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色辛亥-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南京城里有湘鄂赣联军在勉强维持着秩序,才没有出现公然抢劫的现象。然而,一下子拥进了将近20万的革命军,城内秩序想不嚣然,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南京城内外的大xiǎo衙mén、营房,早在南京克复的当天,已经被各路民军“瓜分”完毕。后面陆续赶来企图“发财”的民军,不能强占民居,就只好占据庙宇、大xiǎo学堂(学校已经放假),甚至露宿街头了。如今寒冬已至,前些日子,随处可见衣衫单薄的革命军士兵蜷缩在屋檐下,簌簌发抖。黄兴等人无法可想,最后,还是蔡济民向王麟请示,从湖北运来了大批棉大衣,才解决了许多士兵御寒的问题。
至于民军的大xiǎo军官,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这些从各地涌过来的民军,大xiǎo军官在当地的光复过程中,多少都发了一点xiǎo财。许多军官带队赶到南京时,士兵们都是穿着各色军装,领头的军官身上,却是清一色的绫罗绸缎。咱爷们翻身了,也该显摆显摆了。普通军官的心思不过如此。
遵循孙文的命令,粤督陈炯明向南京派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广东北伐军,刚到的那天,这支军队,受到了孙大总统和黄总长的亲自检阅,结果差点让二人气歪了鼻子。那队列里夹杂着众多裹着绸缎的大xiǎo军官,不伦不类,让孙大总统和黄总长几乎同时脱口而出:这像什么话嘛!这像什么话嘛!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这些军官入城之后,很快和各路民军的军官魂得十分熟稔,自此天天泡在南京城里的各处酒楼和妓院里,大吃大喝,轮流请客,晚上则拥美而眠,至于什么北伐的事情,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当官的如此,士兵也有样学样,有点xiǎo钱的,就聚在一起吆五喝六,开坛赌博,或者眠huā宿柳,夜不归营。
粤军如此,多数民军也都好不到哪去,甚至湘鄂赣联军的一些官兵也都蠢蠢欲动。湘鄂军还好,蔡济民严厉申饬了几名违纪的连级军官、并作出了撤职的处罚之后,三军凛然,不敢重蹈覆辙。但渊源较浅的赣军的几名高级军官,却并不服从蔡济民管束,乐得与其它队伍里的军官一样逍遥。
而陆军部mén前,则有如开着一个水路道场,闹饷的军官,自南京临时政fu成立以来,就一直是络绎不绝。许多军官还三番两次地登mén,黄兴把他们劝退了,过不了一天,他们又带了人过来。可怜黄大胡子又不能凭空变出钱来,只能再次把他们斥退。还好黄兴在革命党人中的威望够高,这些来闹饷的军官,在他面前至少举止上还是斯斯文文,他劝不走的,被他一吹胡子一瞪眼睛一拍桌子,也只得立马走人。可是,让黄兴无奈的是,他再怎么生气,每天陆军部mén前依然是人满为患。
临时政fu不是没有想办法,孙文和他已经是绞尽脑筋,才好不容易筹集了一百余万的款项,但面对近乎20万的大军,就这么点钱,还不够给每个士兵发一个月的饷。
孙黄束手无策,病急luàn投医,在盛宣怀的牵线下,打算以苏省铁路公司、汉冶萍公司、招商局为担保,准备向日本方面贷款500万日元。协议差点就签订了,急得孙武迭电王麟,欲商阻止办法。然而,王麟回电只有四个字:少安毋躁。
在外地的张謇闻讯,致信孙、黄二人,坚决反对:“凡他商业皆可与外人合资,惟铁厂则不可;铁厂容或可与他国合资,惟日人则万不可。日人处心积虑以谋我,非一日矣,然断断不能得志。盖(日本)全国三岛,无一铁矿,为日本一大憾事……民国政fu建立伊始,纵不能有善良政策为国民所讴歌,亦何因区区数百万之借款,遗他日无穷之累,为万国所喧矣!”为表愤慨,张謇通电辞去实业总长的职务。
这一件事情在南京临时政fu内部也激起了很大的波澜,大家纷纷反对,孙黄只得取消与日本即将达成的贷款协议。
哎,如此情况,临时政fu还怎么维持得下去吗?此刻,南京大总统府内,端坐于会议桌主位上的临时大总统孙文心中十分苦涩。好吧,这个局面还是让袁世凯来接收吧,希望他能信守诺言,不做出背叛民国的事情来。
;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第178章 南方北方
第178章 南方北方
“报告大总统,北方袁世凯先生刚刚来电,请您过目。”就在孙文心思百转,坐中诸人私议纷纷的时候,总统府的副卫队长张展手上拿着一纸文电,匆匆走了进来。按理说,如今孙文已经于两天前宣布辞职,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也早已改选了袁世凯担任,但是,只要袁世凯一天没有到南京宣誓就职,孙文就打算依然照常视事。
袁世凯来电?应该是给自己前两次电报的回复吧。孙文扬了扬眉。甫一接到清室宣布退位的消息时,他当即给袁世凯发了两封“万急”的电报,表示了举袁自代之意,并向袁世凯提出了几个条件,大略即是要袁世凯公开宣布绝对赞成共和主义,并促袁南下就职。
孙文内心之中对于袁世凯实在不能放心。当初清室的退位诏书竟然有“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fu”这样一句话,真是荒谬!孙文并不知道这是袁世凯私自添加上去的,但是法统所在,岂容淆luàn?
