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色辛亥-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了这个只比他小十岁的人做了干儿子。从此,同僚们常常以“干殿下”来讽刺段芝贵。
但是,有了袁世凯这个“干爹”,段芝贵从此就青云直上,他又很懂得巴结上司,多次为袁世凯及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等购买名ji美nv,供其玩乐,于是深得袁世凯等人的欢心,虽然他军事才能平平,如今居然也已经做到权势十分显赫、统领京城过半军队的总统府拱卫军总司令一职。
唐绍仪回到寓所,越想越气。一个军司令,就有这么威风,我等身为文吏,尚想与统率北洋大军的大总统,计较长短,正是不知分量了。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于是,这个原来最被各方势力看好的、一致接受的唐氏内阁,还不到半年时间,就无可避免地夭折了。
………………………………
第209章 毁党造党(二)
第209章毁党造党(二)
北方政潮愈演愈烈之时,孙文带着随从,从广东出发,一路演说民生主义,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盛大欢迎。
孙文一行,转道上海,大略在唐绍仪辞别京城两个星期的时候,翩翩来到了武汉,打算在此与黄兴汇合,一同由京汉路北上。为此,袁世凯特意调拨了前清慈禧太后的那辆豪华的huā车过来,作为迎接孙、黄北上的专列。
如今,袁世凯是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孙黄进京,好取得他们的支持,消弭越来越让他头痛的政潮,若是能得孙、黄同意,把责任内阁制给取消,那就更是再理想不过
前些日子,唐绍仪辞去总理,退居津mén,乐得逍遥自在。袁世凯却还要为接任的总理人选苦恼。
同时,因为唐绍仪的辞职,同盟会的蔡元培、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相继递上辞呈,并拒绝袁总统的慰留,一同下野,造成了民国的第一次内阁危机。
一时间,袁世凯实在找不出能让各方接受的合适的总理人选,只好以外jiāo总长陆徵祥替补。
职业外jiāo家出身的陆徵祥,办理外jiāo固然称得上第一流的人才,外jiāo部在他的主持下,短短几个月就面貌一新,裁撤了许多冗员,统统换上了专业的外jiāo人才,但国内政治却不是他这样的人玩得转的。
陆徵祥接任总理之后,第一次到临时参议院提出六个阁员的补充名单时,因为表述未清(陆常驻国外,擅英语而不擅国语),引起了极大的误会,参议员纷纷责难,不加考虑就否决了他所提出的全部名单,遭此羞辱,陆徵祥立即称病移居医院,抵死不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袁世凯无法,只好下令由内务总长赵秉钧暂时代理国务总理。
唐氏内阁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么快就夭折了,不但让袁世凯大伤脑筋,也在**党人中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孙文主张,这个“同盟会为主”的魂合内阁既然失败了,不妨把中央政权全部让给袁世凯若干年,同盟会退为在野党,专办实业、教育。
但是,多数同盟会的年轻骨干,此时正是磨拳搽掌、雄心万丈,准备在京城大干一番的时候,怎么可能甘心把政权拱手让出呢?
他们多数都接受了宋教仁的主张,“毁党造党”,即放弃同盟会的名称,吸收其他小政党,组成一个大政党,以期在国会中成为第一大党,将来就能赢得大选,进而组织政党内阁,俾使责任内阁的精神真正实现。自然,这个过程中也就能满足他们对权力的渴望。
一时之间,报纸鼓吹,名流月旦,政要品评,都不离“毁党造党”四字,声气所播,年轻的宋教仁,顿时成为了政坛上最被人瞩目的人物。
……………………………………………………
“孙先生,这就是武唱最有名的黄鹤楼了。”孙文来到武昌的第二天,王麟亲自为他做起了“导游”。
“哦,果然雄奇多姿,不愧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孙文心情很好,微微笑道。
“孙先生,克强先生明天早上就能到武汉。您俩这次北上,各方的期望都很高呢。”王麟一边欣赏着眼前难得的佳景,一边把话题引向了政事上。
孙文轻轻点了点头:“民国草创,需要各方势力和衷共济,破坏难,建设更不易。袁世凯做大总统,我本来是不大放心的。但是,看现在的局面,袁世凯也不敢对民国有异心。这次内阁的危机让我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咱们**党人不妨专力于社会民生事业,而把政治让给袁世凯办几年。我抵京之后,准备与袁世凯相约,我和克强都不参加明年的正式总统的选举,而让袁世凯先做总统十年。如此就能真正消除党见,融合南北。十年之后,咱们再出而与其他政治势力做和平的政治竞争。希文,你意如何?”
