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活着不?”张钰朝着波皓和卜斌那边喊了声,韩当和祖茂既然能够过来,那这两货肯定凶多吉少。
  “还有口气在……”波皓和卜斌也是郁闷,两人在对方的手下只坚持三招。
  没想到对方在张钰这边,一招都没坚持住。这样一对比,自己这边就显得太弱了。
  奇怪吗?这不奇怪啊!就说张角传教多少年?
  十年,二十年,以十年为准,十年前张角遇到波才和卜己,波皓和卜斌两人最多十岁左右。
  可能当时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有练武,练武的时间可能只有三到五年,还错过的最佳练武的时期,练的还是江湖把式,实战经验也略微欠佳。
  能在两个老行伍,战场上杀出来的将领手中坚持三招,张钰觉得是基本合理的。
  什么?自己以前比他们还弱?人不能沉浸在过去,要想起看,过去的事情怎么作数?
  “都是外伤,稍后给你们处理。”张钰简单查看一下,“你们这样不行,以后可是要上阵杀敌的,没有现在那么惬意。”
  “不不……”卜斌反驳,“据我了解,将领基本都是居中调度。”
  “然而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会选择斗将。”张钰反驳,“同时士卒更喜欢‘随我冲’的将领,而不是‘给我冲’的将领。”
  “知道了!”波皓起身,他的伤势并不是很严重,“回去就是死命操练!花个一两年,把武艺提升上去!”
  “我这边的话……主要还是打算多看点书。”卜斌是放弃治疗,他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不是说武艺不练,只能说比起武艺,谋略和统御方面上升空间大点。
  实际上张钰也不好意思说,那方面的上升空间可能也不大。
  卜斌撑死,也就是个卫尉,要么是执金吾,再不然是都尉,没法再高了。
  再高下去,可能要把自己玩死不说,还要把他麾下的部曲给玩死……
  波皓的上升空间还挺大,只要能从谏如流,那么大概还能混个将军,否则撑死一偏将。
  “俘虏了三个,怎么处理?”典韦过来,身后是被抓起来的孙静朱治,以及搜捕出来的刘表。
  至于步兵校尉和射声校尉,已经不知道死哪去了。
  来的时候地上就一大片的,现在又一大片,身上有都穿着甲胄的,谁知道是谁是谁。
  “你们会投降吗?”张钰饶有兴致的看向两人。
  “要杀便杀,休要折辱我等!”孙静杀气沸腾,自家兄长死在这里,实在不想独活。
  “这可不行!”张钰摇了摇头,“终究得有人得给我去给朝廷带句话,再说你那几个侄儿,总不能不管吧?”
  说起孙策等人,孙静稍微冷静了一些。的确,父亲没了,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眼看长兄孙羌,二兄孙坚都已经亡故,两人的子女可怎么办?
  更别说,自家也有四个儿子,总不能不管吧?
  “幼台,不管如何,你要活下去。”朱治看向孙静,“连同我这一份一起!”
  朱治早年也有孩子,可是都早夭,最大的孩子长到两岁,刚刚取名朱信,没多久就夭折。
  他最多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本身却已经是无牵无挂。
  “别说得那么悲观,你们两个我都打算放过。”张钰随口说道,“其实他们几个,早点投降的话……算了,人死不能复活。”
  有现代科技的话,砍下脑袋的瞬间,然后立刻进行风格,再用起搏器的话,或许还有办法救回来……这年头的话,那还是算了。这不,说话这段时间,早过最佳抢救期了。
  “…………”孙静和朱治的脸色就很难看,你早说……算了,早说也没用,就孙坚那性格,估计也不可能会投降。
  “总之,你们回去告诉朝廷,识趣封我为泰山将军,最好能把泰山郡交给我镇守。这样我就不离开泰山郡,还能约束下属不外出劫掠。若是不给的话,那青州徐州,甚至是兖州和豫州,都在我的进攻范围内……不要尝试和我拖时间,信不信一年后我麾下就有几百万人?”张钰也不管他们什么想法,把自己要说的说出来。
  “嗯,就这样,你们就先绑在这里,稍后……估计州兵的人会来救你们。”撂下这句话后,张钰带着众人开始离开。
  也不能说立刻离开,把两百个左右的俘虏,连带原本那一千叛军,甚至那些病兵都给带走。
  然后把所有武器装备都给拿走,这才是主要目的。
  至于食物就算了,真没多少,而且这黄曲霉的问题,他都不知道怎么消毒。
  走的时候还不是就这样走的,身后不知不觉就多了二十多万的跟屁虫,根本就甩不掉。
  之前教过他们搭设土炕,这个恩情他们都记住了,觉得跟着黄巾少帅有前途。
  还有一部分担心,少帅从他们这里突然暴起的,谁知道州兵会不会怀疑他们中间还有贼人。
  到时候若是滥杀无辜,自己被波及了怎么办?
