是刘杲忘记了,历史上颜良、文丑可是袁绍手下依重的大将,各自都能统帅一方,他们的武力值、统帅值都是明澄澄的,惹人馋。

    刘杲西进湟水后,叛羌势力重新抬头,长驱直入,把汉兵刚刚夺取的城池,一一攻破。当此时,叛羌自榆中出,破勇士城,进而直捣平襄、成纪、阿阳诸城。而后,又有三千叛羌闻听安定空虚,便想攻下安定郡鸟氏城,进而影响安定郡。

    当此危急之刻,文丑开始闪亮自己的才干。在鸟氏城,文丑率一群老弱,成功伏击叛羌。叛羌后撤时,文丑又率一百六十余骑,一马当先,追击溃羌。

    在这半年间,文丑最大的闪光点,还不是击溃这三千叛羌。却说文丑率一百六十余骑,一路追赶溃羌,竟奔至阿阳城附近。本来这群骑兵,已经准备返回安定,文丑却说:“叛羌怯强欺弱。我们去阿阳城下走一遭,吓他们一下,看他们还敢攻击我们安定不?”

    阿阳城当时尚有二千余叛羌,根本不是他们百数骑兵所能对抗。但是叛羌不知道文丑他们仅有百余人,叛羌们以为能驱赶着无数溃羌,怎么也是千把人精锐吧?于是这些叛羌为了保存实力,竟然主动撤退。

    文丑见此良机,岂能不抓住?当即率军入城,召集一批强壮,冲击撤退的叛羌。那些叛羌因为恐惧大军到来,无心恋战,再次被文丑所破。

    在七军全败之际,文丑两战两胜,斩首近千。这样的骄人战绩,顿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甚至张温都亲自送来一封嘉奖信。一句话说,自两战后,文丑出名了!

    人怕出名出名猪怕壮。文丑一出名,各方势力都来试图拉拢,想把文丑吸纳进自己体系内。至于刘杲,鬼才记着他是文丑直接上司。

    在这些拉拢文丑的人中,孙坚后来者居上。先是与文丑以武会友,而后又是这样那样的联系。据刘杲布置在安定的暗棋回报,如今孙坚特地向张温申请驻扎陇县,目的就是想让文丑跟着他孙坚混!

    最令刘杲不爽的是,文丑现在竟然和孙坚打的一团热乎。甚至刘杲积累下的军粮,都被孙坚提去。

    “操!我不就才从你那挖来一个韩当,一个至今对你还念念不忘的程普,你就这么快反击我,想来挖我墙角?”刘杲“啪”的把密探递来的报告,狠狠拍在案牍上。

    如果说,第一事让刘杲感慨“蝴蝶效应”的强大,第二事让刘杲感觉到“被人挖墙角”的愤怒。那么接下来的第三事,却让刘杲有种危机感。

    就在今年二月份。灵帝刘宏下一道旨意,以张温军功卓越,擢升张温为太尉。张温出雒前,汉兵尚被迫困守右扶风美阳,如今张温虽然久战不胜,但是却把战线推到望垣一带。说张温军功卓越,倒也不算过分。

    张温被擢升太尉,理所应当,但是灵帝刘宏这一道旨意,却破大汉一个记录。大汉旧例,三公必在京都,而这次灵帝刘宏竟然说擢升张温为太尉就擢升,也不管张温尚在外面带兵打仗。更惊奇的是,朝野内,还没有多大反对声。

    单凭这,这其中就流动着一丝阴谋味道。只可惜,刘杲百般猜测,也想不明白,刘宏为什么这么迫切的擢升张温为太尉,甚至不惜打破大汉数百年的旧例。

    另外,张温擢升为太尉时,赵忠同时代替张温,成为车骑将军。这个旨意比起擢升张温为太尉,意味就稍微明显:无非是宦官看到党人依借军权,横行朝内,也想夺取军权罢了。

    这一点,朝廷内外党人以及外戚何进,绝对不会屈服的。他们没有直接反对刘宏的任命,却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反对,而是他们正在制造各种机会。后世历史记载上,刘杲虽然回忆不起赵忠这车骑将军究竟做了多长时间,但是刘杲可以肯定,绝对不会超过半年,而且在张温回雒阳前,赵忠百分百会被罢免。不能让宦官执掌司隶以外各州郡军权,这是党人和外戚何进的共识。

    想了许久,纵然是结合后世史料,刘杲还是看不透,这次任免代表什么意义。

    “大汉朝廷的水,很深呐!这次我平定金城郡,算起来也是大功一件。若是刘宏或者其他诸公,辟我入雒阳,我又该如何面对朝廷上越来越激烈的斗争呢?”刘杲双手托着腮帮,双眼无神的望向远方。
………………………………

