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龙三国-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张绣的一战中,我们缴获了五六百匹好马,这些都是张绣雍凉兵从关外带过来的。既然有这些马,我为何不组建一支专门的骑兵部队呢?骑兵单独的作用不大,可是几百匹马,甚至上千匹马在一起奔驰而来,那给人的震撼绝对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决定下令从全军一万五千士兵之中选择会骑术的士兵两百人,加上跟随我的三百雍凉兵,以龙飞率领的追风骑兵为骨干,组成六百人的骑兵队伍,阔展追风营。
李昇、胡大路和马锐的三百雍凉兵是我从胡车儿的一万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也正因为他们出身雍凉,所以很难融入到曹休他们率领的青州军中去,我只好将他们一直留在身边。他们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同时我也开始考虑骑兵们的定位问题了。原本追风骑兵和天命营的弓骑兵都属于装备弓箭的轻骑兵,他们的作用主要是骚扰和追击残敌。他们装备的弓箭和短兵器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强硬的用来冲击敌人的步兵方阵。当时在鲁山要不是因为有曹昂的三百豹韬卫,我也不敢让骑兵直接冲击敌人。
但是追风骑兵和天命弓骑兵都是用来骚扰和追击残敌的话,作用就有些重叠了,有些浪费。
那不如让追风营改换武器,变成可以突击的冲阵骑兵。所需要做的只是再给他们配备一杆长柄兵器而已。
配备什么样的长柄兵器呢?长枪、长矛、长戟、大斧、长柄大刀都是可以考虑的。但是长枪需要练习的时间太长,没有两三年的训练根本不成,那些使用长枪的将领大都是从小开始练枪,并得师傅指点了八九年才有点功力的。并且需要双手使用,所以在战斗的时候就必须松开缰绳,从而无法控制马匹的方向。
长矛的木杆比起长枪来说要硬的多,需要练习的主要是突刺。所以也更加方便练习,可以快速的行成战斗力,倒是可以考虑。并且可以一手握缰绳,一手持矛杆,所以比较容易练习,可以在控制马匹行动的同时使用兵器。
长戟也是硬木杆,除了可以像长矛一样突刺之外,还可以勾、砍。也比较好练习,豹韬卫的骑兵大都是用长戟,不过他们用的是特别打制的半月戟罢了。这个同样可以用单手使用,从而可以在快速的移动中使用兵器攻击。
大斧的柄比起长枪、长矛要短一些,重量也大,所以力气不足的人是无法使用的。因为重所以动作也会比枪、矛、戟慢一些。但是它的威力巨大,劈砍起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一斧子将敌人的脑袋砍飞,或者可以将敌人拦腰砍断。这种血腥效果和震撼效果是枪、矛、戟所不具备的。缺点是练习不容易,没有个一年半载也是形不成战斗力的。并且需要双手使用,所以在战斗的时候就必须松开缰绳,从而无法控制马匹。
长柄大刀也是重型武器,使用起来速度也很慢,杀人的震撼效果和大斧子相似,同样也非常难练,没有一年半载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双手握持的情况下,同样无法控制马匹。
大汉的骑兵在马上做牢固,靠的是紧紧缠住马腹的皮革坐垫,和马身左侧的一个上马环。从而可以让骑兵们做牢固,并让左脚有所依托。骑兵们使用兵器除了弓箭,往往都是单手武器,因为骑兵的优势就在于跑动和速度,所以需要一只手握着缰绳控制马匹跑动的方向,另一只手握着兵器杀敌。
一些武将们或者长期骑马的骑士、游侠,因为和自己的战马长期为伴,形成了一种默契,甚至做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从而可以双手握持兵器,而利用左右双腿夹击马腹来控制战马的奔跑方向。这很不容易做到,需要长时间的人马磨合训练才能行。
这也正是为什么骑兵多用刀、矛、戟等单手兵器作为武器的原因。而大斧子、长柄大刀却很难用来大规模装备骑兵。
经过琢磨之后,我决定将六百骑兵全部装备追风骑兵那样的马鞍和马蹬,这样可以让新手骑兵非常容易在马上坐稳,双脚都可以踏上用力,身体也可以在马上站立起来。曹丞相对我这支追风骑兵的马鞍和马蹬都非常感兴趣,已经下令许昌的将做营大量的打制装备豹韬卫了。
六百骑兵全部装备马鞍和马蹬后,再让每个骑兵装备一根丈八长矛,长矛可以单手握持,冲锋的时候长矛向前,骑兵可以形成非常紧密的阵型,用长矛对敌人形成第一波的突击。冲开敌人阵型后,可以用缳首刀劈砍。
如果装备的是长枪、大斧头、长柄大刀这样的双手兵器,不但对骑兵的骑术要求较高,而且双手挥砍舞动时,需要的空间较大,那么骑兵与骑兵之间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形不成长矛冲刺那样密集的冲锋阵型。
骑兵的长矛好寻找,击败张绣后缴获了大量的兵器,现在宛城的库房里就有上千条长矛。但是铁甲和马鞍、马蹬却不好找。这需要专门的铁匠师傅,然后以追风骑兵的铁甲和马鞍、马蹬为模样进行打制。
大汉对于武备一直很重视,除了中央有考工令负责中央武库的兵器储备外。在地方上,每个产铁的郡都会设制工官,按照中央下达的命令,生产统一规格的武器装备。然后储存到郡城的武库之中。而南阳郡因为东面的桐柏山盛产精铁,而设有工官,武库中的储备也一直很充足,可惜的是张绣占据宛城时,消耗掉了一部分,逃跑的时候又带走了一大部分,如今武库里除了缴获的一些兵器外,基本已经空了。
而那些负责生产武器的工匠们如今也大都逃散了,工官也躲避战乱携家带口的逃到他郡去了。在桐柏山中采集铁矿的工人们也早就逃散的不见踪影。城东树立的一个个熔铁炉也都已经荒废了。
没有办法之下,我让徐悠去城里寻找铁匠师傅,结果他找了两天才带回来五个人。这不禁让我有点沮丧。我看了看面前的这五个人,单凭他们的力量,即使加上自己的徒弟,那打造铁甲和马蹬要等到何年何月啊。与其等待,倒不如效仿在巴陵的做法,在军中组建兵器坊,以这些铁匠师傅为骨干,从招募人手,扩大规模。
我把这个想法对五位铁匠师傅说了之后,他们显然是有些犹豫。毕竟一旦加入了军中,那就身不由己了,哪有现在这样的自由呢?
