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趟,就是棒槌伙子排好棍,一起往前搜索棒槌,搜索一趟,就叫拉趟子一遍。
  到了地方,吕律选好位置,又喊了一声:“排棍,拉趟子!”
  赵永柯和梁康波两人,一左一右为边棍,没啥经验的张韶峰在吕律和梁康波之间为腰棍,这是昨天晚上就有的安排。
  听到吕律发出指令,各自选定位置站好,相距两根索拨棍能搭到的距离,然后由吕律控制着进度,拨草弄叶,仔细搜寻。
  密林中没有风,气温潮湿闷热。
  树上的鸟儿,在几人经过时,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飞远,灰狗子倒是胆大一些,跳到远处的枝头蹲着,看着下边的四人。
  遇到有钱串子,没有丝毫惧怕,反倒会将周边更为仔细地搜索一遍。
  偌大的山林中,只听见索拨棍翻动草丛、灌木时,顶端拴着的寓意六六大顺的六枚铜钱发出的哗啦声。
  再有就是六条狗子跟在左右到处嗅着,闻着,时不时发出的一声有野物靠近的提醒,也帮忙赶走不少蛇虫。
  也正是有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反倒显得山林中寂静无比。
  寂静,并非好事儿。
  因为就凭借这点声音,小动物是能够惊走,可是对于大爪子、土豹子、熊瞎子、野猪等猛兽,却很容易出状况。
  一旦遭遇,很有可能引来大麻烦。
  即使身背猎枪,有元宝它们几条狗子环绕周围,但吕律依旧会隔上一段时间就会大喊一声:“叫棍,喊山!”
  接着,他伸出自己的索拨棍在一旁的大树上砰砰砰地敲了三下。
  这就是叫棍,目的就是敲山震虎,吓跑附近的野兽,也是相互联络,知道边棍位置的法子。
  不过,他们只有四人,排开来也没多宽,左右一看就知道了。
  吕律敲过之后,又抬头“呕”地发出一声尖利悠长的声音,震荡山谷。
  紧跟着,张韶峰等人也都在一旁的树上敲了三下索拨棍,跟着大叫起来。
  目的还是为了驱散野兽和联络同伴,也是在进一步宣告,这里有人在放山,防止他人闯入。
  这里喊山跟看到棒槌时的喊山,不是一回事儿,只是单纯的联络和吓走野兽。
  有狗有枪,在几人看来,觉得很没必要,但是吕律依旧坚持这么做。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吕律更愿意把这些规矩,当成是部队训练的条例一样,把事情形成一种本能,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往往就是在这些过程中诞生的,这一点很重要。
  就这么一边打着拐子标记,一边搜寻,期间休息过两次,眼看到下午了,都搜索大半山场了,还是没有任何收获。
  反倒是张韶峰,大概是身上出了不少汗水,在脸上和衣服上留下不少汗渍的缘故,不知从哪里来了几只蜜蜂,不停地围着他飞舞,一下拍打后,让蜜蜂在自己右边脸上蛰了一口,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半边脸就肿了起来,右眼也眯成了一条缝。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又来两只,围着他不停地飞,找着机会地吸汗水。
  汗水里有生物盐分,是在山里的蜜蜂非常喜欢的东西。
  四人当中,就数张韶峰汗大。
  蜜蜂不停地围着他飞,那种又烦躁又觉得有些危险的感觉,让他顿时有些恼火,从旁边折了根枝叶,朝着蜜蜂挥打。
  被惊动的蜜蜂,一下子被惊动,急速在周围乱飞,还是不肯远离,他当即就追了出去。
  谁知道,刚跑出去没几步,被地上匍匐的荆棘藤条挂了一下脚,整个人顿时摔倒。
  就在他旁边的吕律见状,扬起索拨棍,敲了两下树干,让梁康波和赵永柯暂时停下休息,他自己则赶忙将张韶峰拉了起来:“没事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帮忙拔掉戳在身上的刺。
  张韶峰看看将自己手掌上的短刺拔掉:“没事儿……咦,那是啥?”
