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稍微来个进阶版!”张钰点头,“但记住,这是师传!”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他的许可,不能外传的版本。当然,如果有传授的许可那就没问题。
又或者学赵云,自己改良一套《七探盘蛇枪》,那把这套枪法传授下去,也没问题。
“是!”五人点头,规矩他们都懂。
真锻炼起来,才发现这套玩意就那么十八个动作,但每个动作要求都很高。
张钰可是把静态运动发挥到机制,按照国术的标准,从皮肉到筋膜,到内脏和骨头,一步步下去,确保整体的提升。这玩意严格来说已经不是五禽戏,但本质上又脱胎于五禽戏。
硬要说就和《八段锦》差不多,效果又比八段锦好上许多。
只是这有些为难这五个弟子,就算是第一个动作,也是很艰难才能做到,更别说维持住。
本身就是六七岁的孩子练的,柔韧性好。
现在这五个十几岁的,身体都成长了,要练难度自然提升许多。
马超这样的优秀武将还好说,士徽公孙续这样的就很吃力,反而是陆逊和卢毓还好,大概是年纪偏小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的职责就是纠正学生的缺点,然后扩大优点。
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尤其费尽心力,结果学生毕业,就再也没有回来拜访过老师,几次这样下来,原本的热血也开始慢慢冷下的人,在后世并不少。
批量化教育大概就这样,刚刚认得学生的名字,稍微相处了一段时间,一年后又换一批,又要重新认……这样反复下去,什么激情都没了。对于老师来说,坚守初心最难。
“回去之后,你们好好锻炼这套功法,基本可以练一辈子。若不偷懒的话,延年益寿肯定可以,至少晚年也能少点病痛。”张钰叮嘱道。
“是!”五人也没想到的,一天就能学到那么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很激动。
“武学方面的功课已经布置,那么接下来,文科的也应该布置一下……”张钰笑道。
第427章 不用叫我单于
马超五人的噩梦才刚开始,三年的学习任务压缩到一年,张钰当然不可能让他们轻松。
甚至张钰还拉了他们壮丁,让他们教导孩子启蒙。
好在张钰也说了,五人一人选择一门自己擅长的,轮流教导,这还没问题。
只是自己都还没有学得健全,给人当老师,这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偏偏教导还是自家老师的儿女,实在不敢怠慢。
“感觉到没有?”这样一个月,张钰看向五人,“教导别人的同时,自己的感悟也能进一步加强。很多东西我们的确学过,但只要一段时间你不接触,还是会变得陌生。”
偏偏这些还是打基础的东西,基础不牢固,那么肯定出问题。
要说为什么后世孩子一开学,成绩就会有一次大波动,说到底就是一两个月没有人给他们上课,自己本身不自觉写暑寒假作业,那么对于学问就变得生疏了。
复习,复习是不可能复习的,游戏不好玩吗?手机视频不香吗?外面不好玩了是吧?
复习跟不上,作业不认真,最后一上课什么都变得生疏了。
尤其说是没有收心,不如说就是知识的承接上出了问题。
五人教导的过程,也发现自己的确对以前的知识点有些模糊,就觉得有些意外。
明明很基础的东西,按说自己已经学会,可为什么教导别人的时候,会有种生疏感。
教导的对象是老师的儿女,那自然不能怠慢,于是少不得恶补一番,最后觉得哪怕是自己以前学过的,最简单的书籍和武艺,重新拿起来居然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想不明白的,就互相询问,反正学习小组的成立就是为了这个。
明白了,下午再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就觉得容易,主要还是老师教得好,通俗易懂。
五人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拜入丞相门下,那么好的老师实在罕见。
这一个月下来,大汉各地的事情也没有停止。州学正式挂牌,十三州十三个州学,主要针对的是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学子。只要通过考核,那么就能入学。
学期三年,三年后就能前往洛阳参加考核。考核通过,自动获得进士身份。
当然能不能当官看朝廷的官职是否出缺,就算是郎官,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招募。
再说了,哪有十年二十年的郎官,再说朝廷各衙门,也用不到那么多人。
人多了,那么就会有偷懒的,别人见到有人偷懒,还能和自己领一样的俸禄,那自然也偷懒。
最后各衙门的郎官增加,办事效率却下降,俸禄的开销却有所提升,亏本的还是朝廷。
还是老样子,限死的年龄,三十岁考不上进士,以后可就没机会再考。
不过需要文士的地方多了去,就算不当官也不至于饿死,三十岁,还有二三十年可以挥霍。
只要脑子没坏或者自甘堕落的,总能找到一份好营生,文化人到底还是比较缺的。
后世上限是三十五岁,问题人家退休是六十岁,这年头五六十岁走的太多了。
这还是城里吃的好,医疗也还可以,换了乡下四十多岁一场重病就没了,那可海了去了。
三十岁挺好,郭嘉和戏志才,十五六岁都开始当家了,还不是个例。
三十岁还考不上进士,自谋出处才是最稳妥的。
扣除州学建立之外,便是鹰潭县的城墙完成了。之前招降一些越人,补充了劳力。
城墙完成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把衙门建设起来,这样官吏就可以开始办公了。
再加上酒肆和客店办起来,一个县城的雏形,也就基本出来了。
市集的地方已经划分出来,很快就到秋收,到时候自然有其他地方的商人过来交易。
山货也好,粮食也罢可以走量。之后在再出售日用品,尤其是铁锭和木料什么的,官府会出面收购,毕竟都有木匠铺和铁匠铺的股份,这算初期投入。
只是这报销,可是在郡里报销,若是单据有问题,有人打算借助这个中饱私囊,那双方可都要要问责的。是以收购的时候说好了,单据一式三份,买卖双方和官府各一份。
三方都有存根,这样可以方便核对。真要搞点什么幺蛾子出来,那得三方一起搞才行。
只是真到了那个程度的话,后续调查还真不太容易。
只能说最大限度避免,发现一例处置一例,别说这个时代,换了现代都只能这样。
别说鹰潭县,其他几个县也在陆续开工。这开拓军陆续到来,十三万人年底前分散到四五个县,两三个镇里面。再配上一些投降归附过来的山越,基本城镇就算构筑起来了。
相比江南,并州这边却在打仗,这是今年唯一打仗的地方。
问题这里打仗还不需要朝廷出兵,或者说也算朝廷出兵。
只说于夫罗,去卑和呼厨泉三人,带着本部匈奴兵,以及五千招募过来的步卒,带着朝廷那边的甲胄和武器,朝着南匈奴所在的西河郡和上郡杀了回去。
而且还是直接朝着美稷县,也就是南匈奴王庭直接杀回去。
当初害死老单于的族长,还有僭越当单于的须卜骨都侯,现在就是算账的时候了!
