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庆节是皇帝的生日,各地藩镇们依惯例都要给皇帝送礼。来京的节度使们,除了亲自给皇帝陛下送礼物外,还得给在京的大臣们,如杨邠、史弘肇等送礼,若是一毛不拔,反倒会被不相干的人认为是反常,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识世务。

    “韩兄弟!”侍卫司中走出一位紫衣巨汉,见到韩奕远远地就高呼着疾步奔来。

    韩奕单从此人的巨大的身躯,便可认出此人除了检校太师、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不会是旁人。自从当年在洛阳认识后,武行德就对韩奕表现出极大的友善,当韩奕被任命为西京留守并加侍中后,武行德也是第一个遣人向他表示祝贺的。

    “武兄,好久不见了,在镇州日一向可好?”韩奕迎上前去,抱拳寒暄道。

    “兄弟我在镇州也没啥事,除了辽人偶尔来骚扰一番。”武行德笑道,“倒是韩兄弟这几年名声大振,我在北边也时常听到韩兄弟的英名!”

    “小弟不过是略有薄名,让武兄见笑了。”韩奕指了指武行德背后的侍卫司,“武兄方才去拜见了史公?”

    “我难得来一趟京城,当然得拜见史公。”武行德反问道,“韩兄弟何必多此一问。”

    “嗯,武兄说的是。”韩奕点头称是。

    武行德见韩奕眉头紧皱,看了看侍卫司门口守卫的军士,压低声音说道:“韩兄弟可见过王饶?”

    “保大留后王饶?他还敢来京城吗?”韩奕惊讶道。

    武行德鄙夷道:“这就是韩兄弟太孤陋寡闻了。李守贞之乱,无人不知王某人与他有交通往来,等郭枢密率军,还有韩兄弟这样的大将,浴血奋战,终诛灭了李氏一族,大家都说王某人即便不会被朝廷治罪,也必居散地。可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韩奕问道。

    “他来得比你我都早,听说带了十辆大车,令人侧目。你猜车中会装着何物?”武行德故意说了半截。

    韩奕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听说韩兄弟最近惹上了点麻烦,不过,你想想王某人,你那点事又算得了什么?”武行德暗示道。

    “多谢武兄赐教!”韩奕诚恳地表示感谢。

    “哈哈!”武行德豪爽地拍着韩奕的肩膀,“等为陛下祝寿事了,你我找个清静的地方痛饮一番,如何?”

    “一言为定!”韩奕与武行德击掌为誓。

    武行德一直站在街上,目送着韩奕步入侍卫司。随从问道:“节帅方才为何与韩侍中说出那一番话?”

    “我又没甚损失,何乐而不为呢?”武行德摇头道,“况且,这世上多一个朋友,路便好走了,韩子仲绝非池中之物。”

    侍卫司内,史弘肇让韩奕等了半个时辰,才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韩奕毕恭毕敬地立在堂中,史弘肇没吩咐他入座,他也不敢坐。

    “中书未行敕令,你为何离西京?”史弘肇单刀之入地问道。

    “陛下亲遣郭允明来传命,末将也觉得奇怪,今日刚到京城,特来侍卫司见史公,想问个明白。若是史公觉得末将不该来,末将立刻便回洛阳,一切依史公军令行事。”韩奕装糊涂。

    他自称末将,当然是因为他是义勇军的都指挥使,是史弘肇这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直属部下。

    史弘肇见韩奕恭敬,脸色稍缓,徐徐说道:“今日来京,可曾见过什么人?”

