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色辛亥-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把他召了过去,密授机宜,委以南下武昌招抚革命党事宜。

    等刘承恩进来行礼过后,袁世凯立即屏退其他人,让刘承恩就座,温言问道:“浩春(刘承恩字),武昌一行,结果如何?”

    刘承恩恭敬的答道:“学生到武昌之后,先见过黎元洪,未曾想那黎元洪并不是湖北做主之人。”说着刘承恩将见到黎元洪的详细情况,禀报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听了刘承恩转达的黎元洪那番话,神色如常,但是,当他听到黎元洪坦承,自己也不过是他人属下之后,忍不住微微有些动容:“这两日接到报告说,两湖革命党组成了两湖大都督府,大都督是一个年纪轻轻的革命党人,我当时只是一笑而罢,黎厚重知兵,武昌城内还能不由黎元洪说了算?现在看来,竟是大谬不然。武昌城内,革命党人权力分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承恩啊,你给我细细道来。”

    刘承恩当即将自己在武昌的所见所闻,详细禀报了一遍。

    末了,刘承恩突然俯身过来,降低声调说道:“宫保大人,学生这次去武昌,见过黎元洪之后,又拜见了革命党的这位两湖大都督王麟。他让我转达宫保大人一番话,十分紧要,须防隔墙有耳。”

    “这里并无外人,承恩但说无妨。”袁世凯微微有些皱眉。

    “是。学生到武昌的次日,见到了王麟。据学生的了解,如今两湖军政大权,皆掌握在此子手中。不过,此子似乎对宫保不无敬仰之意,并不想与宫保为敌。他对学生说,袁先生是我们汉人的英雄。如今清廷气数已尽,是恢复咱们汉人江山的时候了,袁先生若能顺势而为,推翻清朝统治,将来就是咱们的华盛顿,民国告成,他未必不能拥护袁先生为总统人选。”刘承恩小声恭谨的说道。

    袁世凯听得面沉似水,内心深处却有些惊疑不定。他此番出山,机会难得,绝不甘心再受载沣小儿摆布。但他毕竟受朝廷恩重,下一步到底如何走,自己其实也还没有想得很清楚,且先看看形势罢了。但是,王麟的这番话,却着实击中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擘画。自己对于将来的揣想,就是打算用朝廷以胁民党,用民党以迫朝廷,自己居中用事,成为收拾局面不可缺少之人。但是,民党能否就范,还是未知之数,所以自己才迫切的要对民党造成军事上的攻击态势。

    王麟这番话,实在太出乎袁世凯的预料,湖北形势如此,武昌革命党人正该志得意满才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此子向自己示好,所图何来?

    “那王麟除了此番话,还有什么话没有?”袁世凯想了想,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王麟还说,武胜关天险如今在革命军之手,交起火来,不过多伤人命罢了,并不能改变大局,都是汉族同胞,何苦自相残杀?袁先生该担心的是京城,要是满清权贵这个时候,弄出什么事来,那就悔之晚矣!”

    袁世凯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轻轻叹道:“想不到革命党还有如许人物!承恩呐,我明天派人和你一同再去武昌,打探情报,可好?”

    “但凭宫保大人差遣!”刘承恩挺身答道,又行过大礼之后,退了出去。

    袁世凯正欲躺下歇息,忽然卫兵又来报,荫昌与冯国璋联袂求见。

    原来,朝廷刚刚传来谕令,要解散皇族内阁,起用袁世凯为新的“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让袁世凯立刻回京主事。

    “午楼兄,难道北方又有什么变化,让朝廷如此急迫?”袁世凯虽然高兴,但也有些疑惑。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先回京再说,项城老兄,你看何时动身?”荫昌摇了摇头,他这次出京,本拟大胜而归,没想到局势糜烂至此,要他一个人回京,实在是让他颜面无存。若有袁世凯一道,他才能稍有底气。

    袁世凯想了想,答道:“京城紧要,我等明早启程回京。信阳方面,就托付给华甫了。武胜关能取则取,若是不能,暂时按兵不动,以观天下之衅可也!”

    …………………………………………………………

    ps:感谢书友“明辰玄玉”和“︶非倪βu娶》叶子”两位童鞋的慷慨打赏,千军一并拜谢~呵呵,这几天这么多书友给千军打赏、投票、对章节发表评论等等,没说的,千军只好尽可能的多码字!~~

    ''

    
………………………………

第81章 四方云涌(四)

    

    袁世凯抵达信阳的同一日,北京东城大方家胡同的一处宅院密室,几个年轻的军官,正聚集在一起,热烈的商讨着什么。

    居中者是一位体格瘦小、器宇非凡的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军人,他身着黄呢军服,脚蹬长筒马靴,腰挎指挥军刀,胸前配戴一颗八角双龙宝星徽章,唇上蓄着八字胡,威风凛凛。此人正是清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字绶卿,湖北云梦人,十七岁入湖北武备学堂,十九岁以成绩优异,被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士官学校学习陆军,与后任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并称“士官三杰”。

    留日士官生出身的吴禄贞,何以能成为北洋陆军第六镇的统制?

