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苍龙三国-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收入。一月收入可达450贯。如果将铁块再进一步加工成为兵器、铠甲、农具,价值如果激增20倍,就是9000贯的收入。河东郡八成的铁器都产自河津县,并销往外郡,所以那里向来富裕。

    根据龙飞回报,那里县城被耿氏宗族控制,对风翼的到来很是排斥,似乎有招兵买马对抗的迹象。

    若想占领那里,少不得一场战争,可风翼初来乍到,新兵太多,还需时间训练,暂时只能放下。

    河东郡财源,其三曰池盐。

    浦坂城东北一百里外有一大湖,名曰运城盐湖。相传四千年前黄帝大战蚩尤,蚩尤之血幻化成了盐湖。这里是河东盐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这里产的池盐供养着北方三州近百万百姓食用。按照从池盐批发出去的价格算,每斗盐300文的价格来说,每斤盐50文左右,价格是米价的五十倍。如果再经过商人们长途跋涉的运输,到了卖给百姓手中,已经升到每斗500文左右了。

    盐虽然也是调味品,但是与葱、姜、蒜、酱、醋等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吃葱、姜、蒜、酱、醋,人还能活着。可长期不吃盐,人身体就受不了。

    所以盐既是调味品,也是生活必需的消耗品。就算价格再高,人一样得买。

    据查探,运城盐池,每日产的池盐有四十筐左右,每筐50斤,那就是2000斤。每斤作价50文钱,一天的收入就有100贯左右。一月下来就是3000贯。真是名副其实的钱袋子。

    据龙飞探查,运城县城被河内太守张扬派遣的大将高义控制,他们高筑城墙,一副据财而守的模样。

    哼!这么算下来,大部分的财源都被别人占据,自己手中有点价值的也就是煤炭了。

    风翼心中暗暗琢磨,如何去赚取经费了,粮食暂时不缺,没有钱,什么都玩不转。

    风翼轻装简从,只带了一个十人队的亲卫,来到了舜都煤田。

    这里的煤老板是个姓刘的商人,名叫刘球。经营煤炭生意已经二十多年,手下雇工十余人,每日能出煤5000斤左右,大约五牛车的量,都是用牛车运往外地冶铁工坊。

    在煤老板刘球的带领下,风翼简单看了看这里的环境,简单,脏乱,工人们浑身漆黑的在煤田中挖掘,然后用筐子背到大院里,每个工人每天能得10文钱的工钱。

    风翼到了大院里煤炭堆积的地方,屏退众人,俏俏的使用系统收取这些煤炭,结果却毫无反应。

    妈。蛋。这些原材料,自己的系统商城竟然不收!

    风翼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系统商城内卖的货物和曾经收取的物品。大都是经过粗略加工过的,比如土豆、小麦、大米、豆子都农产品,也都是经过收储等多道工序后的成品。肉类和鱼类制品,新鲜的没有,大都是经过处理的熏肉、熏鱼等能长期储存的。

    自己曾经卖给商城的东西,比如破损的刀剑、铠甲等,也都是制成品。

    自己刚打的猎物,系统是不收的,非得割好的肉熏制完,剥好的皮硝制完才能卖出。

    山中的铁矿石、铜矿石,石灰矿石,系统也是不收的,只有制成了铁锭、铜锭、石灰粉才有价值。

    同样,这些刚挖出的煤炭系统也是无法收取的,看来得进行加工才行了。

    煤炭的加工品有什么呢?焦炭?蜂窝煤?

    唉,这倒是个好主意,可以一试!

