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老牌的郡王,更接近普通宗亲。
  若是和太平教和谐相处,得到的好处更大,那么未必不会和太平教合作……
  “不管答案是什么……只能说明,那太平教的教主,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这次过去泰山郡,大家小心为妙。文若,唐氏那边,安抚得怎么样了?”荀绲看向荀彧。
  荀彧的妻子唐氏,是桓帝时期宦官唐衡的女儿。唐衡死得早,延熹七年(164年)就过世。
  两人的婚事,是唐衡之弟,大汉司空唐珍与荀绲订下的。
  当时荀绲担任过尚书,当时的唐珍是太常,两人都是颍川同乡,自然有交情。
  唐珍也是见兄长女儿及笄尚未出嫁,这才做主给她说了门亲事。
  两人几年前完婚,女儿都已经四岁有余。对,就是后来嫁给陈群的荀氏。
  贼人祸乱地方,唐家完蛋,连带本来明年入宫,为皇子辩之妃的唐姬,也被俘虏到队伍里面。
  荀彧作为唐家的女婿,自然要好好安抚好唐氏族人。
  其实也多亏看在荀彧的面子上,对唐家的政策,也从斩尽杀绝,到单纯把人俘虏走。
  “多少有些情绪,好在族人没事,勉强可以接受这个结果。”荀彧回道。
  目前扣除唐衡唐珍之弟唐玹,还在洛阳为官,其他族人男丁没几个,才能也就一般。
  和男丁比起来,唐氏那几个女眷,反而更有才学。
  只是原本给皇子的妃子,如今被贼人劫持,也不知道陛下知道这消息,会什么反应。
  “嗯,族产可以再想办法,人更重要。”荀绲点头,“其他几家也多走动,既然落入贼人之手,大家要相互扶持。不管都有什么想法,得先活下去才能考虑别的……”


第160章 嬉皮笑脸郭奉孝
  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队伍在改变,很多人发现从军还不错,至少能吃饱穿暖,慢慢就安定下来。
  再加上胜仗多了,士气自然也慢慢提升上去。
  投降的官兵,心思也在改变。
  哪里不是当兵吃粮,刚投贼,普通士卒都能成为伍长,真不是要太爽。
  眼看这连战连胜的,心中最后的后悔都没了。
  颍川书院的学生,心态也在改变。
  首先当然想着怎么离开,离开之前又该如何自保。
  若是没办法离开,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怎么样的,值不值得冒险。
  眼看贼人是真的狠,不少豪强说杀就杀不留余地。
  真的担心,以后贼人再杀回来,到了颍川,如何保全自己家族。
  实在不行,牺牲自己投贼,保家族一个万全?
  离不开,主要也是看不到离开的希望。
  甚至在戏志才有意无意的安排下,他们下意识认为自己永远不能活着离开。
  时间长了,心思也开始变化。
  “志才,以前你很少玩攻心之法的啊?”私下,郭嘉又跑去找戏志才蹭酒。他在学子之中就一个异类,以前就厚着脸皮,跑去书院找荀彧和荀攸蹭酒。
  哦,他严格来说还真不是学子,本身并没有进入颍川书院就读。
  “跟着教主学了点祝由科,触类旁通,稍微了解一下攻心之法。”戏志才回道。
  在书院里面,他和郭嘉的关系其实更亲密一些。
  两人都出身寒门,为了读书也是想尽办法。
  别看郭嘉吊儿郎当,有这个外表做掩护,他才能厚着脸皮去蹭读书。
  或许荀绲等人也知道,只是都选择默许。至于那些不知道的,又何须在意他们的看法?
  “听闻张角治病,少用药甚至不用药,就能将疾病治愈,原来是用这种办法……”郭嘉感慨,祝由科的秘密被揭开,反而显得更加神秘。
  “只是就算是前教主,也有治不了的病……那就是饿病!”戏志才摇了摇头。
  可以通过祝由科,让人感觉不到饥饿,但不吃饭终究是活不长。
  “张角难道就没有想过造反?”郭嘉这几天一直都在和戏志才接触。
  “他只是一个道士,或者说是个医者。悲天悯人肯定有,不可能真就为了天下饥民,把自己的信徒和弟子,甚至家人都拉上造反的路子。”戏志才摇头。
  而且刚起事,各路渠帅就朝着洛阳杀过去,互相之间也没有任何配合和默契。
  什么叫做蓄谋已久,根本就是仓促起事。
  密谋已久的,按照现在教主的风格,那冀州各郡各县早就已经归心。
  刚起事,基本就已经控制河北三州。
  同时聚拢各州势力,进可以走河内河东杀入洛阳,退可割据一方。
  于是这也成了太平教最大的谜团,那就是教主那几年,到底为什么保持低调。
  最后唯一的解释,就是张角根本就没打算造反。现任教主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据。
  那么谁诬陷的太平教,那就是唐周,唐周背后是谁指使,少不得引人沉思……
  “若只是张角,那么幕后之人算是成功了。可谁能想到,张角有个如此厉害的儿子,估计幕后人知道,也会后悔放出这个大魔头。”郭嘉调侃。
  “问题是,到这一步,一切已经晚了!”戏志才回道。
  “不说那些……”郭嘉也有些意兴阑珊,“针对陈王的算计,准备好没有?”
  “奉孝,你也没有投贼,怎么那么关心这个?”戏志才调侃道,“要不你来帮我,别的不说,行军主簿可以直接任命。”
  “还是别了……郭某才疏学浅,当不得此众人。”郭嘉有些为难。不是谦虚,他那么多年习惯没心没肺的,脸皮厚得可以。
  今年十七岁,不过十五岁那年已经早早及冠,肩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责任大,读书的时间就少。
  想读书,不过去颍川书院蹭课,能听多少?
