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色辛亥-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信阳火车站,袁世凯所乘的专列,缓缓的驶进了站台。信阳一众文武官员,以荫昌、冯国璋为首,已经在此等候多时。清军“第一军”,已由前一天刚刚抵达信阳的冯国璋接统,接到袁世凯即将到来的命令之后,冯国璋下令武胜关外的清军,暂时按兵不动。
火车终于停了下来,随着车门打开,袁世凯十分威严的走了出来。他身着特制黄呢军服,足蹬长筒马靴,脸色十分严肃。不过,内心里他是喜忧交集,被他很好的掩饰了起来。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罢职归家的三年里,他虽然装出一副高蹈出世的做派,俨然要在洹上颐养以终老,但此不过是欺骗载沣那个小儿,防止朝廷猜忌罢了。内心深处,他时刻盼望着“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他这次出山,心下不无得意,载沣小儿,终于不得不向自己低头了。袁世凯知道,这次自己能够出山,不但老庆、老徐他们出了大力,也与列强的支持分不开。武昌起义之后,眼看中国局势渐“乱”,为了各自在华的利益不受威胁,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的美国代表和法国代表,还有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以及洋人的驻京公使团,一致向清政府要求,让袁世凯出山,以“皇权执行者”的身份来收拾局面。
但是,眼前局面也让袁世凯十分忧心,清军被堵在武胜关之北,不得南下,各省都蠢蠢欲动,自己将来有何价码胁迫革命党就范啊?
……………………
ps:感谢书友天道无极、狠无奈和虎妞她爸爸的打赏,千军一并拜谢!这些日子来书友们的大力支持,让本书竟然跃居到了推荐票周榜的第二位,千军真是感激莫名!
另:书友说的刷屏问题,汗~千军不是有意的,稍微解释一下,由于千军前面章节都是码出来,检查一遍就发,码到后面时,会回头看看前面章节,有时发现前面章节仍有错、漏字,就忍不住顺手修改了,汗~既然书友有意见,以后修改时都尽量在发新的章节时候一起吧。
''
………………………………
第79章 四方云涌(二)
………………………………………………………………
祝书友们新年快乐!!
………………………………………………………………
“项城老兄,可把你盼来了,眼前局势,我是一筹莫展,只有仁兄大才,才能剿平革命党!”荫昌笑吟吟的迎了上来。他军事才能虽然平平,人情上却十分练达。
“午楼贤弟说哪里话,我本来在家养病,无心再出,奈何老庆、老徐硬来迫我,革命党声势越来越大,我病体稍愈,也不能不勉强出来为朝廷分忧。”看到荫昌迎上来,袁世凯脸上立即露出笑容。虽然他此来是要替换荫昌的,但他在荫昌面前可不敢托大,而是做足了礼数,不论其它,单是荫昌当年在载沣面前,苦苦为他求情,使得载沣最终放过他一马,就让他到现在还对荫昌感激不已。
寒暄过后,荫昌等人把袁世凯一行迎进了信阳城内的钦差行辕。
荫昌亲自把钦差大臣关防,双手交给袁世凯,完成了交接仪式。
仪式过后,两人来到密室单独对谈。袁世凯先开口道:“贤弟回京之后,务请好好劝劝太后和摄政王,一定不能听信小人的话北狩,我北洋精锐齐聚,湖北乱党,不难平也!”
荫昌大惊:“是谁提出北狩的?当斩!”
袁世凯苦笑道:“这几天贵州、山西、云南接连发生兵变,宣告独立;驻守滦州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人,通电朝廷,要求免斥‘皇族内阁’,速开国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摄政王不得已,已于昨日颁布了《罪己诏》,宣布落实组织‘责任内阁’。小人乘间劝说摄政王,不如带上皇帝往热河暂避风头,摄政王顿时有些意动,正与朝臣商量此事呢。”
荫昌急切道:“当年咸丰皇帝北狩热河避难,引出何等结局?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我立即电奏摄政王,切切不可北狩,否则大局将糜烂至不可收拾。”
袁世凯暗道,我比你还急呀,要是皇室北狩,后面的戏我还怎么唱啊?
“午楼贤弟,不必挂虑,摄政王既已发布《罪己诏》,想必暂时不会北狩。而且,我也已经上书劝阻。但是,就怕小人乘隙进言啊!摄政王对贤弟的话一向信从,贤弟回京之后,可得好好劝说摄政王。”
“理所应当!理所应当!”荫昌连连点头。
正在这时,冯国璋不顾门口卫兵的阻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宫保,大事不好!刚得军咨府密电,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拟在京汉铁路截留我军的军火列车,图谋不轨,殊为可虑。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好在此事如今已为朝廷侦知,我们如何办才好?”
袁世凯霎时惊立起来:“我去职后,朝廷竟把吴禄贞委为第六镇统制,大是失策!留日士官生,指不定就是个革命党,岂能如此重用?”
荫昌也在一旁恨恨道:“我南下时,吴禄贞主动向我请命,要率兵南下,说他可凭三寸不烂之舌,过江去武昌召革命党归顺。我恐其有诈,未允。现在他果然露出了狼子野心!”
袁世凯沉吟片刻,叹道:“假以时日,南方局势,不难平定。但京畿周围殊为可虑,第六镇驻扎在保定、石家庄一带;第二十镇驻扎在奉天、直隶东部沿海一带;第二混成协驻扎奉天。这三部若生异变,则京畿不保。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被军咨府某些人誉为‘士官三杰’,大加提拔,殊不知此三人都是危险人物,如有异动,立成心腹之患。尤其吴禄贞所统第六镇,有如扼制我咽喉,真使我有如芒在背之感!”
