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苍龙三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世出英雄,是因为乱世中人们不甘心手无寸铁的待人宰割,巴陵城中热血的青年也不在少数,与其默默无闻的劳苦一生,倒不如酣畅淋漓的称雄一日。

    除了士兵外,我决定把五十人的兵器坊人员也带入城中,他们打仗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兵器铠甲也一时间打造不出多少,却可以修补断弓、断箭什么的,特别是箭支,它属于消耗品,我们会射向敌人,同样敌人也会射向我们,只要把它们收集起来,然后简单的修理加工一下,便又成了一支好箭。

    也正因此,巴陵城中的兵器坊东西都要带走,看来得多准备几辆牛车了。同时在山中的镔铁窑洞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其中奥秘,也只要忍痛破坏。

    经过一天的准备,士兵招募了不少,甘宁的水军斥候回报说在江面发现了敌人轻舟的踪迹,看来敌人的大队人马到来也为时不远了,巴陵已经不可久留,于是我带着三千士兵赶着十辆牛车向长沙前进。

    我骑着雪龙驹,回望了一眼巴陵城,城池依旧,可现在的心境却和刚来的时候是那么的不同。

    一百骑兵整齐的排成两列跟在我身后。我们反而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后面。我倒不是怕敌人从后面追击偷袭,他们的速度还没有那么快,但是在这个后有追兵的形势下,队里又多出了一千新兵,紧张和浮躁的心情肯定会有。我和自己的一百亲卫队走在最后面,总是可以起到一点稳定人心的目的,给大家带来一点安全感。

    三天后,我们到了长沙城外,城池已经戒严,通禀姓名之后不久,城头上出现了黄其将军的身影。

    我们从北门进入,黄其将军却让我们到南门驻扎。林童笑道:“果然不出所料,看来是要我们守卫南门。”

    一听这话,徐悠有点受不了了,但也不好表现出来,用手悄悄的捅我的后背。我回过头来,徐悠把大脑袋凑过来,耳语道:“大哥,你是不是哪里得罪了黄其那小子,把我们安排到没仗打的南门算怎么回事?”

    徐悠的嗓门本来就大,即使捏着嗓子耳语,周围两丈方圆的人也都听得清清楚楚,周泰心直口快附和道:“就是,就是,看你们一路上谈的多开心,我以为这次肯定要受些照顾呢?”

    林童笑道:“这就是天大的照顾啊!”

    我点了点头,道:“莫再言语,到达营盘再说!”

    长沙城北门最为平坦,东门也比较开阔,一直以来就是攻城的主要方向。南门地型复杂,不利于军队大规模展开,因此很少作为主攻的方向,但很可能遭到突袭。当时我们在黄忠将军带领下攻克韩玄时便是从北门和东门而入,南门外埋伏着一支部队,却一直守而不攻就是如此。

    到达南门,我们在那里开始搭建帐篷。营盘距离城门口百丈远,即可以快速的赶到城头,也防止敌人的火矢射入城内造成灾害。入夜时分刚刚安顿下来,太守府的传令兵前来传令到太守府议事。

    我不敢怠慢,牵来雪龙驹和传令兵赶往太守府。

    太守府戒备森严,以前遭受的破坏也得到了修齐,此时里面灯火通明。

    进入议事厅,看到上座两个年轻人,一个全身铁铠披挂的正是黄其,他身边那个一身儒服内衬紧身铁甲的便是长沙太守刘磐。

    刘磐年纪和黄其差不多,据说是刺史刘表大人的侄儿很得刘表信任。听黄其说,他们二人好像还拜在同一名士门下学习治国之道数载,交情很深,这也是黄忠将军派黄其回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借着灯光打量他,此人目光沉稳,络腮胡子很黑,如果不是身上的儒服,他将更像一员武将而非文士。

    拜见过两人之后,我在末位坐下。用眼打量其他人。紧紧挨着黄其将军和刘太守坐的是两个身体早已发福的中年人,从身上的华丽锦服可以看出他们家境的富裕。

    再往下是一个浑身铁甲的黑大汉,茂密的黑胡须盖住了脸,在灯光下看不出什么样貌。他的对面是一个身穿金色鱼鳞铠的青年,在灯光下脸色红红,样貌却也清秀。在我旁边的是个中年人,身材瘦小,三绺稀疏的胡须,他总是抚须微笑,可当他端起酒杯仰头喝下时,眉头总是不经意间的皱一皱。'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

    会议还没有开始,似乎是在等待什么人,因为在靠近两个发福中年的身边还有一个空位。

    正想间,一阵铁甲叶互相碰撞的“哗哗”声想起,一个沉重的脚步身越来越近,不一会儿,一个全身铁叶甲的将军走了进来,我一看,正是枪兵营的许挥将军。

    许挥将军客气了几句后,会议开始,黄其将军首先将我们逐一做了介绍。那两个发福的中年人果然是刘、赵两家的推荐的年轻才俊,年轻才俊吗?我看了看他们腆着的凸肚没有多言语。

    之后讲述了现在的困境,希望大家精诚团结,共保长沙什么的套话。

    刘太守道:“局势危机,我等也不必客套,城中军事一切由黄将军做主,内政和后勤事务我来打理!”

    刘太守说的很实在也很庄重,他没有像平时一样称呼黄其将军为贤弟,大家自然也看的出来。

    黄其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来安排军务。刘太守听令!”

