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里冷的紧,冯道紧了紧裘衣,对着城头喊话:

    “老夫冯道,是哪位将军在此驻防?”

    城头上沉默了半晌,有雄浑的声音传了下来:

    “在下铁骑军韩通,奉命在此驻守。敢问太师有何指教?”

    冯道听是韩通在这里驻守,心中暗喜:“老夫要入城见你们韩帅,请将军打开城门。”

    “请太师见谅,我得到消息称太原有密谍出入晋州,似有阴谋,为防有变,夜间任何人不得出入晋州城。”韩通回道。

    “老夫身为天子钦使,难道也不能入城吗?”

    韩通沉默了一下,命人从城头上放下吊篮:“那就委屈太师了。”

    冯道也不跟他计较,只身一人,借着吊篮上了城头。刚一踏上城头,冯道冲着韩通道:

    “久闻韩将军刚直忠诚,今昭义帅韩子仲以下犯上,私自扣押王相公,威胁朝廷,难道你也跟着起哄吗?他要是造反,你也跟着造反吗?”

    韩通低头说道:“太师,韩帅并非要造反,否则王相公焉能活到今天,他更不会坐等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将军抵晋。我们滞留在晋州城,非是特意为难朝廷,更不是造反,只是为讨个公道,仅此而已。”

    “哼!”冯道不怒反笑,“好一个讨公道,可笑至极。兵事向来无小事,前***们为国而战,浴血疆场,何等的英雄忠诚。今***们只为讨个公道而以兵犯上,你们敢保证将来不会因琐碎小事而扬言谋反?莽夫、愚蠢、可笑!”

    “太师明鉴,我韩通并非小人,岂会见利忘义?如果有人胆敢谋反,末将愿誓死保卫陛下。我也敢保证韩帅更会如此。”韩通急道。

    韩通毕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又恰好是个直肠子,他经不起冯道三言两语的试探与恐吓,便露了底细。

    冯道嘴角露出一丝难以被察觉的微笑。

    “那你速带我去见韩奕。你们紧闭城门,城外的人已经准备好攻城了!难道你们要让曾遭辽人肆虐的晋州人再经历一次自相残杀吗?”

    说到底,包括韩通在内的韩奕一系的兵将们,有犯上之举,却无造反之心,只要不是被逼入死角,他们是不会与侍卫军交战的。不论韩奕一系的兵将们对韩奕如何地敬服,此时此刻,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期待着能够圆满解决僵局。

    韩通连忙引着冯道去见韩奕。

    节度府内,韩奕正在认真地擦拭自己的佩刀。

    灯火辉煌,狭长的横刀正闪耀着慑人的光芒。

    双手仍沉稳的很,韩奕内心却彷徨不安,因为他真的不想让事态失去控制。当初曹彬与党进的莽撞之举,促使他顺势将王峻扣押,现在看来局势有失控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危,难道要他弄假成真,举兵造反吗?他就只能亡命天涯了。这不仅与他的本意相违背,他也得考虑自己的部下,还有他们在京亲属。

    权力有多大,责任便有多大。

    “子仲似乎心有顾虑啊。”冯道径直迈入了明堂。

    “虽然如此,但杀个把人还是很有把握的。”韩奕并未起身,他板着脸,不让冯道看出自己的忧心,尽管冯道早就看穿了他一切的把戏。

    “你这把横刀应该杀过很多人吧?”冯道盯着韩奕手中的刀问道。韩奕仍在擦着刀刃,擦的很认真,就像是在抚摸情人的脸。

    “确实如此。刀比剑好,它不是用来佩饰点缀的,它比剑厚重,比剑朴实无华,比剑更利于杀人。”韩奕道。

    “你这把刀是用来杀辽虏的,是用来杀贪官污吏的,是用来平定乱臣贼子的。可惜的很,你却将要用它来威胁朝廷,陛下要是知道今夜晋州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不会担心自己的江山安危,只是会很伤心。因为他不想让世人因此嘲笑他,他最钟爱的一员大将最信任的一个臣子,竟然会用刀来威胁他。”

    “那依太师高见,我该当如何?”韩奕反问道。

    “好吧,你想要什么,不就是想扳倒王秀峰吗?你可考虑过陛下将来对你的观感?”冯道问道。

    “我个人的荣辱并不重要。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替战死的将士们出一口怨气,我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韩奕答道。

    “那就如你所愿,不过你也会付出代价,你别想还保住你已经得到的。”冯道冷漠地说道。

    “太师这话是代表陛下吗?”

    “我得承认,陛下并无明确旨意,他唯一想要的就是你收兵且王峻安然无恙,你们君臣如故。如今这个时候,陛下不答应也是不行。如果陛下将来降罪,那就由老夫承担吧,我不能看着你聚兵造反的罪名变成事实。”

    明堂里沉默了下来,冯道立在正中央瞪着韩奕看,等着他做最后的决断。城内城外传来一阵又一阵骚动与谩骂声,侍卫军将晋州城团团包围,局势似乎处于失控的边缘。

    韩奕内心纠结着,他既不后悔也不甘心,突然将手中横刀插回刀鞘,发出龙吟般的声响。横刀高高地横举在头顶上,他认真地审视着刀鞘上古朴的纹饰,内心中有一丝不舍。难道真如王峻所言,到头来还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吗?

