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末年风云录-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道一番话,言之凿凿,并无任何高深的大道理,实有深意。群臣当中,有人惭愧,有人沉思,有人不动声色,有人甚至不以为然。韩奕则深有感触,冯道的一番话让他不仅从沾沾自喜中走出来,更让他觉得冯道这位累历数朝的大臣,绝非等闲之辈,总能一针见血地看清纷乱时事。

    正如冯道所言,天下百官皆能做到这最起码的要求,但真正做到的却少有。

    “那依太师高见,郑州吏民为韩卿请立德政碑,太师以为如何?”刘承佑欠身问道。

    “既厚赠逝者,何不宽待生者?”冯道捋着长须,眉目含笑。

    大殿之中,韩奕成了唯一的焦点。

    韩奕起身奏道:“今闻太师肺腑之言,臣心中实愧。忆往昔,臣自天福十二年六月为郑州防御使,乾佑二年八月为调任西京留守,前后不过两年,期间从先帝北狩邺都,又奉令巡北,后又追随郭公征河中一年之久,在郑州日实不过半年而已,治民乏善可陈。不敢承此厚爱!”

    “韩卿既然深身郑州吏民拥戴,朕又听闻卿在洛阳有善政,不可不赏。”刘承佑又问杨邠道,“杨公以为如何?”

    “臣以为,韩侍中当初有拥护先帝之功,可追加功臣号,再进封开国侯,以示恩宠。”杨邠道。

    “准!”刘承佑见杨邠首肯,显得极为高兴,不忘告诫韩奕道,“韩卿受此荣耀,为政一方,又典禁军,可不要骄傲自满。朕还要重用爱卿。”

    “臣谨记!”韩奕更要看杨邠脸色,“臣能有今日,也多承杨公鞭策,郭公提携。”

    杨邠自斟自饮,听了韩奕的话,面有得色。郭威则暗骂韩奕自作多情。

    大殿中立刻响起贺喜之声,他们既向韩奕祝贺,又向杨邠、郭威歌功颂德,却忘了此殿中的主人。

    在一片嗡嗡声与觥筹交错之中,韩奕的目光穿越人群,唯见冯道端坐在绣墩上,乐呵呵地看着殿中众人。

………………………………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郑宝穿过李榖家的厅堂,绕过几座假山,来到一片桃红柳绿之外。

    一阵银铃般的少女娇笑声园林深处传来,郑宝停下脚步,抬头望去,见柳梢头一位侍女打扮的少女正在荡秋千。这侍女正值无忧无虑的年纪,胆子又大,她将秋千荡得极高,让郑宝担心她随时会从半空中摔下来。

    侍女忽然看到林外的郑宝,连忙娇声说道:“小姐,郑衙内来了!”

    一株百合下,静静地端坐着一位身着水蓝色罗裙的少女,她将裙带束得极高,既便是端坐在石凳上也显出她高挑纤细的身材。待这少女闻声回过头了,她不过二八年纪,不施粉黛,如清水芙蓉,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

    眉如月,颜如玉,气如兰。

    这便是李榖侄女李小婉了,李榖视作掌上明珠,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小宝又来了,难不成要将李府当作自家庭院?”李小婉站起身来,纤玉般的手指抚弄着搭在肩背上的一条红罗帔子。

    “婉姐姐这话就不对了,小弟每次来,你不是都说欢迎我常来吗?你要是不欢迎我来,那我可就要走了。”郑宝拍着胸脯道,“我郑宝也是男子汉,敢当着全大梁人的面,向天发誓,绝不踏进李府一步。”

    郑宝来李榖府上的次数远超过韩奕,因为不论是韩奕还是刘德,凡是有事,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传递书信,总是遣郑宝登门。所以,一来二去,郑宝出入李府内院,如入无人之境,恰似闲庭信步。

    “哼!你算什么男子汉?”李小婉轻笑道,“我看你整天就无所事事,到处乱跑。”

    “没办法,我倒是想待在洛阳,平时习武,闲时读书,每天玩耍的机会倒是不多。”郑宝故作为难的模样,旋即又换了一副嬉皮笑脸地表情说道,“不过我兄长有命,小弟只好追随左右,做牛做马,也没处讨赏钱。”

    “那我问你,这嘉庆节已过,你在京城准备待几日?”李小婉轻声问道。

    “婉姐姐,你问的是我,还是我兄长?”郑宝故意问道。

    方才那荡秋千的侍女,名唤银铃的,在旁埋怨道:“衙内这是故意讨打,我家小姐问的当然是韩相公!”

