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奕不想让她沉浸在痛苦回忆中,岔开话题:“刘参军诸人,现在在做什么?”

    “刘参军说虽然符公向将军示好,但亦不可不防,他跟呼延、朱贵、陈顺等人都留在城外军营,不敢懈怠。”张氏回道,“又怕将军无人服侍,就差我来此。”

    “哦!”韩奕点头道,“刘参军真是大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人老不正经!”张氏脱口而出,脸上飞上了红霞。

    韩奕嘿嘿一笑,那刘德人老心不老,有些色眯眯的,他见韩奕只是将张氏当作下人看待,便常常借故凑近张氏跟前说话,自然少不了挑逗几句。

    符府下人来请,韩奕交待张氏几句,便跟着下人往宴堂行去。又一次穿过那片小花园,几束桃支伸向园外,摩挲着粉白的院墙,一阵清脆的笑声吸引了韩奕注意。

    只见桃李掩映之下,一个绿衣女孩,不过六七岁的年纪,生得人比桃花娇,虽然纤弱幼稚,怀中却抱着一个婴孩。那婴孩正被她逗得咯咯直笑,白嫩的小手胡乱地抓着,将那绿衣女孩儿双髻扯乱了。女孩威胁道:“你再乱动,我便将你扔了。”

    女孩儿嘴里威胁,脸上却挂着笑意。那婴孩并不知这是威胁之语,嘴巴里只知道呀呀地叫着。

    韩奕觉得有趣,就站在回廊中笑眯眯地看着。身后传来一声轻喝声:

    “大胆!你是谁,为何在此处?”

    韩奕回头,见不远处正站着一位身着红罗裙衫的女子,十**年纪,亭亭玉立,体态端庄,风仪瑞淑,粉腮红润,秀眸惺忪,芳菲妩媚。从这个女子发式来看,她应当是一位少妇人。

    韩奕的目光只在红衣少妇身上一扫而过,不敢让对方觉得自己无礼,为他引路的符府家丁冲着这红衣少妇躬身道:

    “回大小姐,这位将军乃相公贵客,小的正引他从侧院过来赴宴。”

    “哦?”红衣少妇诧异道,“不知这位将军位居何职?”

    “在下暂领义勇军马步都指挥使之职,充任东南招讨使。打扰了贵府。”韩奕听说此女便是符家大女儿,心中一惊,说道,“方才见这女孩儿与婴孩有趣,便多看了一眼,失礼、失礼。”

    “将军过谦了,既然是家父贵客,还请将军原谅我方才无礼。”红衣少妇闻言微微一愣,盈盈一拜,并且让开了道路。

    韩奕见这符家大小姐年轻貌美,但胜在体态端庄,又谦让知礼,并未有盛气凌人之状。他心中暗道,这位符家大小姐,果实与众不同,只可惜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小将告辞了。”韩奕拱了拱手,跟着家丁往宴厅走去,走过回廊转折处,偶尔瞥见那红衣少妇正行着注目礼。

    符家宴厅,高朋满座。

    除了踞坐在正中央的钦使李晖,符家父子、牙校,还有徐州城中的大小官员、缙绅,及若干文士。

    知客仆役一声唱诺,宴厅里里热烈的交谈声立刻停了下来。众目睽睽之下,韩奕走了进来。这是他第一次踏入上流宴会,迎来的只有不解、怀疑与耻笑,耻笑的多半是因为他的来历和身上的普通戎衣。

    方才符家大小姐正是因为他这一身普通戎衣在后院中出现,才喝问他身份的。他要是穿着体面,或是穿上一身将校铠甲,符大小姐或许就不会质问。

    “韩老弟来迟了,应当罚酒一杯。”李晖被众星捧月般围着,他原来不过是一位军校罢了,只是因为主子当了皇帝,自己身负钦命,就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被符彦卿安排在主位落座,心中很是得意。

    符昭序引着韩奕就席入坐。韩奕踞坐在席位上,面对众人的目光,不卑不亢,举杯道:“钦使有命,卑职敢不应命吗?”

