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诶锩妫际悄切┩嬉狻
屎尿在战场上的确是上不得台面的玩意,不过这玩意有用!
胡人经常用这招屠城,甚至会在他们脆弱的骨箭上抹上那些玩意,用破伤风来杀死敌人。
要说细菌战,草原上的胡人其实最懂这玩意,然后领悟到这一招的那些反贼,也有不少人会用这一招……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是否上天和无所谓,能大胜仗才是关键!
“看,我们找到了不少没发现的出入口……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的出入口!”郭嘉笑眯眯的看向张贲。
“那我们就收拾收拾吧!”张贲当即下令,这样的战争真就太有‘味道’了。
他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但必须承认,它很管用。只是想到以后打仗,整个战场屎尿乱飞的样子,就觉得很恶心。
别说是他,下面的士卒也是捂着鼻子却把对方击败然后俘虏。可以的话,其实宁可把对方给斩杀。或许鲜血的味道,能够稍微掩盖那股味道。噢,该死的,别往我身上蹭!
几百人,这点数量根本不够,偌大的城池里面,怎么可能只有五百伏兵?于是自然而然的,这几百人少不得要被严刑拷打。
无奈的是,他们表示,他们的队伍在路上分成了好多股,然后他们被派遣到馆陶,在这里进入到地道,作为伏兵。至于其他的到底去了哪里,他们不知道。
为首的只是个军候,而且还是从士卒提拔起来的军候,这种人抵抗心并不强烈。
“其他的敌人找不到,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在这里耗上一个月!”张贲有些头痛的看向郭嘉。
“敌人不出来,就让他们出来!”郭嘉笑道,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我们手里现在有什么?五百伏兵,他们潜伏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说,假装他们得手,把其他的伏兵都吸引过来?”张贲明白了,“所以说,这才是军师真正的目的?慢着,只是做到这一步的话,前面那些未必需要做吧?”
“不不,很有必要,毕竟我们要确保,没有任何人给其他人通风报信。”郭嘉回道。
要么憋死在地道里面,要么被俘虏。想要再趁机离开馆陶,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说是那么说,他们能够另外有隐蔽的出口,那自然会有别的方法离开。
这件事情的发展大概有两个方向,告诉张贲的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毕竟已经避免任何人逃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很细微,但不代表没有。
“只是我还是不太放心,得去审问一下那个军候。”郭嘉补充道。
“不是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吗?”张贲有些不明白。
“属下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希望是我多虑了。”郭嘉回道,作为一个军师,他当然要确保什么事情都在掌控之中。
为此他亲自去审讯了为首的军候,哪怕他很配合,但凭着郭嘉对人心的了解,这个俘虏说话太流利了。他很怕,这个都清楚,问题他交代的事情很流利,仿佛提前背好的一样。
军队里面没有优秀的刑讯专家,不过没关系,郭嘉好歹在泰山书院读过一年书。
他在图书室找到一本有意思的书,这是张钰书写的,名为《读心术》的书籍。
一开始以为是什么方术,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通过微表情观察,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说谎的技术。反过来,也能利用这个技术,来隐瞒自己的真正想法。
也是从那年开始,郭嘉的表情都是嘻嘻哈哈,老不正经的。反过来,正因为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杜袭和荀彧都做不到。
“…………原来如此……”一个时辰之后,郭嘉点了点头,心满意足的离开。自己的设想没有错,果然袁绍提前交代了一些什么给这个军候。
后者也不是什么从下面提拔起来的新人,或者说是,但这个军候本身来自袁氏,是第三代的家生子,更是赐袁姓,算是最忠诚的家奴。
这种人,奴性已经根种,这意味着他的生命,都已经献给了袁家,根本不会怕死。
这不奇怪,就说有个地方的人,只是第一代家生子,已经不惜一切代价,向主子掏心掏肺。真就三代下去,天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确认了一件事情……”郭嘉回道张贲面前,向他交代审讯结果。
原来袁绍在馆陶有一个认证机制,那就是从敌军进入馆陶开始,每一段时间,放出一只鸟,自然有人会专门去观察。
一段时间没有鸟飞出来,证明人已经被俘虏,然后最开始让这个军候说的那番话,就会说出去,以此迷惑对方。如今这来回折腾,时间已经过去,没有鸟被放飞,这意味着对方已经知道,这边的伏兵已经被俘虏。
想要引诱敌人过来攻打,几乎不可能,就算有,那也是对方准备好的圈套。
问题是如今敌暗我明,就这样放任下去也不是办法。
“所以要分兵,对吧?就馆陶周围的乡里进行扫荡!”张贲大概明白了。只是这个笨办法,大概会浪费他们两到三天的时间。
“我们大可以代入敌人的身份去思考!”郭嘉回道,“如果我们是敌军,我们的敌人要困在馆陶三四天的时间,那大概能做什么?”
“这样啊……”张贲觉得有些为难,他不是那种智商很高的。
“迂回包抄!”一直沉默的赵氏出面,就张贲的媳妇,“反攻清河郡,甚至,假冒我们的身份,攻打平原郡!”
毕竟清河郡以北,还是袁绍的地盘,他们提前在那边安排兵马,这并不奇怪。
李进已经开始向北推进,按说已经开始进入清河郡。可敌军打出的是己军的身份,李进是否能够识破,这个很难说。甚至,他们绕开李进,然后攻打平原郡的话……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也只能算是骚扰!”郭嘉笑道,“我已经知道他们的计划了!”