王麟暗暗抹了一把汗,孙先生,您这是哪跟哪啊,不会是南京临时政fu任上让您留下了心理阴影吧?不过,孙先生今年也才46岁,等个十年也没什么,更何况民国草创,荆棘处处,在在艰难,由老袁在前面开路,**党在后面乘凉,想法不能说不“好”,但太一厢情愿了。王麟一边思量一边回答,脸上的笑容一直都十分灿烂:“先生的胸襟,着实让人佩服。不过,国民不会容许先生隐退十年呢再说,钝初(宋教仁)兄正在京城大展拳脚,他已经联合了京中的几大政党,只等先生到京之日,就成立一个新的政党——‘国民党’,以便执将来政坛之牛耳。钝初兄正满腔热诚施展他政党政治的抱负,怕不好说服啊。”
“唔,你说得也对,钝初他们另有主张。”孙文点头道:“早在南京临时政fu解散的时候,钝初就对我说,同盟会是秘密结社性质的**党,现在进入民国,该把同盟会改组为一公开性质的民主政党。他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占得多数议席的政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我们要在国会里,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fu,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那么,我们的主义和党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这一点,钝初的见解是不错的。”
王麟一边很谦虚的听着,一边轻轻颔首,宋教仁的见识确实高人一等,只可惜若是国内没有和袁世凯的北洋武力相颉颃的力量,在这个枪杆子出政权的时代,这样的理想要想实现的可能性,那就微乎其微了。另一个时空,宋教仁的被刺虽有些偶然,但他的宪政理想的失败,却很大程度上是必然了。这一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加入,**党已经有了与老袁的北洋军相抗衡的力量,是否就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路来呢?
王麟正思量着,孙文却话锋突然一转:“但是,同盟会毕竟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组织,放弃这个组织,不但是我,许多老同志都不舍得。再说,现在的民国大局,无论何人执政,都难有大的设施,只从政治上着手,难免要nong得每况愈下。我意以为,必先从根本上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那时才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合适时机。所以,我还是主张把政治暂且jiāo给袁世凯,我自己则打算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设。”
“先生高见但钝初兄他们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毁党造党’也早已为京城多数同志接受,先生抵京之日,就是国民党成立之时,将来的国民党理事长,也只有先生担任才合适,您到时何以自处?”王麟一副完全为孙先生考虑的口吻,内心之中则暗暗“腹诽”,孙先生,您的想法,太天真了,实业建设不比搞政治容易呀再说袁世凯真要掌握了全部政权,兔死狗烹,咱们**功臣难免就要一一被他摆布了。
孙文哪里知道王麟口不对心,他听着王麟说话,嘴角不由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现在**党人中,他和黄兴是威望最高的人物,王麟则是最大的实力派,他之所以不直接从上海赶往北京,而要绕道千里,从武汉赴京,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更进一步拉近他与王麟的关系。王麟的表现也很让他满意。
孙文一边想着,一边笑着答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强。钝初是咱们**党首屈一指的政治人才,太炎先生和孑民先生都说他是最合适的总理人选,既然他一心要搞政党政治,我也不能一味反对。国民党的事情,就算我当选理事长,也会委托他代理。我还是一心一意搞铁路建设,十年之后,若国民需要我服务,我再出来从事政治不迟。”
……………………………………
ps:汗,谢谢jiang1one童鞋的连续打赏,订阅数也有上升,惭愧的是千军码字慢,每天码不了多少。
………………………………
第210章 三巨头
第210章三巨头
孙文抵汉两日之后,黄兴也从老家善化启程,赶到了武昌。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1912年8月下旬,**党领袖孙、黄与王麟聚首武昌,不但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有心人的目光,也成为了民国初年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不过,这个事情的深远影响,此时此刻见诸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评论,却并未被很深的触及。
然而,有一点,则是许许多多人都意识到了
,那就是王麟在**党人中的地位,已经迅速提升,达到了几乎可以与孙、黄比肩的程度。
假如说,此前的王麟,还只是靠着他“首义”的功勋,赢得了巨大的声望,甚至差点被推为临时政fu的“大元帅”,但在同样讲究论资排辈的**党人中,他依然被许多人视为后辈,他在同盟会的职位也只是湖北分会的会长,同盟会的党务,他若有什么建策的话,其他各省的**党人未必会买他的帐。可是,1912年8月下旬,一份以孙文、黄兴和王麟联合署名的电报发出之后,他在**党人中的地位就彻底不同了,从此名正言顺,与孙、黄并为**党的“三巨头”。
“同盟会各支部鉴:据北京本部来电云:‘连日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协商合并,另行组织,彼此提出条件于下:(一)定名:国民党;(二)宗旨: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三)党纲五条: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励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保持国际和平;(四)用理事制,于其中推一人为理事长。昨日开全体职员评议员联合会,合并条件已通过’云云。
文等以上列条件与本会宗旨毫不相悖。又得此多数政党同心协力,将吾党素所怀抱者见诸实行,此非独同人之幸,亦民国前途之福也,文等深为赞成。且同盟会成立之始,其命名本含有**同盟会之义在,共和初建,改为政党,同人提议更名称者益众,即此时而易之,可谓一举而两得矣。特此通电贵支部,务求同意,以便正式发表。文等屡承袁大总统遣使持函来邀,已定二十七日起程北上,赐复即jiāo北京同盟会本部或由武汉支部转发为盼。孙文、黄兴、王麟。”
这一份文件表面上只是一个例行的通告,可是接到电报的各地**党人,见到在这样一份象征意味十足的电报中,王麟竟然得与孙、黄联名,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多数**党人,从此之后,也就默认了,王麟,这颗**党人中崛起不到一年的新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