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龙三国-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训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是女流。。。。。”
“非也!女子有才更美丽。像文姬小姐这样名满天下的才女,哪个文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古有妇好帮助商王征战天下,本朝更有阴皇后帮助光武帝平定乱世。谁说女子不如男?我觉得你可以!”风翼鼓励道。
“风公子真的觉得我可以吗?”蔡琰充满希冀的看向风翼。
风翼猛点头道:“不错,我就是这么认为!而且我还有事要拜托文姬小姐,除了你之外,无人可以帮我!”
“公子请说,文姬一定办到!”得到风翼的鼓励,蔡琰也自信起来。
“我决定成立的书院需要大量的藏书,而文姬小姐带来的四千册藏书对书院来说如同珍宝。我希望文姬小姐能够开放藏书,让天下文人士子能够自由抄录!当然,为了保护蔡邕先生的藏书不被损坏,一旦士子们抄录过两遍之后,原书将原物奉还!”
“当然可以!父亲大人常常说,天下书,天下读。他不是敝帚自珍之人,能够造福天下,也是他的心愿!”
“太好了。”风翼喜道:“这个书院既然由文姬小姐担任第一任祭酒。就请你给它起个名字吧!”
蔡琰兴致也被调动起来,思索片刻后,说道:“书院是以我父藏书为基础创建,文姬便斗胆请以父亲别号为名。飞白书院,公子以为如何!”
“好!为了纪念蔡邕先生,我们这个书院便叫飞白书院!”
………………………………
第一百二十章:消息传播
文以载道,笔墨抒情。
汉朝的历代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学校分为公学与私学。
公学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学校,每个县城都有县学,有志学习的人可以申请入学进行启蒙。而在中央有太学,专门研究《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私学主要分为世家大族的家族学堂和名人隐士传道受业的私人书院。
一般传承久远的家族都有自己的族学,从而让本家弟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比较有名的就是颍川荀氏八龙、河内司马八达、南阳诸葛三杰等等。
名人隐士的私人书院,比较有名的就像司马徽创建的水镜书院,培养出徐庶、庞统等顶级谋士,诸葛亮也曾在此求学。颍川书院里培养出的郭嘉、戏志才等王佐之才。
河东郡这里文风一向鼎盛,“素有河东出相,河西出将”的美誉。河东地区历代人才辈出,战国荀子、秦相张仪、名将李牧、蜀守李冰,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名相霍光都是河东人士。河东世族王氏、裴氏、卫氏也都是人才辈出。
河东因为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黄巾起义,董卓乱政,十八路诸侯征讨都未曾波及这里,因此二十县的县学保留的都比较完整。只是可惜洛阳大火让太学院毁于一旦,长安众大臣都战战兢兢的活在李傕郭汜的屠刀下,更是无人关心太学,所以河东郡的子弟,基本上从县学出来,求学之路就断了。
为什么那么多学子想要去太学求学,其实跟汉朝当官的制度有关。汉朝官员实行举孝廉制度。首先你得是学业有成的学子,第二你得很有名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得做出一些非常孝顺,让人称赞的事。
对于世家子弟来说,举孝廉是轻而易举的,家族传承让他们学识不凡,名门子弟的互相吹捧让他们不缺名声,只要不太忤逆父母,随便就可以编造一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让人去传播。所以他们总能轻而易举的被举孝廉,然后进入官场。
而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求学花费是一笔大开销。所谓的寒门并不是穷人佃户,而是相对于世家大族小一些的地主。家里没有百十亩地,怎么供得起孩子上学?比如刘备,明明家里还有些田产,可就是上不起学,如果不是因为叔父的资助,也许就一辈子文盲下去了。比如关羽,一介贫民家的子弟,斗大的字不识,也就是桃园结义之后,在刘备和张飞的帮助下才学文识字,所以关羽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经常夜读春秋等书籍。
寒门子弟看到父母花这么大代价,一般都心存感恩,所以孝顺父母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心思巧妙的。
比如有个人在父母在世时就经常偷偷喂养乌鸦。然后等父母死后,他在家守孝时,每次一哭,就有一大群乌鸦飞到他家房上,百姓都以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乌鸦,县令知晓之后,便将其举了孝廉。真实情况其实是他每次一边装哭,一边撒谷物喂乌鸦,从而为自己造势。
关于乌鸦,我们现代人可能觉得晦气,不吉利。但是在汉朝,乌鸦却是孝顺的代名词。所谓孝顺父母,反哺之恩,就是从乌鸦身上引申出来的。
寒门子弟如果不会耍这种小手段,那就得好好去积累名声。而上太学就是一个好方法。太学院汇集了全国三十六郡五百多县的才子,如果能够在太学院出人头地,或者被太学院博士、祭酒等当朝大儒看中收为弟子,那名声还不刚刚滴!被举孝廉还不轻而易举!
举个反面例子,就是刘备。刘备寒门出身,靠着叔父的资助才得以求学,结果到了太学非要学大家世族子弟们。结果得了一个“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的评价。
爱好吃喝玩乐、锦衣华服、声色犬马,完全一副公子哥形象,就算他还费尽心机拜到大儒卢植门下。可学子们一样看不起他,连卢植也觉得他不务正业。名声坏了,老师怎么可能举荐他当孝廉?