    “银铃,多嘴!”李小婉脸上飞上了两朵浅红的云彩。

    “哎呀,这就难说了。我兄长本来是不想来汴梁的,没完没了的宴席,没完没了的排场与迎来送往,就是小弟我,忙前跑后的,这些天都睡不好觉。这好不容易过了嘉庆节,我们都想早日回到洛阳,还是洛阳自在。”郑宝道,他见李小婉有些失望,连忙说道,“不过我们刚来汴梁那天,遇到了一位名叫李昉的秘书郎,听说明日他将和一班文人墨客相聚相国寺赏花,我兄长这人也附庸风雅,昨日还托人去打听文人们聚会的确切日期呢。”

    “小姐,听说大相国寺这些日子里桃李盛开,景致极佳,更有上香的信男善女,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如,我们也去看看。”银铃在旁鼓动道。

    郑宝见李小婉眸中闪烁着意动的神采,也说道:“婉姐姐要是想去,不如与我们兄弟一道。我每次见到你,你都躲在后院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会闷出病来。”

    “郑衙内,你闭嘴!”银铃双手插腰,大鸣不平。

    “我……”郑宝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嗯,我说错话了!”

    李小婉见郑宝神情,笑道:“小宝心直口快,直抒胸意,是个男子汉!”

    “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还是婉姐姐了解我!”郑宝连忙自夸自卖道。

    “那我问你,今日你是和韩相公一起来的?”李小婉抿嘴轻笑,问道。

    “是的,我兄长正与你伯父在说话,他们总是在说些让我感到无聊的话,还不让我在一旁听。我便来你这里了。”郑宝回道。

    书房中,时不时传来李榖浑厚的笑声:

    “子仲这次入朝,终是虚惊一场,大获全胜!”

    “我虽保住自家富贵,也让朝中重臣不作它想,但细思这一月以来的钻营与奉承,我心实有不满。”韩奕叹道。

    “这如逆水行舟,艰难不前,何不顺水推舟呢?”李榖反对道,“世事纷乱,上下失序,纲常不存。这世上岂只有贤侄一人独醒?”

    “李叔教训的是!”韩奕默然,半晌才道,“我以为这眼下的局势并不能长久。朝中有二不谐,一为君臣不谐,二为文武不谐,长此以往,物极必反。陛下性格虽柔弱,但终究是天子,有朝一日终不会容忍权臣弄政。杨邠诸公武人出身,以军法治国,喜欢快刀斩乱麻,太过简单了些,又不知谨慎和与人为善。苏逢吉虽是文人出身,为人鄙薄,既不能以文治国,偏又不知进退。今天下分裂,四方征战,天灾**不断,黎民怨声载道,又有胡虏窥探北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李榖也满脸忧虑,胸中油然而生出一股无力感:“随波而流,顺势而为,吾辈生存之根本。”

    这叔侄二人一时间,相顾无语。

    一只百合髻在书房窗外一闪而过,很快侍女银铃便出现在门口,她用那乌黑的眼珠偷偷地打量了韩奕一眼,在李榖面前深深一拜道:

    “老爷,太夫人、夫人与侄小姐请老爷与韩相公到后院品茶。”

    “告诉太夫人,我马上就去。”李榖点点头,又起身邀请韩奕道,“我刚得到一罐来自江南的紫笋,子仲不如随我去后院品茶,发散发散心情,将那些烦恼事统统丢掉。”