    他仰起脖子,将酒灌入腹中。

    “好!”李晖抚掌赞道。钦使金口一开,众人也跟着说:“好!”

    “此杯乃卑职敬钦使,感谢钦使不远千里来此传旨,我义勇军全体将士对钦使感激涕零。先干为敬!”韩奕又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冲着李晖邀道。

    李晖谦让一番,也一饮而尽。厅中众人又都讨好似地说:“好!”

    不知好在何处。

    韩奕又欠身道:“符公好客,小将敬符公一杯。”

    符彦卿也举杯道:“符某素不喜饮酒,但韩侄说话,老夫怎么说也要饮上一杯。你若是再自称末将、卑职,那就显得太生份了。”

    “符公厚爱,小侄不敢太矫情。向符公祝寿!”韩奕举杯,高声说道。

    厅中众人既见钦使对韩奕颇为敬重,又见符彦卿呼他为侄,不得不对韩奕尊重了一些。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将李晖与符彦卿二人捧上了天。李晖有些飘飘然。符彦卿面上喜色只是一闪而过,他一个劲地向李晖劝酒。

    酒过三巡,李晖经不起众人你一杯我一杯地敬酒,面色通红,说话的舌头也大了些。喝高了,便迷乱了心性,李晖当众搂起两个伎女,其状为众人所窃笑。

    “符公……你好客,本使……感激不尽……乐不思蜀啊!”李晖说道。

    “那钦使就在我徐州多住些日子。”符彦卿赔笑道。

    “呃……”李晖打了个酒嗝,“符公的奏表……”

    “钦使勿急,符某很快就会撰表。”符彦卿连忙接口道。

    “好、好、好!”李晖站起身来,搂着身边的伎女,晃晃歪歪地离开了。

    众人起身目送着李晖离开,符彦卿转过头来,见韩奕刚将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

………………………………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韩奕见宾客都陆续告辞,也回到城外义勇军营地。

    符彦卿说话算话,不仅将答应给义勇军的钱粮送到,还送来一些酒食,慰劳将士。呼延等人都在营帐中大吃大喝,就连冯奂章也敞开了怀往腹中灌酒,义勇军找了刘知远做靠山,有了出身奔头,大伙都很兴奋。

    “老弟,属下敬你一杯!”呼延见韩奕刚出现,便拉着他吆喝道,称呼却是不伦不类。

    “你们喝吧。”韩奕一把将他推开。

    “军上似乎有些不乐?”刘德放下酒杯问道。

    “我并非不乐,我观符彦卿情状,他似乎还在观望之中,看来徐州也非我等久留之地。”韩奕说道。

    刘德道:“如今刘公虽已经称帝,要说实力,非刘公不敢称第一,要说威望、资历,刘公亦是天下之首。只是后事难料,刘公仍龟缩河东,想来符彦卿也不想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冒然称臣。他与我们不同,我们一无所有,东奔西走,能有个盼头就是万幸了,符彦卿家大业大,一招不慎,就是满门皆输。”

    呼延说道:“这些事情,是你们聪明人考虑的,我呼延唯军上钧令是从!就是你让我现在领人杀进徐州城内,取了符彦卿项上人头,那也行!”

    “大哥又胡说八道了!”冯奂章摇头道,“须知我们在徐州为客,符彦卿对我等已算是客气了,你若是胡说,岂不是为我等招惹是非?莽夫!”

