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龙三国-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车儿摇头道:“我已经厌烦了。以前逃走是因为心中还有希望。但是现在我却看不到一点希望!这也许就是天命,我如何又能与天斗呢?不逃了,我送了主母最后一程!又给张绣这败家子赢得了一夜的时间,也算是对的起老主公在天之灵了!我胡车儿也算是报了老主公的知遇之恩!死而无憾了!”
任何不怕死的人都是让人敬畏的,典韦仔细的看了看胡车儿毅然决然的脸,将腰间的一把刀仍到了胡车儿面前道:“你虽然是敌人,但至少还是个汉子!你自尽吧!”
胡车儿看了一眼面前脚下的腰刀,哈哈笑道:“我已经准备受死,你还希望我在临死前弯腰吗?动手吧,勇士就应该死在别人的刀下!我杀了那么多人,早就有这个觉悟!自尽才是最懦弱的行为!还等什么?你已经胆小的不敢动刀了吗?”
典韦点了点头道:“说的好!杀人者终有一天会被人杀,这才是正途!”说完冲上前去,刀头一挥儿,胡车儿退后两步砰然倒地。典韦也不回头,径直向外走,沉声吩咐士兵道:“将他的头颅呈献给丞相!”
………………………………
第一百二十章:镇守宛城
宛城被攻破,防守宛城的胡车儿也被典韦杀了,大军重新占领了这里。而张绣却已经利用我们攻打宛城的这段时间一直向南投靠刘表去了。
数天后,从荆州传来的消息,张绣已经率军全部投靠了刘表,刘表大方的收留了张绣,并将他们安排在了樊城与宛城之间的邓城驻扎。
不久,荆州刘表的使者送来了刘表的礼物,并奉上刘表的亲笔书信与曹、张两家讲和。丞相虽然反败为胜取下了宛城,但是也已经伤筋动骨,此时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南征了,要是引起张绣和刘表联军的联合对抗,就更不妙了。于是丞相也乐的做一个顺水人情,回复刘表说,只要张绣听从王命不再惹事,他可以既往不咎。
宛城之战已经基本结束,虽然胜利了,但是丞相却很郁闷,但他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于是决定暂时留人驻守宛城,其余部队回许都整备。为什么不在这里整备休整呢?因为大军主力外出,许都空虚,时间太长了难免让宵小之辈起歹念。
丞相经过考虑之后,决定向朝廷表奏我为平南将军,让我镇守宛城,并留下一万五千兵马供我防守城池。
驻守宛城,镇守一方可是个美差。一方面可以看出丞相对自己独当一面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许多说不出的好处,至少自己可以控制宛城的军政大权,特别是财政大权,那么假公济私或者中饱私囊一下,应该没有人会说什么的吧!
为什么会选我留下而不是于禁他们呢?于禁这次虽然也是立了大功,但是毕竟绞杀青州兵落下了一个不好的名头,太过奖励怕会让青州兵不服。李典虽然也是独挡一面的好人选,可惜他在蒙前军中遇袭后仓皇逃走,此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表现,多少有些污点。乐进更是跟随曹仁进兵以来没有什么机会表现,半夜窝囊的逃走,围攻宛城时才找回了一点面子。夏侯敦、曹仁这些统帅们身份太重,更是不适合驻守宛城这种地方。
对于由我来驻守宛城防备张绣、刘表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我自从发兵以来的功劳都在那里摆着呢。于是就这么决定了。三日后,丞相大军起程开始回师许都。
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现在是平南将军,已经可以算是高将将领了,也初步具备了开府的能力。所谓的开府就是自己可以建立府署并自主选僚属,而这些官僚却享受国家的俸禄为将军自己办事,并随着将军的升迁调动而变动。
以前只有三公和大将军才可以开府,曹丞相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在大将军何进的幕府中担任官职。现在丞相自己也开府,司马伯达也就是在丞相的幕府中担任官职。
后来董卓乱政,李傕、郭汜以杂号将军的身份私自开府,从此天下将军纷纷效仿,丞相迎天子到许都之后,对于将军开府条件做了放宽,也做了规定,只有三品以上将军才可以开府,并随着官级的不同,开府的规模也做了限制。
一品将军分别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二品将军分别是:卫将军、四征、四镇将军。
三品将军分别是: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平将军。
我以前的安远将军只是四品官级,还不具备开府的资格。但是如今成为平南将军,三品官级,已经具备了最初级的开府资格,可以自己任命主簿一人,功曹三人。
主簿的俸禄是一年三百石,相当于一个县令的俸禄了。功曹每人两百石,俸禄也算是不少了。徐悠和龙飞跟随我这么久是时候给他们一点职位了,白青老爷子的名字也可以报上去,叶南也可以担任一个职位好赚点俸禄,整个家都靠我一人来养实在有些辛苦,有了他们四人九百石左右的俸禄,我又可以多养一些私兵了。
丞相在起兵回许都之前,我把自己开府的官员名单报了上去。叶南担任主簿。徐悠、龙飞、白青三人分别担任功曹。丞相对此立刻同意了。
其实这个开府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的事情还是以前在做的事。不同只在于,以前徐悠和龙飞他们都是由我的俸禄在养活,现在他们终于可以领取朝廷的俸禄了。但是任命权还在我的手上。这个开府的实质恐怕就是将领们光明正大的侵占朝廷财富养活自己的私人势力。
丞相走后,我便开始静下心来准备着手宛城的防务。城中一万五千兵马分别由三个牙门将军统领,当见到这三个人时我也是喜上眉梢。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刚被升职调过来的曹休、孔秀和王植三人。
看到他们如今已经成为了统领五千人的牙门将军我也很高兴,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熟识,所以在一起配合一起将会更加顺畅。
既然已经熟识,我们也就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客套,大家见面之后便开门见山的谈了谈现在宛城的防务问题。
如今宛城刚刚经过大战,城墙、城门被毁坏的很多,城内的民房被烧毁的更多。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修葺城墙,而是如何尽快的清除城内房屋燃烧后的灰烬,尽快建设出新的民房让百姓安居乐业。得民心者,才能诸事顺利。若在大战之后依然做劳民伤财的事情,难保张绣和刘表军的奸细不趁机煽动百姓闹事。
曹休他们也都同意我的意见,于是下达命令,自第二日起,孔秀的部队留在城内帮助百姓清理房屋废墟,并在北门外搭设帐篷临时安置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曹休的部队出城砍伐树木;王植的部队效仿他们在鲁山的做法准备烧砖打坯。曹休他们在鲁山修城近两个月,终于为鲁山建好了一座高大的青砖城墙,获得了鲁山百姓的交口称赞,所以对于土木建设还是有些心得的。
为了照顾在战争中家园财产被毁的人,我让徐悠领着李昇、胡大路、马锐他们去准备开粥棚,每天为那些吃不上饭的人施粥。徐悠有些不满,让他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夫去做厨房的大师傅他有些不情愿。
我叱道:“难道要让燕老大这样的老人家去吗?”
