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白了,是我们贪心了。。。“
    ”回去以后,我会让孙儿好好念书,将来他也能公平的参加考试,凭自己的本事考入太学院!”
    “很好,顺便说一句,其实你们的子辈并非没有机会。”陆彦的话让老农们有些惊讶,纷纷抬起头定定的望着陆彦,“太学院除了儒学经科外,数学主要考算术,工科主要考对各门技术的理解和创意,”
    “啊!可惜我家孩子现在还只会玩泥巴。。。”
    “唉。。。早知道让孩子们去学一门手艺了!”
    老农丁却惊呼一声道,“娘咧!我家孙儿从小喜欢木工,前不久刚刚拜了工坊的一名老木匠为师,那岂不是说我孙儿有希望考上太学院???”
    陆彦微笑着点头道:“没错,那确实有不小的希望。我不妨再提点你一句,你回去后让你孙儿把木匠师傅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多从经验去揣摩道理,考试的时候将会有很大的助益。”
    “多谢骠骑将军指点!”老农丁谢过陆彦后,忽然狂笑起来:“哇哈哈哈哈!!!!我感觉我孙子的前途一片光明啊!”
    两位老农很是羡慕的看着老农丁,他们心中也发誓,回去以后就让孙子去官办书院学些或者学一门手艺。改变命运的机会,真的很稀少,必须要把握住啊!
    陆彦在交代了几句后,又顺了几颗土豆这才离开了工坊。
    如今香料的品种已经非常完备,不回去弄一锅土豆烧牛肉怎么对得起自己吃货的名头?
    。。。。。。
    半个月后,兖州、徐州甚至淮南许多学子都来到了陈留。
    不仅是世家豪绅,还有许多寒门士子与平民学子,他们将在一起为了自己的理想,公平考试公平竞赛。
    考官只会在考试前一天才会由丞相曹操来指定,考题更是在考试时才会开封,然后当场发给考生。
    试题则是陆彦、荀彧以及杨彪等人一同定下的,考卷则是工坊内部印刷而成,在影卫的监督下,没有人可以泄露考题。
    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留城里早已人满为患,许多平民和寒门学子甚至只能在城外的村子里住宿。
    百姓们的智慧历来不可小觑,而陈留商业繁荣,陈留的百姓们思维也比较活跃。
    眼瞅着许多学子找不到住的地方,于是有些人竟然想到了把自己的屋子间隔改造一番,短租了出去。最早的民宿,便由此诞生了。。。
    不过他们的租金很便宜,一晚只要几个铜板还管饭。你要多给点钱,他们还能给你买酒买肉回来。
    比起后世那些为资本所控制的房子,大汉的百姓们还是真的太善良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考开始,孔明现身
    由于现在的太学考试不像后面的科举,有着完善的层层筛选的流程。
    所以,在太学考试之前,考生们必须要先经过一番初步的筛选才行。
    首先,考生肯定得要身家清白,籍贯必须清楚,且不能是作奸犯科之辈;
    而后,还会有对应科目的初始测验,若是连初始测验都过不了,那后面的考试也就不用参加了。
    这两轮下来,便淘汰了一大群心存侥幸和滥竽充数的人,也大大减轻了正式考试时,考生和考官们的压力。
    通过了这些前置筛选后,留下来的学生们,终于可以参加正式的太学入学考试了。
    考试的当日,考官们的身份也终于揭晓。
    儒学经科,由前太尉杨彪,及现尚书令荀彧和现御史中丞程昱,一起监考。
    杨彪是大儒,德高望重,基本上就是用来镇场子用的那种。
    他只需要往考场上一坐,绝大部分考生便会老老实实,乖乖的就范,哦不,是答题。
    荀彧代表着世家,而程昱则代表寒门,
    至于平民出身且有资格与他们同列考场的,目前看来恐怕就只有一个陆彦了。
    可是陆彦还要监考工科,他只是最开始来露了个脸,后来便由天子一党的代表,车骑将军董承,代陆彦来监考。
    这样的盛事,是不可能完全撇开天子的。
    否则天下人必将诟病曹操,甚至会戳着曹操的脊梁骨,骂他包藏祸心,不为人臣,不当人子。
    陆彦一直称呼曹操为曹公,而且他从不掩饰自己帮助的是大汉百姓而非曹操一人的理念。并且陆彦从来没有参与过朝堂的斗争,因此,他也被天子视为最值得拉拢的中立党。
    明里暗里,天子对陆彦的笼络也从未断过,只是陆彦的回应并不积极。
    陆彦与杨彪等人一起监考儒学经科的考试,便是来自天子提议,但陆彦因为更在意工科和数学,所以就婉拒了。
    但天子一党不能没有人去监考。
    在没了杨彪后,他们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儒,于是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把现车骑将军董承,给拎了出来。
    儒学经科考试的人最多,足有三百多名;数学一科来考试的人最少,只有二十来个。
    至于工科,因为曹操治下百姓都知道陆彦重视工匠,所以也有近百人前来考试。
    这些考生都是经过了数轮筛选的。
    别看工科只有不到一百人来考试,这并不是因为工匠或者他们的后辈不愿来考,只是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没法考而已。
    等到下一代经过了书院的教导,以后工科绝对会是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最终是由陆彦和毛玠两人一起监考。
    只是可怜数学一科了,喜欢专研算术的人本来就少,这一次只有二十来人考试,可能想让大家意识到数学的重要还需要一段时间吧。于是最后数学一科只有一个普通官员前来监考。
    如今天下人最为重视的还是儒学经典,陆彦对学科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建安二年,四月初。
    春耕火热开启之时,陈留城以南,太学院里最先建好的考场中,也开始了热火朝天、紧张刺激的大考。
    陆彦站在太学院大门内,看着人潮涌动却秩序井然的考生们,忍不住自言自语道:“有高考时候的感觉了!”