    呼延被冯奂章弄得下不了台,朱贵也道:“在这件事上,冯老四说的对。自从在宋州遇上符彦卿,军上处处尊重符彦卿,护送他回徐州,你要是再胡说八道,那真要坏事了。能跟符彦卿攀上交情,不会有坏处的。”

    呼延双眼圆瞪,只得道:“好吧,我这嘴只用来喝酒吃肉,不说话!不能抢了吴大嘴的活计。”

    “我招谁惹谁了?”吴大用表示强烈不满。

    众人哄然大笑。刘德对众人说道:“符氏一门世代为将,符彦卿之父秦王符存审,从武皇征战,战功赫赫,其九子俱为良将,亲朋故旧数不胜数,如今符彦卿又历唐、晋两朝,亦是当世重藩大将。此等人物,岂能小视?军上与符彦卿交好,为的是今后仕途,也包括诸位将来的前途,须知官途复杂,多一些知己、益友,只有好处。官场亦是沙场,诸位只需听命就是,不必多想,更不可造次。”

    “军上,我等该怎么做?”吴大用问道。

    “我虽对符彦卿有恩,但符彦卿亦以钱粮助我,这对我等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雨,帮我大忙,两家恩义算是清了。符彦卿眼下正观望,我等不便久居徐州,我欲率军驰往毫州,以毫州为根据地。在毫州整军,训练部曲,严明纪律。我义勇军将士虽个个都是好汉,对付散兵游勇尚可,但还称不上精锐。”韩奕又指了指面前堆着的杯盘碗筷,“今后军营之中,切莫日日盛宴,军人们都看着呢。若做不到与军士同甘共苦,关键之时,军士亦不能效死。另外,符彦卿送来的钱帛,赏给全军,我分文不留,今后凡有斩获,亦是如此。”

    “遵令!”众人齐声说道。

    当下,韩奕任命刘德为都押牙,参谋军务大小诸事;以陈顺为马军都指挥使,冯奂章为马军都虞侯,领五百马军;以呼延为步军都指挥使,朱贵为步军都虞侯,领两千步军;以李威为牙军指挥使,掌五百牙军。

    “吴大用与蔡小五二人,新归我军,但此前并未立有功劳,暂时在我牙军效命,充任都头之职。待将来立功,我再行擢拔。”韩奕最后道,“本军有功即赏,无功则无赏。”

    蔡小五道:“军上公道!属下必会誓死效命,不敢迨误军令。”

    吴大用也道:“跟着军上,不愁没有机会升迁。”

    只有郑宝不满意,他嚷道:“我也要当兵!”

    “我看等你毛长齐了,再说吧。”吴大用笑道。徐宝不知其意,仍叫嚷道:“我在随军大营中,也找了一班年纪相仿的,他们跟我比武艺,人人都比不上我。要不哥哥封我做他们的首领?”

    “我看也行!”刘德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不出几年,这些少年人当中就会出现猛将。”

    韩奕知道刘德的意思,这跟近世收义儿即养子之风一脉相传。武皇李克用部下就豢养有“义儿军”,此义儿军的首领就是符彦卿之父符存审,属精锐中的精锐,用于冲锋陷阵攻坚拔锐。

    他想了想,便点头答应,郑宝便高兴地出了帐,去训练他的少年军了。那些少年不是孤儿,就是义勇军军士之子,是韩奕让他们在饥饿流离中活了下来。

    “承蒙诸位看得起,听我军令,而今又各有出身。但将来会是如何?要想真正出人头地,还是沦为平庸,全凭自己。”韩奕扫视左右。

    李晖还在徐州城内被当成菩萨一样供着,天天好酒好肉,一班乐人、美女围着,乐不思蜀了。

    韩奕在徐州休整了三天,就带着自己的部下驰往毫州。符彦卿听说义勇军不告而别,暗笑韩奕太过小心,他后来常三头五回遣人送些财物,以示恩义。

    三月初的光景,正是暮春季节。

    义勇军所过之处,人烟却是稀少,疯长的野草丛中,庄稼难得一见。东南兖海群盗猖狂,淮北也是如此,淮北贼帅又有许多投奔淮南唐国。闻义勇军奔来,又见义勇军旗帜鲜明,军士健壮,行动有序,群盗又听说过义勇军的威名,纷纷望风奔逃。

    行至宿州北的濉水,蔡小五来报,一支军队挡在河对岸,当中一面大旗,书着“赵”字。

    “此乃宿州防御使赵凤。”向导说道。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