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安七年,六月末。
陈留城内的许多人惊讶的发现,一夜之间,在陈留郡的郡守府旁边,竟然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机构。
机构门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六个大字:“大汉水师总署!”
许多人对此好奇无比,有心人,则把这个消息传回了自家主人手中。
成立水师总署之后,水师总署设置一名大都督,掌管水师所有军政。。。而水师大都督,则由陆彦来兼任。
大都督之下,又设置水师统帅一人,其主要的职责便是负责指挥水军军队的作战。。。不过它现在暂时还空缺着,只等甘宁回来,便可即刻上任。
将作监已经招募了一千八百名有造船经验的工匠,加上荀彧送来的两百名,正好凑了个两千的整数。
由于这群船匠绝大部分都来自南方,为了让这些远离故土的船匠日后可以安心在陈留扎根,陆彦专门在将作监外围的居住区内摆下接风宴,宴请这群船匠一起吃了顿豪华大餐。
在宴会上,陆彦明确地告诉船匠们,这片区域都是匠人们的家眷,他们若是愿意,也可以将自己的家人接到这里定居。
将作监将会给他们个家眷专门开辟一片区域修建房屋,以后大家住在一起,不仅相互间有个照应,也能免去家人的相思之苦。
而且,陆彦还承诺,不管造不造的出图纸上的战船,船匠们的工钱都会与将作监的普通匠人工钱一致。
但若是造出来了,船匠们的工钱便会立时再增加五成;而且到了年底,还会有非常可观的年终奖!
若是再有表现突出以及能够提出改善意见的匠人,还会有额外的奖励。。。不只是工钱,还可以升职甚至为官!
陆彦的承诺一出,宴会现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船匠们在拼命的庆祝着、欢呼着,周围看热闹的其他匠人或者家属,则露出了羡慕无比的目光。
有些来得早的船匠在来了陈留郡之后,也曾私下里到处游逛过。
对于曹操治下超越想象的盛世繁华中,他们早就从最初的震撼变成了现在的仰慕,
现在,他们听到自己不仅会有丰厚的报酬,还能把家人一起接来后,心中的激动和兴奋,自然难以言喻。
有人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
“嗝儿!”一个老汉儿便因为太过激动,直接抽了过去。
好在他只是因为兴奋过度大脑暂时断电,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帮助下,他终于悠悠转醒过来。
“老朽穷困潦倒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半个身子都入土的情况下,还能享一次清福。。。”
说到这儿,老人突然泪流满面,
“我的幺儿啊。。。你要是能多撑半年,咱们也能一起过上好日子啊!”
老人的话,勾起了许多人的伤心事。
一时间,这片区域的匠人们,忍不住都开始默默抹起了眼泪。
陆彦在老耿的陪同下,来到了老人身前。
弯下腰,陆彦与旁人一起将老人扶了起来,说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老人家你可得保重好身体,今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嗯嗯!多谢陆骠骑!”老人站稳后,连忙朝着陆彦行礼,说道:“恨只恨没能早些来到曹丞相和陆骠骑治下啊!”
陆彦咧嘴一笑,道:“这不就来了嘛!”
“哈哈哈!”
陆彦的话引得周围人善意的大笑起来。
等笑声渐息,陆彦对大家说道:“诸位来此,只需专心攻克技术上的难题。至于其它的,不管是生活还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你们以后都可以来寻耿良解决!”
耿良作为将作监的二把手,这时候也是把气质拿捏得很足。
他大腹便便,脸方耳圆,不怒自威,倒是很有一副百姓心中“官老爷”的形象。
“诸位,我就是耿良,早期也跟你们一样,是个一穷二白的工匠。”
“但我比你们幸运,我很早就举家投靠了陆骠骑。。。得益于陆骠骑的看重,现在也做到了六品官员。”
听到耿良以往竟然也只是一个工匠时,船匠们不由得发出了阵阵惊呼。
在他们的心中,匠人依然还是贱籍,从事贱业的工匠竟然真的能够为官,这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
虽然陆彦之前说了,表现得好可以为官,但却没有人把这话当真。
可现在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面前,可想而知这群匠人心中有多震撼。
好处许下了,士气鼓舞了,陆彦也就不需要再留在这里。
建立船厂的一切工作,会由耿良和诸葛亮来帮他监督完成。
陆彦现在已经打定了主意,除非真的开始造船了,不然他不会再踏出陈留城半步!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没关系,主要是钱多
诸葛亮因为工作能力太过突出,导致提前了半年被“请”回了许昌。
回到许昌后的诸葛亮,一直都没再被分配工作,但他却一点儿也不焦急,每日里读书、游历、访友,倒是过的潇洒而自在。
然而,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朝廷一纸文书,便将诸葛亮调去了“大汉水师总署”,在水师大都督陆彦手下任军司马,负责辅助政务和水军事宜。
诸葛亮是一个极为自律和勤勉的人。
拿到任命文书后,他便第一时间来到了骠骑将军府。
骠骑将军府对诸葛亮而言,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看门的门童在发现敲门的是诸葛亮后,他便立马领着诸葛亮来到了后院之中。
开年到现在,陆彦一直在外面忙碌奔波,南南北北跑了无数个地方,身体倒还好,但实在是心累。
回到骠骑将军府,陆彦便做起了一条咸鱼,而且是连身都懒得翻的那种。
把躺椅搬到院子里,端着一盘水果,一边晒晒太阳,一边看看书。。。。。。这种日子真是充实而安逸。
但诸葛亮的到来,打断了陆彦享受静谧的时光。
“学生诸葛亮,参见先生!”