    风翼命亲卫们带了十斤煤回去,给了那煤老板刘球一文钱。

    回到城内,风翼花了十贯钱,从系统图书馆中下载了一张“蜂窝煤模具制作图纸”,上面有蜂窝煤铁质模具的制造方法。又花了五贯钱,下载了一张“蜂窝煤炉具制作图纸”。

    然后招来后勤部的阿三和铁匠张青父子,让他们根据这张两图纸进行制造“蜂窝煤模具”和“蜂窝煤炉子”。

    历史上,煤炭用于炼铁始于汉代,用于取暖,始于北宋。用于炼焦炭,始于明朝。

    但,这不是说,汉朝人就无法创造出宋朝才使用的东西,实际上,有了设计图纸,技术上根本没有难度。

    汉朝人一直使用木柴烧火,所用的炉子叫“灶”,现代农村保留的大锅灶就是那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大锅灶,只适合烧柴禾,不适合烧煤块。所以汉朝时定都长安,唐朝时定都长安,光是那百万人口烧柴,硬生生将长安周围的森林砍伐一空。原本水土丰美之地,变得逐渐荒漠化,再也不适合大规模居住了。所以在宋朝之后,再也没有朝代选择定都长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长安等关中地区大规模砍树烧柴,不无关系。

    到了宋朝时,选择定都开封,百万人口烧火所需柴薪量巨大。但是,平原地带森林少,木柴少,所以出现了直筒状的“炉”,用来烧煤,煤炭用于取暖才逐渐扩展开来。

    风翼决定,让这一进程,提前八百年出现,还能减少木材的砍伐,有利于环保呢!

    张青父子拿到两张图纸,兴奋异常,又是一种从没见过的新事物将从他们手中出现。不过两天时间,他们就将“蜂窝煤模具”和“蜂窝煤炉子”制作了出来。

    将煤炭砸碎成粉,添加一些黄土做粘合剂,加水搅拌成泥。用模具将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扁平圆的蜂窝煤球。晾晒半天之后,风翼俏俏使用了系统。

    “蜂窝煤球。重量:1斤。价值:0。2文。”

    好!好!好!自己的猜测是对的,煤炭进行初步加工之后,果然是可用的!附加值增加了一倍。

    不知道将这些煤炭炼化成焦炭,附加值会增加多少?

    风翼心中一动,从系统图书馆中,花费了100贯下载了一张“土法炼焦炉设计图纸”。

    这个土法炼焦炉是当年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虽然比起工业化的工艺产量低了些,质量次了些,污染大了些,还是很适合汉朝时代练焦炭所用的。

    风翼让后勤总管阿三张羡拿着五百贯,去舜都煤田,收购煤老板刘秋手中的煤田所有权,将煤田牢牢控制在军队手中。

    让张青率领五十工匠专门负责“蜂窝煤模具”和“蜂窝煤炉子”的制造。

    将“土法炼焦炉设计图纸”交给了张老爷子,他在巴陵时就有有过造窑炼铁的经历,所以将这项工作交给他,完全没有问题。

    后勤副总管杨云负责协调人手和物资供给,确保张老爷子的土法炼焦炉尽快建成。

    十天之后,五月初七。

    阿三出资五百贯购买煤田,煤老板刘秋感激涕零,他一天卖煤5000斤,作价才五百文,除去付给十个工人一百文,才赚400文,一个月下来才12贯,抛去运往河津县的运费,一月能赚10贯就算不错了。一年才120贯左右。阿三拿出的五百贯相当于他不吃不喝四年多的收益,已经是不小的数字了。所以刘秋很爽快的就将煤田卖出。

    张青负责的“蜂窝煤模具”已经积累了五十多个、“蜂窝煤炉子”一百多套。却因为铁锭不足的缘故,暂时无法再造了。

    如今产铁大县河津县与风翼对峙,铁锭越发难以购买了。

    风翼决定扩大舜都煤田的开采量。但是浦坂县内的闲散劳动力经过征兵,已经所剩无几。不可能再专门征发用于挖煤。

    所以,风翼经过思考之后,决定诱之以利。号召百姓在农闲时期来挖煤,煤场按照十斤煤1文钱的价格进行收购,多劳多得。

    如果按照一筐煤五十斤算,一筐就能赚5文钱。一个人如果勤劳,专职做运煤工,差不多能背十筐,那就是50文钱。一月下来就是1500文。如果做兼职,一早一晚,也能挖两筐,每天赚上10文钱。