    刘磐起身拱手。

    黄其道:“刘太守负责城中治安和军需后勤事务,确保城内民心稳定,组织百姓运送军需物资上城!”

    刘磐躬身道:“诺!”

    黄其又对那两个身体发福的中年人道:“刘传、赵送何在?”

    两人很不习惯的拱了拱手。

    黄其道:“你们二人组建的预备军情况如何?”

    二人互望一眼,其中一个道:“已经招募城内青壮五千人,随时可以上城。”

    黄其看了看刘磐太守,接道:“既然已经成军,那么这些人正式划归我长沙军列,定刘传、赵送二人为校尉,刘磐太守为统领。你们可愿意?”

    二人闻听大喜。预备军划归正式军列,那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出了力,死了人,结果仗一打完部队就得解散,好处一点没有。

    这样一支完全由长沙当地人组成的军队,他们二人又是校尉,那么里面的军侯、百人长等等官职岂非都由他们说了算,也就是说这是一支真正他们自己人的部队。二人赶紧领命。

    许挥他们这些将领对此有意无意的都撇了撇嘴,这样两个人带的新兵部队能干什么?还不跟废物一样。

    黄其也不在乎他们的眼神,继续下令道:“北门历来是主攻方向,敌人从江中上岸,北门更是重要,许挥将军听令!”

    许挥站起听令。

    黄其道:“北门重地交由许挥将军把手,下属三千枪兵,另配发弓一千张,箭十万支。预备军两千人。一定要确保北门不失。”

    许挥躬身道:“诺!”领了令牌退回原地坐下。

    黄其接道:“东门地势平坦,方便对手军队展开,位置重要,不可疏忽,零陵校尉邢道荣、桂阳校尉陈应、武陵校尉巩志听令!”

    他们三人站起拱手。

    黄其道:“命三方人员三千人驻守东门,另配发弓一千张,箭五万支,预备军两千人。我会亲自在东门压阵。”

    三人领命。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黄其又看了看我,道:“巴陵校尉风翼听令,命你部三千人驻守南门,不得有失。南门看似无事,实则暗藏玄机,甚至会成为整场战斗的胜负关键,风校尉行事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躬身领命。

    黄其又道:“西门属水门,应当无事,但敌方前来的是水军,刘太守可派一千预备军到西门驻扎,以防有变。刘传、赵送二位校尉可在西门驻守。”

    二人领命。

    刚刚组建的五千预备军就这样被瓜分的一干二净,刘、赵二人有些不甘心,可真让他们自己领兵上城打仗,他们还真有点不敢,于是也乐的守卫几乎不可能发生战事的西面水门。

    长沙城西面依江水而建,为了方便水运,西面有一个水门,平时主要是江面的货船进出之用。大型战船是无法通过的。但预防万一,黄其将军还是派兵守卫。

    会议结束后,我回到营盘,召集大家开会,把黄其将军的命令说了一遍。众人反应不一。林童笑道:“南门会不会打仗全在我们的表现如何,只要计策运用的好,我们是可以打几场伏击战的。”

    徐悠一听来了兴趣,急忙追问。

    林童也不理会,徐悠有点急。我言道:“要想打仗,必须严守军令,若有人违反军令私自行事,别怪我无情。”

    林童道:“正如黄将军所说,南门看似偏僻无事,可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胜负的关键。周瑜此人可以轻松击败黄祖,可见此人的不简单,如果这个南门的玄机他看不出来,那反而有些不正常了。所以南门之战肯定会有,关键看我们怎么应付。”

    我点了点头,之后开始整顿军务。因为这次扩招了一千人,甘宁的水军加入部队,还有三百精锐校刀手留在了黄襄将军的大营,全队变成了三千人。编制有些混乱。为了更方便的指挥战斗和下达命令。我觉定把他们进行整编。

    第一百人队实有两百人,一百骑兵亲卫,一百步兵,百人长是龙飞。考虑到现在的情况,我觉定将龙飞和一百骑兵亲卫单独划出来由我亲自指挥,不再占用第一百人队的编制。第一百人队由甘宁担任队长,全队从水军中抽调两百人,补足三百人。

    第二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阿三,其中一百人是长柄大刀手,从水军人员中抽调,补足三百之数即可。

    第三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郭用,从水军中抽调,补足三百之数即可。

    第四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张承,将水军剩余的一百人补入凑足三百人即可。

    第五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魏延,其中一百校刀手留在了黄襄将军军中,从新兵中抽调两百人补足三百之数。

    第六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陈恒,其中一百是长柄大刀手,从新兵种抽调一百凑足三百之数即可。

    第七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黄笑,从新兵中抽调一百人凑足三百人即可。

    第八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徐悠,原有一百校刀手,留在了黄襄将军军中,从新兵中抽调两百人补足三百之数。

    第九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周泰,原有一百校刀手,留在了黄襄将军军中,同样的,从新兵中抽调两百人补足三百之数即可。

    第十百人队原有两百人,百人长是蔡兴,此人我不太熟悉,原是张武属下,当时我们也没有太深的交情,不过李默大哥对他的评价还不错,想来也应该差不多。他的部队补足三百人便可。

    剩下的一些人全部交由林童指挥。

    计划好了之后,人员调动便在明天开始就是。

    部队整顿完之后,就是安排每个人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我和林童仔细商量过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各司其职。南面城墙宽有三百丈,我有十个百人队。让他们每个百人队负责三十丈的一段距离。从左至右依次排开。每隔三十丈插上一面大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