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虽有才学,然非有大胸怀者,不敢用之!韩奕如是想。

    “我观文伯兄才学俱佳,正是不可多得之才,文伯兄为何辞官返乡,以教书为业呢?大材小用了!”韩奕问道。

    王朴没有回答,只是连饮了三杯,情绪有些不佳。

    “世事纷乱如此,韩侯以为王某该当如何?”王朴反问道。

    “当知难而上!”韩奕斩钉截铁地说道。

    “好一个知难而上,王某自愧不如。”王朴淡淡地说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还不如悠然见南山,平时教书,闲时读书,来得舒坦些。”

    韩奕的目光透过窗外,见院角果然种了一丛秋菊。那菊花正在瑟瑟秋风中,傲然迎风而立,再打量王朴时,见他虽说想做个陶渊明,但脸上掩饰不住有落寞与失望之色,有陶氏之形却无陶氏之真性情。

    王朴中进士后,原本依附杨邠门下,这本来应该是别人求之不得之事。但他敏锐地意识到朝中文武不和,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风暴,身为杨邠门下文士,王朴既感觉到自己一无用处,反而会引火烧身,便辞官返乡,做起了教书先生。

    朝中文武不和,并不算新闻。但能感觉到有风暴即将到来,并且抽身离去,则让韩奕十分钦佩。假若真正覆巢,王朴不过是只蚂蚁,连韩奕都是在某种意上来说,都借助武人专政的形势,而位兼将相,成为封藩大吏的。

    知难而上,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韩奕扪心自问,他自己不也是静观事变吗?如果他真有知难而上之意,他至少应该为改善朝中文武关系尽点心力,但韩奕什么也没做。

    这时,蔡小五从外面走了进来,禀报道:“军上,你要找的人,都带来了。”

    “总共多少人?”韩奕问道。

    “城内三家印书馆中,所有会刻字的匠人,都请来了。总共有十人。”蔡小五答道。

    “韩侯这是何意?”李昉奇道。

    “嘉庆节时我跟你说过,我要改变一下雕板印书之法。今日我见文伯兄私塾之中的童子,大多只有手抄之书,想来是书籍太贵使然。”韩奕回道。

    “好!”李昉击掌赞道。他拉起不明所以的王朴,跟在韩奕的身后,往院外走去。

    郓州城内只有三家印书馆,所有会刻字的匠人,包括学徒、杂役与掌柜,满打满算也只有十人。蔡小五虽说是请,态度也还随和,但匠人们听闻节度使有请,个个心惊肉跳,纷纷在想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一不小心得罪了节度使大人。

    韩奕二话没说,命匠人们各去村外取半箩泥来,要求是质地、黏性与颜色各异的。匠人们面面相觑,但既然使相有命,各自去取了半箩泥土来。韩奕又命当地村正、里正,去找来几位泥匠、木匠。

    将黏性不同的泥土,分别过筛,剔除沙石杂质,再浇上清水搅拌,就像做土坯、瓦当一样,只不过塑成的是印章模样,然后放在阴风处晾干。这活计泥匠们最拿手,韩奕也不计较他们活干的好不好。

    待泥方块稍稍阴干,韩奕便命人刻成阳文。李昉饶有兴趣地站在旁边观看,见韩奕果然命匠人们刻上《千字文》。

    韩奕见天色不早,便向王朴告辞。隔了一天,韩奕又带着从人返回,只是多了一些从事制陶的匠人。如烧陶一样,将刻字泥方块小心放入火中烧制,这立刻显现出不同土质的优劣,一些泥字当即被烧裂。

    但既便是乌黑难看,韩奕仍命人挑出一些可堪一用的泥块,勉强拼出一篇《千字文》来。以一块平整的铁板铺在地上,用一铁范框住铁板,在铁范内的铁板平面上涂上一层松脂蜡与纸灰之类的,将字印密布其上,再用一平板盖在字印上,向下用力按压,将字印压平,然后再放在火上烘焙。