  他说着,踢了几下堆积在地上枯枝杂草中,提起个东西。
  那是一个梅花鹿的头骨,一对角还连在上边,周边还有一些散落的骨头,应该是被什么野物猎杀的,隔的时间久了,骨头都发白,不少地方长了青苔。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随着张韶峰的两下踢蹬,将鹿头拎起来的时候,随之有嗡嗡嗡仿佛轰炸机似的低沉声音传来。
  一听到这声音,吕律神经一下绷紧,定睛一看,就在张韶峰脚下,已经飞起四五只地雷蜂。
  这是地雷蜂蜂巢!
  吕律吓了一跳,一把拉着张韶峰,大喊:“快跑,有地雷蜂!”
  张韶峰正在翻看着那对好看的鹿角,突然被吕律一拽,又听他突然大喊,紧跟着也注意到了地雷蜂的声音,一下子反应过来,随着吕律就开始狂奔起来。
  就在附近的赵永柯和梁康波也赶忙起身就跑。
  太惊险了!
  这要是被地雷蜂蛰上几下,那可就麻烦了。
  只是跑着跑着,吕律忽然停了下来,隐约间似是看到了草丛中的一抹嫣红,随手折了些枝叶,冲着跟到后边来的地雷蜂就是一阵拍打,将它们打落踩死,然后小心地走到那地方,用索宝棍扒着草叶,仔细看了看,顿时就笑着大喊起来:“棒槌!”
  看到吕律拍打地雷蜂,以为吕律被蛰了的三人,各自折了枝叶想回来帮忙,突然听到吕律这声大喊,愣了一下,赵永柯最先反应过来,赶忙接山:“几品叶?”
  吕律细细看了下:“五品叶!”
  紧跟着反应过来的几人立刻大声喊道:“拿着了!快当、快当……”随后纷纷凑了过来,看向那棵倒伏在地上有五个分叉,顶上只有三四颗参籽的棒槌,满脸兴奋。
  吕律更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找到。
  他当即将索拨棍用力往地上一墩,高声喊道:“看场子,戴笼头,抬棒槌!”
  闻言,三人立刻行动起来,分三个方向,在距离棒槌所在的地方五米左右,抓着索拨棍,面朝外,警惕地提防着。
  所谓看场子,就是为了防备有人前来抢劫。


第545章 低调
  棒槌贵重,若是有暗中跟随、打算抢劫的,最是容易在这种时候出手。
  所以,张韶峰等人分三个方向站好守护的时候,手中的索拨棍直接重重地往地上一插,紧跟着拔出在后背的半自动直接上膛。
  有枪,谁还用棍啊?
  但其实,在这一点上,吕律觉得很矛盾,发现棒槌,要大声喊山、接山,发现大货还要喊“快当”进行庆贺,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周边山野可能存在的人自己这里有棒槌,更是吸引动了歪心思的人吗?
  偏偏又要看场子。
  他细细一想,冲着几人笑笑:“以后咱们发现棒槌,不喊山了,低调点,闷头发财不是更好吗?”
  规矩是人立的,当然也能改。
  那些繁复的规矩,运用起来,有的真没啥好处。
  “那看场子……”梁康波犹豫着。
  “看场子是个好习惯……继续保持!谨慎点总是好的。”
  这年头,进山抬棒槌的人不少,但进了山,还能顺利出山的,可不多。在枪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年头,这等值大钱的东西,动歪主意的人不少。
  事情不能那么死板,得灵活些更好!
