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这些和张钰没什么关系,毕竟皇汉是一种思想,和朝代无关。
就如同华夏民族和祖先的血统没什么关系,更多是精神上的。
从黄帝起兵,到黄帝、炎帝和九黎各部族的大融合,华夏民族本来就是混血出来的。
不管混成什么样,只要以华夏民族自居,以维护华夏民族的利益为己任,以发扬华夏民族的荣耀为努力方向,都算。反之,就算血统再纯正,那也不能算华夏民族。
所以张钰核心思想,就是以大汉为‘根基’,去融合全世界,把全世界都变成‘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其实他一直都认为,全球‘华夏’化,才是地球文明最终的走向。
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文明,本身就具有这种特性和潜力!
“还是教主高瞻远瞩,弟子反而有些狭隘了。”曹操感慨。
“孟德不笑话我好高骛远就不错了……其实我很清楚,路要一步步的走,在这点上,我是永远不着急的。”张钰笑道,“先这样,今晚孟德就在这里留宿一宿,明天我亲自送你出去,就当时我们两个秉烛夜谈,兴趣相投。”
“合该如此!”曹操大笑,这样不仅士族那边,陛下那边也能安心不少。
次日,随着消息传出,士族这边对张钰的态度开始松动起来,就连刘辩都松了口气……
第275章 请复常平仓
“臣请恢复常平仓!”第三次大朝会,眼看秋收即将到来之际,张钰上奏恢复义仓。
“荒谬!”张钰刚说完,司徒黄琬已经跳了出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也因此,元帝初年废止。明帝有意恢复,也因此作罢。如今尔要恢复常平仓,是何居心?”
一时间,不少世家大族纷纷出面表示赞成,常平仓出来,还怎么操控粮价,怎么兼并土地,怎么扩充奴婢?
这奴婢和佃户还不同,佃户最多是雇佣关系,属于长工。可奴婢那是‘家产’,死了也就向官府报备一下就好。甚至出现讨奴的,还能请官府通缉抓拿。
说到底,奴婢不是人,只是一群廉价可以替换的牲畜,入手门槛还不高。最重要的是,牛无端死了要被治罪,但奴婢死了居然不会,那用奴婢还是用牛马,岂不显而易见?
“臣在泰山恢复常平仓三年,这是三年来的数据……”张钰懒得和这群肉食者扯淡,把数据递了上去。
又是这个,又是这个!群臣见状顿时恨得牙痒痒的,虽然已经有面对这一招的手段,问题这次对方拿出来的是泰山郡的数据。
那边一直都是贼人的地盘,出入的审查很严格,其实两三年前也没什么人过去,更没什么人出来。商队也是很有默契的,没进入泰山郡经商。
本来以为对方会因为缺乏物资崩溃,谁知道后来赵慈作乱,残部一路劫掠过去泰山,却被反手剿灭。据说当时大部分的物资,都落入黄巾少帅之手。
封闭政策无法实现,只能逐渐开放。不能走泰山,去徐州或者去其他地方都会走很长的路,这对商队来说太伤。再说就算不在泰山,其他各州郡县,也有可能会遇到劫匪。
还能说天下已经烂成这样,什么都要试试。最后发现泰山这边更安全,那当然要走泰山。
商人逐利,有时候就算是世家豪族,都要小心翼翼应对。
只是对泰山的情报,一则不关心,大概是觉得贼人的地盘,那肯定是大乱。二则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心,比如改朝换代。
结果对方不声不响,在泰山郡把常平仓给重建了?谁出的主意?
千万不要是士人,否自他就是个大叛徒!
“泰山郡已经恢复常平仓了?”刘辩有些诧异,其实更多是不理解常平仓是什么。
少不得拿过来看了看,黄巾少帅很厚道,担心刘辩不知道常平仓是什么,就把常平仓的作用,还是副作用都写下来,还罗列济南国和泰山郡,有常平仓和没有常平仓的差别。
如此洋洋洒洒,用的还是白话文,于是就有二十多页,显然不符合奏折规格。
不过对于刘辩的这个年纪来说,这种白话文看着最舒服,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地方,难得是句读分得很清楚,断句这玩意,一直是最折腾他的。
常平仓,平抑粮价,这个很好理解。原来还能在灾年为难民放粮,帮助他们渡过灾年?
难民有粮食,就不会背井离乡,若再调度各郡存粮,可让灾情损失降低到最小?
再看后面的数据,尤其是济南国那边。流民每年新增那么多,地方官府存粮不足,无法安置。
没有粮食的流民要么卖身,要么辗转到其他郡县,再不然饿死路边。更有甚者,直接起兵造反?
原来各地那么多流民造反的原因,只是因为地方存粮不充足?!
“将军,朕大概明白常平仓的作用,那黄司徒所言,不知道是否属实?”刘辩放下手中的纸张,然后向张钰询问。
“当然……属实!”张钰回道,“只是这些都是吏治的问题,与常平仓这个政策无关。既然是吏治的问题,就应该从吏治下手,总不能手指划了道口子,就把胳膊给砍下来!”
顿了顿,继续说道:“本质上,常平仓或者兴修水利,甚至让孩童免费入学,免费给百姓治病这种政策。大部分几乎都只会亏钱,不会有任何获利的可能性。是以豪右和富商都不愿意去做,若国家再不去做,那还有谁会去做?”
