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汉联兵抬着各式攻具,机械地向前进发,浑然不顾危险随时从天而降。

    咚、咚!巨大的闷哼声响起,地上多了一片血肉模糊的残肢,紧接着是辽汉联兵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声。这是一个人间修罗场。

    弹雨忽然变得稀疏。

    “大人,石弹就要耗尽了!”有人惊呼道。

    “不要慌,拆县衙,取石料!床弩准备!”刘熙古沉着应战,发布了简短的命令。

    利用巨砲短暂的熄火,辽汉联兵呐喊着,冒着从天而降的巨大威胁,踏着地上的血肉,麻木地继续向前,又丢下百余具尸首,终于抵近城墙。

    但他们又遇上了迎面而来的弩箭。城头上的各式床弩发动了,两人床弩,三人甚至五人七人床弩一字摆开,交叉射击,端氏军民喊着号子扯动着绞绳,城墙下一百五十步至六十步以内成了令人生畏的死亡地带。

    箭雨狂热地向下倾泻着,当面的辽兵如茅草一般被一股股巨大的力量推倒在地,死不瞑目。

    近了,终于近了。

    辽汉联兵发现守军似乎后劲不足,抓住这稍息转逝的时机,越过流血的土地,终于抵达了城墙下。这里是巨砲与床弩的射击死角,他们终于可以还击了。

    蓦的,城头上扔下黑色的带着火星的圆球状东西。

    “咚!”

    “咚、咚!”

    圆球的东西发生爆炸,此起彼伏,犹如一道道闪电夹杂着雷鸣般的声响在城下人群中爆起。铁钉、铁片、铁珠随着爆炸声四射,敌军被炸蒙了,残肢横飞,鬼哭狼嚎。

    但这绝不是最后的杀招,城内城头各式的石弹、火弹、弩箭齐发,每一件武器都飞向密集的人群。

    空气中弥散着刺鼻的硝烟气味,还有一浓烈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这是天雷之怒,恐惧在敌军中扩散,他们蜂拥而来,又蜂拥急退,丢下了数百具尸首。

    白如虎站在城头上,他的脑海中还在回荡着辽兵惨绝人寰的喊叫声,庆幸自己不是敌人中的一员。巨砲与床弩的威力自不必说,这种名为震天雷的火器,则是他此前闻所未闻的强悍武器。泽潞到处都有制造这种火器的硫硝炭,算得上是就地取材。

    “刘大人,你看我们何时才能真正获胜?这已经是第十天了。”白如虎问道。

    “为时不远矣!”刘熙古手捻长须,故作轻松地答道,“韩相公已经亲率大军来援,只要我等再坚持几日,北虏必将败亡。”

    “那太好了!”左右众人纷纷说道。

    “好了,大伙都累了,除了当值的,都赶紧歇着吧。说不定,天亮前辽人还会再攻来。”刘熙古挥了挥手道。

    “辽人将我们围困数重,大人怎知相公来援?”白如虎心中狐疑。

    他见劳累一夜的刘熙古在城墙下军营中,随便找了地方合衣躺下,酣睡如死,这才忍住没问。

    刘熙古当然不知韩奕早已率军入了泽州地界多日,他只是为了让城内军民保持旺盛的斗志而已。

    端氏城外二十里,韩奕立在寒风中,眺望端氏城的方向。

    寒夜中,战马打着响鼻。端氏城方向的火光彻夜未熄,指引着周军向它逼近。

    身后除了自己的两百最精悍的牙队,就是呼延弘义率领的一千二百步军,蔡小五的二百五十名斧手,加上部分州兵与乡勇,总兵力不到两千,这是韩奕目前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

    “听说六哥做了父亲?”韩奕回头问李武道。

    “离开鹿台山的那天,刚好收到家书,内人给我生了个儿子,七斤二两。”既便是黑夜,韩奕也能感受得到李武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六嫂那么纤弱的人,竟生了这么重的孩儿。六哥怎不早些告诉我呢?要不是呼延大哥今日说起,我还不知道此等喜事。”韩奕责怪道,更像是自责。

