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悲的下场!”

    “是!”韩奕愣了愣,垂手称谢。

    杨凝式颌首道:“子仲回去吧,就此诀别,恕老夫不远送。”

    “杨公厚赠,晚辈无以回礼,临别送杨公吉言一句,愿杨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韩奕答谢道。

    “好句!”

    告别了杨凝式,韩奕与郑宝、曹十三走在街上。

    整座城市早已经从晨曦中醒来,立刻变得喧闹,郭威在汴梁城登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汴梁城的人口日渐增多。城内市坊布局反而显得有些局促。

    三人低着头穿过人群,与周遭热闹的街头恍若隔世。郑宝似乎故意打破这难言的宁静,开玩笑道:

    “这下好了。要是将来我们兄弟穷的揭不开锅,就将这两幅杨少师的墨宝典当了,一定不愁吃穿了。”

    听郑宝如此说,韩奕难得露出一丝微笑:“小宝说的极有道理,要不咱们兄弟二人每人一幅,各自当作传家宝?”

    “那怎么行?咱们兄弟虽然萍水相逢,但胜似亲兄弟,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哪有分家当的道理?”郑宝反对道。

    “我现在落了职,只有一个有名无权的爵位,小宝正是青春年少的年纪,你不如和你的‘追风十三骑’去滑州找呼延大哥,就在他那里多历练一番,免得在我身边无所事事,空耗时光。”韩奕忽然道。

    “兄长这是何意?”郑宝奇道。

    “杨少师说的对,我因为太有**,所以就乱了方寸,顾虑又太多,我不如就此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说不定会是海阔天空任鸟飞呢!世人都说杨少师是位疯子,却不知道这是他的处世之道,没有人去为难一个疯子,也没有人愿去跟一个疯子计较道理。”韩奕道,顿了顿又道,“义勇军的兄弟们都在滑州驻扎,你去了那里,务必叮嘱陈二哥与冯三哥,让他们二位务必安抚住众位兄弟们,千万别节外生枝。”

    郑宝见韩奕心意已决,便问道:“那兄长准备留在京城里做寓公?天大地大,何处不是我们兄弟的去处?”

    “我先将你婉姐姐娶进家门。家?这偌大的京城,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青州。”韩奕眼角有些湿润,颇有提剑四顾两茫茫之慨,“想当年我与你小五哥携角弓离家从军,身为人子,已有数年未能亲至双亲坟前祭拜,心中愧疚难当。此番我正好无官一身轻,不如回家祭拜双亲,以尽人子之道。”

    “长兄为父,小弟自当遵行!”郑宝答应道。

    回到自家宅第,韩奕赫然看到李小婉正端坐在厅堂中沉思。只见那飞云髻梳的高高,因为没有细心打理,而垂下一绺青丝,她秀眸惺忪,有些憔悴,更增添了一份柔弱之美。

    “二郎回来了!”李小婉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猛然抬起头来,迎了过来,像是一位妻子迎接自己从远方归来的丈夫。

    韩奕见她似乎是来了很久,神情有些憔悴,便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嗯,我回来了。”

    “二郎饿了吧,我亲手煮了一锅汤饼,二郎不如尝尝?”李小婉将韩奕扶到交椅前坐下,张罗着侍女银玲奉上自己亲煮的一碗汤饼。

    韩奕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又累又饿,倘若不是因为自己出身军伍,习惯于餐风宿露与艰难跋涉,怕是经不起这一夜的折腾。

    这注定是韩奕一生中吃的最难忘的一餐之一。

    “二郎,可还对你胃口?”李小婉面带希冀之色。

    “小婉的厨艺不错。”韩奕挤出一丝微笑,在李小婉的注视下,将碗中的汤汤水水吃的一干二净。

    银铃连忙又去厨房端出了一碗,韩奕面露苦色,急唤道:“银铃,我已经吃饱了。”

    “胡说,就一碗汤饼,怎够你吃呢?”李小婉嗔道,“你不是因为刚丢了官,怕家无余粮吧?”