且看袁世凯是怎么答复的吧?孙文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他站起来,从张展手上接过电报,这个时候,坐中诸人,也都停止了私语,转过头来静静地看着孙文。
孙文摊开已经译好的电稿,一句一句朗声读到:“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同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现在统一组织,至重且繁,世凯亟愿南行,畅聆大教,共谋进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维持,军旅如林,须加部署;而东北人心,未尽一致,稍有动摇,牵涉全国,诸君皆dong鉴时局,必能谅此苦衷。至共和建设重要问题,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应如何协商统一组织之法,尚希迅即见教。袁世凯。”
孙文刚刚读完电报,下面的人立刻生起了各种各样的心思。
“什么?老袁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北方秩序不易维持’,要找借口也找个好一点的嘛?”
“孙先生把大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实在失策啊。老袁根本就没有一点诚意嘛?”
“……”
坐中有如菩萨端坐、轻易不发一言的副总统黎元洪,冷眼看着周遭个个怒形于色的年轻的革命党人,心中哂笑:老袁的势力,全在北方,若要他南来就职,明明是翦他羽翼,他本机变如狐,岂肯孤身南下,来做临时政fu的傀儡么?
“诸位,这是袁先生给咱们的答复,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孙文读完电报,眉头微皱,旋即又舒展开来,没有什么表示,淡淡地向其他人问道。
“孙先生,袁世凯根本就是不想南下,他口口声声拥护共和,那这算什么吗?”
“袁世凯的理由根本就不成立,若担心北方sāoluàn,无人维持现状,难道北方除了他袁世凯,就没有其他人了?”
“袁项城所虑亦不无道理。”
“……”
年轻的党人们纷纷表达不满,也有几个老成之人对袁世凯的电报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如今,同盟会内部对于定都南京还是北京,分歧很大,临时参议会的多数代表甚至主张定都北京,这是孙黄绝对不能同意的。不让袁世凯到南京就职,将来他背叛共和的话,革命党如何约束他?
坐在孙文身旁的黎元洪却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黎副总统,你有什么高见?”黎元洪不想发话,孙文只好主动点将了。
“这个嘛……”黎元洪一愣,迟疑了一下,方才谨慎地答道:“诚如大总统上次电报中所说,南北统一之后,‘临时政fu地点,仍须设立南京’。南京是民国开基,长此建都,好作永久纪念,不似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有一番佳境。袁为总统于大局甚好,惟袁公必须先至共和政fu任职,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若虑北方sāo扰,无人维持现状,尽可先举人材,电告临时政fu,即当使为镇抚北方的委员。”
孙文眼睛一亮:黎元洪这话深合我意啊。他自然不晓得黎元洪口不对心,其实内心之中对定都南京是极不以为然的,他现在说的这番话,不过是揣摩着他们革命党人的心理,敷衍应对之辞。当然,如今黎元洪也由孙文亲自介绍,加入了同盟会,但是黎元洪是否把自己当做同盟会员,就只有天晓得了。
……………………………………
北京,在这个满清朝廷结束之后迎来的第一个除夕,市民们并没有感觉到与前些年有什么不同,大家依然是循例过日子。也有不少人心中担忧,皇帝没有了,不会王法也没了吧?
这段日子来,陆续调进北京城的北洋军,尤其是从山西、河北一带调回来的曹锟的第三镇,军纪不怎么好,免不了有些强买强卖、私自征发的行为。原来,不但南方的民军无饷可发,就是不少北洋军,也有一两个月没发饷银了。
当兵就是吃粮拿饷,两个月没发饷了,官兵们议论纷纷,一时之间都很有意见。袁宫保的天下是咱们北洋军打下的,听说共和告成、南北统一,袁宫保到南京做大总统之后,就要裁兵裁饷,首先裁撤就是咱们北洋军,袁宫保不会真的这样亏待咱们吧。
袁宅,书房内,袁世凯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心中十分烦躁,虽然,两天前南京临时参议院已经全票推选他为临时大总统,但是只要还没正式就职,这个事情就依然没有定局。
这不,刚刚在与家人吃团圆饭期间,他又接到了南京临时政fu孙大总统拍发的促其南下就职的第三封电报。
接到电报,袁世凯匆匆扒了几口饭,立刻派出了副官,去把杨士琦、赵秉钧、梁士诒、杨度等人接过来,一同到书房议事。
此刻,袁世凯心中十分光火。不过让他光火的却不是南方的一纸电报,搅扰了他吃年夜饭的心情,而是家中的丑闻,让他自感有些颜面扫地。就在准备吃年夜饭的前一刻,大儿子袁克定偷偷告诉他,他最喜欢的二儿子袁克文,与他的六姨太有“私情”。那一瞬间,袁世凯很有杀人的冲动。
他的六姨太,与二儿子袁克文有些“渊源”,他是知道的。
六姨太叶氏原本是南京钓鱼巷的名妓,几年前袁世凯在天津任直隶总督期间,派遣袁克文到南京办事,袁克文与叶氏一见钟情,两个人互换信物私订终身。袁克文回到天津给父亲磕头“请安”时,不xiǎo心把叶氏的照片掉在地上。他为了méng魂过关,只好谎称是给父亲物色了一个漂亮姑娘。袁世凯看了照片十分满意,就派人把叶氏迎娶为自己的六姨太。
等到袁世凯发现“真相”时,叶氏已经为他生儿育nv,他也只好“将错就错”,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