“军师请讲!”张贲等人闻言,当即好奇的询问道。
第386章 朝堂大清算
“现在的情况很乱……”洛阳朝廷,群臣正在看着西面八方汇聚过来的情报。从种种的迹象来看,袁绍是打算纠集所有他能召集的势力,与朝廷决战。
也是,他再不决战的话,那么就没有决战的机会了。秋季朝廷全面进攻冀州,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也有些可怜这熊孩子,冀州经济的回复,比历史上要糟糕许多。
毕竟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后来还被白波劫掠了一番。
百姓受损不严重,严重的是地方豪强。好不巧的是,袁绍起家依靠的就是地方豪强。
没有豪强给他提供物资,那么只能想办法搜刮百姓,但只要他敢那么做,那么百姓自然会告诉他,惹火他们是什么下场。
袁绍的实力没有历史那么强,更别说他甚至没有能占领幽州,努力过,可惜失败了。
主要是朝廷这边,也根本没给他攻打幽州的时间。
袁绍需要一场决战,或者说他只能用一场决战,来确定谁才是天下之主!
众所周知,从明面上的数据来看,他这边显然是弱势方。
正面交战不占优势,那么只能用盘外招……看看这到处过来的情报,袁绍都做了什么!
“袁绍煽动韩遂和马腾交战,显然朝廷偏重马腾这点让韩遂有所忌惮。”小黄门念着西北那边的情报,群臣少不得看向张钰。
当初提议加大对马腾的支援,是他的提议,韩遂那边得到的援助很少,而且可能还是马腾挑剩的。要说韩遂没半点怨念,那肯定是骗人的。
“韩遂空有名士之名,无名士之德。昔日能和北宫伯玉等人造反,已经证明这点。这种人喂不饱,他这次能被说动,也正好证明这点。我们应该庆幸,没有过多援助他。”张钰却有他的看法,正好,提前能让马腾对付韩遂便是。
“在韩遂的牵制下,董卓已经把主力拉去河东。河东太守杨凤,向朝廷求援。”小黄门继续颂念。
董卓的眼光不错,绕开京兆地区,直接攻打河东。这条路更难走,补给线更麻烦,只是对方依然顺利走过去。这基本也意味着,袁绍已经和南匈奴叛军有联系。
南匈奴正统的机场继承人,如今几乎已经汉化。接受几年的教育,他们也觉得就两郡之地,汉化已经那么严重,这不都开始耕种,并且有了固定的居住地,还非要维持匈奴的习惯,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朝廷许诺,等到南匈奴完全并入大汉那一天,允许一部分地区维持自治,主官依然是南匈奴人担任,只是下面的官吏,要有一部分汉人,同时也允许汉人过去居住。
于夫罗很喜欢这种模式,南匈奴需要人口补充,更别说大汉官员比他们更懂得怎么让日子过得更舒服。唯一顾虑的,就是按照约定,自治区的军队,要有一部分由官兵组成。
如果真就什么都自治的话,那么和国中国有什么区别?至于于夫罗,去卑和呼厨泉的感受,张钰并不太担心,毕竟他对自己的暗示还是很有自信的。
退一万步说,他们真的有什么异动,把他惊动起来,南匈奴才是真的完蛋了!
回归正题,有南匈奴叛军作为‘带路党’,董卓很轻松的就可以来到河东。这里原本是他的地盘,这里要是没有一两个暗子,张钰不信,群臣也不信。
当初把杨凤安置在这里,就有让董卓将他解决的意思,当然这个不会公开说出去。
“不过是预料之中,可惜董卓再聪明,依然没有想到,我们已经预判了他们的预判。”张钰随口说道,“徐晃已经开始进军,必要的时候罗德和吕岱也会率军支援。”
当初任命吕岱继任河内太守,也有这方面的考量。而为了锻炼自己人,张钰把朱明任命为河内郡丞,吕岱作战的时候,他要看好河内郡。
西北的动乱,基本都在预料之中,并且做好反击。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才对付袁绍,毕竟今年属于全面决战,张钰可不相信,袁绍会真的只凭借他这点势力,和朝廷硬碰硬。
什么叫做全面决战,那就是要把袁绍,董卓和袁绍,甚至还有南匈奴叛军都给打下来。必要的时候幽州也会武力收复,前提的公孙瓒不要犯傻。
还有就是刘备,希望他对得起自己汉室宗亲的名头,不要学刘晔,没发迹就死了,还被宗正革除宗亲身份。。
“西北的事情完了,扬州那边呢?”刘辩换了个话题,今年会很乱,从去年就知道。他已经预想过好几个更糟糕的局面,比如说迁都。
事实证明,并没有太糟糕,唯一出乎预料的就是波皓的阵亡。不过对方付出的代价更高,同时也让全天下,都知道原来丞相生气起来是多么可怕。
连群臣都感慨:平时张钰能客客气气,甚至愿意和他们认真讨论和辩论,原来自己在鬼门关前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圈……
“袁术尝试联合会稽郡太守王朗一起作乱,给袁绍创造机会。但镇守吴郡的朱皓也不是浪得虚名,只要江南不乱,那么袁术也只是被困在九江郡的鳖。朱儁和张燕,就看谁先把这只鳖给抓住。”张钰回道,“我们需要担心的,只是河北的决战,还有朝堂上的……”
“什么朝堂上的?”刘辩一愣,为什么会牵扯到朝廷。
“陛下应该知道,羽林卫指挥使曹操,是袁氏提拔起来的故吏。袁绍离开之后,他一直充当袁氏在朝廷的耳目,同时在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朝臣被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