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键封你为王,让你去地方享福,族人也好,子嗣也罢,总不能再以故土难离的借口不去了。
  本身也没什么危险,那当然很乐意。
  于是在分家后,宗族的压力大减,于是又能有新一轮的扩张。
  所以当皇帝,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曹操一愣,就那么简单?!
  问题是张钰那边,已经明确表示大迁徙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只要肯拼搏,那么就算分家,也能在当地过得很不错。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除非世界无法容纳更多华夏子民之前,否则再也不需要担心造反的问题了?
  不不,那只是最理想的情况,看上皇帝这个位置,没脑子的野心家,不管什么时代都会存在……
  有些野心家,甚至为了坐稳皇位,连自己的儿女都不相信。
  想到还在东观那边,存放着的王莽首级,曹操只能稍微感慨一下。
  消息从洛阳开始,陆续朝着周围传递出去,百姓最初从震撼,到愤慨。
  一个家族,为了自己的野心,把那么多人牵扯进来!?
  消息传递到冀州,多少人受黄巾之乱波及,居然只是袁阀栽赃嫁祸的结果?不能忍!
  “情况怎么样了?”袁绍脸色有些不好,没想到逃出去的两人,居然掌握那么劲爆的消息,更没想到的是,袁阀针对太平教的算计,居然会被重新提出来。
  “洛阳朝廷那边,并没有明确给出,袁氏栽赃嫁祸的证据,这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回转的余地。”许攸并不担心,“甚至,我们可以指责黄巾少帅倒行逆施,为了给太平教脱罪,故意陷害忠良!再说,那两个医匠,说不定就是黄巾少帅的人!”
  说不定,还能增加联军的向心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对,就应该是这样!”袁绍当即点头,反正一口咬定就好。实在不行,割据冀州称帝也可以,反正‘陈留王’在他们手中。
  冀州的豪强,在黄巾之乱已经被毁得七七八八,更别说后续还有白波贼肆虐一番。
  剩下的,就算对他有不满,也只能乖乖在他麾下。至于百姓,袁绍从不关心乡里的那些贱民!
  只是,在洛阳,听说已经被俘虏的袁隗和袁基,怕是很难活着回来了。
  但这样不是更好吗?这样的话,他就能名正言顺,成为袁氏家主了!
  哦,还有袁公路那家伙,估计也想着成为家主吧?
  消息传递到兖州和青州,不少人首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激动起来。
  尤其是那些黄巾军的残部们,他们一直以来都顶着叛逆的名头。
  “我们平反了?我们的父辈,不再是反贼了?”不少人喜极而涕。
  正常情况,以前大家走在一起,是因为都是反贼必须要报团取暖。现在平反,那肯定会有些人,会想着回去过安稳日子。甚至投靠朝廷,换取更高的官职,人性也有这样一面。
  意外的是,大家都清楚会有这样的情况,都是黄巾少帅努力的结果。
  更明白朝廷今天能为太平教平反,明天也能反悔。
  要维持现在的局面,只有团结在黄巾少帅麾下。
  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张钰所期待的!


第320章 摊牌
  张钰已经渡过起家的时期,下面的将领,甚至下面的头目,都已经有明确奋斗的目标。
  中下级的军官,有四成以上都是泰山书院出来的学生。这意味着哪怕出现骚乱,张钰也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军队。同时通过掌控中下级军官,也能牵制甚至架空上级军官。
  “钟繇京兆尹,全权负责镇守关中区域。皇甫嵩为安西将军,副将为徐晃、王匡和曹仁。”朝廷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布置,首先当然是针对关中,也就是董卓方面的。
  钟繇出仕很早,如今已经四十岁,算是大汉的老臣,和黄巾少帅没什么牵连。
  他担任京兆尹,坐镇三辅之地,群臣都没有意见。
  在将领方面,皇甫嵩算是老资格的将领,本身代表世家豪族,他为将领没人不服气。
  再下来三个副将,有黄巾少帅的部下,又何进的旧部,有曹操的族亲。
  看上去,黄巾少帅麾下,在这支军队占据的比例并不大。实则曹操本来就是他的人,王匡私下已经投诚,所以三个副将都是他的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架空皇甫嵩。
  “臣遵旨!”皇甫嵩等人出列,徐晃不在,他本身就被安排在京兆地区镇守。
  京兆区域这边,兵马只有五千,可以允许徐晃在当地扩充到三万。现阶段主要是镇守,毕竟这次交战最忌讳多线作战,所以扣除一路进攻,其他几路都是以防御为主。
  “豫州方面,袁术背信弃义,刺杀陈王,罪无可赦,是以这次要迅速拿下豫州,并且将其歼灭!”刘辩看向众人,群臣当然没意见。
  于是早已准备好的常侍,开始宣读诏书:“封朱儁为安南将军,副将管亥、夏侯惇、种辑、乐进、田豫和呼厨泉,军师程昱,主簿李典。”
  陈王刘宠被刺,袁术‘擒下’凶手进行‘刑讯’后,声称是黄巾少帅麾下。对,这个‘凶手’也很‘配合’的开口叫嚣,黄巾少帅会杀光他们云云。
  袁术这一手很漂亮,凶手亲自承认是黄巾少帅派出,的确能糊弄大部分的傻子。
  可惜这一手,根本糊弄不了聪明人。尤其袁术在很短的时间,俨然有全面夺权的情况。
  这行动速度,怎么看都是早有预谋。是以有些人来到洛阳,投入黄巾少帅麾下,只希望能够加入军中,杀回豫州,为陈王报仇。有些人是亲自刺杀袁术,可惜失败了。
