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废立之谋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天真了点!”

    “昔日,儋{dan}括欲立王子佞{ning}夫,佞夫不知详情。而后,儋括奔晋,佞夫身死。佞夫有何罪也?天子重任,不容流言故也!'1'”佞夫,周景王之弟。

    “再譬如昔日渤海王刘悝,前些年安平王刘续,其罪真当处死焉?非也。亦是因为天子之位,譬如高空之日,不能有星火与之同明。”

    “又,俗民,言尧时,十日齐出,害民、杀草木,大羿持弓,射杀其九,只余其一'2'。虽其事似荒诞不可考,然其义理甚明。盖天有数日,地必征伐无止,民难活焉。是以帝王之位,最忌流言,虽只有一丝,若置之不理,必溃千里之堤!”

    “九门侯,若是轻视此事,以为离开冀州便能躲过此劫,必是取祸之端。”

    随着襄楷的唠叨,刘杲、华歆神情逐渐严肃。刘杲、华歆都不是蠢笨之人,之所以没有襄楷想的深,是因为:

    一是,刘杲出于后世和谐年间,那时虽然党禁,但国外较多数国家,都是施行党派竞选,刘杲也因此简单把帝王之位,等同于后世国家领袖,一般处理。

    二是,华歆虽然有大才,但是他如今还不曾在汉世官场打磨,一些细节处理,还不是那么完美无缺。

    “襄公,难道就没有应对之法?”刘杲眉头蹙成一团,却是没有想到这麻烦却来越大,而且似乎很难应对。

    襄楷拄起拐杖站起,呵呵一笑:“伯兴不必顾虑。这应对之法却也简单。伯兴既然惧怕流言损身,那么只要掐断流言源头,一切不就安妥?”

    “这……”刘杲弯曲食指,摩擦鼻前,面露疑惑:“襄公说是王刺史?可是他既然不顾襄公劝阻,决意谋划废立大事,又怎能劝谏他?”

    华歆此时突然插嘴道:“襄公之意,莫非是要搅乱王芬筹划?若是王芬计划不能行,这流言如今却是不必担心。”华歆的智谋超过刘杲许多,是以很快猜透襄楷真意。

    “子鱼所言大善,此正是老夫本意。”襄楷赞许的朝华歆点点头,又道:“宋河南{宋泓,河南尹}如今恰在雒阳。伯兴只需向传递一封书信,让宋河南在雒阳大肆渲染气氛,言天子不易北行。而后伯兴再令黑山都尉张牛角配合,破坏王芬筹划。”

    “如此,王芬之谋,只能是一场空。伯兴又何须惧怕哉?”

    好一招釜底抽薪!

    如此一来,王芬谋划,未曾启动,便陷入瘫痪。

    而后,灵帝一死,刘杲便不会顾忌这些流言。襄楷这一谋划,可谓是真正的完美策略。

    “这襄楷当真厉害!我模糊记得历史上,似乎也是因为灵帝刘宏,没有巡视河间,从而导致王芬阴谋失败。虽然忘记灵帝为甚没有巡视河间,以及那合肥侯后来结局如何,但是按照襄楷所言双管齐下,看来却能完美解决问题”

    “毕竟只要有两三年时间缓冲,我便可不必顾忌这些流言。也许那合肥侯终究难逃一死,但是我却不必赴他后尘。”

    “如此计策,既不用告发王芬,背上卖友之名;也不用担心王芬计划失败,有人被刑考出事情本末。”

    “这样一来,我却可以抛弃王芬带给我的阴翳。看来这些三国风云波涛中,声名不显的老头们,一个比一个更似狐狸,绝不能轻视一个。不如趁势,把襄楷,也拉入我阵营。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却是至理名言。”

    “那么下一步,便是考虑我究竟该在哪里建立根基。是按照既定计划,占据并州,学习刘渊;还是回击西羌,学习马腾;抑或前去幽州,学习公孙瓒?”刘杲自觉已经解决王芬带来的麻烦,便转而思考下一个问题。