    “那好吧!我再吃一碗,就一碗!”韩奕无奈,只好又吃了一碗。李小婉见他吃完,脸上露出满足的喜色,将昨日以来的牵挂一扫而空,她那一双包含柔情的眼睛让韩奕感到无比温暖。

    “哎,我总是让你不省心。”韩奕满心歉疚道。

    “人们常说,夫妻本是同命鸟。我们就要成为夫妻了,哪里还分彼此,你就是成了平民百姓,我也只愿嫁给你,你是赶不走我的。”李小婉扬着脸道。淡淡倦倦的笑意,缠绵在她的嘴角,让韩奕有亲吻的***。

    这一切都从当年逃难时的仓皇就注定了。

    可就在这时,偏院厨房处传来郑宝杀猎似的吼声,大煞风景:

    “吕福,这是你煮的汤饼?咱家的盐不花钱?天杀的,咸死我了!”

    李小婉脸色剧变。韩奕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安慰道:

    “这汤饼,盐放的稍多了些。不过,一般人还没福气消受。”

    “都怨我!我不该做汤饼时走神,许是我多撒了一把盐。”李小婉既羞又恼,如乳燕归巢,扑到韩奕怀中,几乎要哭了起来,“二郎,你怎能如此傻气,硬是吃下这两碗?”

    “这是你的一片心意,纵是毒药,我也能吃下。”韩奕笑道,他轻揽着李小婉的娇软的身子,爱抚着她柔顺的秀发,心头一片柔情蜜意。

    “二郎,你快娶我过门吧?”李小婉抬起精致的笑颜,脸上闪着晶莹的泪光,“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

………………………………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四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帝避正殿,百官守司。

    因为出现了日食,郭威今天趁机给自己放了假,坐在偏殿中看侍卫们搏戏。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与小底军第一军指挥使张永德,各选精于搏击之士,在郭威面前呼喝喧哗,引来郭威与从臣的阵阵喝彩。

    京师的众多兵马当中,当然首推侍卫亲军,其中又分为侍卫马军与侍卫步军,他们属于禁军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除侍卫亲军外,京师当中还有铁骑、控鹤等名目的军队,还有新被纳入禁军系统的镇北军。但属于郭威身边信任的近身侍卫军队,是诸如殿前各班、小底军、散员,这批力量虽然人数不多,作战经历也并不丰富,却是相当精悍见用的,这些军队被统称为殿前军,只是相对力量分散,并无统一指挥,郭威正酝酿着设立一个殿前司,统辖殿前诸军。

    “徐卿,朕之殿前军相比侍卫亲军如何?”郭威心情愉悦地问陪侍在旁的小底军都指挥使徐世禄道。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也陪在身边,徐世禄当然不想同时得罪两位姓郭的:

    “若论单枪匹马的本事,殿前军诸将士都是百里挑一的,但若就全体而言,侍卫军天下无敌。”

    郭崇嘴角带着笑意,没有接茬,他想到了驻扎在京师北方门户滑州义勇军。郭威笑道:“徐卿这话是在和稀泥!侍卫亲军兵多将广,殿前军当然比不上。”

    “臣是实话实说。”徐世禄道。

    “都说侍卫军强大,但曹英与向训二人兵围兖州两月久功不下,朕很失望。”郭威突然道。

    郭崇连忙解释道:“慕容逆贼早有谋逆之心,重金募集四方豪杰,州城坚固难攻,曹、向二位将军久攻不下并奇怪。但依臣拙见,彦超不过是困兽犹半罢了,官军克复兖州指日可待。”

    “陛下,郭将军所言极是,那兖州城固然难以一鼓而下,但如今朝廷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又是民心军心所向,只要再围困上一个月,兖州城不攻自破。”徐世禄也道。

    “哈哈,彦超逆贼穷途末路,朕期待兖州城破的那一天。”郭威笑道。

    殿中激斗正酣,一位身材极健硕的壮士以一敌三,竟然不落下风。张永德见自己部下就要落败,恨不得自己上场,只有李重进在旁看得眉飞色舞,大呼小叫。

    郭威看得高兴,当即命道:“赏绢三匹!”

