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色辛亥-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勋这等人,自xiǎo好勇斗狠,胆大妄为,长大之后,又过的是刀口舔血的生活,早就养成了一副视人命如草芥的性子,他大权在手时,对**党大杀特杀,甚至稍有嫌疑的也不放过,如今南京城头还挂着他杀掉的“**党”的累累人头。

    张勋虽然表面粗豪,却不是傻子,他知道他跟**党已经结下了死仇,只要抓住了他,无论如何,**党都不会放过他的,他虽然喜欢砍别人的头颅,但是自家的头颅却爱惜得紧,因此,一见城不可守,而援兵又不至,他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溜之大吉了。

    只是他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袁宫保的援兵迟迟不至?在张勋看来,**党军队人数虽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袁宫保调北洋一镇精锐过来,南京足可稳守勿失。

    不过这个时候,逃命要紧,哪还有心思管他娘的所以,张勋登上了渡轮,属下的士兵还有一半没有跟上,张勋便赶紧吩咐开船。船到中流,眼看浦口在望,张勋以为可以稍稍安心了,然而,他喘息粗定,就突然听到眼尖的士兵高声尖叫:“大帅,不得了了,有炮舰朝我们开过来了”

    张勋本来就还有些惊魂未定,这下子更是如惊弓之鸟,伸长了脖子,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果然有一支兵舰驶来,舰上的灯光也越来越近,越来越刺眼,就仿佛一把无形的利刃,狠狠地刺向张勋的双眼,刺得他生疼。这个时候长江江面地海军都已归顺**军,来的必然是**军地炮舰无疑。张勋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家的脖子,也许他意识到了,自家的头颅已经不那么安稳。

    不过,他也许忘了,**党并不像他一样嗜好砍头,最多也不过把他枪毙了事。

    张勋和他的辫子兵还在那里惊做一团,不过片时,兵舰就驶到了附近,鸣炮示警,炮弹落在渡轮几米外,溅起好大的làng花,淋得船上的一帮丘八,个个如落汤激一样。

    几声炮响过后,兵舰上的**军有人对着这边高声喊话,要张勋和他的手下立即举白旗投降,开回原地待命,如不遵办立刻消灭。

    张勋这只“困兽”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斗志,况且船在中流,不远处就是对着他和他的辫子兵的黑压压的炮口,他若反抗就只得葬生鱼腹。或许是滔滔长江之水不愿意收留他们这等腌臜之躯,又或许是他内心里还存着几分侥幸:**党中不少人曾是自己的下属,或者他们未必不会念着几分旧情,饶自己一命。因此,张勋并没有多少犹疑(当然也容不得他犹疑),就下令举起了白旗投降。

    押着张勋乘坐的这支渡轮,沿原路返回的时候,后面兵舰上的官兵都喜笑颜开,这次他们可是立了大功,抓了好大一条差点就成了的漏网之鱼。

    这支兵舰正是两湖大都督府派过来的楚谦舰,舰长(管带)王克雄此时笑得十分得意。他们“楚”字五舰,是最早投顺**军的海军,然而,一直以来,除了运运兵之外,竟难得有立功的机会。这次会攻南京,“楚”字五舰,有三舰跟随海军司令朱声岗而来。

    这一夜,奉两湖大都督王麟的电令,他们几乎全部出动,游弋于南京城到对岸浦口之间的江面,而浦口港,张勋不知道的是,也早在这天的中午,就被蔡济民所部攻克。

    朱声岗带来的海军,前些日子bi降驻守在下关江面的清水师十三营,已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这一天浦口港的攻取,也是在海军的配合下进行的。

    这一天傍晚,接到王麟发过来的紧急电令,朱声岗虽然有些不解,还是遵令而行,顾不得让海军稍事休整,立即全体出动,加强江面的巡逻。

    王克雄也没有想到他这么好运,竟然由他的楚谦舰拔得头筹,在对南京发起总攻的前夜,捉住了张勋这样一个双手沾满了**党人鲜血的清军头子。

    王克雄本来就对大都督王麟十分佩服,这一下对都督的“料敌机先”,更是惊为天人,只是他当然猜不到,坐镇武昌的王麟也是突然才记起另一个时空张勋逃走的一幕,才有了那一封紧急电令。