    “李叔先请!”韩奕起身随李榖往后院行去。

    李家的后院颇大,李榖又匠心独运地造了不少池沼、园林,正值三月佳季,庭院中一片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阵阵妇人的欢笑声从桃林柳荫里传来,吸引着韩奕信步往前行去。

    见到韩奕过来,李氏的家眷们立刻停止了欢笑声。

    “韩……”众人环绕之中的老妇人,正是李榖之母刘氏。以往刘氏曾经因为儿子李榖的缘故,将韩奕视作侄孙辈,可如今站在自己的面前的是特进、检校太保、西京留守、河南尹兼侍中、开国侯,推诚奉义翊戴大功臣,位兼将相,爵位、阶位、官位皆在自己儿子之上,这些日子来京城里都在议论的风云人物,刘氏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称呼韩奕是好。

    “祖母不如以二郎呼我!”韩奕道,“侄叔在青州家乡时,长辈们常如此呼我。”

    “二郎真是、真是……”刘氏语无伦次地说道。

    “真是天下少有的俊杰人物!”李榖之妻陈氏接口道,“还跟当初一样让人觉得亲近。”

    除了刘氏、陈氏之外,家眷当中还有李榖之子李吉、李拱及他们的妻小,将凉亭下坐得满满当当,这当中也包括早就不拿自己当外人的郑宝。

    韩奕的目光停留在刘氏身边的少女身上,正是李小婉。

    “小婉见过韩相公!”李小婉落落大方地拜道。她如一朵盛开的桃花,欲语还羞,肤如凝脂,眼眸如这春天的一泓碧水,亭亭玉立在春风中如天上仙子。

    “免礼、免礼!”韩奕道。

    真所谓女大十八变,他被李小婉的美丽无暇所惊讶,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当初逃亡路上那个如惊弓之鸟的小女孩。再看李小婉时,见她俏立在春风中,虽有弱柳的娇柔多姿,却有梅花的冰肌玉骨。

    “李小姐万万不可如此呼我,这世上称我韩相公的,也没有几人。”韩奕自嘲地说道。

    “那我该如何称呼?”李小婉鼓起勇气,大胆地直视着韩奕。

    韩奕想了半晌,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道:“随你!”

    见韩奕有些尴尬,众人轻笑起来。

    亭下当中摆放着一只炭炉,李榖与韩奕围着炉子坐下,茶几上摆放着一溜茶具与诸色果脯。令韩奕意外,李小婉跪坐在蒲垫上,亲手烹制茶水。

    美人如玉,白嫩的皓腕上一对翠玉与被风吹起的罗裙,还有高高的飞云髻上纤巧金钿,更显得她的无限风情。桃柳为景,景中有美人,微风吹起,将数片花瓣吹落在美人柔媚的身上,令人产生无限暇想。

    亭下的众人,似乎都忘记了呼吸,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着李小婉的动作,聆听着勺子在茶盏摇动的轻微声响,直到几缕沁人心脾的茶香随风飘散开,这才知道茶煎好了。

    李吉与李拱,早就急不可耐,但见李小婉将茶分好,心知这头几份自己永远也排不上的,只得耐着性子等着。

    “第一盏茶,献给祖母品尝!”李小婉将茶献到刘氏面前。

    “婉儿一向孝顺知礼!”刘氏接过茶盏,老怀欣慰,却又追忆起往事来,“只可惜,你那苦命的爹娘看不到了……”

    李榖与妻陈氏,不得不好言相劝。

    “第二盏茶,献给伯父,感谢伯父养育大恩!”李小婉将第二盏茶献给李榖。

    李榖道:“婉儿自幼命苦,然而却有不屈之心,实难可贵。能看到你长大成人,伯父甚感欣慰,否则它日地下作古,有何面目见你双亲?我当初若是考虑周全,哪里会有这等祸事?”

    见李榖自责,李小婉安慰道:“婉儿不敢作如此想,伯父大恩,婉儿永世不忘,愿侍奉伯父膝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