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迅速的,人们的双耳被呐喊与痛哭声灌满。密集的箭雨无差别地覆盖在战事正酣的那一线,甚至难分敌我。

    敌军呐喊着从两翼向中间挤压,疯狂地砍杀着,镇北军前锋迅速消失在长枪大槊的瀚海之中,不曾留下一点涟漪。

    向训不忍看自己的部下惨死在敌军长枪大槊的合围之中,伏身策马向前冲刺,战马撞倒了阻拦在前的巨盾,迎面扑来的是不比巨盾脆弱的血肉之躯。

    鲜血迅速地滋润了干渴的大地,迅速地变干发黑,汗水与泪水洒在枯萎的野草上,飞快地消失不见。

    在一片嘶心裂肺的呐喊声中,向训率领着部下发动一次又一次汹涌的攻击,付出惨重的代价,让敌军大阵一次又一次跟着移动、扭转和变形。

    敌军被激怒了,躲藏在阵后的汉军马队呼啸着从两翼奔出,包抄到镇北军的两翼及身后。攻守易势,矛盾换位,镇北军被拆散、分割、压挤。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向训瞠目欲裂,发疯地率领着自己的牙队,左突右击,搜罗着自己的部下,呼喊着自己的部属向自己靠拢。镇北军将士艰难地披荆斩棘,好不容易集结成一团,小溪汇成了大河,又一次向敌军大阵的正当中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洪水再一次撞在了坚固的堤坝上,堤坝在这猛烈的撞击中颤抖了一下,出现了裂缝,被迫向后撤退。即便如此,堤坝仍然挺立在面前,令洪水徒劳无功。

    向训抹了抹脸上的汗水与血水,无奈地暂且退后。再回头看去,自己部下已经伤亡不下三成,这支成立不足两个月的新军,接受了一次悲壮的洗礼。

    还能再战吗?向训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太平驿直接关系到敌军主力的粮道安危与否,一旦太平驿粮道受到威胁,襄垣城下的一万五千余汉军野无所掠,撑不了多久。这正是向训想做的,也是韩奕曾交待他这么做的,尽管韩奕许他便宜行事。

    鲜红落日的余辉下,燥热稍减。镇北军重整旗鼓,再一次向太平驿的守军发起如飞蛾扑火般的攻击。

    守军稍稍愣了一下,他们不知这支不够看的对手为何如此的不知疲倦,也不知他们为何如此的百折不挠。但守军决不会因为对手的坚韧与顽强,而放下屠刀,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每个参与者都很清楚这一点,这来不得半点怜悯。

    十里外,落日,古道。

    一支运粮队被迫停了下来观望。这支由虒亭汉军大营出发的辎重队伍,满载着粮食与军械,正要经太平驿,运往襄垣城,他们不得不等前方太平驿的战事停歇下来。

    运粮的民壮大多来自太原府与汾州一带,他们松松散散地靠在道边的树荫下,遥望北方,那时他们家乡的方向。

    或许他们在思索,这一场战争似乎越来越猛烈,渐有旷日持久之势,让他们有家不得归,还有家中嗷嗷待哺的儿女。他们越想越不是个滋味,纷纷谩骂起监督的军士。

    平日里骄纵的军士们此时忽然都成了哑巴,除了一些人偶尔回骂了几句,大部人也都沉默不语。在这些背井离乡的军士内心深处,他们与面前的这些民壮没有两样。

    三五只蝉虫钉在树梢上,热烈地欢叫着,仿佛在嘲笑着人类。

    不远处的一棵矮树似乎在移动,就在押运粮草的军民以为花了眼的时候,三棵、五棵、数十棵矮树全都伏倒在地,像是被人连根拔起。

    “不,是周军!”

    “敌袭、敌袭!”

