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色辛亥-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原本历史上赴武昌的是居正和谭人凤,这里做此改动就当是王麟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吧。

    ''

    
………………………………

第26章 荫昌统军

    

    话说清廷摄政王载沣得电大惊,立刻召集御前会议。

    “瑞徵前次奏报,不是说只有武昌一城乱兵哗变,只要朝廷再调数营兵力,不难平定?现河南巡防营已调去两营,为何两天不到,叛军已占武汉三镇?又,既是乱兵哗变,为何会拥黎元洪为都督?湖北局势,到底已经糜烂到何等程度?”载沣方寸大乱,一上来即口不择言。对于这个口称“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的富贵王爷,这样棘手的情况,交给他处理,真是难为了他。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上前奏道:“瑞徵前次奏报为求脱罪,不尽不实。如今武汉三镇已尽落叛军之手,瑞徵知道再也掩饰不住,只好如实上报。可将那瑞徵革职,锁回京城问罪。”

    顿了顿,奕劻继续道:“当前急务,是湖广总督遗缺,宜早派知兵大员前往。请摄政王定夺。”

    摄政王沉吟良久,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作难道:“派谁去做湖广总督合适?王爷可有办法?”

    奕劻答道:“目前这个局面,我也没有办法。只有让袁世凯出山,凭他的气魄、见识,和他一手编练的北洋军,如果剿抚得宜,必定能挽回大局。”一天之前,奕劻收到袁世凯给他的电报,请他找机会保荐出山。袁世凯在奕劻身上投入甚大,使得这个满人的王爷早就把袁世凯视作自己的死党。

    载沣闻言立即变色道:“让袁世凯复出,万万不可!”不说自己和这个袁世凯旧恨难消,自己好不容易才把他赶回老家没多久,却又要请他出山,这让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摆?

    奕劻急道:“眼前局面,非袁世凯出山收拾不可啊!摄政王若迁延迟疑,一旦叛军攻占武胜关,就更难收拾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他心里的盘算是,有了袁世凯主外,自己主内,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就真正是稳固不摇之势。

    旁边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也纷纷附和起用袁世凯。

    “袁世凯最是知兵,北洋军又是其亲手所练,南下平乱非调北洋军不可,只有起用袁世凯,才能尽速平定武昌乱党。”那桐道。

    “请摄政王知人善用,速做决定。”徐世昌在一旁帮腔,他本就是袁世凯心腹,此间之人,以他最希望袁世凯能够再度出山,眼前机会再好不过,他当然要尽力促成。

    度支大臣载泽反对,但又提不出自己的人选。

    载沣无奈,犹豫道:“那袁世凯枭雄之资,能无异志?”

    奕劻连忙点头答道:“袁世凯对朝廷忠心耿耿,臣敢用身家性命担保!”

    载沣至此也只有同意起用袁世凯:“好吧,就用那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想了想,载沣实在不放心让那袁世凯独当一面,于是加派陆军大臣旗人荫昌为主帅,袁世凯为副,统率北洋军一部南下平乱,并下令海军提督萨镇冰派遣兵舰协同作战。

    奕劻还想反对,载泽赶紧附和:“摄政王英明!”

    于是,清廷任命荫昌为前线平乱统帅和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的谕令,同一日发布。

    袁世凯接电,以“足疾未痊”辞谢,揭过不提。

    ………………………………………………………………………………

    单说荫昌这个旗人的公子哥儿,接令之后,立即走马上任,脚凳德国长筒靴,身穿中式缎袍,嘴里哼着京剧《战太平》的歌词儿,拿着身板架式上了火车,大有一副“武昌乱党,指日可下”的派头。

    随荫昌而下的,是北洋陆军第四镇,以及混成第三协、和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

    次日,清廷又下谕令加派“陆军第五镇暨混成第五协、混成第三十九协,着编为第二军,派冯国璋督率,迅速筹备,听候调遣。”

    荫昌此人,生于1859年,为满洲正白旗人。国子监出身,早年就读同文馆德语班,毕业后,曾去德国陆军深造,与时为皇太子的威廉二世同班,私交甚笃。在德国的几年,荫昌也养成了一副德**官的做派,连唇上蓄的胡子都是德国式的。

    也因此,此人与一般满人,作风大是不同,早在留学时,他就剪了辫子,以致回国之后,每次上朝见慈禧太后,总要接个假辫子才行。

    识人方面,荫昌亦颇具“慧眼”,袁世凯小站练兵,请他推荐人才,他就把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和梁华殿等人推荐给袁,日后的“北洋三杰”,“龙、虎、狗”全在其中。

    1906年,荫昌被清廷任命为陆军部右侍郎,1907年曾主持回校清军秋操,1911年清廷“皇族内阁”成立后,荫昌被任命为陆军大臣。然而,荫昌此人,并未真正带过兵,打过仗,实在不能算是指挥平乱的合适人选。摄政王载沣,对此亦是心知肚明,但他更不放心,用袁世凯这个汉人为主帅,去平定南方汉人的“作乱”。

    荫昌接令,却不以南方“乱党”为意,笑对左右说道:“这次某家南下,带着这么大的阵仗,武昌乱党,算得什么,足可一鼓成擒!”

    左右奉承道:“大帅高明!元洪丑类,不能当大帅一击!若识时务,就该自缚来降,求大帅网开一面。”

    另一人道:“黎元洪附逆作乱,是诛九族的大罪,就算投降,也是死罪难免。”

    “……”

    一行人乱哄哄的,有如出去游山玩水,何曾有统军大将的气派?