一个叫牛力的铁匠壮起胆子说道:“将军您想,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一大推,都张着嘴等我喂,我要入了军,他们可怎么活啊!”
另一个铁匠也道:“就是,就是,我们虽然穷,可还能养家糊口,将军的部队要是留在宛城还好,我们离家也近。要是将军远调他方,我们岂非也要跟着去?这家中老小可如何过活?还请将军体谅我等家中难处啊!”
是啊,这些人不像当年的张青父子,因为我对他们有恩,所以他们才义无反顾的加入我军中组建兵器坊。可宛城的这些铁匠却不同,我对他们可没有这么大的恩情。
汉武帝时为了积累财富对抗匈奴,开始实行盐铁专卖,但是后来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之后便逐渐取消了盐铁的专卖权利,改为征税制。铁矿的采掘、钢铁冶炼、铁器铸造和销售开始允许私人作为。这些铁匠们平时采买铁锭或者矿石,自己炼制成铁,然后打制成工具高价卖出,每个人都是收入不菲。乱世中虽然对农具的需求有些影响,但是兵器的需求却大大增加了。军中的一些士兵常常去光顾这些铁匠铺子。这些人的生活好好的,谁会愿意平白无故的失去自由加入军中呢?
我思考了一下,道:“各位说的也有道理,是我有失计较了!故土难离,家人牵挂,是我没有思虑周详。那我们换一种方法。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南阳郡的工官已经废弃很久了,现在大军驻扎这里,对兵器的需求很大。我欲召集匠人重新组建工官兵器坊,采矿铸铁,打造兵器器具。工官乃是朝廷官职,有朝廷俸禄,而且不会挪动地方。各位若有兴趣,我可以举荐各位!”
那五个铁匠互相交谈着,似乎有点动心了,毕竟能获得朝廷的官职那可是很大的荣耀。
我接道:“与其一直守着一个小铺子小打小闹,不如进入工官兵器坊,招募人手做出一番大事。钱财和人手问题不用担心,自然有我来处理!”
那个叫牛力的铁匠抢先道:“我干了!从此听从将军吩咐!”其他铁匠也都纷纷符合。
他们答应下来,享受朝廷的俸禄,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自由,并且还得放弃一些家传的秘密,因为他们需要将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人才能让工官兵器坊扩大规模。
见他们同意之后,我立刻下令去城中召集会一点手艺的年轻人加入到兵器坊中去学习手艺。并召集人手重新开挖桐柏山中的铁矿,准备炼铁。
在我正在大张旗鼓的重建工官兵器坊的时候,许都派来宛城的太守也到了。宛城自张绣之乱后一直没有新任太守,而是一直由我来统领军政事物。如今局势得到了缓和,丞相自然不可能让我一直把握军政大权不放。
我带着曹休、孔秀、王植他们一班将领和城内的一些文官在城门口迎接了一下,新任的太守。中午时分,三匹快马飞驰而来,到了城门附近才急停下来,从马背上跳下三个青年人,当头一人身材高大,一身青衣,稍微有些散乱的发冠,清秀的眉目微微紧蹙,但是配上他稍显稚嫩的脸就就有些故意装出来的嫌疑了。
那青年向我一拱手道:“在下程武,奉丞相之命新任宛城太守,在此见过风翼将军!”
我微微一笑,这个年轻人和我的年纪差不多,看上去像是一个文人,但是身上却散发着一股野性和倔强,而且作为新任太守竟然如此轻装简从的一路骑马而来,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想来应该是个精明强干的人。虽然年轻却也不可小瞧。我也一抱拳道:“恭候大驾,程太守一路辛苦了!”
程武也一摆手道:“多谢挂念。”说完向周围的人抱拳敬了一圈道:“有劳各位迎接,程武有礼了!”
众人回礼之后,曹休站出一步道:“程兄,多日不见,你还是如此潇洒。”
程武看到曹休,微蹙的眉毛也舒展了一些,道:“我也听说文烈你在风翼将军手下为将,今后我们又要合作,定要多亲多近啊!”
我笑道:“文烈和程太守原来是旧相识啊!”
曹休道:“程兄是程昱尚书的长子,长我两岁,从小也是和我们一起玩大的,故而熟识。程兄文武全才,比我强上太多了。我就是文采差一些,至今还没有被举孝廉。”
我想起程昱那张一直阴沉着的脸,明白面前的青年为何一直蹙着眉头了,这恐怕就是耳濡目染的结果啊。
客套一番之后我们便向城内的太守走去。程武身后的两个青年人穿着黑衣,背着斗笠,挎着宝剑,紧紧跟在程武身后。
进入府衙安顿好之后,便是按照惯例的接风洗尘,酒宴招待了。宴席上我向程武介绍了一下城内诸将和那些文臣属下,并大致讲解了一下城内的政务,这就算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接。
宴席之后,我们两人进入后室,还要对程武讲解一下城内的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也算是为他引路。一番讲解之后,程武连连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