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男人找了个女人,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刘辩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太纠结,主要是前端时间倭人给他的印象不太好。
“这帮倭人羽林卫也有留意过,没有会说汉话的,所以不会是探子。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则已经被保护了起来。”张钰随口说道。
“有价值的,一群奴隶有什么价值?”刘辩来了兴致。
“里面有奴国的旁系,哪怕是旁系,那也是奴国的国主一脉。”张钰回道,“过个几年,航海技术成熟起来,以奴国‘正统’继承人,央求大汉帮忙复国为由,渡海作战,这样我们也有大义的名头。”
“首相对这玩意不是不太喜欢的吗?直接打过去灭了他们,不是更好?”刘辩诧异。
“以前是对内,要雷霆之势。眼看如今内部发展还没到瓶颈,要对外那肯定要有个好借口,否则的话百姓会觉得我们耽搁他们发财的。”张钰无奈的说道。
第437章 卑奴母离
对内,百姓希望天下太平,这样他们才能安稳生活,是以就算霸道一些,只要后续的政策可以,那么大家都会很宽容。
对外就不行,就说现在,大家都缺人,就差涨工资来抢人。偏偏这个时候说要对外作战,还是一个没听过的势力,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那么少不得‘民怨沸腾’。
然后那些文士,会借助这股怨气,逼迫张钰甚至是刘辩妥协。历史上最成功的的案例,就是在群臣的逼迫下,金口玉律,乾纲独断的汉武帝,都被迫下《罪己诏》来认错。
一群臣子,逼迫当今皇帝认错,居然还成功了,就问你怕不怕……是以在民心的层面,张钰哪怕觊觎倭国的土地和资源,也需要有个正当的,能服众的借口。
“原来还有这样的差别啊!话说回来,百姓是不是有些双标了?”刘辩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抱怨起来。
“人性有两面,核心是利益。为了利益他们能妥协,同样为了利益他们能拼命。”张钰摇了摇头。在这方面,司马迁总结得很到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欲望是得不到满足的,饿的时候可以只要吃饱,哪怕半饱就好。饱了之后开始要吃肉,肉还不行要精肉,精肉还不行,要特级和牛,最后特级和牛都吃腻了,要吃帝王蟹。
是以封建时期的统治智慧,就是:不让你吃饱,又偏偏饿不死你。
在这个状态下的百姓,他们的底线很低,生活需求也很低,只要过年能吃上一顿肉,能吃饱,他们就会很开心,不会奢侈的要求别的东西。
甚至这玩意放在现代也适用,看看隔壁北棒的人民,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
“那,要不要和以前一样,让百姓维持在温饱线上,不去考虑别的?”刘辩来了兴致。
北棒的那一套制度,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有可取性。刘辩那么一说,张钰差点动摇了。
只是相比那套制度,华夏更适用君主立宪,再不然后世那个制度也可以。
人民已经觉醒,要谢就谢陈胜那一嘴‘王侯将相宁有种’。
北棒可以用,人家注重血统,社会的高层都是曾经的贵族,所以他们能搞。
是以被扶持起来由社会底层组成的南棒,他们就不能这样。
问题南棒也注重血统,对自己的血统很自卑,可血统比不过朝鲜是事实,就打算和华夏争正统。
是以与其说无赖,不说是自卑所致。
华夏这边,搞封建社会注意这套,估计三代就会被推翻,尤其是这个时代。
“社会要进步,仅仅依靠少数人是做不到的。比如说,农学院有了新的水果品种,可因为百姓只是在温饱线,他们买不起,这水果怎么办?只是供应皇家和世家?购买少了,农学院赚得就好,若利益和投入不对等,那么谁还辛苦研究?”张钰摇头。
刘辩就想吐槽,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么要不要新品种的果子,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只是他当然知道,张钰这是举例。不仅是果子,方方面面都涵盖进去。
于是结论就是,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执政难度提升,就要推翻一切走历史倒车。
一个月后,幽州那边的羽林卫发回消息,建御雷等人已经登船离开,事情算告一段落。
奴国旁系的族人,则是被朝廷保护起来,并且给她配备了老师。是的,这个旁系是个女性,毕竟类似这种贵族,样子肯定比普通百姓要好看,作为贡品也更有价值。
只是不知道邪马台是怎么想的,把奴国国主一脉的旁系送过来,不是授人以柄么?
后来问过才知道,这位的侍女和她换了身份,在邪马台看来,她只是个‘侍女’。
这种桥段很多作品里面都有描述过,张钰倒不觉得奇怪,更狗血的他都见过……
“那么你现在最想的是什么?”张钰看向对方,名字很难念,卑奴母离什么的。
当然这卑可能不是姓氏,就如同卑弥呼的卑同样不是姓氏。
当然也应该不是姓被卑奴,奴应该是奴国的意思。换个角度思考,卑不是卑,而是婢。毕竟卑弥呼和卑奴母离,都是女性。是以对大汉谦称‘婢’,奴是奴国的意思,母离是她的名字。
说到底,这个时代的倭人,根本没有姓氏啊!
