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让它保持需要,才会逐渐养成海东青对人的信任和依赖。
投食物的时候,也不是直接就拿着放在海东青嘴边,而是把食物往空中抛,让海东青跃起来去够,这样每次投食的时候,抛食的距离都不一样,久而久之,海东青就能熟练地完成在空中接食物。
吃了饭,还得喝汤。
而打渔楼村的驯鹰老把式,给海东青喂的是天鹅的脑汁,这是一贯的传统。
天鹅脑汁气味相当不好,海东青不吃,驯鹰老把式就强迫它吃,直到海东青习惯为止。
这其实和训练猎狗一样,希望猎狗发挥钳耳的作用,就在第一次参战之前多喂野猪耳朵一个道理。
海东青毕竟是鸟,只是中型猛禽,即使爪利嘴尖,攻击力非同一般,但面对不少野物,还是很难做到一招毙命,而头部是很多动物的要害,正是想通过这种训练,让它去习惯攻击猎物的脑袋。
以前捕杀天鹅是为了珍珠,现在却是没这必要了,用其它鸟类或是动物的脑汁也行。
然后就是各种指令的熟悉和养成习惯,这也需要不少时间,习惯手令指示,海东青才能做到指哪飞哪儿,让攻击啥就攻击啥。
吕律认真地学着。
农场的粮食收完,养殖场的准备工作也都进行得差不多,等下雪后,也就进入一年中最好的狩猎时段,现在虽然也到了秋猎的时候,但吕律这里并不缺肉,到了冬季更是有很多吃不完的肉,大多数还得送人。
所以,吕律现在一点都不急,在等着大雪来临之前,也算是难得的休闲时光,正好可以用来熬鹰、驯鹰。
今天晚上,吕律自己就可以守着,赵团青也准备回去,让乌娜堪给吕律用狍子皮做一个驯鹰手套,用来防止海东青在起落的时候抓伤架鹰的手臂。
临走的时候,赵团青给吕律又留下了两个拇指大小的黄铜铃铛。
这是用来系在海东青脚上,让它飞出去捕猎的时候,跟猎物搏斗发出声响进行定位,方便循着声音找寻。
两个黄铜铃铛,弄得很精致小巧,上面还有着古朴的纹路,非常的漂亮,铃声也极为清脆悦耳。
吕律还特意请赵永柯过两三天帮忙捕一些沙半鸡、灰狗子或是跳猫子回来,用于驯养和饲喂这只海东青。
在赵团青和赵永柯离开后,吃饭的时候都只是在一旁默默听着的陈秀玉,终于有机会开口询问了。
她从三人的话语中听出,海东青非常不凡,但感觉上,除了毛色特别,长得好看之外,别的真看不出什么来,终归只是只鸟。
看着被拴在木桩上,在炕上不断扑腾的海东青,陈秀玉先是瞪了吕律一眼,然后说道:“不就是只鸟吗,你犯的着花那么大力气,还把手给伤成那样?”
“鸟?事情被你想得太简单了,这可是非常值钱的。”
吕律笑道:“这要是碰到真正喜欢的买主,随随便便在京城里边换套房都没问题。你知道京城的房子多少钱一套吗?少说得一万!”
“一万?”
陈秀玉一下子愣住:“那么多?”
而吕律也是在这句话不经意出口的时候,突然愣住。
对啊……京城的四合院,现在一套也就一万来块!
再过上二三十年,一套京城三环以内的四合院,已经卖到好几千万了。
这要是现在买上几套在手中,那是一直在升值的。
手头的钱,放着也是放着,那些存放在仓库的皮毛同样也只是放着,就这样放着,没意义啊!