    但现在这规模,比起后世的高考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不过现场肃穆、紧张的气氛,却已经丝毫不输后世的考场了。
    考场之内,除了监考官外,还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凡作弊者,一经发现,其所报参考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且永不录用。
    帮助他人作弊者。。。。。。”
    考场之中,主考官杨彪,开始念起了考场的规矩。
    考试监考之严格,作弊处罚之严重,大汉子民尚属首次见到,因此在场的所有考生心中虽然发紧,却反而也多了几分踏实。
    大家都是凭自身的真才实学考试,who怕who啊?
    儒学经科考试,先有杂文再有论,最后是帖经和策论。至于诗词歌赋,至少现在没有人把它们当成正式的考试内容。
    数学考的就是算术题,工科则更多的是实用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之类的。
    儒学考试要考够足足三天,而数学和工科,只需要两天便完成了。
    等到最后一日,也就是策论开考的时候,陆彦也来到了考场监考。
    偌大的考场中,坐着三百多位考生。
    陆彦在荀彧和程昱的陪伴下,站在考场最前方的角落中。
    此时此刻,荀彧和程昱正在用极为小声的声音,为陆彦指出某些他们之前看到的可造之才。
    指着坐在考场中央偏右的杨修,荀彧轻声道:“杨修之才,不用多说了。。。”
    杨修心有所感,抬头看向了陆彦等人的方向。
    见陆彦和荀彧、程昱正看着自己,杨修连忙放下手中笔,挺直了跪坐的身子,遥遥拱手行了一礼。
    陆彦压了压手,示意他低调点,于是杨修再次提起笔,开始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程昱也轻声说道:“还有杨修左前方的那位年轻人,其才也堪称上佳!”
    陆彦看去,原来却是法正,于是点点头,道:“我之前偶然间见过他,他的才能不在儒学,而在谋略!”
    荀彧和程昱相视一眼,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异,“如此,倒是可以着重培养一番!”
    乱世之中,谋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陆彦却摇头说道,“无需特殊照拂,年轻人总要经历些挫折才能成长。”
    “没错,还是长生你想的周到。”
    陆彦的眼光还在考生里四处游弋,看他那样子,似乎还在寻找更好的人才。
    程昱见状,于是轻声说道:“长生,我们还发现了一个超越杨修和法正的人才。。。不,应该说是奇才!”
    陆彦眼前一亮,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奇特的预感,问道:“他在哪?”
    “左九,倒数第三位。”荀彧轻声说道。
    陆彦放眼望去,只见那人年纪不大,生的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举手投足之间,似乎也遵照着某种自我约束,显得极为严谨,但看起来却又颇为赏心悦目。
    “诸葛亮!!!”这是陆彦看到他后,脑子里猛然蹦出来的名字。
    程昱接着便说出了他的姓名和来历,“他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来自徐州琅琊郡诸葛家族。”
    果然就是他,诸葛亮!
    介绍完后,程昱甚至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道:“像诸葛亮这样的世之奇才,寒门恐怕百年也难以出现一个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势,曹袁之战近在眼前
    三天的考试顺利结束。
    最终儒学经科录取了五十人,数学录取二十人,工科录取三十人,正好凑够一百的整数。
    但还有八名通过特殊渠道进来的学生,他们都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人的后辈。
    于是太学院108好汉终于凑齐了。。。。。。开个玩笑。。。
    兖州闹得轰轰烈烈的太学考试终于顺利完成,这也给天下诸侯们竖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吸引人才的榜样。
    河北的袁绍如今处处看不惯曹操。
    他在看到曹操仅用一场盛大的“作秀”,便吸引了天下无数英才目光的后,便也有模有样的令人开办了冀州学院,举办了声势同样浩大的入学考试。
    不过袁绍终究只是依瓢画葫芦,画皮难画骨罢了。
    他的冀州学院,基本全是各地世家子弟,不过是另一个为世家子弟开通的晋升渠道罢了。
    陈留太学院。
    太学入学定在四月底,儒学一方面不需要陆彦去操心,他只需要关心数学和工科两边的情况。
    陆彦虽然顶着博士的名头,可最终教书的人却并不是他。
    他只会偶尔去客串一下老师,给大家讲一些新鲜的事情,所以目前的工作暂时还算轻松。
    但等到一年后军事和政治开课后,陆彦、郭嘉、戏志才等人也得经常去讲课了,那时候就容不得他们再去划水了。
    。。。。。。
    说到这另外两人,骠骑将军府中,陆彦、郭嘉和戏志才三人,正在一边喝茶,一边分析着当今天下的局势。
    无论如何,现在还是乱世,况且北方还有一个强敌,陆彦等人,丝毫不敢心生大意。
    戏志才抿了一口清茶,茶叶淡淡的苦涩和回味悠长的甘甜,顿时充斥齿间,回味悠长,
    “啊,陆先生这炒茶果然妙极!冲泡过程简捷,茶味却令人回味无穷,比起茶汤显得更加返璞归真。”
    郭嘉也喝了一口道,“志才所言有理。
    炒茶冲泡出来的茶水清亮,茶叶沉浮间令人有种人人生如茶的感悟。
    茶水甘甜、苦涩,茶叶起起伏伏,人的一生不正是如次,喜忧参半,有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