  把那些规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该干的事儿。
  一般来说,棒槌无论生长十几年,几十年,过百年,近千年,它的外部形态最高就是六品叶,这是它的神奇之处。
  当然了,也有例外,这个以后说。
  达到四品就属于大货了,更别说五品叶,六品叶的,发现大货,那就难免激动,有的时候喊山的声调都会激动得变了。
  懂行的人一听这喊声,就能估摸出是不是出了大货。
  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不喊山了……吕律下定了这个决心。
  他将背上的猎囊取下,加开袋口,将里面的一套快当工具取了出来,展开后,拿着两端分别栓了铜钱的快当红绳,把棒槌的茎秆缠住,再折两段带杈的树枝分插在棒槌两边的土地上,红绳两端的铜钱则搭在树杈上。
  这就是给棒槌戴笼头。
  说是上了笼头的棒槌跑不掉,但其实这样做,只是为了固定住茎秆,免得不小心晃动,伤到棒槌的芦头。
  芦头坏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事情说的玄幻,实则是个好习惯,这个应该保存。
  吕律一边做着,一边想,开始简化繁复的规矩。
  只想着守规矩,可发不了财!
  张韶峰等人抬着枪环视四周查看一番,见没啥异动,就又凑了过来,神情激动地看着那棵其貌不扬的棒槌。
  正式放山的第一天,就见到大货,怎能不激动?
  几人看着吕律的神色,也有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赵永柯和梁康波。
  上次领着蒋泽伟进山,第一次发现棒槌的地方,是蒋泽伟早些年间就已经选定的,不足为奇,毕竟人家是有着传承的把头,有多年经验,第二次挖棒槌的地方,是吕律选的,也得到了蒋泽伟的肯定,但在他们看来,蒋泽伟的指点成分居多。
  现在不一样,实实在在是吕律自己观山景,而且,拿捏得如此精准。
  就这片地方,不是现在被吕律发现,在拉下一趟的时候,也就经过了,那时候也很有可能被找出来。
  他们是彻底相信,吕律学到精髓了,而且似乎更为灵动。
  以往都是找上几天才找到,今天是大半天的时间,效率高,是因为定得准啊!
  吕律提着棒槌的红穗看了下,在上面发现两个跨海儿。
  “把枪收起来,有元宝它们在,有情况会出声,你们就在周边好好找找,五品叶棒槌,子孙多着呢,留下三哥跟我抬棒槌,四哥和二哥去找!”吕律立刻做了交代。
  张韶峰和梁康波两人各自提了索拨棍,两人就在周边开始自行排棍,仔细搜索。
  吕律和赵永柯两人,则是小心翼翼地清除周边杂草,由吕律亲自操刀,开始用鹿骨签子一点点清理土层。
  山林里的土壤,表层是大量腐殖质形成的黑色土壤,再往下一尺深,就是黄土。林中的大部分草本植物,几乎都是生长在这层松软的黑土上。
  如果没有太多藤条、树根缠绕,其实清理起来,并不会太慢,要的就是细心、手稳,动辄清理一两天还没挖出来的事情,那就有些夸张了。
  吕律之所以选择赵永柯帮忙,其实也是冲着他更为冷静且话不多的特点而选的。
  张韶峰和梁康波两人,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果然在跨海儿所指的方向又找到两棵棒槌,一棵三个杈的灯台子和一棵四品叶。至于巴掌和二甲子倒是看到了十多棵。
  本着取大留小的规矩,吕律只选择了灯台子和四品叶,让张韶峰和梁康波两人学着抬棒槌。
  没有鹿骨签子?
  直接让张韶峰偷摸着避开地雷蜂,将那梅花鹿的头骨捡了回来,砸断鹿角分叉,将就着用。
  临到傍晚的时候,总算完好无损地将棒槌抬了出来,品相挺好,在收购站,少说也能开到两千五左右的价格。
  剪断茎秆防止渡浆后,赵永柯取了猎刀,剥来桦树皮和青苔,小心地打了封包子,几个棒槌统统交给吕律放猎囊里背着。
  至于砍兆头……有这必要吗?
  吕律现如今完全没有这想法,现实版此地无银三百两?
  脑中记住,回到家里兽皮书上补上一笔就行。
  将猎囊背上,地上的几颗参籽捡捡起来,然后在手中,揉去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