徐悠瞥了瞥嘴还是唱了一个肥诺。
第二天部队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了。城内的百姓一开始还有些抵触情绪,但不久他们看到这些士兵帮助他们清理房屋上的垃圾废墟,并在城外为他们搭建临时营帐时,他们也积极的配合起来。
特别是徐悠的粥棚开始免费施粥,更是让城内百姓对我们的敌视下降了不少。
不到半个月,城内的废墟基本清理完毕,曹休的部队已经砍伐了大量木材,王植也开始准备烧第一窑砖了。
我让城内负责清理废墟的孔秀部队继续沿着城内的主要道路,在两旁挖设五尺宽、七尺深的壕沟,以作为城内的排水通道,一直通过水闸和护城河相连接。
五月初,我们的第一窑砖终于出窑了,我下令用这些砖为城内失去房屋的百姓重新建设房子,那些得到消息的百姓纷纷赶来帮忙,建设的速度倒也越来越快。在五月下旬连绵大雨开始不断到来前,我们终于盖够了足够多的房子安置百姓。
连绵大雨在下着,看到城内重新焕发出的生机,我也松了一口气,失去的民心终于挽救回来一些了,接下来镇守宛城也会轻松许多。
宛城是南阳郡的治所,南阳是个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先秦之时,楚国便是以这块沃野美壤作为自己问鼎中原的基地的。它下辖八个县,分别是东边的安乐与安众,南边的邓城与新野,不过这两县都还在刘表手中。西边的内乡与镇平,北边的方城与南召。
如今宛城局势得到了稳定,我也有了心思管辖下属的县城,但是却没有分散兵力去驻守,只是命令士兵去那里巡视了一圈,表明他们都在我的保护之中也就是了。
南边的邓城与新野两县都驻扎有大量兵马,对此我不得不妨,虽然张绣新败,但也绝不可疏忽大意。于是我派了大量斥候探马随时关注这两城的动静。
不知不觉夏天来了,雨水下了几场之后,田地里的粮食也开始颗粒饱满。夏收的时候到了。虽然宛城的农业因为春天的战乱受到了严重摧残,但是总还是有些收获的,我抓紧时间命令士兵也参与抢收粮食,并参与夏季的播种,这样秋天的时候才能丰收。打仗无非打的钱粮二字,若没有粮食,士兵们饿着肚子如何打仗啊。南阳这里土地平坦肥沃,若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
抱歉
又连续两天没有更新了,非常抱歉啊,今天也写不了新的的。大家也许还记得我四月份写的那个故事剧本,叫《血战襄樊》我打算拿它参加起点的剧本大赛,虽然自己文笔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笔来描绘一下南宋末年襄阳之战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幅。
我向来不喜欢描写那些上层人物的勾心斗角,更喜欢那些中下层的人物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拼搏自己的梦想。
这个襄阳之战也是如此,以中下层的将士为视角,表现出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与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那是截然不同的想法。
在他们的汗水与血泪中展现中华儿女的精神。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构筑了我们汉人铁一般的脊梁。
而他们的精神也会像火凤一般,不断的在后世重生。这两天工作之余便是修改这个剧本了,所以浪费了一点时间,明天就可以继续更新了。
《血战襄樊》已经上传了一些,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谢谢。
………………………………
第一百二十一章:新的开始
夏收结束的时候,龙飞、白青他们也从陈留回来了,因为他们一次购买的盔甲数量较多,即使有我的官文在,他们也没有能够从官府的武库中购买到铁甲,所以只好去铁匠聚集的地方临时让他们打造,因此花费了一些时间。
龙飞他们回来,我也开始考虑骑兵的问题了。从鲁山一战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中原一马平川的地方,骑兵的作用有多大!但是青州军中专门的骑兵部队却不多,骑马的多是将军们的私兵亲卫们。
和张绣的一战中,我们缴获了五六百匹好马,这些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