    要知道,一名士兵一月的军饷才不过1贯,也就是1000文左右啊。

    所以,这个招募令一下达,很多周围的村民都踊跃参与,连县城内一些生活困苦的市民也都在空闲时去背上两筐。一文钱可是一斤米。一筐煤就能赚五文钱,这兼职的买卖做得。

    挖煤人数的增多,需要的箩筐也数量激增,也让中条山下溪口村箩筐编织户发了一笔财。

    风翼专门聘用了五十个煤场工作人员,将百姓运来的煤筛选。成块的好煤存储,将来运到炼焦炉,炼成焦炭。而散碎的煤,和煤粉则用碾子碾碎,和上黄土,用蜂窝煤模具变成一块块扁又圆的蜂窝煤。

    百姓固然可以得利,但是风翼通过加工,附加值获利更多。每天平均下来,能够收煤300筐。如果全部用来做蜂窝煤,一天能赚15贯。一月下来就是450贯。

    看起来似乎不多,却能细水长流,利国利民。

    目前自产的蜂窝煤除了供应军中烧火之用外,其实根本卖不出去。但是风翼有系统商城在,根本不怕没有销路,直接卖给商城,每斤0。2文钱。产量再多也不怕会出现产量过剩的情况。

    土法炼焦炉建在一个小河边的土坡上,建成之后,风翼也去现场进行了参观,一百多米长的土质焦炉,十几个烟筒冒着黑烟。有污染环境的嫌疑,但是如今这种状况,还是以发展为前提,再兼顾环境建设吧。

    这一次炼焦炉,一次可以装500筐煤块,合25000斤。周期为十天。

    又过了十天,五月十八。炼焦炉出焦。开炉,出焦,洒水,冷却,一整套工序下来。焦炭变成银灰色,拿在手中碰撞,有金属声,这才算是好焦炭。

    经过称量,成品焦炭约有12000斤左右。差不多两斤煤块才出一斤好焦炭。如果是现代工艺的的话,1。3斤煤块就能出1斤好焦炭。差距太大了。

    “焦炭,重量:1斤。价格:10文。”

    哦,想不到附加值增加了这么多!风翼心中暗喜。这几乎是原煤一百倍的附加值了。

    不过再仔细想一想,焦炭炼制不易,而且作为炼铁的重要材料。一斤铁能卖50文,这么一对比,焦炭一斤10文,也算是良心价了。

    看到试验成功。用系统商城将所有的焦炭回收,卖了120贯,收入小金库中。

    一炉五百筐,十天那能赚120贯。按照现在煤田的采煤量,十天3000筐,完全足够再开5个炼焦炉。

    这样六个炼焦炉一起开工,十天赚720贯,一个月就能赚2160贯。抛去各种开支,还能剩2000贯左右。

    这生意做得!

    至于蜂窝煤生意,不再扩大规模,反正现在也赚不了多少钱,主要用于维持煤场开支,推广新炉具,慢慢培养市场吧。

    打定主意后,风翼专门让后勤副总管杨云全面负责煤田各种事宜。扩建炼焦炉,制作蜂窝煤,推广新炉具。

    不知不觉,又半月过去。进入了六月份。

    土豆两千亩的种植量已经全面完成。

    舜都煤田的产煤量平稳在每日三百五十筐左右。

    蜂窝煤销售每月达到五万块,结余可以维持煤场正常开销。

    新式烧煤炉具已经在富裕家庭渐渐推广开来。

    六个炼焦炉全面投产。

    。。。。。。。。。。。。。。。。。。。

    六月初三,一个不好的消息自运城方向传来,运城驻守大将高义举行河东诸县会盟,共商讨伐伪河东太守风翼事项。计有十二个县参与会盟。其中,运城县出兵五千,河津县出兵五千,其他十个相对贫困的县共同出兵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