    注'1':儋括欲立王子佞夫,系出自《左传-襄公三十年》。有想了解,百度娘之。否然,可无视。

    注'2':汉世,大羿、后羿为不同两人。言语繁多,不便注释,有兴趣的童靴,可百度娘之。否然,可无视。
………………………………

第143 乱世相交,堪舆斩龙

    ps:大家没有猜到刘杲舅舅身份啊。刘杲舅舅,史书有名,提示一下。

    -----------------------------

    第143乱世相交,堪舆斩龙

    华歆扶着襄楷,行走在洪波亭侯府后院。

    柳絮随着细风,飘飘洒洒,不时粘沾在两人服饰上。

    华歆弹开落在右肩上的柳絮,轻声道:“襄公,以为九门侯此人,如何?”

    襄楷没有接过话语,抬头望了望四周,向近处柳树下长凳走去。襄楷靠依在长凳上,才悠悠感叹:“看不透!九门侯就好比层层木匣中的利器,初始以为不过如此,轻易剥开一层后,发现又是一层谜。再剥开一层,依旧是一团迷。”

    “这两年,我逐渐感到天命将至,行将就枯。但是我五行推测之术,却越来越清晰可见,达到真正巅峰。两年前,我钻研天象阴阳五行,模模糊糊预测到明年雒阳将血光四起,内宫空虚。”

    “内宫空虚,必是宦官被诛之兆。这本是大吉之象,但是卦象之中,雒阳却为大凶之地。随后,我搜索雒阳诸公许多资料,苦思很久,也参不透卦中迷。阉逆被诛,雒阳为何反而大凶?”

    “直至去年,我又耗尽心血,演算一通。结果却发现卦象竟有转机,雒阳虽然依旧血光四起,为大凶之地,但是暗含光明、无穷生机。这才是真正的大吉之象!不过,为何是暗含光明,却难以参透。唯一可释意的是:此世将再出光武也!”

    “唯有如此,才会是大吉藏于地下。”

    “前些年,我为子鱼卜过卦,卦象言你大富贵在身,唯百年后有绝嗣之患。然而,我今年初再次为你卜卦时,却突然发现你大富贵依然在身,且比以前的富贵之气更加逼人,但是环绕你左右的绝脉阴寒气息,竟然飘散不见。”

    “子鱼之大富贵,几可位至三公。三公之才,气运连于国家。这绝脉之患,轻易剥离,子鱼身边定有其他大富贵之人。”

    “大惊之下,我便仔细观察子鱼所接触之人。首先怀疑的是便是九门侯。我私下仔细行走赵王祖庙附近,耗费月余,未见一丝端倪。赵王祖庙,选地偏重‘稳’,虽无大灾,但亦难出富贵之才。”

    “便在我以为九门侯非我所求之人时,我却发现九门侯父亲刘宁坟墓有些怪异。刘宁坟上,有一株三尺高幼苗,竟然暗含峥嵘,幼苗根脉附近竟有幼龙之形气息盘旋,不露分毫。”

    “龙出于木,雒阳大血之后,又暗含光明。一个‘杲’字,出于木而蕴含光明,契合我卦中之象。怕是九门侯,将能成为衰世群龙之首!”

    “王芬欲立九门侯为帝时,我又去观察那三尺幼苗,只见幼龙之气,不受丝毫挑拨,依然自顾自盘旋。果然,今日九门侯果断拒绝王芬谋划同时,又开始谋划出镇边疆,等待时机。看来九门侯,非是也精通阴阳之术,看出自己身携祥瑞,非善即害,故步步为营,暗藏杀机;便是九门侯乘时运而出,将提三尺之锋,效仿光武,安稳大汉!。”

    华歆静静听着襄楷所言,突然想起一事:“襄公。在寻你之前,九门侯谈论王芬之时,曾言‘天子巡视河间,未必如期而发!天子不出雒阳,王芬之谋,立即自败。’如此来看,怕是九门侯早猜到襄公计谋。”

