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自愿与否,百姓的适应能力很强,或者说,不这样又能怎么样?
  比起百姓,世家豪强的灾难才刚刚降临。
  五年的试行期已经到,证明常平仓对地方粮价的确有调节作用,同时可以用于赈灾和安顿流民,朝廷当然下旨,开始在兖州,青州,豫州,司州和徐州进行第二轮试点。而且这一次,只有三年!
  三年之后,若确认没有问题,那么将全面推广……是以锦衣卫的职责有些艰巨,毕竟可想而知这三年,这些地方的常平仓,怕是要遭到地方豪强怎么样的破坏。
  外部的敌人暂时已经没有,结果内部的敌人开始增加。没办法,总有人的利益要损失,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不能损失,那么只能是豪强这边损失。
  “徐州发生小规模暴动,已经被镇压下去……”这样的奏报已经不是第一次,明明还有转型这条路,但总有人觉得暴动效果更好。
  大概是觉得,只要证明这个政策劳民伤财,不利地方平靖,就可能会被撤销。但这种专门针对常平仓的破坏行为,反而坚定刘辩实施的意志。
  “都是一群蠢货,朕一直没有四方将军都给召回来,是什么原因他们还不明白吗?”刘辩调侃道,放在地方数万人的军队,怎么可能是一群摆设。
  战争还没有结束,大汉只是‘名义上’获得十三州的统治权。
  然而豪强们对地方的掌控,有时候依然在朝廷之上。
  这是一个长期的战斗,如何让朝廷的影响力,甚至能影响到乡里,这个没有四十年大概做不到。
  所以一方面要镇压那些不听话的豪强,一方面也要转移矛盾。
  “准备三年,江南开拓军组建怎么样了?”刘辩看向卢植,这位太尉这几年表现得很中规中矩,说到底卢植本来天赋点也不在军事上。
  只是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的,放眼朝廷还真没有,除非把皇甫嵩和朱儁给叫回来。
  问题是四方将军刚刚和部曲们磨合完毕,眼看要进入下一轮的征战,不好随便换人。
  真正时候担任太尉的,大概就是曹操。只是谁来接替他指挥使的职位,这个职位若是换了一个信不过的人上任,那么很多东西都会出问题,尤其是常平仓这块。
  贾诩是个做情报的优秀人才,有他在,甚至能捏造一些别人没办法反驳的假情报。只是这个优秀的人才,显然不适合担任指挥使。锦衣卫的职责,并非只是情报工作。
  “从去年开始招募人手,今年已经有十三万人应征入伍。”卢植有些无奈,宣传一直在做,问题‘故土难离’这点就卡主不少人。
  开拓军的职责,就是随着安东将军南下,在扬州现有的环境下,进行开拓新的城镇,并且在那里定居下来。朝廷许诺每人都能获得土地,同时还免除三年赋税。且很长一段时间,平东将军张燕,都会坐镇江南,保护他们的安全。
  就算如此,一年下来只有十三万人加入开拓军序列,而且世家豪强子弟并不多。
  大概是十三州刚刚征战过,大量的土地荒废,别说是世家豪强,百姓都觉得只要能分到土地,那么自己就能从零回复过来,哪怕地少一些,可这好歹是家乡。
  比起去那人生地不熟,传闻烟瘴毒虫遍地都是,而且山越随时下山袭击的江南好得多。
  毕竟命都没有了,那么就算土地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更别说跟着去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语言都不通,遇到什么麻烦找个可以照应的人都难找!
  “值得高兴的是,十三万人虽然有男有女,却几乎都是青壮,以及少数半大的孩子。”张钰开口,“人数少无所谓,目前也只是开拓,很多人看不到利益,所以有所顾忌。等到第一批开拓者获得利益,那么第二批第三批也就会轻松许多。”
  只是到时候,朝廷让出的利益,可就没那么多了。
  明摆着的,既然已经证明开拓切实可行,而且安全可靠,那么朝廷为什么要那么便宜移民?