“射击!”有马镫的帮助,以去卑为主的匈奴骑兵,算是真正成为骑射手。
三千人一边游走一边射击,让叛军的骑兵根本无可奈何。
他们骑射,就必须要等马匹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才能射击。偏偏对方不需要,马匹一遍奔跑,他们就能一遍射击。要说这样箭矢准头不够,那也是不可能的,马背上的民族,射箭怎么能不准?
“投降,我们投降!”被折腾得不行的部族族长,到底还是撑不住投降了。
主要是于夫罗这一路下来太猛了,击败好几个部落,歼敌数千,俘虏上万。
超过三个部族族长的直系家属全部被杀,两个部族主动投降。
当初为什么背叛,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南匈奴也到了人口的瓶颈,他们面对的要么是背叛大汉朝廷,要么只能减丁。
还有一个原因,是朝廷派遣他们平叛,并没有给予任何的粮食补给,就大汉目前的情况,类似的情况会很多。
本来人口已经已经到了瓶颈,内部物资消耗有问题,还要自己支付出征的物资和兵力,部族怎么能支撑下去?
再说有机会扩大地盘,重现冒顿单于光辉,这也是南匈奴的夙愿。袁绍当时也有许诺,把并州交给南匈奴作为地盘,于是他们派人跟着董卓一起出征。
最后跟着出去的没回来,三年后于夫罗反而杀了回来。眼看有三个部族的族长,连带起直系家属都被灭杀,西河郡以南全部被于夫罗收复,继续抵抗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我们愿意归附于夫罗单于!”为首的族长下马,来到于夫罗的面前拜服。
“也别叫我单于了……”于夫罗默默回了句,“叫我刘旭吧!”
第428章 南匈奴归附
于夫罗这一路高歌猛进,打得是真的很顺利,但他也知道,这一切都在丞相预料中。
这几年在‘黄巾少帅’麾下,大概也是习惯了,就觉得西河或者上郡这里,住不习惯了。
在南匈奴当单于,还是在大汉当个将军,甚至是个汉室宗亲,于夫罗迷茫过。
现在把自己的汉名报出来,显然已经有了决断……、
别说什么‘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说法,凤尾不漂亮嘛?这几年他专门研究过大汉,在有张钰这样强力的丞相带领下,大汉必然会兴盛,偏偏这丞相对外非常强势。
这个时候就应该先加入大汉,避免被大汉打压,然后想方设法往上爬,最好能成为一方将军。
部族之间继续保持联系,最好能在相邻的地方定居下来。
这样大汉局势一乱,依靠大汉发展起来的他们,就能迅速割据一方,同时长期和大汉融合之后,他们的后人振臂一呼,也会有不少汉人会加入他们麾下,为他们所用。
这个时间到底有多久,研究华夏的历史三五年的于夫罗,推断大概在丞相去世之后,大汉就会出现动乱。这是一个实权当权者去世后,经常出现的局面。
毕竟各个派系被压制的时间太长,难得有机会往上爬,必然会陷入党争。最后因为党争各种混乱会出现,运气不好天灾人祸再多一些,那么之前诸侯割据的局面就会出现。
到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先一步进入洛阳,然后成为丞相的人呢?
或者说,这丞相都不当了,直接让皇帝禅位也可以的嘛!
甚至于,自己当皇帝也没问题,毕竟都打出汉室宗亲的名头了,为什么不能当皇帝?
这就是于夫罗的想法,这个想法也获得呼厨泉和去卑的同意。打不过就加入,不丢人!
只是臣服的部族不懂,栾提于夫罗,怎么就改名刘旭了。
倒是听说于夫罗一脉的确和汉室通婚,只是哪有和女方那边姓的。
“总之,从今往后,呼厨泉为西河太守,去卑为上郡太守,两郡并入大汉疆域!”于夫罗可没给对方说话的机会,“若是服从,那么就乖乖听话,不服从我们继续开战!”
“单于,你这样不行啊!”匈奴的老人当然不乐意,自己投降好歹还是个族长,投了大汉那么自己毛都不是了。
“没什么行不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