    “这不是一直忙着行军打仗吗,军务既多又急,大伙都忙得脚不沾地。要不是你今夜提起,我都忘了我已为人父了。”李武摊着双手,苦笑道。

    “可想好给我那侄儿取个好名字?”韩奕问道。

    “我不过粗通文墨,认识几个字罢了,还是请老七给你侄儿取个名吧?一定要响亮!”李武道。

    “那就叫破虏吧,李破虏!”韩奕想了想道。

    “好,这个名儿够响亮,正合我意!”李武大笑道。

    “七哥不够意思,将来我也会有个儿子,你也给我儿子取个响亮的名字!”蔡小五嚷道。

    “那你得先娶妻才行!”李武骂道,“有你七哥作主,你想娶哪家的女儿都行!我听说高怀德有个妹妹,不如就先给你预定了。”

    “六哥说笑了,我年纪还小,正是吾辈杀敌立功之时,何谈家室之累?”蔡小五道。

    “嘿!”李武嘿嘿一笑,“真的吗?”

    “那还有假?”蔡小五僵着脖子道,“再说我们八兄弟中,我排行最末,七哥还未成家,我怎急着娶妻呢?”

    “小五这话怕是言不由衷吧?”韩奕质疑道,不待蔡小五反驳,又道,“今日既然小五提出来,我就给你那不知在哪的儿子提前取个名字,就叫蔡讨虏吧!”

    “嗯,这个名字我喜欢,一听就知道是个元帅级的。不像什么破虏的,至多是个先锋将。”蔡小五道。

    李武当即表示反对。

    李、蔡二人嘻嘻哈哈,直到呼延弘义从前方走了过来。

    “辽人刚经历一场恶战,这会儿恐怕正躺着睡觉呢。军上还要等到何时?”呼延弘义问道。

    韩奕点点头,高举起铁枪,望着身后的部下们高呼道:

    “狂胡欺我太甚,杀我百姓,其罪难书,人神共愤。我等隐忍已久,今夜正是我等破虏之时!前进!”

    一阵压抑的骚动声中,牙队开始缓缓启动,接近敌营时突然加速,然后如一条奔涌的河流,争先恐后地勇往直前。他们总是杀在最前方,因为他们所尊敬的最高统帅总是冲在最前方。

    辽人累了,即便是清醒着,他们只有抱怨酋长的力气。连日来的酣战,死伤无数,却不能近城池一步,满营哀号,最要命的是肚子里饿得慌。

    大地颤抖起来,如雷的声响由远及近。

    韩奕亲率牙军,如一把利剑,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狠狠地直插敌营。狂飙的战意,在韩奕的胸膛中熊熊燃烧着,逼迫着他疯狂地突击、冲杀再冲再杀。

    牙军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火箭迅速点燃了敌营中当面一切可燃的东西。

    蓦然惊醒的辽兵,慌乱着寻找着兵器,却被迎面扑来的对手狠狠地撞翻在地,踩成肉泥。

    “敌袭、敌袭!”辽兵们呐喊着。

    辽营中乱成了一锅糊,他们像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无法有效地反击,甚至搞不清对手到底有多少人马。只见到处是周军龙腾虎跃的身影和从黑暗处射过来的利箭。

    呼延弘义与蔡小五等步军接踵而至,他们此起彼伏地呐喊,故意驱赶着衣甲不整的辽兵与汉兵乱窜,制造着恐慌。

    没有什么比一无所知更让人恐惧了,辽兵相互推挤着,践踏着,抢夺着战马,自残而死伤的,远远高于死于周军刀下的。

    夜袭的精髓在于突然与狠辣,绝不容许给对手任何丝毫的喘息之机。牙军嗷嗷叫着,亮着嗜血的獠牙,浴血奋战,反复冲杀,冲乱了辽人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马,杀得热血沸腾。

    蔡小五率领的刀斧手们也不遑多让,两百五十名手持战斧的壮士结成密集的战阵,不疾不徐地向前推进,上砍骑手,下砍马腿。骇人的巨斧抡圆了,当面之敌无不被一劈两半。

    “痛快!”呼延弘义抡着陌刀,杀入了群敌之中。

    城内,刘熙古突然惊坐了起来。

    白如虎胡乱穿上皮甲,提着马槊闯了进来,语无伦次:

    “大人,城外……援兵……援兵……真的……来了!”