    蝉虫带着叫声,离开了它们眷念的树梢,振翅飞奔。紧接着,黑色的箭矢从水中、树上和道边的沟壑中,齐齐飞奔而来,带着令人恐惧的啸声。

    暴露在路中间的汉军军士惊恐地看着箭矢由远及近,来不得反应过来,便被掀翻在地。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百来位脸上及胳膊、手背涂着绿色草汁的野鬼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双目中射出嗜血的凶光,他们偶尔露出白色牙齿,暂看之下,如同地狱来的索魂厉鬼。

    雪亮的横刀从天而降,反射着落日惨红的色彩。这道光芒刺破了一个汉军的心房,短暂地闪过之后,那汉军成了无头尸体。

    郑宝收回抡出去的横刀,顺势一带,瞬间又割破了另一人的喉咙。

    这场精心设计的伏击,让汉军运粮队无从招架。但在郑宝和他的部下曹十三等人的心中,这场干脆利落的胜利并不给他们带来任何喜悦。

    潜伏,他们已经潜伏了一个月,除了传回去有关敌军调动的消息,并未起到太大作用。他的目标实际上是为了在汉军主力出了虒亭大营后,伺机烧了屯在大营中的粮草,令敌不战而溃。

    但汉军比他们想像的要更有准备,连日来不断有汉军自太原府团柏南下,入驻虒亭,虽然不多,但足以让郑宝望敌兴叹。这也意味着韩奕的计划失败。

    这场伏击战,在它刚爆发起,就宣告结束,敌军甚至连反抗都来不及。来不及逃散的民壮龟缩在粮车的左右,不知自己下场会如何。曹十三远远地问道:

    “衙内,怎么办?”

    “让民壮推着粮车,我等扮成汉军模样,去太平驿!”郑宝当即立断。

    部下们纷纷从汉军死尸上扒下军衣,举着汉军旗帜,摇身一边都成了汉军。民壮们吓破了胆,无奈着推拉着粮车往前进发。

    太平驿的战事如火如荼,双方都已经忘记白昼即将过去,黑夜将要来临,只有忘我的厮杀与酣斗。镇北军如同一块面团,被揉搓成各种形状。向训悲壮地率着他最为倚仗的牙队,勉强地应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突然,一股巨大的力量让胯下战马飞腾起来,战马的前蹄被伸过来的一把大刀砍断,伴随着飞迸四射血液,向训被狠狠地摔向前去。

    “将军,小心!”

    牙军争先恐后地飞奔而至,用血肉之躯阻挡住围上来的长枪大矛。碰撞在一起的双方军士,互相砍杀着,甚至厮咬着,一时间血肉横飞。

    向训勃然大怒,捡起一把长槊,杀入重围,长槊狠狠地洞穿了一个汉军小卒,更多的敌军蜂拥而至,让他疲于应付。

    难道明年的今日便是我的忌日了吗?向训甚至想到了这一点。韩奕也曾如他这般离死神接近,也曾如此悲观过,但韩奕挺了过来。

    “杀!”一阵洪亮的呐喊声,犹如晴天里的一声声霹雳,盖过杀戮战场中心酣斗人群的呐喊声。

    黑夜已经不期而至,背景是一条奔驰的长蛇火阵。成群的战马与役畜被人点燃了尾巴,受惊的牲畜发疯地往汉军后阵扎去,将所有遇到的军士践踏成一堆烂肉。

    战马的嘶叫声,役牛的哞哞叫声,更多的却是军士的惨叫声。

    后方的汉军军士齐齐往前涌去,如同后浪推前浪,将恐惧向战场的中心扩散。

    混乱之中,太平驿汉军主将的帅旗被人砍断。

    “汉军败了、汉军败了!将军死了!”呐喊声远远地传来。

    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一支奇兵彻底扭转了太平驿一边倒的形势,甚至反败为胜。混乱之中的汉军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本身不足以撼动他们,但这突如其来的奇兵借着黑暗与发疯的牲畜,成功地制造了混乱与恐惧。

