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随后一起去了林蛙养殖场,看到山上还有林蛙不断地下山,然后蹦入越冬池中。
  如同预料的一样,最开始用来孵化林蛙卵的那个池子,是林蛙汇集得最多的。
  这让吕律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认路,在那儿出生的,就回到那儿。
  那池子里的林蛙密密麻麻的,层层叠叠。
  “明天,得抓紧时间将这些林蛙用捞网打捞出来,分送到别的池子里边,不然,密度太大了,林蛙最容易死。”
  看着这些林蛙,吕律心里多少还有些高兴。一年防护下来,动物侵害的工作做得好,这也让林蛙大部分得以活着回来。
  到了后年,这些林蛙也将变成钱。
  回捕率关系着林蛙赚不赚钱的问题,但看现在这样,防护好了,到时候收获会很不错。
  “我明天就着手开始进行这事儿。”雷蒙点头说道。
  “还有,把雄性林蛙也剔除一部分,随着林蛙长大,山里的虫子可不够吃,得减轻些压力,也能让雌性林蛙能长得更大些!”
  吕律打算在捞的时候,也顺便把这事儿处理一下。
  雷蒙却是犯难了:“这雌雄咋分辨啊?”
  吕律笑道:“简单,这些都是同龄的林蛙,大小上,母的比公的大;第二种就是看婚垫,雄性林蛙前掌大指处有一个灰黑色的大疙瘩,左右各一个,这就是婚垫,母的林蛙没有;看肚皮,公蛙的肚皮一般为灰白色带灰斑,母林蛙为红黄色,少有斑点。再有就是看前肢,前肢细长的为母蛙,前肢短粗的为公蛙!”
  需要抱紧母蛙,公蛙的前肢都不得不短粗有力啊!
  “等等……你再给我说一遍,一下子记不住啊!”
  雷蒙听着吕律一连就说了几个区分法子,一听却是完全混淆了,有些发懵。
  接触得不多,一下子要让雷蒙等人清楚地弄懂这些细节,还得需要不断地熟悉。
  吕律不由笑道:“我明天早上会早早过来,跟大伙都好好说说……对了蒙哥,你啥时候准备盖房子啊!”
  “听说老四也打算盖,等他结束我就盖,这个冬天没啥事儿的时候,我也去砍点木料备着。”雷蒙简单说了自己的打算。
  吕律微微点了点头:“蒙哥,把你叫过来,委屈你了!”
  “这话说的,你们出去抬次棒槌就给我送来一万块钱,可以说啥都有了,这能叫亏待,换我到别的地儿,怕是一辈子都难攒到那么多钱……兄弟,哥谢谢你对我的照顾!”雷蒙说着伸手拍了拍吕律的肩膀:“这后半辈子,铁了心跟着你折腾,你指东,绝不往西。”
  “这可不行,我还指着你帮我管好农场呢,咋能完全听我的,大伙多商量,谁对听谁的,再说了,你可是大哥。”
  吕律冲他笑了笑:“行了,我就是过来看看,担心那些大雁……既然没事儿,我就回去了!”
  两人说笑着往值守的屋子走,看到林玉龙背着半自动从山上巡守回来。
  吕律笑着跟他打了招呼,问他干得习不习惯,有没有啥需要,简单地聊了一会儿后,这才骑着追风回家。
  回到草甸子,吕律进屋,将跟着来回跑了一趟的海东青放置在木墩树枝上站着,休息了一会儿,这才拿了三四条小肉条,架着海东青到屋外。
  赵团青给的这根筋线编成的细绳是捆成一捆的,解开后有十多米长,吕律将筋绳解开后,就在院子里对海东青进行抛肉接食的训练。
  一小根肉条在海东青面前晃了晃,然后抛起来。
  接连试了五次,海东青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偏着脑袋,随着吕律的动作转动。
  “这根本就没学会嘛!”