    因受热,松蜡融化,就牢牢地将字印粘住在铁板上。至此,就是王朴也明白韩奕的用意,更不必说那些以刻字谋生的印书馆匠人们。

    史上第一部有明确记载的活字印刷书籍就诞生了,尽管字迹有些模糊,并且每行字都歪歪扭扭。刻字匠人们是识货的,一旦有人给了启发,便豁然开朗,纷纷建言可试刻陶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王朴见韩奕虽身兼将相,但与短打扮的匠人们混杂在一起,或蹲或立,不是瞎指挥,就是亲自动手做粗活,忙得不亦乐乎,并不觉得有**份,这给他留下更深的印象。

    “若是冯太师知道世上还有如此速印之法,也就不用费心费力,花上近二十年去印九经了。”李昉笑道。他也效仿韩奕,亲手刻下自己的名字,结果一个“昉”字被烧裂成两半。

    “今日不过是小试,若是真能成功,那天下书籍的价钱可以立即下降。”韩奕又冲着那印书馆的掌柜们道,“就是不知印书馆是否有钱赚?”

    掌柜们知道韩奕的意思,这种法子是韩奕“想”出来的,在韩奕的治下,谁敢私自剽窃韩奕的知识产权?

    以前他们印书都是雕板印书,不熟练的匠人要是偶尔刻错了一个字,要么将整块雕板废弃,要么就将就着使用,这样一来,印成的书中往往会有错别字,误人子弟。熟练的匠人一年也刻不成多少板,费时费力,最后印成的书自然就贵了,能买得起的人也就不多,更何况现在文章不兴。如果能用活字印刷,虽然达不到雕板印刷的精美,但只有拥有了千来个常用活字,天下大部分书就可随时印制,能买得起的人自然就多了。

    所以,这里面是有赚头的。

    “要赚就赚别处的钱,赚全天下人的钱。”刘德点出了掌柜们的心思,顺便也说出了韩奕的意思,“咱郓州没什么了不起的特产,就是出得了质优价廉的好书本。若是全天下的读书人,读的都是咱郓州印的书,怎么说也是咱郓州人的荣耀!”

    “刘公说的对,要贩卖天下,将咱郓州印的书,卖给全天下读书人。”掌柜们巴结似地说道。

    “不!”韩奕却摇头道,“书籍之上满纸写的都是学问,微言大义,怎能说是贩卖呢?你能将孔圣人的话贩卖吗?”

    “请韩侯指教?”掌柜们不禁愕然。

    “这叫传播知识、传播学问。尔等都是与书籍打交道,应当比读书人还要斯文,你们就是圣人的门徒!”韩奕说道。

    “是、是,还是韩侯有学问!”掌柜们又都拍着马屁,“我等自叹不如。”

    “好吧,你们都回去忙吧。一个月后,你们都各自带着自家最好的作品来我衙府,最好每种材质的活字,各一种。我请咱们的掌书记与王状元来评判,能与雕板媲美者,我将有重赏。今后我将准你们自由经营活字印书事业。”韩奕吩咐道。

    “遵命!”

    望着告辞而去的匠人与掌柜们,韩奕有些得意。他相信利之所在,印书馆的主人们会拼命地去改进他今日指出来的方法。

    “韩侯,请受王某一拜!”王朴走到韩奕身前,一躬到底。

………………………………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叮、叮、叮叮!

    皇宫内,皇帝刘承佑从睡梦中惊醒,他猛然坐起身来。

    “爱妃、爱妃!”黑暗中,刘承佑在龙榻上摸索着。对了,他最宠爱的耿美人已经香消玉殒了,生前没能做上皇后,死后连个追赠为皇后的名份也没有,这全是杨邠这个权臣的阻挠使然。刘承佑一想到这件事,就耿耿于怀。

    “皇上、皇上!怎么了?”太监们听到皇帝的惊呼,纷纷掌起灯火。亮光让刘承佑感觉好点。

    “你们听到宫外有异常的声音吗?像是锻造铁器的声响。”刘承佑问道,“就是兵器坊那个方向!”