    听到华歆之语,襄楷身子一僵,压低声线:“知而不言,言而不藏,九门侯这心思,当真好比渊海,难以揣摩。许攸声名远胜于子鱼,但是九门侯对他不屑一顾,偏偏特意结交子鱼,非是九门侯眼光卓著,便是其能看透命理演变。”

    “我与郑公{郑玄}研读《大学章句》,又钻研《格物》之道。发现这门学问,包含万象,虽无义理,但暗含大道。非是有眼观五百年之视野,难讲此学。”

    “子鱼,若真有意为从龙名臣,务必小心慎重。九门侯不彻底败绝,为他龙所斩,改投他人念头,万万不可有。潜龙出渊,左盼右顾,志虽远大而心念不足,爱惜羽毛,不容叛逆。切记切记。”

    华歆呵呵一笑,道:“谢过襄公教诲。大势未定,我自然不会向九门侯献出绝计,为其他龙气所嫉。这衰世求生之法,我也懂得些许。”

    襄楷点点头道:“子鱼有大气运,虽猛虎不能相害,我这老朽却不用担心。”

    ------------------------------------

    与襄楷、华歆分道而行的刘杲,一边行走,一边思考究竟在哪里,筹建根基。

    刘杲影响力,大多在冀州、凉州以及并州、幽州。

    自古以来,中国按照九宫图,划为九州。

    以天下九州方位看,占据正西、西北、正北、东北。

    三个方位,除冀州外,大都面临缺粮危机。凉州丘陵遍布;并州荒田、沙漠、丘陵交错;幽州地寒,山谷相接。

    后世时因为满清、共和起于北方,许多穿越故事里,开始上演自北卷南之景象。

    但其实,自中国夏启建基,一直到明末,从未有一个势力,能够真正从东北崛起,进而席卷天下的。

    商出河水;周出关西;秦出关西;西汉出关西;东汉出冀州;晋出中原;隋出冀州;唐出关西;宋出中原;元出陇北;明出江水'1'。

    虽然一统天下原因诸多,但是却不可忽视,这些大统一王朝基业所在,也起到关键作用。

    千数年历史,经过无数铁血征伐,演绎出的事实面前,很多自以为是的观点,也不得不变得苍白无力。

    幽州虽然多马,可以组建骑兵。可刘杲却清楚记得,后世辽国,养马数亿,却不能自北向南,剿灭北宋。反而是辽国,迫于宋朝压力,取消国号,改称“契丹”。

    改称“契丹”,就好比元帝北逃若干年后,蒙古上书大明朝廷,请求去除国号,称自己为外胡。

    只可惜,宋朝创基不久,很快自废武功,以致数十年后,辽国再次复兴,不再担忧大宋北伐,再次称“辽”国号'2'。

    拥有数亿战马的辽国,却不能奈何大宋。由此可知,拥有强健骑兵,并不能挽回地处幽北的劣势。

    想在汉世,复制席卷天下之路,依据千数年历史变迁,最佳方向,自然是控制关中。未被西夏摧毁的关中之地,尚是中国最佳霸业根基。

    也是基于此,刘杲才想自荐为匈奴中郎将,准备以并州为跳板,抢在董卓之前,控制长安,截断董卓迁都计划。

    可惜,华歆轻轻在地图上一点,刘杲顿时陷入沮丧。

    控制关中,这计划虽美,却难有效实施。华歆那轻轻一点,却点在刘杲软肋上。

    刘杲沉思着未来局势,一路返回住房。

    刚推开门,刘杲突然觉得一股细微的杀意。

    想也不想,刘杲拔出腰间长刀,一刀向前劈去。

    “铛”

    冷兵器交接金属撞击声,回荡在空寂房间。

    注'1':地理位置,按照汉世说法。河水,即黄河;江水,即长江。

    注'2':契丹立于开平元年{西元907年,唐亡梁立。契丹不服梁太祖朱温,遂自立}。

    天福三年,契丹建国号为辽。{西元938年,晋高祖石敬瑭,依借契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