“婢想……嫁给大汉皇帝……你们大汉似乎是嫁娶制对吧?”母离娇羞的说道。
说起来奴国属于女王国,也就是女性为国主。
母离是旁系,嫡系已经灭掉的话,那么她就是正统的奴国女王。
“陛下已经成亲!”张钰摇了摇头,不管如何,他也不可能让倭人的血脉进入皇室。
虽然也有说法,就是刘辩的后裔,看天下大乱,于是东渡去了倭国,甚至当了天皇。
在张钰看来,这个和后来去卑的‘家族史’,‘刘去卑’甚至是‘刘豹’‘刘渊’这些历史记录一样,都是为了‘正统性’篡改的结果。
毕竟倭国在清末就用‘华夏正统’的名头,去忽悠清朝留学生,说他们是为了‘解放’汉人,驱逐鞑虏才过来的,为了‘恢复华夏正统’。
之后扶持满洲国的行为,不仅是打脸,更是把虚伪的嘴脸暴露无遗。
但在这之前,这个说法的确忽悠了许多有志之士,甘愿成为他们的爪牙。
“侍妾也可以……再不然,给丞相当侍妾也可以的。”母离朝着张钰抛了个媚眼。
张钰也是无语,一般来说不是应该想着复国吗?想着报仇吗?怎么就想着嫁人了?
“哦,你想着报仇对吧?对,邪马台的确很可恶,放心,我们会为你们奴国报仇!”张钰一本正经的说道,“在这之前,你也应该好好学习,学会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女王。”
才怪,怎么学会明白自己是个华夏后裔,然后把倭国都献给大汉,才是最合格的!
“没成功吗?”眼看张钰离开,母离那乖巧的表情慢慢转冷。
这几天她偶然看到《封神榜》,她不仅会汉话,也懂汉字。对于里面描绘的,妲己祸乱朝政的事情非常震撼,也非常推崇。想着也借助美色,把大汉拉上战车。
只是这大汉丞相,对倭人抱着明显的敌意,为什么呢?
有一件事,她没说实话,她不是旁系,而是奴国的女王!
第438章 五溪蛮
“有野心的女人,可惜德不配位,不应该是长得不配位……”张钰从那卑奴母离那里离开,实则已经看穿那女人的所想。
温顺乖巧是不可能的,他能感觉到她内心下的野心,以及复仇的火焰。最近她在看《封神榜》的事情,羽林卫也有汇报。
到底是谁给她那么大的自信,让她以为自己能成为妲己?当然,如果按照一些不科学的世界观,卑奴母离真就是逃到东瀛的那只狐狸所化,那就另外说。
不过记得没错的话,这个时期的那个狐狸,按照传说应该是在印度。
就有些可惜,他需要的是一个温顺乖巧的女人,这样更好调教成他需要的样子。现在她那样子,除非张钰话时间慢慢催眠她,否则的话很难得到一个听话乖巧的‘奴国女王’。
“无所谓,她是任何身份,都不影响我们的操作。”张钰觉得,没必要在一个倭人身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大义这种东西,就算没有奴国作为借口,他也能另外找,只是会少点说服力,另外就是要让出更多的利益。利益给够,大义是否存在,有时候也无关紧要。
卑奴母离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要求,会让大汉对他的态度发生改变。不过只要不傻都能感觉得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待遇似乎变得又糟糕一些。
“小气的男人,还真不讨人喜欢……”她当然把这一切,归咎于张钰这个大汉丞相。事实上,也和张钰脱不开关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荆南武陵郡,别看有十个县,扣除四五个比较繁华之外,其他的和东治这样的偏远县城没什么区别,几乎成了流放地。
整个武陵郡超过七成的面积都是山地,是以大部分的县城都在三成的平原,以及沅水沿岸上面。可那七成的山地里,也不可能没人居住,五溪蛮,也就是武陵蛮就在这里居住。
“将军,我们为什么要对一群蛮夷低声下气的?”军营之中,调到这里的周仓有些不满的看向朱儁。
刚刚来到这里,周仓当然是打算大展拳脚,谁知道朱儁针对五溪蛮的政策居然是怀柔。
在周仓看来,武夷山脉那么险峻的环境,他们都能够打下来。那么五溪蛮难道还能比越人更能打不成?明明可以一两个月内将对方消灭,却非要这样慢慢谈,小心勾引。
“大义,我们需要的是大义的名头。”朱儁回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五溪蛮和大汉的关系一直不错,直接宣战会破坏以前的关系,再说百姓那边也没办法交代。”
毕竟本来大家和睦共处,时不时那边还能下来进行一下交易什么的。在和五溪蛮的交往之中,大汉和五溪蛮都能受惠。按说哪怕放着不管,维持这个友谊下去也可以。
只是大汉要全面开发江南,五溪蛮这片肯定也是要开发的。这关系到,能不能从陆路前往益州。通往那边的路太封闭,朝廷,主要是丞相认为不利于朝廷对益州的监控。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这是华夏对巴蜀的一个固有印象。
说到底,就是巴蜀的环境太过于封闭,这个封闭的环境下,只要关闭入蜀的主要通道,那么就能够关起门来当土皇帝。就说现在,朝廷要了解益州的情况,一来一回也很花时间。
是以开发从交州和武陵到益州的道路,就变得有些必要。当然,这并不在这一次的五年计划里面,只是张钰在朝廷上提议过。没有落实的原因,就是‘有太多蛮人分布在这一片区域’,‘多山多林不好开发’,‘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三个理由。
朱儁身为平南将军,交州那边还在和士燮接洽,不适合有任何变动。那么主要的精力,就放在荆南这边。荆南这边主要就是修路,同时解决蛮夷下山劫掠的问题。同时根据他的判断,可以提前和五溪蛮接触,为以后打基础。
同时,五溪蛮那边经过长期的繁衍,他们的人口并不少,是否能调一批修路,甚至护卫,这也能大大减少工期,还不耽误南四郡百姓的生活。
“将军,五溪蛮的使者过来了。”话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