荫昌急道:“这可如何是好?项城老兄,你足智多谋,一定有办法!”
袁世凯并未立即接话,沉吟良久,他才答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今之计,只有设法除掉吴禄贞!”
说着,袁世凯又转向冯国璋问道:“华甫,周符麟可是在信阳?我刚才下车时好像看见了他。”
冯国璋点了点头:“去年底,周符麟被吴禄贞以‘烟瘾甚深、形同盗贼’的藉口,撤掉第六镇第十二协协统一职以后,一直在第十一混成协李纯手下任职,如今所部正驻扎在信阳。”
“速速传他来见我!”袁世凯吩咐道。
不过片刻,周符麟就被召到了袁世凯跟前。
袁世凯一看他双眼迷离,肩胛局促,满面风尘,一副病入膏肓的大烟鬼模样,心中十分不喜,几年之前此人在自己手下卖相也不差,何以短短数年就堕落至此?
“属下向宫保大人叩安!”周符麟走到袁世凯跟前后,立刻跪倒请安。
“起来吧,别后数年可好?”眼前他对袁世凯还有用,因此,袁世凯抑制住内心的厌恶,对周符麟温言问候。
“全赖宫保大人荫庇,才能得保首领!”周符麟说着说着,泪如泉涌。
“我已从华甫处听说了你所受委屈,因镇统吴禄贞妒才嫉能,把你排挤,好换上他的心腹。你不必忧伤,今后有我为你做主。”袁世凯温言开解。
周符麟抹掉眼泪:“属下失态了,让宫保大人见笑!宫保大人明察一切,全是吴禄贞编造谎言,处心积虑要把属下赶走,好换上他自己的心腹!那吴禄贞在日本留学时,风闻就曾与革命党勾结,他窃据镇统要职之后,到处安插党羽,包藏祸心。他并非我们北洋嫡系,请宫保大人切切留意,免生不测!”
袁世凯点头道:“吴禄贞狼子野心,素怀异志,我已深知。此人不仅是我北洋之害,也是国家之患,决不能留!你在第六镇如今是否还有可靠旧部?不管用何种手段,只要除掉吴禄贞,我不但要给你重赏,还要委你为第六镇统制。”
周符麟立即挺直了身子,两眼放光:“属下与那吴禄贞有不共戴天之仇!第六镇也还有我的忠心旧部,但凭宫保大人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世凯随身抽出大清银行支票两张,每张面额一万两,递给周符麟道:“事机紧迫,你速速去办!这是活动经费,事成之后另有重赏,并且委你为第六镇统制!”
周符麟双手接过支票,大声道:“宫保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
ps:感谢书友“逝去的莲”的打赏,千军拜谢!
''
………………………………
第80章 四方云涌(三)
周符麟出去之后,袁世凯又传唤了王遇甲和李厚基进来。
冯国璋到信阳之后,鉴于武胜关天险,非是轻易可下,北洋军又初战失利,锐气有所挫动,于是下令前军暂时待命,依鸡公山旁边村寨构筑防御工事,加强警戒,防备革命军偷袭。同时把王遇甲和李厚基,调了回来,迎候袁世凯。
“宫保师座大人万安!学生轻敌冒进,丧军辱将,罪该万死!”李厚基进来之后,立刻在袁世凯面前跪下,诚惶诚恐的请罪。他也是北洋宿将,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一向自视甚高,没想到武胜关一役,就折损了标下近半人马,这不能不让他感到颜面无光。此刻,他跪倒在袁世凯面前,不知道宫保大人将要如何发落他,心下十分忐忑。
“培之(李厚基字),起来吧。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小挫,何须太过在意?等我北洋大军汇集,军火运到,区区武胜关,还不是旦夕可下?”袁世凯心中也微微有些着恼,自己刚一出山就收到兵败的消息,不是好兆头哇!不过,自己有数年没有掌握北洋兵权了,全军将士是何等心思,自己这个大帅是否还是能一言九鼎,自己心中也没底呀。重掌兵权,对将士还是要以笼络为主,不能轻易折辱。这样想着,袁世凯就对李厚基温言抚慰。
“谢过宫保师座大人,学生万死不能一报宫保大恩!”闻得袁世凯并未降罪,李厚基立即感激涕零的站了起来。
旁边王遇甲也过来行礼请安:“属下恭贺大帅起复!咱们北洋将士,惟大帅之命是听!”
袁世凯瞥了一眼荫昌,见他脸色如常,才严肃的回话道:“北洋军是朝廷的军队,接受的是朝廷的命令,我袁某人也一切服从朝廷的谕令,这等话,此后不可再说。”
王遇甲一记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他脸皮功夫深厚,也不以为意,继续向袁世凯汇报军情。
王遇甲、李厚基出去之后,袁世凯又一一传见了钦差行辕外候着的各部将士王占元、李纯等人,转眼间就到了晚上。
吃过晚饭,袁世凯正打算歇息,卫兵来报,刘承恩从武昌归来,求见大帅。
袁世凯精神一振,立刻吩咐把他带进来。刘承恩此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历任各军管带之职,张之洞创建湖北新军时,刘承恩从北洋军调至湖北任步兵第一营管带,与湖北旧军官多人有过一番交情。他曾做过袁世凯幕僚和随从,深得信重。武昌起义爆发后,人在彰德的袁世凯,把他召了过去,密授机宜,委以南下武昌招抚革命党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