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咋啦?”张顺安有些发愣。
  “这里以前可能发生过战斗,坑里有些散碎的尸骨……”
  吕律小心地提醒一句:“里面应该被炸过,其实,开采这些松花石,我别的都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人身安全,就怕坍塌之类的事情,造成大的事故。”
  “我还以为你要说啥,这些都不是事儿……这几年,松花石有老坑重新被找到,我为了弄几块松花石,专门去老坑里干过两年多的矿工。”
  张顺安说着,伸出自己那双长满厚厚老茧,裂纹纵横的一双手:“看看我这双手,就是当矿工的时候弄成这样的,可惜忙活了两年多,也没弄出啥好材料,被管得太严了。
  说了你可能不信,祖上曾经是宫廷造办处的匠人,摆弄的就是这行当,我爹传给我的雕刻和制砚手艺,这么些年下来,也只敢平日里到河里找随便找几块石头练练手,就生怕被扣上一顶帽子没了小命……唉,放心,采矿我也很有些经验,放心让他们跟着我,我保证不会有事儿!”
  吕律倒是不觉得奇怪,好多有手艺的工匠,哪怕四处有人招揽,但依然选择隐藏,经历了前些年的事情,都怕了。
  “你们这么一直藏着,那又是怎么跟孔大爷认识的啊?”
  “孔思仁啊,他祖上也是造办处的,那些年动乱,小的时候,随着老辈人一起从京城出来的。这些年辗转,流落各处,但也在私底下,还有些联系……孔思仁没跟你说过?”
  “没有……”
  “这老家伙,藏得还真深。”
  “你们几个,不会都是祖上从造办处出来的吧?”
  “几个都是啊……原本还有一些,这些年失去联络了,已经有不少过世了,还活着的,手艺也有没传下来了。”
  吕律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宫廷造办处是什么地方?哪里出来的匠人,哪怕没啥名头,那手艺都是顶尖的。
  这些人可都是真正的大宝贝啊!
  原本只是想着弄点创汇的东西卖卖,这下好了,有这么一帮子高明的匠人,小小工艺品加工厂,也有了做大做强的潜力。怎能不叫人心花怒放。
  创汇时期,顾名思义,就是出口到海外创收外汇的时期。
  主要有两个时段,一个是四九年到六零年,另一个就是七十到八十年代,也就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中间因为历史原因,一切停摆了,没有生产。
  前面的时段也叫创汇早期,到后来世面上流传比较多创汇产品主要是七八十年代的,在这个时期,各地纷纷涌现出为出口而生产的工艺品。
  出口换回来的外汇,又投入到国家生产建设当中,尤其是改革开放,需要大量外汇储备,工艺品这些年开始越来越盛行。
  出口的大头主要是瓷器、其次包括景泰蓝、手雕、漆器、织锦和刺绣等东西。
  吕律主打的就是手雕了,这里面饱含的东西也多,木雕、玉雕等都是,松花石也叫松花玉,那也是高端产品,只要精美好看,别说是这些好东西,就连木头,也能变得很有价值。
  而这也是吕律到区上一找,立马就得到支持的原因,甚至主动联系外贸公司,提供销路的原因。
  因为急需,也是业绩。
  对于吕律和区政府而言,也是双赢的局面,自然一拍而就。
  张顺安迫不及待地打着手电筒,从主坑洞口爬了进去,吕律也赶忙跟上,小心护着。
  他在洞里打着手电也走得小心,四处观望,对于那些骨骸,只是一扫而过,并没有啥波澜,注意力全在石头上了。
  “这矿坑算不上大,但里面的松花石品质却是相当不错,保存得也很好,感觉像是刚开出来没多久,正想大力采挖的时候就突然停止了一样……宝地啊!小吕啊,你能不能把这儿给盘下来?”张顺安有些期盼地问道。
  吕律摇了摇头:“你也知道这东西稀缺,而咱们又是从伊春过来的,这要是公之于众,怕是就轮不到咱们了,江源的人可不是憨憨,这样的事情他们自然也会争抢着去做,而且,一旦暴露出去,本就是国家矿藏,很大几率是被接手管控,你去当过矿工,干了两年多,应该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咱们争取现在多弄些原材料就行。”
  吕律想着创汇赚钱,别人也想,主要是吕律并不打算局限于此,能用来加工工艺品的材料很多。趁着没啥人管的时候,能先捞点就先捞点吧,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赚不完的钱,他只是想积多攒些财富,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
  商海,他是再也不想涉足了。
  工艺品加工厂,对吕律来说,本就是个赶山见到好材料时诞生的念头而已,往后日子还长,看情况适时改变经营策略就行。
  现如今能免费得的东西,何必再去花上大笔不讨好的冤枉钱。
  就看谁快了。
  张顺安想了想,有些遗憾地说:“这倒也是!放心吧,我们会抓紧时间,多积攒一些。”
  “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如果没人阻挠,就继续开采,如果有人干涉,那就撤,咱们能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在这种深山里,很少有人来,只要做得隐蔽,也能开采很长时间,能赚不少了!”