吕律忽然觉得,很有必要往京城跑上一趟,这可比存钱划得来。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一万块钱或许算不上什么,可对这一个城里的万元户占比不到百分之一的念头,那是天文数字。
国内改革开放,只在起步阶段,整个国家的平均工资相当低,大多数的行业也都还是国家开设的各种企业在运营。
在这年头,一个月能够挣一百块钱,就已经算是高工资了,城里的人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块的样子,而对于农民来说,平均算下来,只有不到十块钱的样子。
现在是八三年,工资略微涨了一些,幅度不大。
但三四十块钱,省着点已经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去区上农贸市场跑上一趟,油条不过六分钱,一碗豆浆五分,一碗阳春面也不过就一两毛钱而已。
想攒够万多块钱,凭着每个月三四十块钱的收入,不吃不喝,也得攒上二三十年。
何况,城里边有工作有能力攒够这一万块的人,似乎也不需要去买啥四合院,所在单位就包住房分配了。
房地产还没兴起呢!
还有比这更赚钱的吗?
对……抽空得往京城跑一趟啊!把手头攒着的钱给用出去,换成更大的价值。而且,怎么买都不亏……当存钱生钱了。
扎根大荒,但不妨碍买房啊。
吕律暗暗做下这个决定,打算等明年的时候,专门跑一趟……八四年,瞅着临近国庆的时候去吧,领着媳妇儿、孩子,顺带去看看最威武霸气的阅兵。
一切,为以后的悠闲生活!
听到一只海东青能卖那么高的价格,陈秀玉的嘴一下子就合不拢了。
她就想不明白,为啥一只鸟能值得这么多钱,但看吕律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是开玩笑。
就凭这,以后就足以引起她的重视了。
“海东青凶狠,现在可不能随便靠近,小心被抓被挠,尤其是领着孩子,在驯养出来以前,别靠太近了!”吕律叮嘱道。
“嗯呐!”陈秀玉兴奋地点点头。
吕律则出了屋子,找了一根木棍回来,准备今天晚上,好好折腾一下海东青,让它早点臣服。
一晚上的时间,吕律就裹着一床棉被,戴着貉皮帽,就盘腿守在炕上,不时盯着海东青看,一见它有打盹的趋势,就用小棍子,拨弄它几下。
熬鹰也熬人啊,好不容易挨过漫长的黑夜,早起的陈秀玉给他做了早饭,也接过了熬鹰的事情,让吕律得以休息。
折腾了一晚上,筋疲力尽的海东青终于没多少精力扑腾。
赵团青过来的也挺早,顺便也带来了驯鹰手套,将海东青抓住,放在木墩上的枝杈上蹲着,继续招呼。
一直到了晚上,又轮换到睡了一天的吕律来招呼。
得知吕律这里逮到了一只海东青,张韶峰、梁康波和陈秀清,还有雷蒙,都专门跑到吕律家里来长长见识,一个个看着这只漂亮的海东青,也是惊奇得不得了。
就这样轮换了四天时间,这只海东青之前自带的一股子凌厉气息渐渐消弭,之前用小棍子去戳它的时候,还会拍打着翅膀,用爪子抓着不放,用喙去啄,现在,小棍子戳到它身上,完全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
也只是在身体被推得歪斜的时候,无力地震动两下翅膀,保持着平衡。
人伸手去啄的时候,也不再抓挠和啄咬。
在第五天早上,赵团青过来看过后,满意地点点头:“差不多了,可以开始驯养了!”
也就在那天早上,赵团青带上了驯鹰手套,将海东青架在手臂上,带到草甸子中,赵永柯送了两只打理出的沙半鸡和跳猫子,赵团青让陈秀玉带回厨房,切成小块肉,开始了抛喂。
第590章 跑绳
就在下午的时候,美美睡了一觉的吕律醒来,走出木刻楞的时候,看到了今年下的第一场雪,雪不大,全是碎米雪,只在枯草、泥土上略有些堆积,北风呼呼地刮着,温度骤降。
陈秀玉也早已经将家里的炕灶点燃。
难怪睡得舒坦,一点都不觉得冷。
“媳妇儿,这雪下了多长时间了?”