    “镇定!”刘熙古站起身来,厉声喝道。

    “是!”不知怎的,白如虎不自觉地服从道。

    刘熙古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三步两跳,敏捷地登上了城头,举目眺望城外敌营。

    辽营成了一座火海,爆烈的喊杀声响彻夜空。

    “白指挥,率你的吐浑营,出城!”刘熙古当即命道。

    “大人,你呢?”白如虎问道。

    “守城是我的责任,你敢断定这不是辽人使出的奸计吗?”刘熙古答道。

    “我真服了你,刘大人!”白如虎呆了呆。

    城门徐徐打开,早已按捺不住的五百吐浑人爆喝一声,如离弦之箭直奔杀阵。吐浑人在城中待了不少时日,在守城时他们虽然担负着支援四面城池的任务,但这种守城他们一直并不能派上太大用场,早已经急不可耐起来。

    吐浑人的加入,成了压倒辽汉联兵的最后一根稻草。白如虎与韩奕的牙军合兵一处,巨大的闷哼声搅动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咚、咚、咚咚!

    端氏城头上的战鼓响了起来,周军正杀得兴起,闻听战鼓之声,士气又高涨两成。敌军承受不住这猛烈的攻击,汉兵首先溃散,恨不得长着翅膀飞逃出这修罗场,辽兵也紧接着溃不成军,各自逃离。

    东方终于泛起来鱼白,“韩”字帅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大周将士们簇拥着这面帅旗列队往城门行来。

    刘熙古释然地放怀大笑。

………………………………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陕州外,一位老将风尘仆仆,征色重重。

    老将虽然须发皆白,但脸上是健康的红润色,一身披挂虎虎生威,正是老当益壮的模样。这位老将不是别人,正是以陈州防御使的身份充任西北行营都排阵使的药元福,他最善使的兵器是一把铁挝——在开运元年与二年两次抗辽中,辽人曾在此兵器下丧命者不计其数。此番他因为押运粮草而最后一个赶到陕州。

    大周北征大军的行营暂时设在陕州外的黄河渡口边,当朝第一重臣——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枢密院使充西北行营都部署的王峻已在此停留了二十多天。

    王峻端坐在帅营中,诸将环伺,如众星捧月。更有一班歌伎粉墨登场,呤风弄月,好不逍遥。

    药元福带着一股寒风入了辕门,直入中军帐,冲着王峻行礼,王峻也只是微微颌首:

    “药将军辛苦了,这里有酒有肉,王某正好可为将军接风!”

    “多谢相公厚爱,老夫不过是相公麾下诸将之一罢了,当不得相公如此厚待。老夫在陈州时便闻到了辽人身上的膻味,一得陛下诏命,便马不停蹄地前来效命,请相公下令吧!”药元福大马金刀地坐下。

    王峻脸上的肌肉似乎僵硬,但他很快便恢复了过来,诸将也都神色各异。

    “药将军英勇善战,老当益壮,在镇日又崇尚宽俭待民,天下皆知。陛下也常对老将军极有赞誉,此番王某谨奉君命,率军北上抗辽,诚实勉强,能得药老将军助战,幸甚、幸甚!”王峻道,“愿将军稍安勿躁,王某自会有仰仗将军之时。”

    “今大军云集,正是一鼓作气乘势而为之时,依药某拙见,大军久驻陕州,恐怕有损士气。”药元福有话直话。

    “药将军勿须多言,本帅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