  吕律不甘心地又抛了一次,没想到,就在这一次,海东青猛地蹿跃而起,将肉条凌空接住,直接吞进肚子里。
  像是引起了一些记忆一般,接下来几根肉条的抛动,也就是两三次尝试,就成功接住。这也让吕律一下子充满了信心。
  雪没下多少就停住了,只是往后几天的天气一直阴霾。
  吕律叫上张韶峰等人,一起穿了水叉裤,到林蛙养殖场指导了几天林蛙分池和雌雄分辨的事情,还特意又围了一个池子,专门用来装那些挑拣出来的公蛙。
  这些刚从山上下来,肚子里的虫子得等他们消化一段时间,排干净了才能拿来吃,可不能浪费了,专门都要去捉的美味啊。
  当然了,吕律也没落下对海东青的训练,每天也进林子里打两只小动物,弄点脑汁强行掰开嘴喂一下。
  经过几天下来,这只海东青已经能很漂亮地完成空中接物的训练,吕律也在不断地加大抛肉的距离。
  而接下来,也进入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跑绳。
  所谓跑绳,就是将肉放在手臂上,在海东青十米以外的地方呼唤海东青,让它按照指令,沿着连接鹰爪的细绳,飞回来啄食。
  熟悉跑绳训练的海东青,基本就可以学会听从主人的召唤了,到了野外,就即使追逐猎物飞到远处,海东青也能在听到主人召唤后飞回主人身边。
  为此,吕律不得不特意又饿了它两天。
  只有饿极了,它才会深刻地记住:飞回来就有吃的。
  这样,在解开绳索后,才不会在接下来的放鹰训练和捕猎过程中,来个一去不返。
  结果,饿了两天后,效果变得很好。
  吕律在开始进行跑绳训练的第一天,努力一整天,在吕律呼唤它的时候,第一次飞回吕律手臂,啄食了他手中拿着的一根小肉条,事情开始顺畅起来。
  而这声呼唤,也是吕律给它取的名字:白玉。


第591章 销路通畅
  连续阴了几天的天气,最终没有再下雪,反而晴了。
  白玉很聪明,现在已经只要听到呼唤它的名字,就立马沿着拴着它的细线,飞回吕律轻抬的手臂上,然后得到小小的一根肉条。
  赵团青过来看过,说是差不多了,可以勒腰了。
  他也没想到,这只海东青在吕律手底下,这么轻易就能被驯服。
  还是年轻了,没有那么强烈的野性。
  所谓勒腰,就是弄个小麻线团子,用瘦肉包裹着,然后让海东青给吞下。
  麻线团子入了海东青肚子,无法消化,便不得不将线团吐出来。
  跟刮油刀似的,能让海东青变得饥肠刮肚,但身上的肌肉却随之变得强劲起来,这样才能轻装上阵,飞上九霄。
  好在,海东青本来也有吃了不消化的骨头、羽毛之类的东西,能吐出来的习惯,倒也不算是特别折磨。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人身上。
  吕律上辈子就曾认识蹲过班房的人,据那人所说,他就曾经遭遇过类似的对待。
  被同班房的犯人逼着吞下棉线团,棉线的末端就绑在牙齿上,过了两三个小时后,棉线都在肠胃里展开,甚至有部分进入肠道了,在这时候,被人解开牙齿上的棉线,又生生从嘴巴里拖拽出来。
  敢把棉线吞了,面临的就是一顿暴揍。
  而棉线被从肠肚中拖拉出来,那种滋味可想而知,恶心而且残忍!
