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章说着,猛的用力,夺来北宫?手中长剑,向自己身躯更用力刺去。却是边章突生死心。

    “不好。我们中了韩遂的借刀杀人之计。”听到边章所言,李文侯立刻意识到,这是韩遂有意识的蛊惑有点精神不正常的北宫?,来杀边章。然后,韩遂再将杀害边章的罪名,归在李文侯、北宫?两人身上。如此一来,韩遂不动声色的,就将三人诛杀,从而掌握叛羌大权。

    李文侯刚想通此节,就听到远处女声、男声已经撕心裂肺的大叫:“边章大人被李文侯、北宫?杀了!”

    李文侯推着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的北宫?,焦急道:“快走。韩遂这是想一弓二鸟,诛杀我们三人,彻底控制军权。”

    北宫?懵然跟着李文侯向外跑去,不多时身后已经出现数十羌兵大呼:“为边章大人报仇!诛杀北宫?、李文侯!”

    北宫?虽然还有点迷迷糊糊,不知所以然,但却知道自己陷入危机中。

    “嗖!”两人背后的追兵,一箭射中李文侯右腿。

    李文侯扑通摔倒在地。

    北宫?下意识伸手去拉,却被李文侯拒绝:“快走!一定要活着,替我诛杀韩遂,为我报仇!”说完,李文侯用力拔出粘血带肉的弓矢,抽出腰刀,大喝一声,向背后羌兵拼杀起来。

    北宫?恨恨跺下脚,继续向前奔跑。

    一个路角拐弯处,北宫?突见一骑奔来:“少主。快乘马,逃离安故城!”这骑兵,却是北宫家的羌奴。

    北宫?如今还想不透这一切始末,不过习惯逃跑业务的他,很快脱去外衣,仓惶的跳上马,向城外奔去。而北宫家的那位羌奴,却捡起北宫?服饰,穿在自己身上,吸引背后追兵,向另一方向追去:“韩遂你不得好死,暗算你家北宫爷爷!”

    韩遂追兵射杀这名羌奴后,才发现这是假冒的北宫?。只是,此时的北宫?,已经不见踪影。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夜晚降临后,北宫?茫然站在一处山峰,注视漆黑的安故城。

    “韩遂……我早晚要取你项上人头!”北宫?喃喃自语,他现在才回过神来。说完,北宫?提马向西行去。既然东面是大汉,北面是韩遂,那就向西行吧!

    北宫?跨马向西逃亡时,绝对想不到,他一走就是很多年。

    套用一句俗气的话。他这一走,却走出一段偏离轨道的传奇。
………………………………

第108 处置俘虏

    第108处置俘虏

    陇西郡,襄武城{今甘肃陇西附近}。(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就在韩遂、边章内乱同时,董卓下达了停止追击叛羌的军令,全军在襄武城休整。

    叛羌一路溃败,四处逃散。据斥候观察,韩遂逃亡至安故城时,叛羌不足一万五千人。与之相对的,官兵气势如虹,连战连捷,甚至只需大军开进继续进击,攻克安故、狄道,陇西之地便可平定。

    如此大好形势之下,董卓却令人停止追击,这颇让一些人感到不解。便是刘杲,也前来质问董卓:“将军不想引兵回临洮?”临洮,是陇西郡边镇城池,亦是董卓老家。刘杲这话,却是阴晦的劝谏董卓继续进军。

    “临洮?临洮为南部都尉掌辖之地,又有参狼种羌为之羽翼,韩遂势力不曾涉及。况且老夫所帅乃是汉家兵,非我董氏私兵,焉能以私废公?”董卓不软不硬的回绝刘杲。

    刘杲心中不愿与董卓交恶,所以就知趣不言,静待董卓吩咐。

    返回自己军中,刘杲又去拜访贾诩。

    自从贾诩答应担任刘杲主薄之后,刘杲便一直寻找机会,增强两人之间友谊,进而结交贾诩。只是贾诩一直进退有度,看似与刘杲言谈甚欢,但实际上却隐隐的将两人之间关系,拉开一道鸿沟。不过,知道贾诩真正实力的刘杲,又怎肯轻言放弃。