    “回史公,属下与折令公今晨一起到的京城,与令公道别后,属下先去了冯太师府第,然后便来此处了。”韩奕回道。

    “听说郭允明满京城寻你,陛下或许有要事找你,你还不入宫觐见?”史弘肇故意说道。

    “属下不曾听说此事。自讨平李守贞等三叛,眼下四海靖平,也没什么大事。况且有史公、杨公与郭公坐镇京师,哪里需要我等面君。”韩奕道,“后日便是嘉庆节,那天末将再随史公入觐也不迟啊。”

    “坐吧!”史弘肇对韩奕的恭顺十分满意,这才想起看座。

    “谢史公!”韩奕拜谢道。

    正说话间,堂外有人喧哗,嚷着要入内拜见史弘肇。小吏禀报说是皇帝身边的一班伶人,所谓伶人,便是奏乐唱戏的,史弘肇脸色一沉,命伶人们进来。

    伶人们个个喜气洋洋,都手捧着锦袍、玉带。原来皇帝刘承祐为先帝刘知远服丧期满,这下刘承祐终于可以享受皇帝应该享受的,可以光明正大地听乐了。皇帝一高兴,伶人们便个个都得到赏赐。

    不知道伶人们如何想的,他们觉得应该当面向掌禁军的史弘肇拜谢,否则不足以对史弘肇表示尊重。哪知史弘肇还未听完伶人们的一番歌功颂德的谀辞,勃然大怒:

    “我等将士戍边苦战,浴血奋战,家中儿女嗷嗷待哺,尚不得封赏。尔等伶人何功得此赏赐?”

    “来人,将锦袍、玉带夺下,轰将出去,违者斩!”史弘肇命道。

    庑下奔出一队凶悍的军士,不由分说将财物夺下,伶人们目瞪口呆,反应慢的被军士们踢翻在地,磕飞了几颗门牙,剩下的夺门而逃,否则就得将卿卿性命丢在这里。

    待伶人们被轰了出去,史弘肇余怒未消,他见韩奕发愣,问道:“你觉得我处置得如何?”

    “史公高义,方才一番话,令我等武将倍感欣慰!”韩奕道,他忽然觉得自己不比王饶高尚多少。

    但评心而论,史弘肇方才那一番做派与言辞,韩奕也觉得十分痛快,恨不得痛斥伶人的是自己。将士征战四方,虽然不乏升官发财之想,但总是以性命为赌注的,大将们一个不小心,就战死沙场,小卒们要是客死他乡,家中妻儿母女何人抚养?伶人若是靠演戏唱曲,便受封赏,确实让征战在外将脑袋别在腰上的将士们感到寒心。

    打狗要看主人,史弘肇如此做,分明就表示他没把皇帝放在眼里。作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他掌控着军队大权,也完全也有资格这么做。所以,韩奕只有伏首听令的份。

    宰相兼枢密使杨邠虽擅权,也没少接受贿赂,但往往还拿出部分献给朝廷,韩奕听说杨邠退朝后,府第门庭也比较清净,并非是宰相门前鼎沸若市的情景。史弘肇更是贪财,他兼任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部下在宋州狂征暴敛无人过问,史弘肇执法又极苛刻,因为他不允许别人犯法,偌大的京城,“路不拾遗”。

    可见人是复杂的。正如韩奕在洛阳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自己却数次遣人给史弘肇送了不少钱。

    “韩侍中今年多大了?”史弘肇问道。

    “回史公,末将今年二十。”韩奕答道。

    “嗯,陛下这个月也满二十岁了。”史弘肇道,他那张黑铁色的脸膛,古井不波,“二十岁的人,已经不是懵懂少年,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韩奕不敢确定他在说皇帝还是在说自己,只得说道:“史公说的是,不过就属下而言,涉世不深,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需史公及时告诫。”

    “你二十岁,便位兼将相,也足以笑傲世人了。”史弘肇笑道,“史某何德何能,怎敢对韩侍中指手划脚呢?”

    “属下如履薄冰,不敢居功自傲!”韩奕道,“全凭史公栽培。”

    “呵呵!”史弘肇发出轻笑声,“郭公常说洛阳韩奕智勇双全,可堪大用。就是不知韩侍中是否可堪驱使?”