第104 勒

    第104勒马北上

    刘杲攻克金城后,随即按照允吾城建立的羌奴苦工模式,在金城郡复制一个战俘劳工营。(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然后,刘杲短时间内,把所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集中在造船方面,争取尽快把允吾城的骑兵战马全数运至金城。

    因为湟水的地理条件,不便于采用战船战术,所以刘杲在允吾城时,根本没打算浪费钱财造大船。而后汉军渡过黄河,攻打金城,也因渡河不便,不得不放弃骑兵编制。如今攻克金城,放眼东方,却是骑兵作战最有利。

    湟中地区和西海附近,许多地方都是优质牧场。此地羌民也大多是依靠畜牧业生存。刘杲在湟水流域以及西海附近,残酷搜刮一番后,掳获大大小小马匹近一万五千余匹。刨去畜牧以及用于交通、工业生产的马匹,刘杲挑出六千匹战马,组建一只三千骑兵大队。

    三千骑兵,每人配备战马两匹。其中一匹战马是骟{shan}马;另一匹战马是未阉割的。骟马,是骑兵的主力战马,用于战阵作战、冲袭;未阉割的战马,按照1:5比例来分配公马、母马,这些未阉割的战马,都是用来充当预备役,或者背运武器、战甲等。

    这种骑兵配置,正是后世蒙古骑兵、辽国骑兵经过无数战役,总结出来战马较佳利用之一。虽然无论蒙古还是辽国,都是纯粹的草原游牧民族,但是他们这种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方式,还是能够在中原地带复制七、八成的。

    三千骑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刘杲说服黑山时,一路招募来的强壮;二是由韩当、程普收编的籍贯多在幽州、江左一带的士卒;三是,湟水流域的本土汉人以及早早投降的叛羌;四是湟水流域收编的羌民。当然,刘杲所率大军差不多都是由这四部分组成。

    在刘杲所建大军中,升迁条例基本上是比较公允的。唯一的限制的是那些羌奴,必须得学会汉话。一日不会用汉话与同僚交流,这些羌奴就只能充当汉兵炮灰。很显然,刘杲非但不会在这个时代,费尽心思,保护什么羌民独特文化,还要以强硬的态度,加速羌民融入大汉的进程。

    骑兵整合完毕后,时间已经跨入四月份。

    本来按照刘杲既有计划,大军该向叛羌主力开进,但是听闻孙坚正在挖自己墙角,刘杲有点坐不住,总想回安定看看。

    “宋典,你说我是率军援救望垣,还是回守安定?”刘杲内心有点拿不定主意,便开口向宋典问道。

    “公子回守安定,是因为孙坚?”宋典试探道。

    现在全军之中,若说真正被刘杲当作心腹的,只有宋典、刘石二人。而其中,刘杲更相信宋典一点,甚至刘杲许多隐秘计划,都是由宋典掌握的密探直接执行。也是宋典对刘杲接触如此之深,才更明白刘杲这具少年身躯下,究竟包含多少能量。

    如果攻下金城,就火速寻找汉兵与叛羌作战地点,并辅助汉兵袭击叛羌,这是刘杲老早就定下的战略布局。宋典内忖:“公子之所以改变计划,怕是因为孙坚有兼并安定之心。如今,去年进行的屯田政策,已经快到收成光景,孙坚肯定会把这些本该属于我军的粮草,独自霸占。

    “嗯。孙坚此人,虎狼之辈,甚有野心,不可不防。”刘杲点头道。

    “公子是担心文丑率军改投孙坚?若是文丑率军直接投靠孙坚,这种毫无忠诚之人,公子何必用他?”宋典小声道。虽然比较信任宋典,刘杲也不曾告诉他所有计划,所以宋典并不能理解刘杲所有的担忧。现在,宋典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孙坚、刘杲都是大汉臣子基础上分析的。而刘杲,却是始终心怀投机,把目光瞄向最高权力。

    听到宋典所言,刘杲就知道自己问错人。宋典此时限于目光有限,并不能帮他提供出一个好建议。

    “文丑……文丑!我怎么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文丑身上?”刘杲深深考虑安定局势之时,猛然一惊。

    “难道因为他名列后世,所以才让我如此牵挂,成为我心中魔障?文丑、颜良,虽是将才,但是一本三国志,记载将才能人,何止百数?我未来的理想,需要百人乃至千人万人精英。若是每个历史人物,都要我费尽心思拉拢,我还有精力筹划大事?”

    “人若无势,属下便谈不上忠诚。如今文丑这样行为,不过是因为此时天下未乱,中央尚为一统,他觉得孙坚位高权重,所以才费尽心思结交。抛开别样心思,这种行为最是普通、最常见不过。”

    “对于他,我只需好好敲打一番就是。若是他真投靠孙坚,我安排他身边的密探,不也直接打进孙坚主帐?况且,若是威胁到我,直接令密探毒杀他就是。文丑,虽是将才,却不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