    “董破虏放弃歼灭韩遂大好时机,驻兵襄武。文和怎么看?”刘杲道。

    “望垣一役,叛羌十去七八,韩遂短时间难有作为。与其紧逼,不如待其自逃山间。不过最重要的是……校尉曾经担任过护粮使,当知董破虏如今困境吧!”贾诩微笑着说道。若不是刘杲自史书记载,知道贾诩身披“毒士”之名,还真要被贾诩这副人畜无害的模样骗过。

    运粮使……军粮么?

    贾诩稍稍一提,刘杲瞬间就想通所有关节。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望垣城被叛羌围困数月,城内粮草本来就不足。如今大军一路急催,沿渭水直奔襄武,战线辽远,运粮不易。这粮草危机,本在意料之中。

    董卓之所以驻军襄武,应该是担心粮道被断,大军再次上演周慎之悲剧吧!

    “我只知我麾下数千兵士,粮草不缺,却忘记董卓粮草供给。大军对垒,一个细节,足以决定成败。这就是我和贾诩这种传奇谋士的差别么?”刘杲心中默默感叹。

    五日后。

    韩遂、边章内乱消息传来。先是,韩遂蛊惑北宫?、李文侯斩杀边章,然后韩遂又以为边章复仇为名,当众斩首李文侯,追捕北宫?。不过与安故城变故实际不同,韩遂对外宣称:诛杀边章的是李文侯,而北宫?乃是从犯。

    紧接着,韩遂把安故城掠夺一空,大军转向西倾山一带。而后,董卓率大军翩翩来迟,不费一兵一卒,接收狄道、安故两县。(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至此,自中平元年末至今,持续两年的西羌叛乱,以韩遂被董卓驱赶回西倾山、积石山一带,宣告暂时结束。

    这场压榨出汉帝国最后一丝元气的西羌叛乱,因为刘杲的介入,比真正历史,提前两年被汉帝国平定。

    同时,刘杲的凉州之行,至此,也算是告一段落。

    自望垣出击,汉兵共斩首一万四千级,俘虏叛羌一万七千人,其他叛羌逃散不可统计。至于汉兵的全部损失,刘杲尚且不明,但是他帐下兵卒可谓是损伤惨重:骑兵伤残八百左右,死亡五百余人;步卒伤残一千九百,其中重伤三百六十余人,死亡六百七十。几乎将近半成的折损率。

    可谓说一战之后,刘杲兵士兵残军破。这、也是因此,自从汉兵追击韩遂以来,大多由董卓接收利益、地盘。

    心中清楚刘杲是望垣大捷的关键所在,不能轻易糊弄,董卓便把军功多分刘杲,并言:“若不是伯兴大破金城,扰乱叛羌斗志,焉有望垣之胜?这三万首级,当分伯兴一万。”

    “三万首级?不是……将军欲把战俘尽数斩杀?”刘杲大吃一惊。刘杲很快明悟,董卓这是想把一万七千俘虏尽数斩杀,充当斩首之功,所以才言三万首级。而且,斩杀俘虏后,还可以节省大军粮草。

    “中兴以来百数年,羌寇屡起,破之复聚,虽降又叛。这都是一些自谓仁将之辈,以己之私仁,忘国家之大仁,随意释放叛羌俘虏引起。这岂能不引以为戒?便如这一万七千降虏,今日释放,明日就有人投奔韩遂。伯兴,为军之将,这个‘仁’字,万万不能施加到敌人身上!”董卓语重心长的教导刘杲。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刘杲又怎能不知此理。

    只是大规模的诛杀降虏……刘杲心有不安。

    刘杲真要诛杀降虏,也会下意识采用些曲曲折折手段,以便减轻心中罪恶感。譬如征伐西羌,刘杲残杀多少羌民,但是刘杲却丝毫没有压力,因为刘杲可以欺骗自己:“我没有亲手杀一人!”