    太平驿的汉军被冲得七零八落,又被向训的部下们趁机追击,死伤大半。迈过地上倒伏的尸首,向训没有向郑宝道谢,只是凝视了他一眼:

    “在这里看到你,那说明韩帅的计划落空了。”

    “敌军大营防守甚严,郑某环伺左右,却不得机会。”郑宝一双虎目饱含忧心忡忡之色。

    “看来,只有劳驾,请郑老弟往潞州跑一趟。是时候了!”向训道。

    “将军意欲何往?”郑宝点点头,问道。

    “我虽有意去襄垣,但鹿台山万万不可无人驻守,须防备敌军趁我虚弱来夺我大营。一旦失去鹿台山之堡垒,不仅韩帅危险,就是潞州城也岌岌可危。郑老弟不必停留,连夜去潞州见过沈观察,办完最要紧的事情,立刻赶回鹿台山,那时不管如何,你我再一同赶往襄垣。”向训道,顿了一顿道,“胜败在此一举!”

    郑宝郑重地点了点头:“胜败在此一举!”

    他跃上战马,回首望了襄垣城方向一眼,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中。

………………………………

第二十章 关山8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二十章 关山8

    晴朗的夜空中,一弯新月初升。“周”与“韩”字旗仍高高地飘扬着。

    城内的韩奕,看起来十分轻闲,似乎全没将围城强敌放在眼里。

    看在部下将佐眼里,那都成了他稳坐中军帐不动如山的气度。尽管如此,普通军士们在大军围城日久之时,难免对韩奕迟迟不肯下令突围感到不解。

    他与一队普通士卒正蹲坐在一起,背靠着城墙,享受着夜晚暂时的安宁与清凉。随军役畜已经杀完,已经开始成批宰杀战马,他希望战事不需要拖到自己杀尽战马之时。

    “话说我们这襄垣城,可是大有来历的,它至少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它的缔造者,名叫赵襄子,此城因他而生。其人虽贵为赵氏之子,但他原不过是一个小妾所生的庶子,而且是狄女所生。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终究成了一代君王,他的国家名字叫赵。提到‘赵’字,大伙都不陌生。

    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不过据说这位赵襄子长得有些对不起人……”

    “话说赵襄子凭借自己的才干,终做了赵氏的继承人,彼时晋国已经名存实亡,其国政被四家把持着,分别为智、赵、韩、魏四氏。在这四氏中,以智氏的实力最为强大,其家主智伯为晋国的正卿,他想独霸晋国,便胁迫韩、魏两家,先想灭了赵氏,妄想个个击破……”

    “赵襄子不畏强敌,也不与敌争夺一城一地之失,退保赵氏的根据地晋阳,以地利之险,人事之和,克敌疲之短,相机再战,就如我等今日这般……智伯久攻不下,无奈,就想出了个水灌晋阳的办法……”

    韩奕很有说故事的天份,军士们被他的故事吸引住了,更何况今日亦如赵襄子时代,被强敌团团围住。有军士忍不住追问道:

    “水灌晋阳,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相公,我们如今困守襄垣,要是城外汉军也使出这个法子,那可如何是好?要知这襄垣地界,西高东低,襄垣城一带地域最是低洼。”

    “呸,这天好久没下过雨了,要是真能引水灌城,汉军早就使出来了!”另有人给出了答案。

    “相公,您快说说,这叫赵襄子的能守住晋阳城吗?”

    “赵襄子当然守住了晋阳城,他不仅守住,还一守就是两年。部下想突围出城,他也不允许。”韩奕的目光在这两位的军士的脸上特别的停留了一下。

    “那他一定不缺粮食。”步军都头党进若有所思,嚷嚷道。

    “没错,赵襄子或许不缺粮食,可是总该有坐吃山空的时候,难道他不怕有粮尽的那一天吗?”吕福质疑道。

    “赵襄子之所以能守上两年,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胁从的韩、魏两家出人不出力。诸位想想看,万一这赵襄子要是败亡了,那么接下来会轮到哪家?兔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