  随后,两人又在洞里转了一会儿,各自带着两方松花石出来,回到河对岸的营地。
  采挖的松花石,得从这河沟里所在的山里,搬上近三里地才能进行装车,接下来这一帮子人,有得忙了。
  在搭好的窝棚里跟众人一起吃了顿饭,吕律也趁机跟他们讲了各种注意事项,把采矿的事情交给张顺安,运输的事情则是交给孟兆华,尤其叮嘱注意安全和不要到干饭盆里乱走动。
  第二天早上,吕律则是叫上张韶峰等人,就以这窝棚为中心,开始各处打拐子和砍树皮。
  目的很简单,告诉那些可能深入到这些地方的人,这里已经有人提前到过了,尽量减小外人闯入的几率。
  相信他们看到那些穿山沟的人留下的标记,也不会再往这里闯入,能让事情隐蔽更长时间。
  这事儿就忙活了几人整整一天的时间,晚上再回到窝棚,已经看到张顺安领着十多个青壮,从河里和山坡上,翻找出了一车的松花石原石和江捞石,小的用箩筐挑,大的直接用人抬,已经装了一车。
  照这样下去,三天时间,这三辆车子,就能运回去第一趟松花石。
  也就在之后的一天,吕律给张顺安留了一笔生活开销费用,然后看着他们有序地进行采挖翻找,也放心将事情交给他们,跟张顺安和孟兆华打过招呼后,领着张韶峰等人,一头扎入了现在枝叶初绿,野菜杂草刚刚萌发的干饭盆,开始抬棒槌。


第756章 白山青蟒
  “嘶……”
  索拨棍轻轻拨开草叶,一条蜷缩成团藏在石缝中的土球子蛇,闪电般袭击过来,狠狠咬在索拨棍尖端上。
  大概是辨识出这不是肉体,所以它又很快松开,缩了回去。
  吕律收回索拨棍看了看尖端,发现上面留下细小如针的痕迹,有着小片湿色浸染,那是土球子蛇咬过后留下的毒液。
  土球子蛇凶猛,几乎每一次试探,都会毫不客气地咬来,接连两三次以后,才游走着钻进草丛或是石缝中躲避。
  地上的杂草和小灌木还没有长高,在厚厚的腐叶上,处处新绿。
  其实每到一个地方,索拨棍现在的作用,更多的不再是拨弄草叶寻找棒槌,而是惊动潜藏在隐秘处的蛇类,每一次波动,棍子上铁线拴着的铜钱叮当作响。
  和冬季皑皑白雪覆盖不一样,此时的干饭盆里,明显危险了很多。
  之前在干饭盆看到的无底洞,没了积雪的覆盖,现在显现出来,有的直接就裸露出了洞口,还有的被干枯的树枝和枯叶遮挡。
  冬季的时候,张韶峰掉过一次无底洞,那时候一帮子人就已经长记性了,现在春夏交接之际,也不敢有丝毫大意,这让索拨棍有了另外一个作用,到处戳戳,防着这些一个不小心陷落进去就可能再也出不来的洞穴。
  这事儿,几人没少叮嘱充当腰棍跟着压山的林玉龙。
  吕律甚至在发现一个隐秘洞穴的时候,还特意将几人召集起来,当着他们的面拨开洞口掩藏的枯枝腐叶,洞口不大,也就瓦岗大小,朝着下边看去,深不见底,冒着一股子凉气。
  他让几人拿出随身带的绳子,拴了块石头放进去,一直往下放了三十多米,依旧没到底。
  这样的洞穴,人若是掉下去,叫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去见了阎王。
  这也让张韶峰感叹不已,直说自己上一次掉入洞里,得亏洞不深,要是碰到这样的,活不了,真的是命大。
  其他几人见状,也是不寒而栗。
  而在眼下所处的这片区域,吕律怀疑自己这些人进了所谓的蛇山了。
  林子茂密不说,其间还夹杂着不少奇形怪状的石砬子。
  而也就是在这些石砬子缝隙或是石块中间,蛇越来越多了。
  最开始遭遇蛇的,就是林玉龙,走着走着,面前的草丛一动,一条土球子蛇直接就一口咬了过来,幸好是咬在解放鞋前端的胶皮上。
  这也把林玉龙狠狠吓了一跳,这些蜷缩成一团被称为土球子蛇(乌苏里蝮)的蛇类,身上的颜色本就类似土球、石块,藏得相当隐蔽,不仔细分辨的话,实在是防不胜防。
  天气转暖,蛰伏了一冬的蛇类,纷纷出来活动。
  但活动这么频繁的地方,还真是少见。
  也正是因此,明知道这些区域危险,几人却是一点放过的想法都没有。
  对于抬棒槌的人来说,蛇类活动的地方,向来是棒槌喜欢生长的地儿。
  不说这样的地方,就即使在别的地儿,吕律等人的收获,也相当不错。
  整个干饭盆周边,在兽皮书上都有老兆的记录,唯独在这片上百平方公里的干饭盆里,是空的。
  蒋泽伟的话也应该是真的。
  因为吕律等人进来,还没有刻意去寻找,就已经碰到了棒槌。
  虽然最大的只是棵四品叶,其余找到三棵灯台子和两棵二甲子,收获算不上大,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要知道,那还是在干饭盆的边缘地带,偶尔能看到人们活动痕迹的地方。
  随着深入,收获就越来越让人惊喜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宿营地的帐篷里,已经藏了不小的一堆封包子。
  不说四品叶及以下的,单是五品叶棒槌就二十三棵,六品叶也挖到了两棵,还是按照吕律的要求,探查好根须范围,然后进行挖掘,连带着原土进行打包,这些是要带回去栽的,生发出来的小小茎秆,也进行了小心的固定,生怕折了。
  那些对于别人来说容易迷失方向的地形,几人却是毫不在意,范围性地打着拐子,其实是很好的探寻方式,转着圈地打拐子,一圈圈探寻,不断向外扩张。
  对吕律来说,观山景啥的都没了必要,他也不好找不到那么一个高点,去好好看看水气云雾、山形地貌和植被啥的。
  不管怎么说,这一百平方公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每一个地方,都是值得好好搜寻的。
  就这么顺着打的拐子,一圈圈绕着找,在下一次接头的地儿,砍树皮挂上幌子,就能很好地把握好进出的方向和范围。
  几条狗子在前面,充当着很好的探路帮手,那些出现的小动物啥的,早早被它们驱逐掉。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