    12月2日,南京失守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京城,随同而来的还有另一个消息:江南提督、会办南洋军务大臣、钦封“巴图隆阿巴图鲁”的张勋张大帅,被**军林述庆所部枪毙于南京城下,斯时南京城的市民观者如堵,欢庆的声音直上云霄。

    ps:汗,人气太低mi了,订阅的成绩实在有够差

    ;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第121章 “北伐”第一弹

    

    拂晓,天色还有些昏暗。江南地带,水汽特别浓厚。行人走在路上,透过晨曦浓浓的雾霭,不过能看清前面几米见方的地方。

    江南的12月份已经到了打霜的季节,野外的青草灌木早已枯萎,除了少数几种林木,多数树木的叶子都早已枯黄,轻风一拂,便翩翩地起舞,投向大地的怀抱。这是一个万物消歇的季节,利杀伐。兵者,凶器,在这样一个季节,正好大行其道。

    一大早,就从南京城开出了一大拨的部队,渡过长江之后,经浦口登岸,分两路分别向着蚌埠和淮安方向进发。

    左路开往蚌埠方向的是扬军徐宝山“徐老虎”的队伍,他们的目标是离南京不远的滁州,队伍并不十分齐整,连军装也有些七零八落,五颜六色。队伍一边行进着,官兵们就一边议论纷纷,时不时地传出一阵哄笑。

    “阮三哥,这次打南京,您老发了多少财?”队伍中一个瘦猴似的xiǎo军官,正一脸谄笑的凑在自己的顶头上司阮青山旁边。

    “屁,一个子儿都没都说南京是六朝金粉,本指望杀进城里,发回横财的,也让俺老阮家从此能够置地购房,翻身做一回土财主,谁想到这么晦气,好不容易打下了南京城,却什么也不能干,甚至连薪水都没发下来,让我到哪里去发财?”阮青山气呼呼地哼道。

    阮青山的官衔不大不xiǎo,他是贩私盐的出身,虽然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一个,兼且一身匪气,眼斜嘴裂,毫无军人模样,但他在徐宝山混帮派起家的时候就追随于他,因此徐宝山在扬州称都督后,便把他委为一标标统,管着好几百号人。不过,他还是一身江湖习气不改,喜欢手下叫他“三哥”,不能喊他“标统”。

    阮青山说着又斜眜了一眼那瘦猴似地xiǎo军官,皮笑rou不笑地说道:“岳xiǎo群,听说你xiǎo子倒是好手财,这次打进南京,你们几个跟在司令身边,竟然去藩库溜了一圈,以你xiǎo子的性子,想必不会空手而回吧?”

    “哪里?哪里?不过是托司令的福,顺手捞了百来两银子。”岳xiǎo群媚笑道,一边把手伸进贴身的内口袋,掏出了一个裹得紧紧的布兜,一层层的打开,露出了银灿灿的一角。

    岳xiǎo群把裹着散碎银子的xiǎo布兜,举到阮青山面前,谀笑道:“三哥,这是xiǎo弟俺孝敬您老人家的。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阮青山盯着银子露出的一角,两眼发光,很有些心动,不过,随即他就故作大度地挥了挥手:“那怎么成?那怎么成?三哥怎能要你的银子?这是你沾了司令的福气,你就自个拿着呗。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况且,司令说了,上次打南京,束手束脚,兄弟们手脚都没施展开,这次,司令要带着我们单独去干一票。滁州虽没有南京繁华,但也算得富贵之地,只要拿下了滁州,保证弟兄们个个都能发财。”

