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色辛亥-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当国内的大部分舆论报纸,都把目光严密地关切着京城发生的大事的时候,王麟计划中来年才开展的土地改革,因为连续发生的几个意外事件,不得已提前发动了。

    常熟县王庄,这本来只是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农村,事先谁也想不到,这里发生的事情即将深远地影响到整个长江沿岸。

    每年的秋季,是江南乡村传统的收租季节。收租的时候,难免就要伴随着抗租事件的出现,以前是如此,如今共和告成,革命观念深入人心,抗租不jiāo的sāo动,就更容易爆发了。

    1911年的革命,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整个的乡村基本上是匕鬯不惊,没有受到任何触动。无论是立宪派,还是革命党,对于动员乡村底层,都没有丝毫兴趣,庚子义和团的悲剧,使得举国的“精英”们,对于底层动员之后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都深怀戒心。

    再说,中国传统农民造反的破坏力惊人,历史上史不绝书,太平天国更是殷鉴不远,再“革命”的革命党,为着国家的前途考虑,在这一点上也不能不显得十分“保守”,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就屡次对外国人讲,民国不需要群众的“主动”精神。

    当然,与革命党不同,立宪派的乡绅们不愿改变乡村的秩序,还有着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

    然而,革命既已发生,革命观念就必然会逐渐传布开去,渗透到乡民之中,乡民们难免有人会想,革命党可以闹革命,为什么咱们就不可以?

    革命党的革命是政治革命,这一点乡民们自然不理解,他们听说了革命,听说了革命的口号,却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革命党的“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过,乡民们对于革命的理解自有自己的一套。革命就是劫富济贫,大碗喝酒,大碗吃rou。革命要革掉皇帝,他们是知道的,但是皇帝没了,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呢?不少人以为,皇帝没了,地方都换了新政fu,没有了皇帝,就意味着没有了王法,因此租米也可以不jiāo了。

    这种思想,在江南一带的乡村相当普遍,常熟县王庄的村民们,就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武装”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江南一带的乡村,革命前就广泛的存在着“千人会”一类的组织,这是一种农民之间的互助团体,一种互相借钱、周济粮米的民间组织,本来十分松散,但在今年的夏秋之际,在有心人的捏合之下,“千人会”渐渐成为了有组织的“武装”。虽然这种武装也太寒碜了点,无外乎是锄头、鱼叉、红缨枪。

    王庄的几间稍微宽敞一点的大房子,也就是原来的城隍庙,此刻挂上了“仁义农局”的招牌。mén口,站着十几个短衣打扮,手持长长的红缨枪,一身精壮的汉子,这些汉子头上,许多人头上还盘着一根大辫子。

    屋子里面,几个人正围着一张四方桌坐着。上首的位置,是一个矮小精壮的中年汉子,人称孙二,是如今“仁义农局”的“都督”。他的旁边,左手是一魁梧的汉子,人称孙三,是孙二的副手,如今“仁义农局”的副“都督”。

    他的右手边,是一个书生打扮的瘦弱的中年人,乃如今“仁义农局”的“军师”樊文涛。

    军师樊文涛开口了:“都督,现在咱们‘仁义农局’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无锡、常熟一带‘千人会’的弟兄,天天都有人来投奔咱们,如今咱们手下,少说也有数千人,该是做一件大事,让大伙瞧瞧的时候了。”

    孙二挠了挠头:“樊军师,咱们人虽多,却人心不齐,王大宝、阮小七、周立波那几个家伙,都聚集了不少人,不服我这个都督管束。要做大事,怕聚拢不了足够的人手啊。”

    樊文涛撸了撸袖子,拱手道:“都督,正因为如今人心不齐,所以才急需做一件大事,好收拾人心,整顿队伍。”

    “哦,怎么说?” 孙二不解。

    “都督,各地‘千人会’的弟兄为什么投靠咱们,还不是因为咱们能够迫使田主答应和村民开展减租的谈判!上个月,咱们县‘千人会’的首领周天宝兄弟,因为领着人抗租,被县政fu派人抓了起来。若咱们能够迫使王庄的田主减租甚至免租,岂不是能令所有的弟兄都大大地心服口服?” 樊文涛一边说着,一边情不自禁地一掌重重地拍在了桌面上。

    孙二沉淫了一下,转向左手边问道:“三弟,你怎么看?”

    孙三面色有些跃跃欲试:“樊军师说得有道理,咱们‘仁义农局’虽然能介入田主与村民的减租谈判,但名头还不够响亮,大一点的田主,根本没把咱们放在眼里。前几天,咱们派去周家义庄要求减租的兄弟,就被棍bāng伺候,赶了回来。套用读书人的一个说法,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领弟兄们,把义庄给占了,把田主的亲戚抓起来做人质,迫使他们免租!”

    樊文涛赞道:“副都督好胆色!樊某也是这个想法,都督敢不敢干这一票?”

    孙二受这一激,拍案而起:“有什么不敢的?咱们‘仁义农局’之所以成立,就是为了弟兄们能够不再jiāo租子,既然义庄一点也不愿减租,咱们就把它打个稀巴烂,看以后还有哪个田主敢逞强!”
………………………………

第218章 三七五减租

    第218章三七五减租

    “荒唐!荒唐!陈子武也是老同盟会员,怎能做出如此鲁莽的事来?”武昌巡阅使署会议大厅,王麟拿着详细登载了“王庄事件”的最新一期的《大汉报》,狠狠甩在了桌子上,怒气勃发。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时代的人们,包括许多革命党人,太不把底层民众的性命当回事了!