    太监与宫女们纷纷屏气凝神,侧耳聆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

    “陛下,外面只有风吹声,大概是要下雪了。哪有什么锻造兵器的声响?”太监们说道。

    皇帝打小就是癫痫病,现在看来不仅日趋严重,连脑子都有问题,深更半夜地瞎折腾人。太监们都这样想。

    刘承佑不信,直到每一个太监与宫女们都如此回答他,才将信将疑。他仍然抱着锦被,蜷缩成一团,在冬夜中哆嗦着。

    刘承佑感到害怕,因为近来不仅朝中文武之间争斗越来越凶,他甚至担心杨邠与史弘肇提兵入宫,将他的脑袋借了去。他有理由如此想。

    军国大小诸事,杨邠一手包办,没有杨邠点头同意,就是一个小小的主簿的任免也不能通过。他还以后生看待堂堂皇帝,皇帝心爱的女人,死后连一个名份都没有,这怎能让刘承佑心甘?

    太后有位乡亲,几十年未曾谋面,忽然得知邻家妹子成了国母,自然想进宫拜见,顺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想给自己的儿子在军中谋个差事。谁料,那邻家之子带着太后的懿旨去见史弘肇,赶上史弘肇不高兴,竟将这邻家之子一斩了之。可见史弘肇不仅目中无人,更是凶残了。

    刘承佑一夜未睡,第二天称病不朝。

    他称病不朝,满朝文武都不觉得奇怪,一来他时常发病,让大臣们习以为常,二来这个国家有皇帝跟没皇帝一个样,朝事不决问杨邠。当然,他的近臣如聂文进、后匡赞、郭允明之辈不在此列,今天联袂入宫探视皇帝龙体的,还多了位国舅,那便是李太后最小的弟弟李业。

    这四人最近也在争吵,因为宣徽北院使吴虔裕出镇郑州,朝中就多了个空缺,这个职位既显要,又是个肥缺。他们虽然都想得到这个职位,但是杨邠不松口,他们谁也无法染指,所以他们之间既便为这个职位闹红脸,但一说到杨邠,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立场一致。

    皇帝刘承佑苍白的脸色,让这些人吓了一跳。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郭允明抱着皇帝的腿,大声地说道。郭允明长着一副好皮囊,细皮嫩肉,说话细声细气,如同妇人,他其实是皇帝的男宠。

    “哦,爱卿来了!”刘承佑见到了老熟人,这才恢复点知觉。

    李业察颜观色,见皇帝并非是癫痫发作,问道:“陛下是否一夜未曾合眼?陛下身为九五至尊,应当以江山社稷为重。臣愿效犬马之劳。”

    身旁发出一声冷笑,聂文进故意说道:“陛下果真是九五至尊吗?今日陛下龙体有恙,除了我们几个,也没见别的大臣入宫探望。”

    刘承佑喝了一盏热汤,这才感觉好了些,问道:

    “朕昨夜整夜未睡,朕听宫外兵器坊中有锻造兵器之声,心中不安。诸位都是朕的手足之臣,不知有何教朕?”

    几个人相互望了望,都不开口说话。眼见刘承佑脸色越来越差,郭允明阴阳怪气地质问刘承佑道:

    “臣倒是有一计,就不知陛下有没有胆气做?”

    “郭允明,这是一个臣子应该说的话吗?”后匡赞怒道,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假如皇帝对自己的话有不悦之色,他立刻会收回自己的话,如果相反,那他就会立刻说得再重些,总之,他要让皇帝觉得自己才是最贴心的人。

    “卿勿须多言,诸位都是朕最信任的人,朕当然不会因言问罪的。”刘承佑摆了摆手道,他向郭允明投去殷切的目光。

    郭允明只是用右手简单做了一个向下劈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