  “教主,我们的粮食储备……”典韦有些担心,二十几万,密密麻麻的,就那个山寨周围根本住不了那么多人。人一多,漫山遍野都是,藏都藏不住。
  “之前拿到的部分,勉强够吃到明年秋收……只是开春我们就要早点行动,否则真的耽误秋收。”张钰感慨。
  回到山寨,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把病兵都给隔离。
  与他们同一个军营的,也要分开隔离,有症状的再集中隔离,十四天没症状的才能放出来。
  比起百姓的口粮,如何给自己善后,才是他需要关心的。否则这二十多万人都感染瘟疫,那才不知道如何是好。以后若是可以,这样的手段还是少做点。
  走后不久,确认流民也好,黄巾少帅什么的,都已经走得远远了。
  州兵才大胆出来查看,自然也看到尸横遍野的营地,还有作为‘舌头’留下的众人……
  “完蛋了……”张琰收到消息,虽然早有预料,此刻也是万念俱灰。


第122章 杀人放火金腰带
  大概十几天后,临淄那边的消息,自然又传到洛阳。
  本来还有几天就要过年,都商量着把事情在这两天昨晚,然后就封印。
  谁知道临了,还出了这样的事情。
  “岂有此理!”看着张琰发回的战报,还有通过孙静和朱治,那黄巾少帅的留言,刘宏只觉得怒火中烧,恨不得把凉州平叛的军队,调去攻打那黄巾少帅。
  “陛下请息怒,至少在一两个月内,根本没办法出兵。”太尉张延连忙劝说,如今已经是临过年,钱粮物资根本调配不来。
  还有就是,武器甲胄这些,估计也没办法调配那么多。继续调配,凉州那边要被影响。
  “看你推荐的什么人!”刘宏当然知道,他现在是正需要个发泄的对象,这个时候张延这个举主好死不死撞了上去,“免去张延太尉职位!”
  至于谁来接班,过了年再考虑也不迟,主要是看看谁舍得花钱的不。
  张延反而是松了口气,这太尉不好当,免了就免了。
  否则陛下再让他安排人手物资去讨贼,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排才好。
  若非如此,自己刚刚何必抢着发话?
  其他官员见状,自然也猜到他的想法,心情立刻变得很糟糕。
  这太尉的职位,变得有些扎手,谁都不想上去,可总得有人上去。
  “陛下,从贼人传来的话来看,对方可能要以泰山作为目的进行攻打。趁着现在入冬,对方无法出兵,应该早做打算。”司空许相出列提醒。
  “许司空,那你可想过,对方一直在青州活动,为何会故意说泰山?再说,总不能说要泰山郡,他就要去那里?若是布防错误,对方钻了空子,当如何?”张让出面。
  按说他这个中常侍是不可能在朝堂上主动发话,不过刘宏的政治智商不足,担心被这些三公九卿坑了,于是张让赵忠是允许发话的。
  为了堵住百官之口,刘宏还经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刘宏一开始听许相的话,的确有这个想法。不过张让那么一说,他觉得更有道理。
  贼人活跃在泰山山脉,这山脉毗邻兖、青和徐三州。
  对方以泰山山脉作为依据,则三州都可以攻打,凭什么就针对泰山郡一地?
  “陛下,要不这样……”赵忠想了想,“且封他为泰山太守,平难中郎将。让他以泰山郡为据点……”
  “胡闹!”卢植坐不住了,“那黄巾少帅是反贼,他怎么可能说话算话?只要他占据泰山郡,那么就会以这里作为据点,然后发展起来,我们要讨伐就更难了!”
  “卢尚书,那孙坚可是你也推荐的将领,就现在来看,你的眼光,也不怎么样。”赵忠调侃道,“再说,与其让那黄巾少帅,游荡在泰山山脉之间,神出鬼没的,还不如给他一个地方,让他安定下来,这样我们讨伐也更容易一些。再说,他若接受招降,那么便是朝廷的官员,那怎么能算反贼?朝廷不用一兵一卒,一分一毫,就平定叛乱,难道不好吗?”
  “那么说起来的话,当初板楯蛮,是怎么平定的来着?”张让也调侃起来。
  当初板楯蛮叛乱,也是打了几年没打下来,最后不也是招降下来的!?
  实际上,这板楯蛮也的确不安分。182年招降下来,然后188年巴郡黄巾作乱,板楯蛮也跟着凑热闹,一起攻城略地的……好在,最终被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武力镇压。
  相对来说,反而是张燕这个‘平难中郎将’,虽然听调不听宣,好歹是没太胡来。
  泰山贼臧霸更不必说,也是听调不听宣,好歹需要的时候,还能看心情出兵支援一下。
  未来的事情姑且不说,板楯蛮先后两次被招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两次招降,第一次是被蜀郡太守赵温招降,第二次是巴郡太守曹谦招降。
  军方讨贼不力,最后士人招抚成功,那声望自然是他们士人的。
  可现在黄巾少帅的事情上,昔日板楯蛮的事情被拿出来,士人这口锅甩不掉。
  总不能说:板楯蛮就是来抢劫的,抢了就走,黄巾贼是要颠覆大汉政权的,是不同的!
  于是放眼下去,三公九卿全部乖乖闭嘴。
  都清楚,谁敢反驳,那么谁就挂帅去讨贼。
  这大过年的,要物资没物资,要士卒没士卒,像孙坚那样去送死吗?!
  “好了,既然你们没有意见的话……”刘宏权衡了一番,“那就给那黄巾少帅传旨,封他为泰山太守,平难中郎将!说起来,那黄巾少帅,姓甚名谁来着?”
  “那贼首自起家开始,一直以黄巾少帅自居,又带着一副鬼面,真面目无人知晓,姓甚名谁更是无法得知。”张让连忙解释。
  “总不能封个匪号当太守吧?”刘宏有些不满。
  “要不这样,此人以黄巾少帅自居,怕是以前黄巾余孽。黄巾的天公地公人公将军都姓张,如此就认定那黄巾少帅姓张。反正他既然不敢露脸,也不敢表露真名,那自然随我们发挥!”赵忠提议。
  “姓张可以,名什么?”刘宏再问。
  “他那么喜欢少帅这个称号,就叫张少帅如何?”赵忠想了想回道。
  曾经西汉的时候有双名,后来新朝的时候,双名都是贱名,于是大家都改名,还因此出现一大堆重名的情况。现在张让给对方起名‘张少帅’,其实也有调侃对方的意思。
  “有意思,就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