  程昱不是陈王麾下,不过却是被卜斌亲自拜访招揽到的人才。他知道自己驾驭不了,就推荐到洛阳。今年程昱已经五十岁,却还是白身,刚出仕直接担任军师,震惊不少人。
  反观李典,原本就在陈王麾下,担任主簿没什么人反对。山阳李氏其实到现在已经分成两部,一部分以李乾和李整为主,在袁术麾下。另外一部分是李典和李进,来洛阳效力。
  族人一分为二,袁术当然不会信任李乾,其实陈王旧部他都不是很信任。
  在他夺权成功之后,这些人大多边缘化。
  卜斌为兖州刺史,负责兖州地方的治安,同时还有后勤补给。
  兖州的地理位置,很大概率要遭到袁术和袁绍南北夹击,压力很大。
  “任命张燕为河内太守,杨凤为河东太守,两人负责镇守河东和河内。”常侍再次宣告旨意。原本两人已经是太守,这次的诏令,主要是把兵权也交给两人。
  不给对方也不会放权,双方初步合作,但没有能敞开胸怀。
  只是朝廷给黄巾平反,张燕其实很高兴,毕竟这也意味着张牛角也被平反。
  从这点出发,其实他要承张钰一份人情,同时张钰真的做到让黄巾军平反,那所谓的君主立宪,当然也能做到,信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青州方向,董昭为青州刺史,波皓为将,曹洪、管亥、徐盛和呼厨泉为副将。戏志才为军师,陈群为主簿。”常侍继续宣布。
  陈群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之上,其实不仅是他。
  随着袁氏的嘴脸曝光,与袁氏有密切关系之人,自然是被‘拔除’,至少表面是这样。
  曹操通过和袁绍的联系,弃卒保车,把少数两人保留下来,其中一个就是他。
  事情到这一步,袁绍甚至已经相信,曹操是真心愿意效忠他的。
  而曹操这边,只需要监视一个人,甚至可以通过这个人,向袁绍传递错误的情报。
  只能说,这次是袁绍血亏。
  “冀州方向,也是这次要全面迎战的区域……”常侍看向群臣,而群臣看向黄巾少帅。那么重要的一个战区,除了他之外,谁来担任主将。
  “车骑将军……张贲?”常侍开始宣读圣旨,直至读到名字的时候,不由一愣。
  不仅仅是他,群臣都有些迟疑。张贲是黄巾少帅部将,这个大家都知道。
  可张贲,什么时候成了车骑将军,而且还是他来指挥?
  虽然疑惑,常侍还是继续宣读下去:“典韦、黄忠、赵云、曹纯、廖化、去卑、李进和徐盛为副将,郭嘉和赵颍(赵氏)为军师,阴瑜为主簿。”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黄巾少帅居然脱下头上的面具,露出张贲的外表。他转身上前,郑重向刘辩行了一礼,高呼:“末将遵旨!”
  黄巾少帅就是张贲?
  群臣顿时惊呼,这怎么可能,他们明明,见到很多次,张贲和黄巾少帅在一起的啊!
  “张贲,便是卿的真名?”刘辩神色古怪,之前不知道黄巾少帅的名字,只是根据张氏三兄弟,给他取了个张少帅的名字,没想到对方真就姓张。
  “末将乃昔日黄巾渠帅张曼成之子,而家父乃大贤良师义子。”张贲坦言。
  原来是黄巾渠帅之子,这下群臣终于明白,为什么张贲起家用‘黄巾少帅’的名号。
  张曼成是大贤良师义子,那他也算是张角的孙子,他统领黄巾残部,倒也合理。
  “只是……朕能感觉到,你应该不是黄巾少帅。”刘辩看向张贲。
  “臣是黄巾少帅,那是叔父给臣起的外号。”张贲回道,“不过就如同臣的外号一样,臣只是少帅,负责统御各部兵马,却并非真正的主事人。”
  “若是朕没猜错,应该就是你那所谓的叔父,他是何许人也?”刘辩看向张贲。
  “当然就是臣!”张钰出现在大殿上。
  此刻他的脸上也戴着鬼面具,不过给人的感觉,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黄巾少帅。
  只见他缓缓脱下面具,露出真容,并且郑重宣布:“大贤良师之子张钰,参见陛下!”


第321章 官至丞相
  摊牌了,不装了,老子就是太平教二代,张角之子!
  随着张钰以张角之子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原本已经有过猜测的众人,此刻只能默默叹一口气。这意味着张钰已经没有退路,若是合作不成,那么只能谋朝篡位。
  当然,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放弃洛阳,退守青州,以泰山郡作为大后方,进行称帝。
  “太傅,你……”刘辩是真的没想到,刚刚获得他信任的太傅,居然才是真正的黄巾少帅,更是昔日黄巾贼首张角之子。
  不过这个结果,他也的确不意外,正因为是这个身份,才能统合各路黄巾啊!
  “为了让陛下,能够冷静去思考问题,臣稍微耍了点手段,还望陛下不要见怪。”张钰上前告罪,“若臣以现在这个身份进京,就当时双方的立场,臣无论说些什么,陛下怕都不会去听,更不会冷静下去思考。”
  张钰刚刚进京那阵只是贼,哪怕是一个被招安的贼。
  从刘辩得到的教育,对这样的一个存在,肯定是非常抵触,甚至戒备的。
  “慢着,也就是说,太傅的太平教,其实就是那个太平教?”刘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还记得,这个太平教是曹操取的名字,莫非……
  “说起来也有趣,当时臣在济南,打算找个落脚的地方。好不容易和济南王搭上关系,本来一直没有承认自己的教派,只是当时济南相的曹操,突然给出这个教派名字,也不知道是怀疑臣,还是纯粹为了调侃。只是既然那么巧合,臣也就顺势接纳下来。”张钰笑道。
  “臣当时并不知道张钰的身份,一直以来他都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