  但用在海东青身上,倒是挺合适。
  吕律当即切来一块薄薄的跳猫子肉片,找了根麻线包裹其中,然后随手往远处一抛,蹲在自己手臂上的海东青,立刻振翅飞起,在肉团未落地之前就一口将它接住,然后吞咽下去。
  这个过程是熬鹰过后最先进行训练的,其实有一个名字,叫过拳,这是配合主人手臂动作进行的训练,指哪飞哪,也是指令的训练。
  肉片包裹的麻线得过一段时间才会吐出来,这个阶段得经历数次,得花上几天的功夫。
  吕律也就简单地领着海东青做了一些之前做过的训练后,送回屋子里休息,然后将一直藏在楼板箱子里的四个罐子拿出来,检查了里面用华阴细辛和炒米辅助保存的棒槌,发现保存得很好,没有发生任何霉变,就又重新封存起来。
  也就在今天,聂景国专门过来了一趟,通知说该去交粮了。
  留着聂景国在家里吃了中午饭,吕律见天气很好,立刻去招呼梁康波、赵永柯等人,一起去了农场田地的仓房,挑着好的苞米装袋装车,然后送往粮食收购站。
  女人负责装袋,男人负责搬运装车。
  家庭农场的交粮是提前进行的,倒也不用跟其他交公粮的农户去拥挤。
  一下午忙碌,交完公粮,一帮子人看着粮仓里剩下的一大半粮食,都显得很兴奋。
  很干脆地,吕律第二天继续组织人手,将粮仓的粮食留下一部分用于饲喂大雁、梅花鹿等养殖动物,其它的全都用汽车一趟趟地送往粮食收购站。
  也顺便将参加农场新建的几户人家,把公粮给交了。
  留着养殖用的粮食,也全都称重折算。
  两千亩苞米,最终换算下来,净赚两万三千块钱。
  鹿场收支公示牌上,又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
  加上之前蜂蜜出售所得的近三万块钱,共计五万多块。零头就足以支付工钱和开销了。
  吕律当初承诺过,会拿出十分之一给周翠芬、王大龙、周方敬三家最先进行分红,这一算,单是这两样,就顶得上他们三家人多有了至少两年的收入。
  何况,接下来还有大雁……
  这消息一传出去,整个秀山屯包括周边几个屯子都被震惊了。
  就在当天晚上,之前没有参加的几个民兵又相约一起找到吕律家里边来,询问来年还要做些什么,还能不能参加进来。
  被吕律以暂时还没考虑清楚,等年底再做商议给打发了。
  一个个只能考虑到年底再问。
  到目前为止,吕律除了明年确定会另外选址建设一个养蜂场和一个养马场外,暂时还没想过别的干点啥。
  他这些天,也在考虑来年的事情。
  王德民跑来跟吕律提了建造参田的事情,被吕律给拒绝了。
  看着别人现在卖种植的棒槌赚钱,可吕律清楚地知道,等自己花五六年种出来,正是棒槌最跌价的时候,种的人太多了,完全没必要弄这个。
  就即使是他屋后的,也只能算是林下参,为的就是一个年份,那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至于獐子养殖,到了后面,麝香禁止出口,在国内也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勉强就能以工换钱而已……这个似乎也没必要搞。
  他也衡量过,是不是养紫貂。
  但一想到紫貂配对极难,动不动就撕逼将对方咬死的德性,他所了解的饲养技术也不成熟,吕律也只能作罢。
  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飞龙可以弄一下,进行笼养,作为最好的美味,价格一向不错。
  但飞龙稀少啊,上哪儿去弄那么多飞龙来养?
  到山上去转悠一天,未必能找到一两只,这也是个难题。
  吕律甚至考虑过养林下猪。
  但现在的情况是,杀一头猪得卖一半给食品站,自由买卖也还没有足够的开放度,现在这年头,吃喝本就很生态绿色,也没啥有机生态绿色的概念,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吕律还在继续琢磨。
  天气晴好,虽然刮的风让人觉得阵阵发凉,但吕律还是领着张韶峰等人在山沟里顺河放牧大雁,顺便拿着弹弓打灰狗子的时候,听到了蒲桂英的喊声。
  吕律应了一声,不多时,看到蒲桂英领着一男一女找了过来。
  两人一路走,一路看着在河水和两岸草丛中搜食的大雁,满脸惊讶。
  在两人四处观望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