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硬核音乐生涯-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佛系了。
  “嗯嗯!小伙子指法不错,但是34小节出错了,可以处理的更好!”
  “嗯嗯!得鼓励一下,这曲子虽然差点意思,但也有那么点意思!”
  “哦吼!这个牛B啊!虽然没我厉害,但是好厉害!”
  ……
  天慢慢快要黑了下来。
  李文音一行人逛着逛着,也都回到教室。
  此时的教室已经坐满了学生。
  这帮兴奋的学生仿佛不像是来上课的,反而像是参加社团活动的。
  看到有四个人来,学生们一愣。
  三个人奔着下面,一个人奔着讲台……
  啪啪啪啪!
  李文音刚站到讲台上,这帮学生便鼓起掌。
  李文音挠了挠头。
  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啊!
  我等会儿还得去接教研组。
  你们鼓掌,让我说点啥?
  ……
  傻笑一个吧!
  李文音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啪啪啪啪!!
  ……
  左右为难之际,阶梯教室后面的们打开,教研组的人进屋,对着李文音老远的点了点头,自带椅子,坐在最后一排的过道上。
  李文音点了点头,对着学生们鞠了个躬。
  “同学们好,我是李文音!”
  啪啪啪啪!
  掌声很响,很整齐,也很快的停止。
  全场顿时悄无声息。
  音乐课的阶梯教室中,讲台是放在侧面的。
  正面是合唱台,合唱台的背后是黑板与投影屏幕。
  最左侧放置着一架三角钢琴。
  钢琴的品质还很不错,法奇奥里。
  “说实话吧,这还是我第一次上课,有些忐忑!”
  李文音看上去并没有说的那么忐忑,反而很轻松。
  “所以我就随便讲点,你们就随便听听。”
  “哈哈哈哈!”
  台下传来一阵轻笑。
  “其实吧,说是讲课,不如看做是交流!”
  李文音笑了笑。
  “摆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个悬崖。”
  课程开始了,所有同学老师们都认真的听了起来。
  “这个悬崖,跨过去,就是独当一面的演奏家,跨不过去,水平或许反而会倒退!”
  “当然,这个倒退不是指技巧倒退,而是两个字,诠释!”
  李文音的话,让不少同学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如何从一个乐器演奏的学生,进化成一名演奏家呢?”
  “基础不需要怀疑,那绝对是自身技巧的磨练,曲目的磨练!!这个我教你们,没有用,需要的还是大量长时间的刻苦钻研与练习!”
  李文音笑了笑。
  “但是这钻研与练习,很多人走了弯路。”
  “到了我们这个程度,技巧上的磨练是缓慢的,更多,还是要多动动脑!”
  动脑!
  学乐器演奏的,一般是分为三种人。
  努力磨练技巧,却忘记何为诠释,如何从其他的角度分解作品,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只顾着钻空子,照顾感情,苦思冥想如何诠释,却疏于练习。
  两者很平衡,但是限于天赋。
  只钻空子的人,技巧没有弄明白便开始想感情的,在军艺里,非常少,这样的人几乎一开始就被艺考所淘汰,大多都是基本功扎实的人。
  可是时间是有限的,刻苦钻研的情况下,如何分解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呢?
  好的演奏者可以做到,但距离演奏家还差了一些。
  “所以,就像我之前也跟一些同学们讲过我的方法!”
  李文音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
  “在技巧的训练上,分解训练的曲目,然后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音符抠的同时,也要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个音,为什么会有这个技法,这一段想要表达什么!”
  “所以,在我看来,除去谱子以外,进阶成演奏家的过程中,去了解作曲者的生平琐事也是必要的!!”
  李文音的这句话,顿时打开了学生们崭新的眼界!!
  “我就拿我自己举例子!”
  李文音笑了笑。
  “《金色的炉台》!这个曲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小提琴的各位同学们!”
  这么多年里,《金色的炉台》这首曲子,早已成为国内考级考学必学的曲子了。
  “而《超技练习曲》系列与《精灵回旋曲》,也是这一次的对比参考!”
  李文音笑了笑,开始对同学们说道。
  “如果不了解建国初期,东北重工业发展的同学们,是很难懂《金色的炉台》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就算是知道那一段历史,也未必能真的懂!”
  “这里描写的,是当年的基层工人的面貌!这些距离大家太远了,所以,想要真的理解内核,除了了解相关的事情,更是要亲自体会一下!”
  “这样,才能从音乐中,描绘出炼钢厂的工人们是如何热火朝天,充满激情,建设国家的那种工作场景与工作态度!”
  啪啪啪!
  台下的学生们与老师们鼓起了掌。
  “那么我说回《超技练习曲》与《精灵回旋曲》这两个曲子!”
  李文音突然发问。
  “同学们说一说,这两首曲子,区别在哪?!”
  同学们举着手。
  “这位同学,你来说!”
  被点名的人戴个眼镜,很憨厚,至少外表上就很像学霸。
  “我觉得是曲子表达初衷,曲式不同!”
  这名同学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道。
  “《精灵回旋曲》虽然技巧难度不逊于《超技练习曲》,但本质上算是乐曲,表达的是精灵飞舞的一种画面,所以,它的技巧上就要倾向于颗粒清晰,如何去展现出小精灵灵动欢快,雀跃吵闹的感觉!”