    “史公军令所指,末将必拼死以赴之!”韩奕当即保证道,大言不惭,内心实愧。

    史弘肇不置可否,淡淡地说道:“识实务者为俊杰,只可惜,这世上总是有些人顽固不化,敢螳臂当车。”

    “杨公掌内外政务,史公掌宿卫,郭公掌对外征伐,三司使王章掌天下财赋,朝中有这四公,试问天下谁安敢异动?”韩奕自认为比较识实务。

    “此番嘉庆节,除了为陛下祝寿之外,就是给天下诸侯移镇。总有人心怀叵测,敢妄议朝政,你以为如何?”

    “朝迁欲移藩镇,防止藩臣尾大不掉,是惩前毖后之举,理应如此。”韩奕答道,“朝廷欲移属下去它镇,属下必乐而赴之!”

    “果真如此吗?”

    “史公当面,属下此心唯天之表!”

    “哈哈!”史弘肇放肆地大笑。

    在他这大笑声中,韩奕愈发显得卑微与恭谨。

………………………………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韩奕走出了侍卫司,后背已经汗湿,内心之中仍七上八下。

    已是华灯初上时分,韩奕闷着头往前走着,郑宝与牙兵们默不作声地跟在左右,亦步亦趋。走到郭威府第前,见左监门卫将军郭荣正坐在府门前的交椅上,翘首以待。府门前的大街上,停满了车辆,操着各种口音的军士东聚一群西聚一丛地聊天。

    “我估摸着,你会来此处?故而特地在这里等着。”郭荣似笑非笑地说道。

    “郭兄怎会猜到我会来贵府?”韩奕诧异道。

    “京城虽大,但消息总是传得比风还要快。”郭荣道,“今日晨就听说你跟折令公一起到京,我便去公馆寻你,不料却扑了个空。今夜瞧你这模样,你怕是没收到我留下的口信。”

    “郭兄莫怪,小弟先去冯太师府上,后又去了侍卫司拜见史公,非是故意延至此时才来拜见郭公。”韩奕歉声道。

    “韩兄弟这说的是哪里话。”郭荣亲热地拉着韩奕往府中走,回头冲着郑宝吆喝道,“你哪里凉快,就哪待着去!”

    郑宝冲着郭荣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和牙兵们老实地待在一起。

    郭府灯火通明,庭院深处传来阵阵欢笑声。郭威刚刚从河北巡边回朝,他素不喜大摆宴席,但今日有资格来此欢宴的,绝非等闲之辈。

    “检校太保、西京留守、河南尹、侍中兼义勇马步军都指挥使韩相公到!”郭府的下人高声通报道。

    韩奕特别多看了那下人一眼,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气宇轩昂地称他为相公。韩奕太年轻,以至于别人以为堂而皇之地称他为相公,好像太不与他龄相匹配,所以别人要么称他为侍中,要么就是留守大人,或者就是韩太保、韩将军。

    厅堂内的喧哗声忽然停了下来,郭荣引着韩奕走了进去。

    郭威没有请别人,在座的皆是紫衣将相。

    除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杨邠,三司使兼同平章事王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苏逢吉,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苏禹珪,和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窦贞固外,邺都留守、守太师、中书令、邺王高行周,泰宁节度、守太保、中书令、魏国公符彦卿,天平节度使、检校太师、侍中、兼同平章事慕容彦超,永安军节度使、岐国公折从阮,其他不有昭义节度使常思、安国节度使薛怀让,彰德节度使郭谨,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安远节度使杨信,还有保大留后王饶,所有此番奉命入朝上寿的将相们,皆是郭威的座上宾。

    满朝紫衣贵,尽在此间坐。

    见韩奕进来,唯有两人起身相迎,其一是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武行德高声说道:“韩侍中来迟了,该罚酒一觞!”

    “是该罚一觞!”高行周呵呵笑道。韩奕后来才知道,在他来到郭府之前,那慕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