    “郑宝!”韩奕喝道。

    “在!”郑宝应声进来。

    “命三军营指挥使及以上将校即刻来此,我有话要说。”韩奕命道。

    郑宝犹豫了一下,奔出传令。时间不大,呼延弘义、向训、高怀德、韩通、陈顺等将校云集,人人脸色复杂。如果让他们为国而战,他们决不会有任何顾虑,也不会有任何彷徨。

    “从现在起,呼延将军代替我掌管义勇军……”韩奕道。

    他还未说完,呼延弘义惊道:“这怎么行?你是我们都指挥使,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谁敢削了你的军职,得看我们答不答应。”

    “义勇军乃是你一手所创,除了你,我们不听任何外人的命令。”蔡小五道。

    “住口!”韩奕骂道,“呼延兄弟是外人吗?义勇军不是我私人的部曲,他们是我大周的军队,尔等无须多言。无论谁任义勇军主官,无论听从何人的命令,义勇军将士永远是爱国爱民浴血杀敌的好儿郎。我不能让你们沾上一丝污名,更不能让你们将来背着叛国作乱的罪名活着。”

    众将校低着头,默默地听着。高怀德道:“眼下……韩帅有何打算?”

    韩奕将目光投向冯道。冯道道:

    “韩帅应先上表请罪,其他的事情,老夫来办。”

    蔡小五威胁道:“那太师应当办的好些,不要逼人太甚。”

    冯道无视蔡小五的威胁:“老夫心里有数。”

    ……

    回到城外侍卫军军营,范质等人围住冯道。冯道有些疲倦地说道:“事情没有变的太坏,韩帅并无与尔等交战的决心,他已同意,让药将军率一营军士入城驻扎,以表明他的心迹。”

    “药将军忠勇,决不会与韩奕站同一条船,这我能信得过。但仅此而已?”郭崇有些不敢相信。

    “郭将军还是安排撤围吧,冤家易结不易解,剩下的事,老夫与文素来办。”冯道挥了挥手,下了逐客令。众将纷纷散去。

    “太师,眼下局势似乎得到缓解,下一步将如何?依我看,韩子仲是铁了心要陛下免去王相公内外一切职权,陛下会答应吗?王相公虽然有过,陛下焉能因为受威胁而罢了他的一切职权?这让陛下将来何以自处?”范质问道。

    “文素判断的没错,韩子仲确实让陛下为难。”冯道转而晒笑道,“可难道你没发现,陛下将难题抛给了我们吗?”

    范质眼中一亮,转而黯淡。

    “请文素备好文房四宝,老夫口述,你来撰写。”冯道道,“陛下想置身事外,这怎么可能呢?这可是他的天下!老夫想出一策,让陛下头疼去吧。两败俱伤,国之憾事啊!”

………………………………

第四十二章 解甲8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四十二章  解甲8

    正月十五,上元节。

    以往安定朝代的这个时节,所有城市总会在这一年几天张灯结彩,全城欢娱。无论寒门男女还是高门大户人家的女子,都会在这一天抛头露面,尽情地夜游观灯。文人墨客们则大发诗情,写出诸如“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之类的诗篇来。

    但在大周广顺二年的这个上元节,帝国西北重镇晋州城内静悄悄的如同一座死城,这既是因为这座城池刚刚经历过一次战争,更是因为朝廷三万侍卫军将它团团包围,似乎有一场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的战争一触即发。

    老将药元福走出自己设在城中的军营,深吸了一口干冷的空气。此时此刻,他是晋州城中唯一不需听昭义节度使韩奕命令的人。就是药元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算是韩奕的敌人还是同情者,或许后者的成分应该多一点,否则他不可能被义勇军放进城内驻扎。

    一轮冷月高悬夜空,清冷无边。

    月光下站着一队甲士,他们静静地立在街中央抬头望月,如同一尊尊雕像,神情祥和安静。药元福见为首的正是昭义节度使韩奕——此城此时真正的主人。

    “韩帅思乡了吗?”药元福意有所指地问道。

    “古人有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韩奕低下头道,“谁人无故乡?谁人无父母?但生我们的地方已经没有我们至亲家人了。譬如说我吧,家父在开运初亡于契丹之手,家慈忧伤成疾,亡故前留下遗命,命我携剑远行,杀辽报仇,功名未成不得还乡。敢问药将军,至今辽人仍肆虐雁门,侵扰沿边,边境时有警讯,我有何脸面还乡告慰双亲?”

    “是韩帅多虑了,药某以为,韩帅今日成就,已经无愧于令母的遗命。韩帅难道不知,你的英名武功,可以止河东小儿夜啼,在辽人的眼中,你的雄名已经直追符王。”药元福努力劝导道,“更何况,恢复幽云,并非三年五载之功可成,更非韩帅一人之责。愿韩帅重整旗鼓,再为国杀敌立功。”

    “药老将军勉励之辞,令人鼓舞,韩某感激不尽。”韩奕扬了扬自己的佩刀,强颜欢笑,“五年,十年,抑或是二十年,可恢复幽云吗?”

    “五年不可能,二十年或许有些稍久,但至少韩帅能活着看到那一天,因为你正值青壮年纪,还有大把的年月去建功立业。当今天下分裂,我大周四邻皆是不服王化之敌邦,更不必说在雁北牧马的辽人,我大周朝廷君臣皆有统一天下之心,等国强民富兵强马壮之时,必会四处用兵,到那时正需要如韩帅这样杰出的将帅,为国开疆扩土,平定四方。老夫曾听人言,韩帅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之警句……”

    “药将军不必再劝我,关于眼下之事,我自有分寸。”韩奕有些粗鲁地打断药元福的劝说。

    “退一步海阔天空,韩帅何必如此硬气执拗?当年内难事发后,陛下曾斩树发誓,诏告诸军,愿与你同富贵,君言犹在!”药元福急公好义,认为自己有必要苦口婆心地劝说,“要是真到了与朝廷兵戎相见之时,韩帅将如何自处?你的名号将为世人所唾弃。”

    韩奕懊丧道:“还是那句话,人争一口气。不过,我有自己的底线,不敢有猖狂之念。倘若真需要用刀箭解决此间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