    坐中的张振武有些不以为然:“陈子武还算克制,并没有多伤人命。王庄的村民们闹得也太过火了,不但舞刀nongbāng拉起了武装,僭称‘都督’、‘副都督’什么的,还出动了上千号人的队伍,把当地的义庄给占了,砸得稀巴烂不说,又把义庄庄民绑了起来。这等暴行不镇压,岂不要一呼百应,流毒无穷?”

    王麟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王庄村民虽然做得有些过火,但也不过是要求免租而已,并没有动武杀人,属于可以和平调解的范围。驻在常熟、无锡的陈子武这个团,竟然就出动了两个营,前去‘围剿’,对着这些实际上手无寸铁的乡民,枪炮齐发,就算是清政fu的军队,也不敢悍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个陈子武,必须通报严厉批评!”

    王麟的话却并没能说服张振武,他坚持道:“慈不掌兵!上千的暴民,拿了家伙,占了一个村庄,还扯旗搞了一个都督府,这等行为,不及时压制住,指不定就要演变为张角、黄巢、义和团。虽然,减租是势所必行,但决不能是他们这种暴动似的搞法!再说,陈子武的部队并没有瞄准开枪,虽杀伤了一些人,也是不得已为之,不如此不足以以儆效尤。这段日子来,各地的抗租sāo动,接连发生,咱们本来早已经在考虑减租方案,但像王庄这等扯旗自立的作风,决不可长,否则难免要祸害地方!”

    面对张振武的振振有词,王麟顿感无奈,这些老革命党,都有很强的精英主义观念,对于底层民众,是从骨子里不太瞧得起的。底层民众,那是被施救的对象,他们也配革命?甚至为了所谓革命的利益,牺牲底层民众的性命,在许多革命党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自己虽然不能苟同这样的观点,但是短时间内却也无法转变这些老革命党的观念。

    王麟想着心事,神情不免流露出些许落寞。

    坐在王麟旁边的汤化龙,一开始听着他和张振武争论,没有出声。如今,王麟身边最得力,也是权势最重的人物,军事上有蒋百里、吴兆麟、蔡济民,政事上则非他和“二武”(张振武、孙武)莫属。

    二武都是极为高调的性子,有什么不同看法,就是在王麟面前也是毫无隐忍,据理力争,尤其是张振武,与王麟的私jiāo越来越好,在王麟面前有什么不同意见,根本就不会讲究半点客气。而他汤化龙本就不喜欢张扬,况且像他这种传统读书人出身、中过进士的人物,虽然也流过洋,但骨子里终究还有点传统士人的思想。

    在他汤化龙看来,王麟无疑是这个时候无可替代的“明主”,值得他尽心尽力辅佐。他要做的是子房(张良)、青田(刘伯温)一流的人物,自然不能太出风头,就算他与王麟有不同意见,他也通常是委婉道出,不会直来直去。

    对于最近各地连续发生的抗租风潮,尤其是常熟王庄村民的这种近乎于扯旗“暴动”的行为,他心中的态度,是和张振武有些接近的。但是,看到王麟明显不赞同常熟地方政fu的做法,他便把想法藏在了心中,没有表露出来。

    如今场面气氛有些僵持,他便适时站了出来打圆场:“都督,张部长,王庄这样的事件,属于特殊情况,类似于这样规模的sāo动,就只有张季老的家乡,南通发生过,那里的处置办法也是一样。地方是决然不允许被搞得扰动不安的,否则难免重蹈庚子义和团的覆辙。但是,单纯的出兵镇压的办法,恐怕也未必妥当。为何会有这样的风潮,还不是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再说,有些田主定的租额,也的确有些过高,难免要遭致佃民们不满。今年,与满清时期相比,政fu已经大幅度降低了税收额度,可是各地的调查显示,许多田主却并未降低田租。这种情况,是需要政fu介入的时候了,否则佃民们就不会停止自发抗争的làng潮。”

    张振武点点头:“汤部长言之有理。‘耕者有其田’本来就是我们的政策,都督《建国纲领》所阐发的减税减租的办法,也是将来乡村必须施行的法子。不过,‘暴民运动’似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王麟没有接话,不过他心里明白,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以政fu的名义颁布减租的政策,至于陈子武对于王庄事件的断然处置,恐怕是得到了政fu中大多数人的赞同,要惩处他未免不能服人,只好暂时放一放了。

    …………………………………………

    就在“王庄事件”发生后不久,川鄂湘赣四省联合议会高票通过了后世命名为耕地《三七五减租》的试行条例。

    “嗣后本兼各省耕地之租佃,依照本条例之规定。

    耕地地租租额,最高不得超过租地全年主要产物收获总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原约地租不及此数者依原约,不得增加。

    各县级以下地方政fu,着分别设立耕地租佃委员会,处理有关租佃事宜。

    耕地租佃期,不得少于六年,其原约定租期超过六年者,依其原约定。

    耕地租约一律以书面订立,租约的订立、变更、终止或换订,应由出租人和承租人申请登记,并书面订明地租的数额、种类、承包标准、jiāo付日期、地点及其它有关事项。

    丰产不加租;耕地因灾害或其它不可抗力导致农作物歉收时,承租人得请求租佃委员会查勘歉收成数,议定减租办法;耕地因灾歉收获量不及三成时,应予免租。

    出租人不得预收地租及收取押金。

    耕地租约期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