    “那是,那是说起来,这次打南京真是晦气,咱们死了几百个兄弟,却几乎什么都没捞着。我还听说,刚进城那会,曹四哥那一标有几位兄弟,一时手痒,忍不住重操‘旧业’(注:打家劫舍之谓),却被一伙湖北佬逮住,就地枪决。入他娘的,都说湖北佬是九头鸟,惹不得,兄弟们发点xiǎo财,**们湖北佬鸟事,这也要管,真是狗拿耗子,够操蛋的”

    岳xiǎo群说着说着,不由得做出一副“怒气填膺、气冲霄汉”的模样。

    阮青山点了点头:“我还听说,司令还跟湖北佬大闹了一场,可是湖北佬势大,还有林述庆那个赤佬偏帮着他们,司令也没奈何,只好忍气吞声。兄弟们私下里都愤愤不平,咱们为**党卖命,到头来却是这样一个结果,真真令人心寒。”

    岳xiǎo群xiǎo声接话道:“司令带着xiǎo的们赶去藩库的时候,遇上了好几拨人,什么浙军、粤军、沪军、光复军,还有那赤佬林述庆的镇军,都对藩库的银两,眼馋着呢听说藩库还藏有银子200多万两,俺们司令手脚快,也不过抢了不到十万两,还差点跟人火并起来。后来,又是一伙湖北佬,拿着据说是什么黄兴黄总司令的命令,来到藩库把守,还要大伙把私自抢去的银子封还藩库。嘿嘿,到了嘴里的rou哪还有吐出去的道理?还有那个什么鸟黄总司令,他又不管我们吃,不管我们穿,凭什么来命令咱们弟兄?这会儿,藩库库底恐怕都快见光了吧,谁把那鸟黄总司令当回事,谁就是他儿子养的”

    对这一番话,阮青山很是赞同:“弟兄们都好多天没发薪水了,这次打南京之前,司令又扩招了那么多部队,我手下的几百号人,枪械完整的还不到一半,没有钱怎么行?扬州虽然繁华,但司令说了,兔子不吃窝边草,不能刮得太狠了,只能指望着到外地发财。我们只要拿下滁州,狠狠地干一票,不但兄弟们能够发财,咱们的部队也能壮大起来,将来遇上湖北佬,也不用像前些日子那样吃瘪了。”

    “三哥高见,xiǎo弟佩服”岳xiǎo群又拍起了马屁,同时把还没放回口袋的xiǎo布兜,重新举起,对着阮青山奉承道:“这是xiǎo弟的一点心意,三哥一定要手下。只要三哥以后稍微照顾xiǎo弟一把,xiǎo弟就感激不尽了。”

    阮青山眼珠一转,这次没有再拒绝,他收下了抱着银子的xiǎo布兜,随手揣进内衣口袋,贴身藏起,口中同时说道:“你xiǎo子机灵上道,很有前途,这样吧,我手下三个管带,还有一个缺,就便宜了你xiǎo子吧”

    岳xiǎo群闻言大喜,连连作揖:“谢谢三哥谢谢三哥”

    类似这样的一幕,在这支队伍中随处可见。

    身为这支队伍的首领,绰号“徐老虎”的徐宝山,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群手下弟兄的簇拥下,正走在队伍中间。对于队伍中的吵闹、喧哗,徐宝山熟视无睹,他还很有些享受这样的气氛。他这支上万人的部队,绵延数里长,走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虽然队伍并不齐整,但人数众多,自然就显得颇有气势,盐枭出身的徐宝山,何时品尝过身为“大帅”的滋味,一时间不自觉的陶醉于其中。

    ;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第122章 孙天生

    

    徐宝山的队伍迤逦前行,虽然行军的速度并不很快,中间还在一个镇子里停了下来,生火造饭,但紧赶慢赶,到夕阳西下的时候,终究还是赶到了滁州附近。(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一路上,膀大腰粗的徐宝山,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边很惬意地听着手下各式各样的奉承,什么“徐爷”、“司令”、“大帅”的称呼不一而足,他也懒得“纠正”;一边就半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