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龙三国-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华多有点意动了,如果每月能够享受俸禄,而且能直至终老,很多生活不如意的民间医师应该会动心的吧。
“我想让华多先生担任医学院的首位院长。医师会老去,医学院的学生却能源源不断,并长期存在下去,数百年之后,当人们想起,这座培养了无数名医的医学院首位院长时,首先就会想到华多先生的名字,这是何等的荣耀!名留青史也不过如此了吧!”
“既然如此的话,那我就勉为其难吧!”华多眼睛明亮,滴溜溜转了几个圈后,道:“但医学院组建需要的钱财和房屋?”
“我首期拨付五千贯用于在城西新建设学院。另拨付一千贯用于招募医师和今年的俸禄,你可满意?”
“满意,满意,主公,交给我吧!我就是为了医学院而生的!这点小事一定干的圆满,明年开春之前一定开院招募第一期学生!”华多拍着胸脯保证道。
众将又是一阵大笑。
第一件军事调整问题说完之后,风翼开始说第二件事,他准备在河东郡实行人口大排查。并将人口划分等级。
人在灵魂层面上生而平等。但是在具体生活中,却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要明确自己所处的阶层,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这就需要官府用行政方式给他们划分等级。风翼计划的是五等人制度。
五等为奴隶:比平民还要低贱的人,称为奴隶,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4000匈奴俘虏便属于奴隶阶层。风翼规定“汉人永不为奴”,所有的奴隶只能是外族。从即日起,所有家庭汉人奴仆的契约作废,想要汉人帮工,只能是雇佣性质,必须给予报酬。凡扣押汉人为奴或参与买卖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监禁。
四等为平民:河东境内普通百姓,称为平民。需要交纳四成赋税,每年徭役两个月。
三等为国民:经政府确认,能熟读并能书写《三》、《百》、《千》的学子,或参军服役三年以上的士兵,可以获得国民称号,代表着曾为国做出贡献之民,只交纳两成赋税,免除家庭成员一月徭役。
二等为士族:经政府确认,在官府担任公职人员可获得文士称号,凡战场斩首甲士1人或普通士兵5人者,可获得武士称号。需缴纳赋税一成。免除家庭所有徭役。
一等为贵族:经政府确认,在政府或军中做出重大贡献者,可获得贵族称号。只需缴纳半成赋税。
社会的活力来自于各个阶层的互相流通,就像陈胜吴广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普通人口中的俚语“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都表明各个阶层的人在互相流通。有野心的下层人士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跻身上层。败家的上层人士也会因为无能跌落尘埃。
社会最怕的就是阶级固化。一旦当富贵者掌握一切权利让自己永远富贵。一旦贫穷者无论如何奋斗也无法摆脱贫穷时,这个社会也就走到了火山口,只待爆发时玉石俱焚的那一刻了。
所以,阶级要分类,更要设置好互相流通的渠道。
外族奴隶只要学好汉语,争取每年的大赦成为汉人,就能自动摆脱奴隶的身份;
平民只要好好读书,或积极参军就能获得国民的身份;
国民只要能担任官职,或在战场上获得首级立下战功,就能获得“士”的身份;
“士”只要能升到高位,或在战场上多立战功,就能获得贵族身份。
阶级的差别会促使人产生欲望。而风翼需要一群充满血性和欲望的人来效劳。
“大哥,这个“士族”是怎么划分的呀?刚才大哥说医学院的讲师们可以获得“士”的身份,就是称为二等人的意思吗?”林童出言道。
“我决定在军中实行军功奖励制度。五个普通首级等于1级甲士首级。斩首甲士1人,可获下士称号,授田10亩;斩首甲士5人,可获中士称号,授田20亩;斩首甲士10人,可获上士称号,授田50亩。上士可直接申请转业回乡为民或担任县衙官职。”
“斩首甲士25人,可获下大夫称号,授田100亩;斩首甲士50人,可获中大夫称号,授田200亩;斩首甲士100人,可获上大夫称号,授田400亩。可申请转业回乡或担任郡府官职。”
“斩首甲士250人,可获少卿称号,授田800亩;斩首甲士500人,可获中卿称号,授田1500亩;斩首甲士1000人,可获上卿称号,授田3000亩。”
“士、大夫、卿便是“士族”的三个阶段。”
听到风翼的话,众将都蠢蠢欲动,心中暗暗琢磨着自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大哥,那第一等的贵族又是什么?”徐悠好奇的问道。
众将也都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军功累计到斩首甲士2500人以上的,分封族地!”
风翼说这些有些僭越了,分封族地这是皇帝才有的权力。但屋内众将全都呼吸急促起来,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多少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如果是大军作战,军功如何换算?”