所以刘备在没有足够财力支撑自己装b后,只能回到老家种田,一种就是种到28岁。古人28岁还一事无成,那还真是蛮惨了。刘备吃了名声不好的苦头,所以后来痛定思痛,非常注意自己的仁义名声,也算是知错能改吧。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飞白书院的成立,将为二十县学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所以,飞白书院的建立,意义非凡。
风翼和蔡琰约好明日一起去勘察学院建址后,便起身告辞了。
蔡琰在大门口目送风翼离去,呆立在门口想着心事。
侍女娟儿用手在小姐眼前晃了三晃道:“小姐,回魂啦!”
“你个臭丫头!”蔡琰嗔怒一声,红着脸向内院走去。
“小姐,风公子是不是喜欢你呀?”
“怎么可能!”蔡琰低头轻摇道。
“那么不一定,你没听他说吗?女子有才更美丽,这分明是夸赞小姐的美貌啊。”
“是这样么?”蔡琰一喜。
“这个风公子野心挺大,经常拿帝王来做比喻,但谁能说的准,也许他就成功了呢?”
“是啊,也不知道风公子这样是对是错,但无论对错我都会站在他一边。乱世需要英雄,风公子就是这样的英雄!”蔡琰坚定道。
“而且他还把拿商王和妇好王后这对夫妻做比喻,更是拿光武皇帝和阴丽华皇后来说明,这不就是暗示您将来就是妇好和阴皇后这样的人吗?”
“呵呵,这个可能吗?”蔡琰一笑,但是继而神色暗淡下来,“我毕竟曾是嫁过人的,跟风公子,怎么可能呢?”
“小姐,你嫁到河东卫家的时候才十六岁,卫公子都已经卧病在床半年了!他短命该死,关小姐什么事?那卫家咄咄逼人,若不是老爷强硬索回,难道小姐就要在他们卫家守寡一辈子吗?”
“别说了,娟儿!非议死者不详。虽然我和卫公子没有夫妻之实,但毕竟也是明媒正娶的,不要轻易诋毁人家。”蔡琰蹙眉道。
“小姐!”娟儿拉长声音,不满道:“我跟您一起到的卫家,我还不知道吗?你一进门就侍候卧病在床的卫公子,如此辛苦,卫家长辈反而认为理所应当!卫公子去世,您不但没有继承财产,反而连老爷给的嫁妆都填补进去了。骂他们怎么了?若我是男儿身,打他们一个满面桃花开才爽快哩!”
一边说着,娟儿一边挥舞着小拳头摆出一副侠女的姿势。
“哧”蔡琰也被娟儿的动作逗笑了,用手指点了点娟儿的脑瓜道:“你呀!”
“小姐,咱们以前在太原郡还能避开卫家,如今回到河东,没有了老爷庇护,万一卫家再上门找麻烦怎么办?所以让我说呀,小姐就应该把风公子拿下,看河东郡谁还敢找小姐的麻烦!哼哼”
蔡琰闻言微微一笑,又摇了摇头道:“顺其自然吧”。
而此时,风翼则正在府衙和徐庶一起共赏这篇《得胜赋》。
“军师以为这篇赋如何?”风翼道。
“好,文笔新奇,故事巧妙,催人奋进,非常好!”徐庶大笑道,谁都知道蔡琰姑娘是主公是太原郡接回来的人,说不定将来还是自己的主母,怎敢说不好。
“额,我的意思是故事内容。比如说,我的形象是不是很完美?”风翼这样自夸,多少一些羞涩。
“这个嘛,当然,谁能比的过主公呢!”徐庶不介意拍一下马屁。
“那军师以为这篇赋推广出去,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懂?”
“蔡琰姑娘文笔出众,只要上过县学的学子应该都能看懂吧!”
“那普通百姓呢?”
“这就有些难度了。他们一不识字,二不懂起、承、转、合,难以看出此文妙处!”
“嗯,所以啊。我们要加工!把这篇赋的内容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街头故事,让那些普通百姓,甚至八十岁老太都能听懂的故事!”
“主公的意思是?”
“舆论如同战略要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而且,你不觉得,在河东郡树立我个人的良好形象,好处多多么?而这也会是将来你们军统的一大任务。”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蔡姑娘的故事就有些欠缺了,还需要增添加些内容。”
“什么内容?”
“霍州之战后立军功,拿赏钱,分田地!普通百姓关注的除了英雄事迹外,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升官、发财、娶老婆!跟随主公这样的英雄可以打胜仗,胜仗之后可以立军功,拿赏钱,还能分田地,娶媳妇。故事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
“妙!妙!秒!”风翼拍掌赞同。
两人继续探讨,不断的想出一些附和底层民众心理的故事段子,并最终完善成为了文艺版本的《得胜赋》和通俗版本的《风太守大义斩匈奴》两个版本,并由徐庶在军统内下设宣传司负责传播到河东郡各个角落。
此后数日,风翼白天和蔡琰一起在城内寻找适合建造书院的地址,晚上听取徐庶关于军功普查,人口登记划分、故事传播的进展,不知不觉过了十日。
十日的时间,让很多消息传播出去了千里之遥。而文艺版本的《得胜赋》和通俗版本的《风太守大义斩匈奴》也在河东郡内流传开来。在业余生活缺乏的汉朝,风翼的故事经人口口相传,一些热血士子和普通百姓对河东太守风翼也都好奇并崇拜起来。
另一方面,当蔡邕之女蔡琰在运城建立飞白书院,并将四千册藏书无私供人抄录时,整个河东郡都轰动了。八月底,九月初,正是秋收季节,可对于不参与劳作的学子来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