  主要是书本也没有,就算和荀彧关系不错,也没办法随便进入荀氏的藏书阁。
  至于郭氏的藏书阁,也要看你对家族的贡献程度。
  这属于一种奖惩制度,否则家中子弟只知道向家族索取,但没有付出怎么行?
  这几年收成不行,郭嘉不依靠家族的月例,怕是日子都过不下去,哪里还有贡献上去。
  人聪明,那么多年对人心和人性的掌控也算到位。
  可才学方面,依然是郭嘉的短板。
  更别说本来没有治政治军的经验,骤上高位,高处不胜寒!
  “慢慢学,慢慢看,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未必不可!”戏志才是打定主意,要把郭嘉拉下水,“再说教主还开了学习班,本来我是打算推荐你过去就读一年的。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被教主收为弟子。”
  “这倒有意思……话说回来,你说的那个教主,今年到底几岁啊?”郭嘉有些疑惑,传闻张角三四十岁,那么他的子嗣,怕也没二十吧?
  “那么说起来,教主今年才刚刚二十。”戏志才突然反应过来。
  原来自家教主,如今还那么年轻。可问题是跟在他身边,很多时候会忽略这个。
  甚至觉得身边这个,至少也有三四十岁,一点年轻人的样子都没有。
  就是那种意气风发,甚至可以说是莽撞的气息都没有。
  更像是个已经颇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沉稳干练,谨慎小心。
  “两年前他从广宗出来,岂非才十八?”郭嘉有些咋舌,自己今年时期,可就算到了明年,估计也做不到那教主的程度。
  “达者为先,当初教主带着三百残部出来,一路到现在数万部众,谁不服他?”戏志才反驳道,“又比如奉孝,若能让人心服口服,谁在意你的年龄?”
  “不不,郭某是真不行。”郭嘉笑道,那不正经的样子,实在让人不清楚他的想法。
  “也罢……还是说说陈王的事情……”见郭嘉没有回应,戏志才也不强求。这年头君择臣臣也择君,估计郭嘉也是打算实际去看看,教主值不值得他效力。
  顿了顿,说道:“打下圉县,接下来我们距离己吾就更靠近。按照我们行军的方向,探子回报陈国和梁国的边境,都已经开始紧张起来。到时候我们假意攻打梁国,陈王必然在后方杀来……只是比起击败陈王,让陈王被汉帝猜忌,对我们更有利。”
  正好裹挟的宗族成员有些多,可以适当丢下一批,尤其是老弱妇孺。
  同时借他们之口,坐实自己‘赵慈残部’的身份……


第161章 憨憨陈王
  “国相,贼人已经到陈国边上,我不出征不行啊!”陈王刘宠找到骆俊,从收到消息,南阳的赵慈残部进入颍川开始,对方的行军轨迹越来越接近陈国。
  “不不,从对方的方向来看,应该是朝着梁国那边去的。”骆俊觉得自己最近两年衰老了许多,毕竟有个难伺候的郡王。
  别人当国相,基本就是替朝廷看着郡国,管教一下郡王。
  到他这里,却就真成国相,然后不断给陈王善后。
  当初陈王要招兵,天没亮就出了钱,当天就招募一千人。
  骆俊当时不在陈县,回来的时候一切已经太晚。
  “梁王刘弥与本王关系不错,每逢年节也有礼物往来。贼人既然过去,那岂能坐视不理?”刘宠闻言更加激动起来。
  “陈王殿下!”骆俊不想胡闹下去,“按照律法,您没有统兵出征的权力!”
  “但是国相你有啊!”刘宠理所当然的回道,“陈国的郡国兵,都归你统御啊!”
  一般的郡由都尉统领郡兵,但是在郡国往往是国相兼任。
  陈王最初招募的那些十万兵,最后都是挂在郡国名下,其中有两千战兵,挂在骆俊麾下。
  “陈王殿下,上次您的胡闹,已经引起陛下的注意。这次再闹腾起来,怕不好收场。”骆俊叹了口气,主要是他这个国相,不知道要如何收场。
  就心累,能辞官不?突然就,不想当这个国相了……
  “国相还是太小心,就说上次,各王国遭到黄巾贼洗劫,唯有陈国相安无事。事后陛下虽然派人过问,却并非问责,甚至还安抚几句。”刘宠想得更远,“这次只要我们击败贼人,说不得还有嘉奖!”
  骆俊有些不敢置信看向陈王,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陈王吗?他,他居然会思考问题了!
  陈王刘宠以勇猛著称,擅长弩射,实际上……完全没有统兵经验。
  毕竟一个郡王,若有统兵经验的话,本身问题就大了。
  这个憨憨就是一个从小在牢笼里长大,喜欢新鲜玩意的孩子,别看他今年都三十了。而且论辈分,还是今上的皇叔。可本质上,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对,刘宠的确带着三分玩闹。
  身为郡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国,从出生开始,他除非是陛下召见,否则根本没机会离开。
  可大汉陛下自己忙着享受,能有几次召见?
  大概也就是登基的时候,成婚的时候,重要祭祀的意思……就算可以去洛阳,大概也是直线往返,天下之大,对于郡王来说,大概就一国的大小。
  想出去玩,应该说是任何一个老牌郡王都希望的事情,未必是去玩,但肯定想出去!
  然后就是战争红利,前年艰苦一年,几乎耗尽历代陈王的储蓄。
  可去年开始,随着有了收获和赋税,陈王第一次品尝到战争红利的滋味。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招揽到的这些屯田兵,每年都会源源不断为他提供粮食和税赋。
  而且三年回本,三年以后就是净赚。这还是十万人,若能有更多的话……
  最后就是武者的想法,想要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