陆彦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却听到了诸葛亮的声音。。。他拿开挡在脸上的书本,撑起上半身,眼睛聚焦了几次才成功聚焦到诸葛亮的身上:“孔明来了啊!来我这边坐。”
“喏!”
诸葛亮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后,来到陆彦身边的另一张躺椅上坐下。。。但这躺椅若光是坐着,却显得有些别扭。
陆彦见状,忍不住笑着说道:“要不你也躺下试试?”
“额。。。”诸葛亮向来注重仪态,让他就这么躺下。。。。。。
“没关系,反正也就只有你我二人。”
经过陆彦的再三怂恿,诸葛亮只能试着躺下。
然而躺下后,诸葛亮心中便立马暗道:“咦。。。这椅子躺着还真是挺舒服的。。。”
陆彦和诸葛亮,就这么一人躺在一张躺椅上晒着太阳。
这时候,诸葛忽然问道:“先生,学生有个问题想请教。。。”
陆彦伸手从果盘里摘下一颗葡萄扔进嘴里,回道:“你说。”
诸葛亮稍作沉吟,组织好了语言后,问道:“学生不明白,先生您为何执意要将造船厂建在黄河边?”
不只是诸葛亮,恐怕还有无数人都想不通。
陆彦将果盘递给诸葛亮,说道:“才摘下来的葡萄饱满多汁,你也吃点吧。”
“。。。。。。多谢。”
诸葛亮试着将一颗黑葡萄扔进嘴里,顿时一股酸甜便直袭味蕾。
陆彦也在这时回答道:“主要是考虑水师训练,以及就地取材的问题。
陈留黄河上游多山林,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将伐好的木材从水路运送至造船厂,这样便可以节约大量运力。
船造好后,水师可以在黄河内训练,也可以出黄河口,至渤海一带训练。”
但还有一点陆彦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水师入了渤海后,可以向东直达公孙度所占据的辽东郡。再往东的话,则是朝鲜半岛,以及倭国。。。。。。
诸葛亮在被任命到陆彦手下,协助他处理水师总署的一应事务后,他便翻阅了许多与船和水师相关的文献史料。
从诸葛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汉朝时期已经有了各种类型的船:客船、货船、战船等。而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艑、艇、扁舟、轻舟、舲舟、舫舟等。
至于战船,则多是从民船中发展而来的。
汉武帝时期,便曾极力开辟海上交通,致力于海上各国往来。
在汉武帝的努力下,汉朝先后开辟了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
第一条航线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白仑河口,此为南北沿海航线。
第二条航线从山东沿岸经黄海通向朝鲜和日本。
第三条航线,则被后世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即徐闻、合浦航线。
汉代的航海已经非常发达,那么战船的相关制造技术,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战船已经发展了出很多的种类,如戈船、桥船、斗舰、艨艟,还有最为庞大的楼船等等。
此时的战船都沿袭了东汉的技术,最著名的战船当属楼船。
汉代最大的楼船高达十余丈,可说是当时的航空母舰。
楼船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层四周设置女墙,女墙与战格上均开有若干剑孔、矛穴,即可远攻,又可近防。船上空间很大,甲板上能够行车走马。
甲板下设置有舱室,供棹卒划桨之用。棹卒是划桨的士兵,在舱内的棹卒具有良好的保护,可以免受敌人之攻击。楼船甲板上的战卒手持刀剑,以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接舷战。
在甲板上女墙之内,设置第二层建筑,称为庐,庐上的周边也设有女墙,庐上的战卒手支长矛,有居高临下之势。
在庐上还有第三层建筑,称为飞庐,弓弩手就藏于飞庐内部。弓弩手发射箭矢,是远距离进攻力量。
最高一层为爵室,相当于现代舰船的驾驶室和指挥室。
如今的楼船,当以江东为翘首,其最大的楼船飞云、盖海等,足有五层楼之高,可容纳3000名士兵,俨然是浮在水面的城堡。
除了楼船,江东的另一主力战列舰叫做艨艟,以速度著称。
赤壁大战中,艨艟便是突袭曹军船队的纵火船。
这种形体狭长、速度奇快的小型战船,速度极快且灵活非常,常常可以乘人不备搞出一些事情。
艨艟、戈船、桥船、斗舰等就不说了,它们根本无法在海中远行。
楼船虽然勉强可以在海里航行,可一旦遇到风浪也着实非常的危险。
即便楼船能侥幸沿近海进入长江,可单单靠楼船,又怎么跟江东和荆州水师作战呢?这些便是困扰诸葛亮的问题。
诸葛亮将自己的问题和担忧问了出来。
陆彦缓缓坐直身体,说了一句:“我要造的船,不仅可以在江河中航行,在大海里,它也可以远航!”
诸葛亮心道:“果然!”
其实他在思考之后,认为陆彦执意要这么做的唯一解释就是,“他有把握造出能够在海中远航的战船。”
只是当诸葛亮听到陆彦真的能造这种船后,他还是忍不住问道:“先生,您对您的船,真的如此有把握吗?”
诸葛一生唯谨慎,他对太过冒险的事情想来不是很赞同。
“有没有把握,等船出来后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可是大费周章造出这样的船,一旦失败。。。”
“没关系,我们钱多。”
“。。。。。。”
好吧,陆彦一句话最终堵得诸葛亮哑口无言。
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入正轨
建安七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