    或许这是种虚伪!但,刘杲正是用这种虚伪,来保证自己不沉睡在杀戮之中。

    刘杲即便一遍遍告诉自己要铁石心肠,视万民为草芥,可他终究不是纯粹的残暴之人。

    “将军。叛羌之中,也有不少是段太尉昔日部下,他们……他们毕竟与那些种羌不同。”刘杲沉思一会,向董卓说道。

    “他们……段太尉恐怕也没有想到,会有今日吧!”董卓长叹一口气。

    说起来,董卓初始属于张奂一系,但是董卓征伐叛乱之时,最善杀伐,性同段?。这让张奂一直看不惯董卓,甚至最后找个理由,把董卓发配到西域,做戊己校尉。而后,又因为董卓出自于张奂军中,段?手下对董卓也不怎么待见。不过,董卓个人却是非常佩服段?。而且,段?身死后,董卓也费尽心思,护佑不少凉州将校。

    “将军,我有一策,可解决种羌降而复叛这个难题。”刘杲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嗯。伯兴请言!”

    刘杲把金城、允吾的苦工大营,简单向董卓介绍一番道:“这些叛羌,烧杀州郡,杀之不能解恨。不若把这些俘虏交给我,让他们以劳工之身,重建凉州。至于首级功劳,我可不要。”

    董卓沉思一会,道:“私聚俘虏,古之所忌。伯兴此举不妥当。”

    “无妨。我已经托人入雒求旨。数月之内,天子当有明确旨意传达。”刘杲道。诸如某将领私自聚集大量俘虏,这在哪朝哪代,都是不许。但是刘杲早就为之准备条后路。

    董卓意外的看了刘杲一眼,不明白刘杲何以如此自信。但是刘杲既然这样说了,他一时也不好拒绝:“这样吧。凡是完好无伤的青壮,我都给你留下。不过这些人头数,可都要从你功劳里扣!”

    挑挑拣拣后,董卓从俘虏里抽调出大约六千人青壮,交付给刘杲,其余尽数斩杀。刘杲随即命颜良押着六千战俘,运往金城安置。

    董卓虽然口里说着人头数要从刘杲功劳里扣,可最后上报功绩时,依然分配刘杲八千名额。这让刘杲心下感慨:“董卓这人,既仗义又不贪钱财……这真是后世历史记载的那个董老大?那个造小钱、筑?坞、残暴不仁的董卓?”
………………………………

第109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10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望垣大捷传至美阳城后,全城轰动。一时尽是欢喜之声。

    然而在欢闹的背后,张温却盯着董卓递来的战报,眉头蹙成一团。

    “刘杲……你既然平定金城,为何不兵出平襄?”

    “你既然写出‘昔日以大汉盈富,段太尉?之伟略,兵伐十年,耗资亿万’这样直指天子、朝廷诸公心思的隐喻,就该知道朝廷诸公容不得董卓上台。”

    “皇甫嵩尚且不能见容于朝堂,况乎董卓这个边鄙虎狼之将?”

    “望垣大捷,二万五千首级!如此军功,却是迫使我等,不得不推董卓上台啊!”

    “若是你兵出平襄,先与我合军,再救董卓,岂不完美?”

    “刘杲……这望垣之战,是巧合偶遇,还是你心思沉重,妄想谋划诸公?”

    “不管如何,你这次却是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本来见你品学优良,熟知掌故,以为你是我大汉后继栋梁之选。可是,你今日所为,却是把大汉推往深渊。”

    “有才无德,国之大贼。”

    张温轻轻的合上案牍上竹简战报,叹道:“还好,你尚年幼。我便做个恶人,压制你二十年,消磨消磨你的性子吧!”

    随着望垣大捷一举更改汉帝国在凉州的颓废局面,张温勒命汉阳太守盖勋、凉州刺史杨雍、参军事孙坚南北合击,逐一破灭汉阳郡郡内诸叛羌。

    张温又令董卓监管陇西、武都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