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色辛亥-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军滋扰周边的现象。
武汉三镇迅速光复,周围清军清扫一空,军政府又用黎都督的名义,布告四方,四方民众,迅即安定。本来多数民众并不懂得什么“革命大义”,清政府的长期宣传,的确让多数民众都相沿成习地把革命党视作“乱党”,只有少部分民众把革命党人视作“义士”,在这种情况之下,革命军夺取武昌之后,的确有一段时期人心惶惶,不知道将面临着什么。
然而,“中华民**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公布之后,四方百姓口耳相传,欢心踊跃的道:“连黎协统都参加革命党了,就没有人不是革命党了,看来朝廷气数已尽,正该改朝换代了!我们也赶快加入革命党吧!”
同时革命军又公布刑赏条令十六条,晓谕四方:“奸掳烧杀者斩,扰乱商务者斩,藏匿清军者斩,藏匿侦探者斩,买卖不公平者斩,邀约罢市者斩,违抗义师者斩,里通外敌者斩,乐输粮秣者赏,接济军火者赏,率众投降者赏,劝导乡民者赏,报告敌情者赏,维持商务者赏,支助义师者赏,参加义师者赏。”对于乘机滋事、作乱、抢劫的匪徒,更是一经发现即严惩不贷,武汉三镇秩序,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革命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短短数天,就深深地赢得了民心。许多民众,不但自动帮助革命军构筑防御工事,还纷纷备办食物,到革命军防地犒军。王麟对于民众的热情也有些感动,虽然后世经常有人批评中国人的热情只有三分钟,但这“三分钟”的热情同样弥足珍贵,因此王麟下令对于给予革命军帮助的民众要有补偿,然而,许多民众却拒绝接受革命军的补偿,他们说:“为了国家,老总们连性命都不顾了,难道我们能向你们要钱!我们丢不起这个脸。”(汗~这一节纯粹是实写,就是参照的历史书上的——不是演义是正史,应该不是编造的吧!所谓英雄每多屠狗辈,市井之间,多的是义气男儿。)
几天下来,湖北军政府的威信,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已经深深地树立了起来。四方民众都传说着,不但是黎都督起来领导新军革命,革命党中还出了王麟这一号人物,乃是天上武曲星下凡,下来完结满清这一夷人朝廷的气数。
武昌起义之夜,王麟的“英姿”,事后通过革命军士兵之口,很快就传诵到了民众中间。传言本来就容易夸大,如今坊间流传着数个版本,对首义之夜的叙述各各不同,然而却有一点,几个版本毫无二至:王总指挥跺跺脚,就把都署拿下了;瑞徵总督本来逃不了,王总指挥掐指一算,知道瑞徵总督命不该绝,才把他“义释”了。
这一传言最后传到王麟耳中,使得王麟不顾形象,立刻笑喷了:“还‘义释’?以为是拍‘华容道’啊,罗大大的影响实在是无处不在,‘贻害匪浅’啊!”
………………………………………………………………………………
上午十时许,军政府前阅马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不但武昌民众,空巷而来,就是汉口、汉阳,甚至周边数县,都有无数百姓拥过来凑热闹。
广场周边,维持秩序的革命军士兵都一脸兴奋,负责维持广场秩序的革命军军官,正是在刘家庙大胜而回的程正瀛。他已经向王麟立下了“军令状”,绝不让会场出现意外情况。
阅马场中央,早早就筑立起了一座高台,上设轩辕黄帝牌位,前设香坛,旁边站着前咨议局议长、如今的军政府司令部政事部部长汤化龙,充任仪式的赞礼官。铁血十八星旗,插满高台两侧,正迎风招展。
高台下面,武昌各军,列队齐整的肃立着。
第一镇第二协吴兆麟部,已经派往武胜关一线布防,并带去了炮一标徐万年部。广场上的部队,主要是第一镇第一协蔡济民部,熊秉坤的第五协新兵,以及炮二标蔡汉卿部和马一标刘国佐部。此外,驻汉阳的第三协胡玉珍部、以及驻汉口的第四协赵承武部,都选派了部分代表,前来参加仪式。
台前,军乐队早已经列队做好了随时奏乐的准备。
如今,革命军全军上下,早就统一换上了新的灰色军装,看习惯了穿着橙黄色军服的清军的武汉民众,刹一看到全体穿着灰色军装的革命军,只感觉一种凛冽的军威,扑面而来,不由得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九点五十分的时候,湖北军政府的主要成员差不多已经全部来到了广场上。计有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副都督刘公;司令部总长王麟;军务部副部长蔡济民;参谋部副部长邓玉麟、杨开甲(部长孙武还在医院养伤);宣传部部长张振武,副部长李翊东、蔡绍忠;政事部副部长张知本、周汝翼;财政部部长胡瑞霖,副部长李作栋;外交部部长胡瑛;以及监察部部长蒋翊武等人。军政府卫队队长许文彪及副队长云澜亦随侍在侧。
在一众文武官员的簇拥下,以黎元洪和王麟为中心,相继登台,南面而立。
赞礼官汤化龙宣布奏乐,传令兵立即把命令传下,很快,乐队就奏起了庄严的军乐。全场肃静中,以黎元洪为首,军政府主要成员,次第上前,来到轩辕黄帝牌位前的香坛上上香、酹酒、致礼,然后依次归位。
在王麟上香的时候,革命军全体士兵一致立正举枪,王麟退回原位之后,全体士兵又把枪放下稍息。
黎元洪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脸皮跳了跳,想起了昨晚老部下张景良的一番话来。
……………………………………………………………………
ps:《血色辛亥》本周三江强推,但千军蓄力不足,早知道应该下一周再申的~汗!喜欢本书的书友,请到三江频道,“选择我最喜欢的本期三江作品”栏目,给本书投票哇~拜谢啦!