    原来,袁世凯被罢职归家之前,北洋六镇,除第一镇为旗兵组成,袁世凯很难完全控制之外,其余五镇都是老袁的嫡系班底,六镇的军事长官,也由袁世凯一手选定,几乎都是小站出身。

    慈禧老太死去之后,三岁小儿溥仪继位,25岁的载沣摄政,一纸诏书,就把势力遍布朝廷上下的袁世凯,赶回了老家。

    载沣等人把老袁赶回家之后,并不放心袁世凯一手操练出来的北洋军,于是想出了种种办法,来削弱袁世凯对北洋军队的影响力。

    办法之一,就是大力提拔留日士官生,以之替换北洋旧将。主持其事的是三十岁出头的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良弼,字赉臣,乃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后裔。

    此人曾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在日期间,曾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往来,并深慕谭嗣同为人,也是清朝宗室之中,最早剪掉辫子的人。

    他后来与吴禄贞结识,私交甚好。在他主持练兵处的几年,大力招徕大批留日士官生,进入陆军,吴禄贞、蒋百里等人,皆得其重用。

    第六镇统制段祺瑞升署江北提督,位置空缺,主持陆军的满清权贵载涛、良弼等人,为了乘机消除袁世凯的影响力,于是任命年仅三十岁的吴禄贞,为第六镇统制。

    第六镇下辖第十一、十二协。吴禄贞上任之后,立即撤掉了“烟瘾甚深、形同盗贼”的第十二协协统周符麟,本想换上自己的人马,但军咨府并未同意吴禄贞推荐的人选,而是调来了第二十四标标统吴鸿昌,来署理第十二协协统一职。

    不过,这一年多来,他还是在第六镇安置了许多革命党人,其中佼佼者如参谋官张世膺、副官长周维桢、王孝缜等人,此刻正汇聚一堂,与他一起谋划革命事宜。

    吴禄贞是“中央革命论”的信奉者,认为在满清心腹地带起义,才能制敌死命。所以十八岁就走上了革命排满道路的他,留日归国之后,立刻奉调入京,与满清权贵,假与周旋,暗中结交志士,待时而动。如今,他已贵为清军第六镇统制,但高官厚禄,于他而言不过尘土,他所期盼的是用此身份,完成一番革命的大业。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与军中同志已经着手暗中布置,准备南北响应,一举推翻清室。

    “诸位,自武昌首义以来,各省纷纷响应,如今已有湖北、湖南、陕西、云南、山西、江西等六省宣布独立。张绍曾、蓝天蔚二公,也于前些日子发动了‘滦州兵谏’。武昌起义之后,我曾请缨率部南下,好乘机与湖北的同志联合,为荫昌所阻,只得作罢。前日我在保定驻地,布置举兵截断京汉路军火列车,忽被军咨府电召回京,涛贝勒命我到滦州去‘宣慰’、‘劝导’张绍曾和蓝天蔚,并允诺授我署理山西巡抚之职。我心知,朝廷已有疑我之意,此举他们既想利用我和张、蓝的关系缓和矛盾,又想借机把我调离部队。殊不知,我正欲往滦州一行,与张、蓝二公商议大事。”吴禄贞对着身边这些满脸兴奋、跃跃欲试的年轻军官,微笑着说道。

    当然,有一件事,他没有说,军咨府大臣载涛命他为滦州宣抚使和署理山西巡抚的同时,还交给他一个密封的木匣。吴禄贞回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告密他是革命党的信件。他当时大吃一惊,但也明白,这不过是载涛的笼络之计罢了。朝廷怀疑他是革命党,但又不敢贸然将他撤换,怕激起事变。载涛此举是希望他断念革命,而效忠朝廷。但是自己素怀革命大志,曾与黄兴约定“南北呼应,共成大业”,岂能为朝廷的小恩小惠所惑?

    副官长王孝缜接言道:“如此甚好!只是军咨府已直接下令,要调第十二协进攻山西。山西兵力空虚,革命军只有一标的兵力,据报娘子关并无多少守军。第十二协协统吴鸿昌对朝廷十分忠心,若带兵过去镇压山西革命,怕山西同志难以抵挡,此事甚为可虑。”

    “我与吴鸿昌是保定军官学堂的同窗,很谈得来,此事交给我办即可,保证拖住第十二协不入山西。”一位高个子的年轻军官插言道。他是广西军中同盟会的负责人之一何遂,刚被广西巡抚派到北京参加永平秋操,即被吴禄贞委任为第十二协参谋官,看重的就是他与吴鸿昌的同窗之谊,可以暗中牵制。

    “也好,叙甫(何遂字),一会你立即动身去保定第十二协驻地,持我手书找吴鸿昌,跟上队伍出发。你要想办法拖住队伍,不要真的和山西革命党打起来。否则,我手下的部队竟去镇压革命党,见到张、蓝二公时,岂不让我丟煞人?不过你要注意,第十二协有一标是第六镇建制,另一标是禁卫军(旗兵),是上面派来监视我的。”吴禄贞点了点头,细心吩咐着。

    “请放心,我有办法应付。”何遂非常自信的答道。

    “另外,我已经接到消息称,武昌的同志派了人北上来与我们联络,现在有数人已经来到了京城,勇公(王孝缜字),你持我手书,到悦来客栈找胡老板,把湖北同志带来见我。涛贝勒要我明早动身,坐专车去滦州,湖北同志正好随行,一起共商大事。”吴禄贞又转头对王孝缜吩咐着。

    “是!”王孝缜昂首领命。他是吴禄贞的副官长,联络各地党人、志士的事宜,吴禄贞多半交给他去办。悦来客栈胡老板,他也见过几次,乃一代江湖奇人,交游广阔,东北马匪,湘鄂川的哥老会,乃至广东的民党,都不乏他的好友,湖南革命党人唐才常,更是他的生死之交。唐才常殉难之后,胡老板即落脚京城,志在覆清。吴禄贞三年前与他结识,胡老板对吴倾倒不已,这几年他为吴禄贞打探情报,居中联络各地志士,对吴的帮助实在不小。

    “绶卿兄,袁世凯这老贼已经重新出山,老贼曾说‘北方军人,有袁无吴,有吴无袁’,老贼手段狠辣,狡计百出,不得不防,离开京城之后,你一定要加强自身护卫!”参谋官张世膺突然插言道。

    “无妨。禁卫军一标人天天跟在我身边,我都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