    10月15日,路经彰德,荫昌与袁世凯私交甚好,因此特意下车,到洹上村拜访袁世凯。

    “项城老兄,这次朝廷有旨,让你、我二人,指挥大军,平定武昌乱党。武昌乱党不足平也,老兄何必辞谢,让小弟一人独居其功呢?”荫昌还以为老袁是谦谦君子呢,笑言道。

    袁世凯心道:一个湖广总督就想打发我出山?我老袁岂是能召之即来,挥之则去的人物?更何况此次朝廷谕旨,竟然只让我做个副帅,没有指挥全权,我出山干什么?

    不过,表面上,袁世凯当然要做出一幅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样子,“推心置腹”地对荫昌说道:“此次武昌新军结合革命党起事,非以前洪、杨之乱可比,不可等闲视之!乱党颇有知识,推黎元洪为首,与寻常土匪作乱不同,必须剿抚兼施,恩威并用,或可有济。”

    汤化龙以瑞徵的名义拍发的电报,袁世凯早已看过,老袁眼角何其高也,电报上所列“乱党”人物,能入其法眼者不过黎元洪一人。此刻,他却不知道,他此时混不以为意的王麟等人,才是他很快就要面对的最大对手。

    荫昌对袁世凯的话一向是极为信服,闻言立即有些惊惶:“武昌乱党,比洪、杨还厉害,那不是苦了我也!项城老兄,你一定要出山帮我!”

    袁世凯立即装出病恹恹的状态,叹道:“我何曾不愿意为朝廷分忧,只是病体未痊,有心无力啊!”

    荫昌苦劝无果,只得怅怅而去,内心却由一派乐观变得十足悲观,唯恐此行被“武昌乱党”打败,因此指挥大军迁延不进,指望拖得一日算一日。

    ………………………………………………………………

    ps:童鞋们抱怨这几天更新慢了,千军事务缠身没法啊,总之一句话,下周一定爆发,每天至少2-3更。

    又,短短片刻,收藏就增加到了330多,童鞋们真给力!千军拜谢了~

    ''

    
………………………………

第27章 海军与河南巡防营(一)(新年快

    

    第2第一更,大家新年快乐!)

    却说清廷忙着调兵遣将,武昌城内,王麟等革命党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武汉三镇一下,周边地区,清廷守土之吏,纷纷逃匿,在原立宪党人的配合下,王麟派出小股革命军,短短两天,便已在周边数县,确立起了湖北军政府的统治地位。

    不过,此时在各县,被王麟任命主持地方政务的,多为原咨议局议员,这些人本来就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人物,声望无两,且又正当年富力强,对改良这个国家抱着极大的热情,无疑是暂时接掌地方的最合适人选。

    王麟知道,后世有一段时期出于党派的偏见,宣传上,把这些人描述得极度不堪,其实这些人多数都是一时俊彦,原本那个时空军阀混战时期地方的糜烂,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原因,却怪不到这些人头上。所谓“土豪劣绅”,间或有之,但在士人尚十分注重清誉的时代,这样的人,就是在士绅中也同样会为人所不齿。

    而王麟手下革命党人,此时除了李亚东、詹大悲等寥寥数人,并无处理地方政务的合适人选,况且现在是王麟和立宪党人的蜜月期,王麟如此处置,虽然不过是顺势而为,却让立宪党人戒惧之心大消,配合起湖北军政府的各项政策时,更为尽力。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

    10月13日凌晨,王麟派出马荣和程正瀛率兵,出击刘家庙张彪残部。

    大约上午十一时许,身在军政府的王麟就收到了马荣派人送回来的战报:刘家庙之敌,小部被歼,部分被俘,部分逃窜,击毙清军辎重营管带萧安国以下七十四人,张彪早一步逃走,如今下落不明;战利品方面,缴获武器、弹药、衣服若干,两挺机关枪亦完好无损地落入革命军之手。

    王麟得报,心中大喜,刘家庙地利可不能让清军占去了,因此立即派人传令,让马荣即刻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最让王麟高兴的,却莫过于马荣派人捎带回来的情报:长江舰队五舰,即楚材、楚有、楚谦、楚安、楚同等五艘军舰,有“反正”投顺革命军之意。

    原来,武昌起义爆发后,瑞徵逃到楚豫舰躲避,偕同楚材、楚有、楚谦、楚安、楚同共6艘军舰,停泊在刘家庙附近江中。

    汉口光复后,这些军舰就落在了革命军的炮击范围之内。瑞徵惶恐,立即命令楚豫舰掉头向下游驶去。

    瑞徵逃跑,其余五舰却没有跟随而去,而是依然停泊在刘家庙附近江面。

    马荣等攻占刘家庙之后,在刘家庙高高竖立起了代表革命军政府的铁血十八星旗,并下令炮队向江中发炮,以达驱逐敌舰迫使离开的目的。

    革命军才发了三炮,无一击中,楚材、楚有、楚谦、楚安、楚同等五舰就同时升起白旗来,表示对革命军没有交战之意,于是,马荣下令停止炮击。

    接着,这五舰便缓缓向租界区江面移动,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革命军派人前往接收或进行适当处理。不直接开往革命军控制的江面,而驶向租界区,也表明他们对革命军还有少许戒惧之心,不知道军政府如何处置他们,须要先予接洽之意。

    王麟得报大喜,却也颇为意外,原来,王麟还清楚地记得,在另一个时空,这五舰是在10月18日,革命军攻占刘家庙之后,才挂起白旗,向革命军表示归顺之意的。只是那个时空,革命军政府不知怎么想的,竟然置之不问,不得已,这五舰后来只好重新投归清政府的怀抱。

    “难道说就像后世某些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