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于,你这样不行啊!”匈奴的老人当然不乐意,自己投降好歹还是个族长,投了大汉那么自己毛都不是了。
“没什么行不行的,而是给你们的选择就这两个!”于夫罗回道。他现在可要扮演一个‘亲汉’派,实际也是。同时他也能感觉到,自己队伍里面,应该有大汉的监视者。
那群来自羽林卫的鹰犬们,他们无孔不入,甚至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出现。
你觉得可能奸细是在那些汉兵里面,说不定奸细就在你的身边,甚至直系血亲。
除非你一个人都不相信,可这样活着就太难受了。
要‘潜伏’在大汉,就需要一些听话,至少也得是聪明点的人跟着。
类似这种带着私欲而且脑子不太好的,灭了也就灭了。
“这……”眼看人都拜服下来了,难道还能说继续开战?没办法,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好在晚上呼厨泉找上门来,和他说了于夫罗的打算,知道就算不能当族长,还能当地方豪强,还有一定的权力,那族长当然没意见。
如今于夫罗杀回来,还没有出动汉卒和其他骑兵,只是依靠骑射已经让他们那么头痛。
如果汉军亲自出动,对南匈奴赶尽杀绝,那么他们怎么抵挡?
是拼尽最后一个族人,还是学北匈奴朝着西北方向迁徙?呼厨泉也说了,大汉也在觊觎西北,似乎打算重开丝路。这样去西北的路也被阻断,只能北上和鲜卑人抢地盘了。
可问题是草原那边的环境,可不适合耕种,没办法定居,只能又回到以前逐水草而居的日子。
那个日子,大概爷爷那一辈说过,对于他们这一代已经定居下来的匈奴人来说,实在是非常遥远,甚至有些陌生。
南匈奴真的已经汉化得很严重,严重到他们已经说汉话,甚至定居下来耕种,并且建立王庭的程度。游牧什么的,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兄长,对方已经同意了!”离开帐篷,呼厨泉来到于夫罗的帅帐。当初大家就商量好的,于夫罗出面当恶人,表现出对大汉的忠诚,然后呼厨泉或去卑出面,好好劝说。
本身已经武力威慑过,他们知道大汉的厉害,抵抗没什么好处,不如打入敌人内部。
说是打入敌人内部,可呼厨泉却觉得,继续下去,南匈奴到底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自己是南匈奴。只要四十年,两代人下去,第三代的南匈奴子弟,怕都认为自己是汉人。
不说全部,但大部分大概都是那么认为的。当汉人的好处,若是比当南匈奴人要好,那为什么不成为汉人。实际上在南匈奴这边,扣除贵族之外很少有生活不错的。
这个贵族就如同以前华夏的士大夫家族,可归入大汉,那‘王侯将相宁有种’,扣除皇室就没有贵族所言。说到底,这些族长最怕的,就是丢掉他们的特权。
“你觉得,为兄的决定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于夫罗叹了口气。
“兄长,一切都是为了部族的发展。大家已经习惯在汉地生活,再让大家回草原那是不可能的。”呼厨泉安慰道,“再说宗正,已经说好根据这次收复西河郡和上郡的功绩,让我们三个重新入族谱,到时候我们也算是正经八百的汉室宗亲。”
顿了顿,低声说道:“到时候兄长再想办法封侯,这样我们的待遇不会比以前差。”
封侯就好,大汉的侯爷比王爷划算。至少侯爷还能出仕入伍,王爷限制太大。
“侯爷,拼一拼侯爷不成问题!”于夫罗点头,他现在已经是将军,安北将军,驻扎在并州。同时朝廷封刘备为平北将军,驻扎在幽州。却是少不得,把他的两个兄弟打散。
当然你也可以不走,只是按照挂印而去论。都归顺朝廷,还玩军阀那一套,当朝廷傻?
张贲回朝廷驻扎,继续当他的车骑将军,以后可能是大将军,统领全国军务。
太尉是总参谋长和总后勤部长,职权不同。
原本张贲麾下的副将,分散出去,比如赵云目前就在幽州驻扎。
有时候张钰会想,刘备那是会不会和赵云套近乎。
只是‘匡扶汉室’或者‘流眼泪’那一套估计没用,张钰可是用真金白银和一片真心,换得赵云的效忠。对,不是效忠汉室,而是效忠他!
如此到了秋收的时候,于夫罗率军已经杀到王庭美稷县。
参与叛乱的长老全部杀死,须卜骨都侯夷三族。不多时上郡传来捷报,去卑成功收复上郡。
自此,两郡并南匈奴各部,都归附大汉!