    “谢陛下!”那位殿前壮士连忙***,脸上透着喜色。

    “壮士好好干,朕看你的体形身手倒有几份呼延弘义的模样。”郭威冲那壮士点点头,以示亲近之意。

    “呼延弘义是谁?小人从未听说过。”那壮士仗着自己常在郭威面前露脸,不屑地说道,却不知郭威的脸色立刻变的有些不好看。

    这位大言不惭的壮士属殿前东班行首,正是李重进的部下。徐世禄见这人骄傲自负,有心想教训他一下,闻言当即站起来道:

    “这位兄弟身手不错,徐某见技心痒,愿领教一二!”

    李重进跟徐世禄抬头不见低头见,是相当了解徐世禄身手的,自己的部下虽然功夫不错,精于搏击,但跟徐世禄这种身经百战的人比起来,那是找死。更何况,他方才听部下竟然连呼延弘义都不放在眼里,心中暗道不妙,那呼延弘义在自己皇帝舅舅心目中是挂得上号的人物,是国朝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岂能如此轻视?

    不待部下表态,李重进连忙喝退部下,冲着徐世禄抱拳道:“徐将军言重了,李某属下鲁莽,冒犯了将军。将军不如看在下的面子,放他一马?”

    徐世禄见李重进亲自出面,悻悻地说道:

    “好说!常言道,骄兵必败,今日殿前武艺切磋,只是为了激励殿前将士们勤于习武,争勇好胜,不要忘了自家吃饭的本事,而不是轻视他人!”

    “好一个‘骄兵必败’,世禄此话甚得朕心。”郭威颌首赞许。

    这一插曲倒是让郭威失去了兴致,转而问徐世禄,“听说呼延弘义等义勇军的将军们要回京,可有此事?朝廷对京外文武官员早有定规,未有朝命,不得离开任所。”

    徐世禄暗恼郭威装糊涂,只得答道:“回陛下,北海侯韩奕拟于本月十八日迎娶李相公侄女汝阴县君,呼延等将军既是北海侯结义兄弟,又曾是他的部下,所以请求回京也是人之常情。”

    关于韩奕,郭威冷静之下,现在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他,他怕被人骂他薄情寡义,不过既然在不久前盛怒之下罢了韩奕的官职,郭威也不好立刻反悔,否则那不就是告诉臣子们,自己堂堂皇帝竟然错了吗?

    “嗯,这也是人之常情。朕自然不无应允,到时朕要见见呼延弘义,义勇军临河驻扎,为我邺都、澶州两面的后援,责任重大,朕有些话要问他。”郭威说道,顿了顿又道:

    “汝阴县君生于诗礼官宦之家,知书达理,贤淑端庄,又明是非,知进退。朕之德妃十分喜爱她,曾想收她为义女,后来因诸事繁杂,此事不了了之。如今她既然要出嫁了,朕自然不能太小气了,就依公主之仪赐她嫁妆。”郭威说道。

    “陛下仁义,臣料想李相公及汝阴县君定会体会得到陛下隆恩浩荡。”徐世禄小心应付着,压根就没提韩奕的名字,以免让郭威难堪,因为他知道郭威忽然提出要自掏腰包给李小婉添嫁妆,根本是因为韩奕的缘故。

    自从南庄郊猎风波之后,关于皇帝光腚的故事弄得天下皆知,郭威不幸成了主角,这让郭威耿耿于怀,心存芥蒂。

    皇帝的话应当是金口玉言,不容质疑的,出于自尊心和某种虚荣心,郭威绝不会主动认错,收回成命。偏偏自罢职以来,韩奕也无任何表示,不恼不怨,好似喜欢上了当寓公。

    这是君臣之间的冷战。

    ……

    四月初十,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