千军在垫底~汗颜无地~淡定~!
另外,这是午夜刚刚出炉的一章,码出来立即送上,拉拉票了,推荐、收藏啥的,砸过来吧,一千二百多的收藏了,兄弟们给力哇~
又,感谢书友“五块钱的白将”的打赏,兄弟们的心意,小弟心领了!同时,欢迎对都市类感兴趣的书友去踩踩小凡童鞋的《我的师父是王语嫣》(目前公众版第2),支持下!1799737。
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book/
''
………………………………
第33章 湖北军政府成立及誓师仪式(二)
张景良是“汉军”旗人,湖北籍,将弁学堂毕业,曾游学日本。归来之后入湖北新军,曾为黎元洪部下,后又升为清军第八镇第二十九标标统,深受统制张彪赏识。
他和第八镇宪兵营第八营管带寀清阿是亲戚,他本人对于清朝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死忠之士。另一个时空,武昌起义后,他逃跑不及,被革命军抓住,不久后革命军用其所长,委任他为参谋部部长。
汉阳之战中,他以妻子为质,请赴前线,充当指挥官。初战革命军告捷,清军被击退。张景良却迟迟不发动继续进攻的命令。后来,各部长官纷纷前来责问,张景良无法,只好率队前进,却又不让部队带上充足的弹药。刚一交战,他又突然下达撤退的命令,革命军进退失序,清军乘机猛攻,革命军顿时大败,死伤无数。
事后,张景良被革命军处死,临刑,他仰天大叫:“某今日乃不负大清矣!”
………………………………………………………………………………
这一个平行时空,革命军举事当晚,张景良正在家中,革命军很快占领全城,他没有来得及逃跑,只好继续窝在家里。
因为王麟的出现,武昌起义后革命军军官纷纷委任原旧军官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仍然留在武昌城内的前清军军官,除了极少数如张正基之辈起义当晚投顺革命军的,几乎尽皆投闲置散。为了安抚这些后来归附的旧军官,虽然王麟还是给他们安了两个职位,即参谋部副部长杨开甲,和宣传部副部长蔡绍忠,但这两人都知趣得很,基本上不问事,伴食画诺而已。
武汉三镇一光复,仍然留在城中的旧军官,纷纷应命到军政府军务部下的军情局(这一局是王麟亲自调人组建的)报到,登记在案。这些旧军官的行踪也就被革命军一一掌握。王麟亦想过,对于张景良这样的人,是不是要及早除去,免留后患。
然而,王麟思索再三,还是作罢。一者如今张景良辈罪名未彰,无罪而诛,不但有损革命军的名誉,而且“杀降不祥”,会让以后革命军攻打其他清军的难度加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麟自信在自己如今的安排之下,张景良辈,不过是跳梁小丑,翻不起什么浪花,留着他们还可以引出暗藏的敌人。
张景良此人,私德还是不错的,但是王麟站在革命军的立场,对于这样一个死忠于清朝的人,当然是不可能有任何好感可言的。不过,后世的王麟虽然痛恨此人,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受到过严格的人道主义教育的现代文科大学生,以后世的痛恨来诛除还没有犯下“大罪”的张景良辈,王麟首先就过不了自己的道德这一关。
王麟有十足的把握,只要这些人一有危害革命的举动,自己就能及时的把他们控制住,因此暂时放任他们,由得他们“偷偷地”耍些阴谋勾当。
张景良却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了革命军的掌握之中。昨晚,他乘卫兵不备,“悄悄地”跑进黎元洪家里,想找黎元洪“共谋大事”。
在卧室里见到了黎元洪,他先是上前跪下抱住黎元洪的脚,痛哭流涕道:“协统大人被革命党推为都督,事属无奈,可是他们只把您当做傀儡。……北洋军久练之师,非革命军可敌,一旦战败,革命党人必然把责任推在您身上,到时您怎么办?……况且,您怎可忘记朝廷食禄?……”
黎元洪挣扎了一下,没有挣开,口里叫道:“你说的什么话?你说的什么话?要不是念在你我二人昔日一番交情上面,就凭你这一番话,我立刻叫卫兵把你抓起来!”
张景良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又继续哭诉道:“景良一番苦心,都是为着都督着想,……就算协统大人您打算做这个都督,也要做个名副其实的都督啊!……怎能被几个革命党的小儿操纵于鼓掌之间?……您甘心么?……如今革命军将士,多数都是我们以前的部下,景良不才,愿冒死联络旧部,以做都督奥援!”
………………………………………………………………
高台上的黎元洪,想到这里,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昨晚他并没有答应张景良什么,却也没有坚决的拒绝。不过,黎元洪心里如明镜似的,以王麟如今对革命军的掌握,张景良的一番谋划,绝对是水中捞月,毫无成事的可能。
“况且各省新军多数倾向革命,武昌义军一起,相信各省很快就会响应,朝廷的气数确实到头了啊!”黎元洪暗中狠狠地叹了口气,把对清朝的最后一丝眷恋,从心底里彻底驱逐了出去。
“然而,景良说的也不无道理,我这个都督看起来风光,其实是个傀儡,湖北军政大权,尽在王麟此子之手。不过,我观此子雅量高致,并非不能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