第429章 占了就得移民
“至入冬为止,鹰潭县百姓并未出现瘟疫,偶然有小兵,医生也能及时治疗,只有三次特殊情况,皆为百姓不按卫生标准导致出现寄生虫病和疟疾,治疗后已经平稳下来。”
朝堂之上,常侍念着鹰潭县那边过来的情报,基本都是好事。这几个月陆续有汇报过来,在这些奏报里面,朝堂上的官员们,仿佛看到一座县城,以及周边的乡里慢慢成型。
“是否有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刘辩更关心这个,毕竟总有人好大喜功,仗着天高皇帝远,瞒报少报的情况。
刘辩可不希望,某天收到消息,鹰潭县一个百姓都没有……不是病死就是逃难去了。
“陛下,羽林卫的人也汇报了,的确是这样。”曹操出面。
现在羽林卫发展壮大起来,各州各郡各县都有人,明面上的暗地里的,甚至连外围的情报人员都有。只是最近发展外围人员比较难,以前可以找流民乞丐,现在乞丐好像都少了许多,能找到的也都是残疾找不到工作的。
大汉一统天下,政令畅通,地方没有战争,经济自然开始复苏。作坊自然有大量的订单,这又需要大量的人手。
妓寮更不必说,开始有些钱的豪族子弟,又开始光顾起来。早几年买下的女孩,如今年龄刚好,这不带动了一波生意。
这种龌鹾事张钰知道,但也管不了,总不能学着后世禁止这玩意。只要重男轻女,单身汉肯定越来越多,你不帮忙找老婆,又不给他去发泄一下,一身精力无处宣泄的,打架斗殴都是轻的。
社会风气也需要小心,张钰提倡男女平等,泰山书院允许男女同校,朝廷也允许青州和兖州尝试允许女性充当官吏。女性地位提升,平等还好,就怕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好在贞操理念还是很不错,没有谁来个婚前行为,就算有至少也会很快张罗婚事。张钰觉得这玩意甚至需要立法,尤其是现代。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可惜这玩意没个定性,反而流氓罪却是有过的。
也和什么包办婚姻和封建思想混在一起,尺度调整一下,恋爱可以,谈不拢分就分了,可婚前非法同居和某行为出面整治一下总没错。总不能说,不试试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阳痿早泄,尺寸合不合适?这尺寸没有对比,就没有合不合适的说法!
托后世风气的福,反而张钰知道要怎么在这个时代处理这种情况……
“其他几个县都是这样?”刘辩点了点,随机追问了句。
“地方有汇报上来消息,但是否和奏报一样,还不确定。”曹操可不傻,奏报方面他可没有权力去看,就算提前看也不能承认。
“哦,那就继续念吧!”刘辩示意常侍继续念其他几个县的奏报。
也就是随意问了句,多少也有担心的意思。羽林卫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段时间陆续还抓了一些违纪违规的官吏,对地方的渗透也越来越厉害。
再加上曹操还是国戚,刘辩偶尔也要确认一下,他是不是开始飘了。
现在看来,至少还很本分没有僭越。哪怕僭越了,这态度也合理。如今大汉的安定,离不开丞相的强势,还有曹操的监控,两人缺一不可,千万不要闹腾起来。
张钰朝着曹操那边笑了笑,后者也回了个眼神,有些尴尬,陛下怎么认为自己飘了。
“西河郡和上郡,如今已经真正意义上的,是我们大汉的疆域。只是上面,还有不少南匈奴人,若继续下去,那么依然还是国中国。”南方的事情没问题,刘辩自然更关心并州,主要是南匈奴的事情。
别看栾提一家都改名,包括于夫罗给自己儿子都取名为刘豹。可说到底,人家还是南匈奴,南匈奴受以前中行说的影响,已经开始发展出自己的文明。
就算大汉强调,匈奴人都是华夏分出去的后裔,可人家成功分家另立山头。就如同周代分封出去那么多藩王,到了地方按照地方改了姓。
血统当然还是那个血统,姓改了,后续发展出一个个新的族群,总不能说‘大家都有共同的祖先,不如你们都改姓回来吧’!
分家了,心就没办法再齐了。更别说《左传》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要真正意义上控制两郡,进一步汉化南匈奴,首先要从移民开始。可第二批的移民,本身已经确定好是填充庐陵郡的。
“今年到现在位置,招募多少人了?”张钰当然知道刘辩的想法,他也在考虑这问题。
“宣传得当,今年荆州,司州,主要是青州那边来了不少移民,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五万,明年开春之前,怕能有二十万。”杨俊出面,移民的事情需要大司农配合。具体事务,那几乎都是他来主持。
之前的十三万人,现在的十五万人,具体的安置和学习,需要的物资,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只能说是经验越来越老道。继续下去,再过两年就能当大司农。
大家都说朝堂之上张钰和曹操双剑合璧,其实还有杨俊在背后默默付出。没有他管钱袋,多少个朝代让多少个皇帝头痛的‘国库不足’问题,估计会出现在朝堂。
只是这掌钱的,存在感就稍微差点,估计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他。当然那是以前,现在不同,杨俊本身存在感的确不太高,问题人家管大司农。
但凡有部门需要花钱,预算上报上去,被各种刁难,负责报预算的官吏都哭了几个。战战兢兢把预算报表递上,最怕对方扫一眼,指着几个地方解释几句,回一句‘回去重做’。
所有部门,就张钰递交的预算是畅通无阻的。不是说看在师徒情面放宽,而是张钰的报表就算杨俊都跳不出毛病。吹毛求疵,又显得太不成熟,他管得严,但并不抠。
看到这情况,各衙门也只能感慨:果然是有其师必有其徒。
“二十万,南北各迁徙十万好了,只是预算方面需要重新打了……”张钰看向太尉。
毕竟牵扯到开拓军的组建,还有士卒的护卫和镇守,这需要太尉衙门和大司农协调。
“下官回去就把预算整理好。”卢植默默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之前好不容易才把预算上报好,前后花了十天,五天整理五天修改,前后改了五次。
好在这是下属头痛的事情,卢植只能默默给自己的下属默哀三秒钟……
第430章 转眼又两年
自195年冬,朝廷确定开发西河郡和上郡,第二年开始,十万移民就这样过去。
不知不觉,两个年头就过去。
要说这和平年,时间就过得比较快。或许是日子比较充实,每一分钟都没浪费,是以总觉得每天的时间都有些不太够用。
“转眼又悠哉了一年。”张钰在衙门里面,喝着江南那边送来的新茶。
转眼到198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