  “他们都是幸运儿……”刘辩感慨,南方虽然多山多林,但依然有不少可以开发的地方。更别说张钰亲自制定方案,戏志才在当地进行实际操作和查漏补缺。
  除非出现什么天灾级别的灾难,否则这十三开拓军百姓,这次南下肯定血赚。
  至于最终能够血赚到什么程度,就看他们的配合程度。
  不过能够加入的,基本都是自愿南下的。朝廷组建开拓军队,就提出自愿原则,不摊派任务,谁愿意去就谁去,绝不勉强。否则一年下来,也不会只有十三万人加入。
  “算算时间,第一批已经抵达江南了吧?”刘辩也想到这个问题。
  长达一年的宣传,自然不可能真等十三万人凑齐,才开始南下。
  按照张钰的要求,五千人为一组,首先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学习官话,学会一些江南生活的要点,然后才开始组织南下,这个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左右,之后官话的教学也会持续一年。
  移民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还好说,语言不通就真是大问题。
  别说是同州,就算是同郡同县的百姓,可能都有语言不通的情况。
  然后是医疗卫生的情况,这些都会专门教导。
  大汉医学院已经建成,与泰山医学院合作,大量针对江南情况的药品已经开发出来。
  最出名的,当然是华佗的漆叶青粘散,非常出色的打虫药,江南最可怕的就是寄生虫。
  同时对五脏的调和也有帮助,只是完整版的成本偏高。
  张钰将其劣化改良,仅仅提升打虫的效果,甚至对身体有一点点损害,成本压制到百姓也能轻松掏钱购买,甚至自己找药材配置的程度。
  再说也不是天天吃,一个月到三个月一次就好,保证好个人卫生,半年一次都可以。
  “目前主要讲这批开拓军安排到豫章郡,豫章整体来说太大,分成两个郡更为合理。以宜春、临汝一线为准,向北为豫章郡,郡治南昌。以南为庐陵郡,郡治庐陵。我们目前要开发的,就是庐陵郡。”张钰点头,历史上孙策就那么做过。
  “庐陵郡毗邻荆州南四郡,把路开拓好,以后发展也容易许多,真正的难点还是会稽郡。”刘辩点头。
  按照张钰的意思,会稽郡也要分割,大末和章安以北为会稽郡,以南为福建郡。
  比起庐陵郡,福建郡大部分都是蛮荒山林,开发起来更加艰难。
  只希望第一次南下开拓,会给后续的开拓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407章 鹰潭县
  开拓军南下,先在汝南集结,然后进行一个月的学习,然后开始南下。基于各种因素考虑,开拓军招募范围,并不包括荆州,交州、京兆地区,并州、凉州和益州百姓。
  第一批五千人,在一个月后,在开拓军校尉的带领下开始南下。
  前后十多天,抵达豫章郡,之后抵达临汝县,也就是后世的抚州市。
  “现在开始向东继续前进,我们将进入武夷山境内。从这里开始,山林里面可能会出现山越,所以有两千安东将军部士卒跟随。
  另外,安东将军已经先我们一年,在目的地进行驻扎,针对周围的山越进行招抚和征讨。换言之,你们可能会和招抚的山越百姓一起生活。”领军校尉召集众人,向他们宣布。
  大概也是因为山越的关系,这个时代临汝以东到会稽郡的大末县,近五百五十里范围居然完全没有城池。后世的鹰潭市、上饶市都不存在,大末以西不远处的衡州市也一样。
  第一支开拓军的目标,便是把这五百多里填充起来!
  这支开拓军的第一批五千人,便是要定居并且建设后世的鹰潭市。根据张钰的奏请和汉帝的批准,新城名字就叫鹰潭。
  “长官,若是那些山越欺负我们,怎么办?”于是就有人询问,虽说是‘军’实则就一群青壮,也不需要怎么训练,平时也会聊聊天,主要是为了加快融合。
  听着那以后些粗糙,但勉强能听懂意思的官话,就知道这一个月没白教育。
  学习最快的,自然被提拔为军官,以后大概也是里长亭长什么的。
  正所谓先进带动后进,提拔这群学习积极的,来激励那些学习慢的。
  同时这些学习块的,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要接受上面的安排,好好帮助下属学习。
  “他们在完成官话学习之前,暂时接受军管。完成学习之后和你们一起生活,到时候若是寻衅滋事,自然有汉律来约束他们。当然,如果是你们主动挑衅,汉律自然也管到你们!”校尉解释道。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反正是上面的意思。
  说是只要能说汉话,哪怕不会写汉字,都可以获得大汉户籍,同时也接受汉律的管辖。
  但不会说官话的,自然就要差别待遇。
  不能说是奴隶那样没有人权,怎么着也得是社畜一样九九六吧?
  这样做也是激励他们尽快学习官话,同时也给其他百姓明白,连官话都不会说,就是这样的下场。别以为完成前置任务,应付过去就算了,官话必须成为日常语言。
  校尉那么说,下面的百姓自然也不反驳。
  有差距就好,而且日后能沟通,那么很多问题都能坐下来谈一谈。
  谈不拢,没办法就打一架,只要不出人命也没什么。
  最怕就是语言不通,连什么原因打起来的都不知道,原本的冲突就成了仇恨。
  最后出了人命,那么这仇恨可就难平了。
  尤其两个民族,因为习俗不同,有些地方触犯到了对方都不知道。
  比如宁夏那边的少数民族到南方,双方都不会说普通话,结果不小心给对方端上猪肉。
  对方反感,比划半天,南方老板奇怪,老子的肉没问题,你是不是来找茬的?
  于是双方就打起来……话说这里难道不应该吐槽下?佛教都本土化,某教就没想过本土化?
  就有种,故意要保持隔阂的意味……他们那真神二千年下来,都没能净化污秽的猪肉吗?
  现在的情况也一样,就算是汉民,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更别说山越或者其他民族。
  能不能和睦共处,沟通是基本要求,然后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这些东西,在集合那一个月的学习里面,就已经那么要求过。
  尤其后来军官任命完毕,后续是否能维持,是否能继续遵守,由这些军官负责督促。
  在临汝休息一天之后,第二天大军开始向东。
  鹰潭市目前还只是下县,毕竟居民才五千人,最多后续再补充几千山越百姓,下县都有些勉强。
  不过下县到底是县,按照张钰的意思,在太行山设置了五个镇,那只能算是大一些的‘乡’,最多是乡长改成了镇长,稍微正规一些。
  下县就意味着有县长,有县尉,算正规编制。
  几年任期满,就能调到别的地方担任县长,甚至是县令,也算是一条晋升通道。
  下县的范围是二十五里,是以队伍在前进十三里之后,就看到一片巨大的营地。
  “开拓军第一校校尉XX,已经将本校全员带来!”连名字都不配拥有的校尉,来到迎接的军官面前行礼,然后郑重说道。
  “干得不错,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县尉,鹰潭县的治安由你负责!”军官点头回道。面对这个开拓军校尉,他还是挺亲切,毕竟大家都是泰山书院毕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