  “而《超技练习曲》是练习曲,目的是为了增加技巧的掌握性与突破性,专为技巧训练所写,所以,感情上必然会有所欠缺,要注意的是技巧展示,色彩,以及音乐性这种偏向理性的东西!”
  “很好!”
  李文音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但是有个问题,那如果我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两首曲子,又该如何表达呢?!要知道,音乐会的观众,未必能看到你炫目的技巧,这个时候,又该如何呢?!”
  同学们陷入了迷茫。
  而此时,李文音却笑了笑,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
  音色!!
  “音色!这是我们所有乐器演奏的同学们,从一开始学琴,一直到最后最后,都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件事!”
  李文音的话,让后排的教授们点了点头。
  而同学们,尤其是弦乐的同学们,似乎突然明白了一点什么。
  “就比如超技练习曲,虽然没有具体的感情,也很少有刻画什么事件,画面,但是,为什么演奏家弹奏出来会很美妙呢?因为他们的音色!”
  “虽然他们的琴音质很好,这个也不能强求,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演奏技巧点的同时,仔细的打磨每一个音符的音色!这一点,弦乐尤其关键!!”
  “音色,以及音色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第481章 法比派持弓,永远的神!
  音色!
  听闻李文音深入浅出的一番讲解后,不少钻进了牛角尖的同学们豁然开朗。
  音色是否圆润,直接影响了演奏效果!
  同样音高的音,有的歌手喊出来就是破锣嗓子杀鸡一样,有的却空灵婉转恍若铃音。
  这就是音色上面的处理!
  乐器也同理。
  而音色提升呢?
  跟琴有关,但却不是全部,就好像歌手高音音色是否完美,跟嗓子有关,但绝对不是必然关系。
  更多的,还是如何去练的问题!
  “先说小提琴吧!”
  李文音笑了笑。
  “音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能否演奏成功!小提琴是弦乐,有两大问题是绝对非常难以解决的,那就是最基础的音准与音色!”
  “音准可以细抠,那么音色如何决定呢?”
  走到钢琴旁,拿起一个弓子,李文音对学生们说道。
  “那就是与持弓运弓的练习有关!”
  “众所周知,小提琴的持弓并不相同,大体来说,是可以分为两大派系的。”
  说罢,李文音的手型连着变换了两次。
  一次是右手食指中指与大拇指发力,无名指与小指轻松的跟随在后,四根手指看起来很顺,而且二三四指挨的略近。
  “一个是这样的俄派!”
  紧接着,李文音又分开四指,中指与无名指并在一起,与大拇指一起捏着弓子,小指与食指搭载一上一下,微微弯曲。
  “一个是这样的法国-比利时派,也就是法比派!”
  “曾经的德式持弓目前几乎没什么人去用了,便暂且不说。”
  “小提琴毕竟是人工制造音色与音准的弦乐,弓子的细微差距会很影响演奏的效果,而不同学派的持弓方式,对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有着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李文音仔细的介绍着,同学们听得非常的认真,以前没注意的细节,被李文音这么一提,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要说毛子,对艺术的态度那真的就是一个执着!严肃,甚至有时候会感觉有些古板!”
  台下传来一阵笑声。
  “但也正是毛子这样的性格,毛子一般猛干事,但B话不多!”
  只不过,说到这里,李文音似乎突然想起了某个叫什么弗拉基米尔什么什么鬼东西的毛子青年钢琴家。
  咋感觉有点怀疑我的看法……
  “但在我个人看来,俄派持弓却像是另一群毛子,喜欢医用酒精兑沐浴露然后醉倒在大街上做瑜伽的那种……”
  “哈哈哈哈!”
  一阵笑闹后,李文音继续讲起。
  “俄派持弓虽然也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我看来,这样演奏的会较为粗犷,比较符合毛子们的性格,有很大的声音,但是不够柔韧!”
  “而现在很少有人使用的德国学派,虽然很灵巧,但是声音的穿透力不强,在一些音乐会上会比较吃亏,所以近些年来,慢慢的被演奏家们所放弃。”
  李文音做起了法比派的持弓,示意道。
  “而法比学派,结合了这两者的优点,穿透力强,灵巧的同时,还兼具了柔韧性,但是这样的局限也是有的,比如……在穿透力上较比俄派差一些,较比德国学派,则差了那么一点的灵巧。”
  “所以!”
  李文音双手一摊。
  “专业圈子里,现在已经很少有大师推崇俄式持弓了,法比派的持弓还是占据主流位置。”
  ……
  “那李文音老师,你是什么持弓方式?!”
  一名学生举手问道。
  这个问题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就连后面的教授也抬起头,盯着李文音。
  李文音思索片刻,开口道。
  “每一个派系,最大的区别便是食指跟弓杆接触部位不同,我的持弓方式比较特殊。”
  示意了一下自己的持弓方式,同学们愕然的发现,李文音似乎用的就是法比派啊!
  “你看,我现在是法比派的持弓,对么?!”
  同学们忍不住点了点头。
  李文音拿起琴。
  不少同学老师都羡慕的看着李文音手上的这把瓜奈利大炮。
  这就是一点五个亿的名琴吗?
  ……
  真不知道这把小提琴下次拍卖会是个什么价格……
  “你看!”
  李文音拉了一个长音,旋即便开口解释。
  “法比派运弓的时候,拉到弓尖时,小指头是抬起的。德式的持弓才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