“大战结束之后,个人享受自己单独击杀的军功。没有参战的后勤部门平均分配全部军功的一成。百人长以上的军官们可享受自己麾下部队的一成指挥军功。”
“举例来说,霍州城外一战,斩首一万三千多级,如果全部换算成甲士,是3000级甲士。后勤部门可以平均分配300军功。我作为全军主将,可以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也就是三百级的军功。”
“青龙营斩首一千级,阿四和徐悠作为将领,都可以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也就是每人一百级的军功。而阿四直接杀敌十个,徐悠直接杀敌五十个,那么阿四的全部军功就是一百一十,而徐悠是一百五十。”
“以此类推,青龙营下属的百人长以上的军官们,为了鼓励他们站在后方指挥,尽量少冲锋在前,所以除了他们自己斩杀的敌人外,还可以额外获得一成的指挥军功。这样也有助于让负责指挥的军官们不至于因为负责指挥而缺少收获。”
“百人长和其以下的队长和什长属于基础指挥员,在战斗的时候需要他们带领士兵冲锋在前,所以就没有了额外的指挥军功,只能靠自己的勇猛作战获取敌人首级。”
众将换算了一下自己的军功,军功获取其实是很难的,这么算下来的话,即便经历了霍州城外的数万人大战,像周泰、徐悠、魏延这样的猛将获得的甲士首级也没有超过200级,只能获得上大夫的称号。
但这样的大战机会,怎么可能随时都有呢,也许一年都捞不到几次。看来想要提升级别,得想办法多打仗了。
他们忽然想到北方太原郡的三万多匈奴人,如果换算成甲士,也有七千多级了。众将眼睛中不自觉出现了野望。
………………………………
第一百一十九章:飞白书院
风翼决定,军功从今年三月份进入河东郡以来开始计算。
众将纷纷换算了一遍自己的军功,结果发现军功最多的反而是军师徐庶,有军功319级。
因为按照风翼的换算原则,徐庶直接参与谋划了解良之战和霍州之战。风翼是不需要军功的,所以两战下来,全军的军功十分之一让徐庶直接成为了军中第一个获得“少卿”称号的人。
“军功若只计算首级,会不会太过弑杀?”徐庶提出自己的担忧道。
“俘虏等同于首级。俘虏一名甲士,也算一级军功。我们现在需要大量劳动力,能俘虏的尽量收获俘虏。”
“土地如何封赏?”
风翼说道:“我军进入河东郡以来大小数战,如果换算成甲士,最多不过五千级,加上将领们的分配,再加一倍,也才一万级。按照我指定的分地标准,平均下来,其实1颗甲士首级,不过才能兑换不到4亩地。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要拿出4万亩土地就足够封赏有功将士。河东郡内耕地潜力约有700万亩,现在开发的程度不过才五百万亩。河东境内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发,区区4万亩,根本不在话下!”
“700万亩?”众将肃然,他们并不怀疑风翼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既然是将军说的,一定有其道理。他们只是被这个庞大的数字震住了。
风翼说出这个数字,其实也不是靠凭空猜测,因为这是参考了21世纪时,运城市和临汾市的耕地面积计算出来的。运城市有耕地55万公顷,临汾市有耕地54万公顷,加在一起基本就是现在河东郡的版图了。一公顷约等于15亩,那就是1500万亩。
但潜力毕竟只是潜力,21世纪时的机械条件和灌溉方式,可以让很多山坡、沟底、滩涂等难以开垦的地方变成良田,但汉朝时代想要开垦成这样显然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就算打个对折,取700万亩这个数据,河东郡境内如今开发的耕地最多不过500万亩,还有200多万亩的潜力可以挖掘。
以前这样的荒地没有被开发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政策不允许。大汉土地私有,看似荒芜的山头,河道,滩涂,其实都是某些世家大族所有,不允许平民私自开垦;
二是人口不允许。大汉末期,土地集中日益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农。豪强庄园势力日益强大。佃农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能力去开垦荒地。而豪强不愿花费代价去开垦;
三是生产力不允许,大汉发展四百年,容易开垦的土地基本都已经被占,剩下的基本都是单靠个人能力无法开垦的,这就需要政府组织人力去开发。而这些荒地又往往被豪强名义上占据。
所以,仔细算下来,若是想将荒地封赏下去,必然与当地豪强产生激烈冲突。
风翼说道:“一旦我们将五等人制度和军功封赏制度公布出去,平民百姓固然欣喜。但地方豪强定然不愿,他们家中奴仆契约会自动失效,他们麾下大量佃农也会纷纷出走参军,甚至他们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地位也会被越来越多建立军功的人超越,冲突在所难免!所以诸位在执行政策时,军队却要严格控制,随时防备豪强作乱,准备平叛!”
“诺!”众将应道。
“阿三、阿四现在主管民政,民间百姓的等级划分、确定、奖赏由你们负责。豪强庄园内的汉人奴仆必须得到解放。荒地开垦的权利也必须从他们手中夺取。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阿三和阿四躬身领命。
“诸将主管军中将士的军功确定,奖赏发放。相对较易。但要严格统计,不允许出现冒领军功,杀良冒功的情况出现。相关惩罚制度,你们自拟,报我审批。”
“诺!”魏延、徐悠等将抱拳领命。
“我曾说过,汉人永不为奴。解良之战和河津之战中俘虏的汉人全部释放,愿意继续留在厂房做工的,采用雇佣模式,给予薪酬。此事由徐庶军师负责。”
“为了协调民间、军队、厂房多处普查情况,我决定成立一个总理负责的部门,名称就叫:军事统计局,简称:军统。第一任局长由军师徐庶担任。”
“诺!”徐庶点头应道,心中暗思“军统么?似乎不简单的样子。”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众人各自去忙碌,风翼走出府衙,想起蔡琰姑娘定居运城已经有段时间,应该前去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