明明早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还看到了太阳,这一下子,变化得太快了。到了深夜的话,这温度会变得更低。
虽说那么多大雁在养殖场里,但也架不住突然的降温,要是出现冻害,事情可就严重了。
“就在你睡下去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起风了,这雪倒是下了没多久,也就半个多小时!”陈秀玉在炕上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捡着簸箕里芸豆中的泥沙,看样子,晚上准备煮芸豆吃。
“赵老爹呢?”吕律看了眼屋里木墩枝桠上蹲着的海东青,随口问道。
陈秀玉偏头看了吕律一眼,总觉得他心里有些焦虑:“赵老爹在屋外训了海东青两个小时就回去了,他说这只海东青很聪明,才第一天训练,就已经勉强会空中接食物了。
还说让你接下来自己训练,鹰饱不拿兔,让你每天少喂点,让海东青总觉是饿着的样子就行了,然后按照他教的那些法子训练。
另外,猎鹰人必须时时刻刻架着它,可以增加感情,让彼此尽快熟悉起来。还说晚上的时候,最好放到卧室里去。”
没有窝的海东青,必须得学会站在树枝上睡觉。
“知道了……”吕律微微点了点头。
“你刚睡醒,肚子饿了吧,我去给你弄点吃的……你赶紧多穿点啊”陈秀玉说着下了炕,跑卧室里给吕律取来苏恩,帮忙给他穿上,然后就准备去厨房做饭。
“不要弄了,我担心养殖场的大雁和林蛙,我得过去看一下!”
他不敢大意,当即出了门,吹口哨唤来追风,翻身骑上后,都准备走了,想了想,又将驯鹰手套戴上,将拴着海东青脚腕的筋绳绑在自己手腕上,架上海东青,骑着往养殖场跑了一趟。
随着追风的狂奔,架在手臂上的海东青被迎面的寒风吹得羽毛翻动,摇来晃去,一双白玉爪,死死地抓着吕律手臂上戴着的驯鹰手套上。
隔着衣服,都能感受到海东青强有力的抓握,吕律相信,若是没有这特意加厚的狍皮制作的驯鹰手套,就以海东青的力道,一双利爪怕是早已经穿透衣服,伤及手臂了。
能在马匹奔行中站稳,这也是对海东青的一种训练。
一路狂奔,到了养殖场对面山坡上的时候,他看到养殖场方向有数道火烟飘升,吕律心头不由微微松了口气。
这是只有大雁养殖场的地火龙被点燃才会有的情况。
果然,等他赶到大雁养殖场的时候,看到里面所有的大雁都被赶进养殖场的棚舍中。
雷蒙正领着林玉娟、周方敬和大鼻涕,给地火龙的灶头添加煤炭,以增加棚舍里的温度。
看着吕律匆忙赶来的样子,雷蒙立马就知道吕律是为啥而来了,他迎了上去,笑道:“记着你交代的事儿呢,发现天气不对,就把大雁赶进了棚舍关着,地火龙也点上了,我还在里面挂了一个温度计,保持在十五六度的样子。”
“弄了就好啊,这边天气太冷了,温度不够,大雁容易被冻死,往后的日子,得把握好这温度。当然,白天天气好的话,该赶出去放还是得放。”
这个冬天,主要就是招呼这些大雁了。
至于鹿场的那些梅花鹿,早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
接下来,还得把蜂场蜂箱保温的事情给处理一下,这事儿倒是不急,让它们先冷一段时间适应一下,更低的温度还在后边呢。
至于林蛙养殖场,现在水面还未冰封,事情倒也没多少,只要保证水活动起来,供氧充足就行。已经打了水井蓄水,到时候用柴油机抽水就能解决。
两人随后一起去了林蛙养殖场,看到山上还有林蛙不断地下山,然后蹦入越冬池中。
如同预料的一样,最开始用来孵化林蛙卵的那个池子,是林蛙汇集得最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