“有些政策,大汉似乎从来没有过吧?”刘辩想了想反问。
“但以后或许需要有,毕竟大部分的百姓有机会入学,那么以后选士就可以用射策之法来遴选。选拔出来的官员不再来自各地豪右,那么豪右对各郡县的控制就会大幅度削弱。官府和豪右勾结的情况减少,那么黄司徒所言,豪右因缘为奸的问题,就能得到遏制。
还是那句话,常平仓的问题,更多是管理制度和吏治方面的问题,和常平仓本身无关。最近十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各地偶尔出现减产或绝收的情况,若是没有常平仓,谁来接济这些流民。是以国家越繁华,人口越多,出现天灾之后的动乱也越大!”张钰回道。
少不得看了一眼黄琬,后者一时语塞。官场或职场,也糊弄上官,要么就是偷换概念,要么就是推卸责任,再不然就是虚报数据。
官员们之前就是用了偷换概念和推脱责任两个手段,硬生生把问题都推给常平仓。
不否认,的确是先有政策,才有人在这个政策基础上,为自己牟取利益。
不仅仅是常平仓,任何一个新政策出来,都肯定会有许多薅羊毛的。
看政策是否失败,应该在落实好制度和管理后,而且没有改善的可能性,才算失败。
毕竟一个新政策往往它稚嫩,稚嫩就不成熟,以前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实施。
不断完善,做到越来越好,又或者在确认实在走不通立刻取消,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那泰山郡,可有做到免费入学?”刘辩反而更关心这个问题。
“泰山郡有泰山书院,最近又新建泰山蒙学,泰山中学。受教师人数限制,无法全部招收,只能一步步的来。为了增加教师人数,于是还兴建泰山师范学院。”张钰回道。
顿了顿,继续说道:“每年,泰山书院都有不少毕业生和老毕业生,会参加科考,科考是射策制度的一种改良,通过考核选拔出来的文武人才,补充到各郡县里面。若没通过,只要三十岁前,每年还能再参加一次。”
“将军在泰山,居然已经做过那么多事情了?”刘辩感慨,这黄巾少帅弄出那么多的政策,也多亏他没有造反,否则的话民心到底站在哪一边真难说。
回想起来,大汉这边,问题怎么会那么多,朝中诸公,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到这些问题。
突然就明白太傅的意思,从一开始他就孤军奋战,哪怕他是皇帝,也改变不了……
第276章 改组羽林卫
张钰真的只是要重启常平仓吗?对,常平仓肯定要重新启用,泰山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玩意是真有用。问题是太久没有设置,群臣对这玩意都有些陌生。
于是他就借机提出试点的这个概念,先不全面推广,且在少数州郡进行试点,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遇到不长眼的官吏,就将其清扫出官员序列,严重的下狱甚至斩首。
通过这个方法,把试点这个概念提出来,有泰山的经验在,群臣就算要反对,首先他们要找到一个合适,并且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
显然,他们根本没有,或者说谁也没想到,张钰会把常平仓的事情拿出来说……
不少官员甚至发现,自从张钰入京之后,总在一次次大朝会中,先是一鸣惊人,随即带节奏。
只要进入他的节奏里面,那么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然后自然就落了下风。
“准奏!”最后刘辩同意在东郡、陈留郡、平原郡、乐安郡和济北郡试行,这件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
时间三年,三年内若是确定常平仓利益大于弊,并且证明问题本身不是常平仓,而是管理制度和吏治的问题,勒令整改是必须的,其次就是可以正式推广。
甚至如果求稳,还能两三个州这样慢慢推广出去,保证不会因为局面铺开速度太快,导致制度和管理跟不上的问题。
“陛下,这常平仓,归谁来管辖?”袁基出列,刚刚他一直不说话,便是等这机会。
是不是常平仓的问题,那不是常平仓自己说了算,而是负责管理常平仓的官员说了算。
谁来管理,谁来监管,这个操作得好,那么没问题也能弄出问题来。
“既然是常平仓,那么当然归大司农管理!”张钰反驳,“这种想都不用想的问题,还需要专门拿出来问?”
在场的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官场老油条,别说是憋笑,就算泰山崩于前……那该逃还是要逃的,除非逃不掉,才能面不改色。
都知道张钰是讽刺袁基没脑子,只是立场问题,不好笑出来。一个两个看着是面无表情,实际上心里估计都笑喷了。
“臣的意思是,既然将军表示制度和管理方面有问题。那么大司农来管常平仓,那谁来监管制度和吏治的落实?”袁基到底是袁氏培养起来的领军人物,心平气和的询问。
“这……”刘辩也不免迟疑,还需要监管部门的吗?
“这也是臣打算向陛下上奏的第二条内容!”谁知道张钰早有准备,“请陛下改组羽林卫,使其具有新的职能!”
又是一份奏折递上去,不过和之前比起来,这份比较正规。
简单介绍改组后羽林卫的职能,组建的理由和组建的必要性。
刘辩其他没看到,首先亲军这个概念,他想到西园八校,然后想到曹操。
觉得若是曹操担任这个羽林中郎将,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知道自己是孤家寡人,可在这之上,有好感的还有几个,曹操肯定算一个!
“念!”刘辩有些意动,抬头看向下面的群臣,看到大家好奇看向自己,于是就把奏折递给旁边的老常侍,由他来颂念。
十常侍已经全部没解决,临时提拔一些常侍,有些特点,就是年纪偏老性格偏稳。
老是因为随时能退休下来,稳是不会给你惹事。
老常侍不算老,四五十岁,以前不受待见,基本是混吃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