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足半数的卫所军户,除去老弱恐怕还有力气耕种军田的人,恐怕已经不足五万。
  这么点人耕种,怎么可能养活的了,边军几十万的大军啊。
  这还只是自己查出来的,九边百万大军,若是皆是如此,可想而知,缺衣少粮的边军,还能有多少战力。
  幸好穿越之前,便宜老子朱棣五征蒙古,将蒙古一举撵到西北荒漠之中。
  若非如此,站端再起,自己手里岂不是连可用之兵都没了。
  想到这里,李天一边暗恨朱荣的偷摸手段,一边鄙夷最终将大明葬送的卫所制度。
  “大家都苦,这谁都知道,为什么偏偏你朱荣就敢铤而走险,冒着杀头的风险贪墨官粮。
  你真当你自己往日的功绩,可以让你当成为所欲为的筹码吗!”
  “混蛋!”
  一声怒吼,顿时吓得一旁正在专心整理文档的小太监们一大跳。
  一个个都默默的站了起来,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唯有王福颤颤惊惊的问道,“陛下可是查出了什么,要不要老奴去传召内阁各位大人。”
  李天有些心累的瘫软在龙椅之上。
  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此时不急一时,召他们来,也没什么用!”
  看着忙了一晚上,都累的不行的小太监们。
  他又吩咐道,“传旨御膳房,做点宵夜,你们吃过之后就都散了吧!”
  王福连忙带头叩谢,
  “谢陛下赏赐,老奴不累。。。。”
  瞧他满头大汗,一脸疲惫的样子,李天不由得苦笑道,
  “让你们滚蛋,就赶紧的滚蛋,哪来那么多废话!”
  王福连忙告罪,摆了摆手,小太监们一个个都赶紧起身,收拾好地上文档,迅速离去,但他自己却是留下了。
  李天也没有多言,只是对王福的观感又稍稍提高了一点。
  “果然是家生的奴才啊,还真是忠心耿耿。”
  虽然弄清了事情的根本原因,但李天却对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以及后续的处理方案,并没有什么头绪。
  眉头微微皱起。
  大明的卫所制度,在洪武年间,确实效果卓著。
  军民一体自给自足,战时为兵,闲时耕作,为大明省下了不少的军费。
  可后期随着贪腐成风,卫所长官将军户当做私产,让他们耕作自己的私田,公器私用,搞得军户们苦不堪言。
  加之军户们没有私产,耕种的积极性并不高,久而久之。
  很多军户都不堪清苦,不是逃走去经商,就是逃进深山老林,化作黑户。
  类似的情况,在清朝也发生过。
  只不过八旗的老爷兵们,前期的待遇可是比这些出身贫苦的百姓们可是舒服的多了。
  卫所制度之所以能持续到明末还未消失,说明还是有他的好处的。
  但弊端也非常的明显,后世的那些所谓的明史学家,早就分析的十分透彻了。
  不过,到底该怎么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事,身为小白领,对历史也就一知半解的李天,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虽然,查明现今卫所实情,让他心有余悸。
  可他也庆幸,自己及早发现了这些弊端,否则真到了战端到来的那天,自己对这些情况还一无所知,岂不是更糟糕。


第194章 一石三鸟
  暂时想不通,李天也就将之放到了一边,打算找机会和杨士奇等人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眼见天都快亮了,累的不行的他,打着哈欠,就去休息了。
  。。。。。
  半夜的皇宫一片安静,但京城的夜却是十分的热闹。
  虽然李天已经严令众人保守秘密,不得将此次贪腐大案传出去。
  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身处事件中心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府中,可谓是门庭若市。
  大晚上的依然灯火通明。
  只是被堵在门口的人多,真正能进去的人却是很少,但这些人却还是不辞辛劳的排起长队,想要见一见这位朝堂大佬。
  此时夏府内堂之中。
  精神矍铄的夏元吉,一边品茶一边慢悠悠的对手下几个侍郎各司郎中说到,
  “就算老夫不说,相信你们也都应该清楚,郭侍郎的事情了吧!”
  闻言,几人连忙起身,“知道,知道!”
  夏元吉好似深思般,轻轻点了点桌子。
  “既然如此,老夫也就不和你们绕弯子了,你们还有什么人参与其中,自己站出来吧。
  否则,日后被陛下查出来你们谁的屁股不干净,会是什么后果,你们也都清楚吧!”
  户部的官职历来都是肥缺,是所有人打破了脑袋,都想往里面挤的衙门。
  这些侍郎、各司郎中就没有几个是真正干净的,虽然不知道此事到底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可他们还是吓得,脸无人色。
  “还请堂部救救我等!”
  夏元吉虽然当官多年,但是并不贪财。
  即便是这些侍郎,想要贿赂他,也只会自取其辱而已。
  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凭借往日情分向他哀求罢了。
  看着手底下这些不争气官员,夏元吉如何不知道,能在这个时候找上自己的,都不是什么底子干净的人。
  圣意未明之下,他也不知道事情到底会发展到何种地步。
  叹息一声,“尔等求老夫也没用,一切还要陛下圣才,才有决断。”
  一句话仿佛堵死了他们脱身的通道。
  几人都是心丧欲死,不住的磕头恳求。
  “堂部,还请您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我等身家性命可都系于您身上了!”
  这些人毕竟都是他多年的老部下了,夏元吉有何尝看到他们一个个都人头落地呢。
  沉吟半响,他才慢慢的说到,
  “此事虽然看起来龙颜震怒,不可收拾,却也不是没有转机!”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一震,争先恐后的道,“还请堂部明示!”
  “太仓贪腐一案涉及的数目十分巨大,加之城里水患严重,受灾百姓甚多,后续接济事宜必定耗资糜多。”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想看看这些人到底上不上道。
  当下就有一个郎中严重冒光,兴奋的道,
  “堂部的意思是不是,若我们能协助陛下处理好此事赈灾事宜,或许这件事还有转机?”
  夏元吉嘴角含笑的微微点头,欣慰的道,“总算你们之中还算有几个机灵的人。”
  赈灾缺的是什么,不外乎粮食银子而已。
  身为户部的侍郎郎中,各司主官,他们每个人身价不敢多说,几千两上万两还是有的。
  “不就是钱粮吗,只要能度过此劫,就算让我散尽家财又能如何。”
  “不错,散财事小,保命事大,钱没了以后可以再赚,只要保住官职,保住小命,害怕什么。”
  “多谢堂部指点,我等感激不尽!”
  夏元吉看似深思熟虑,其实心中早有腹稿。
  当时他献给李天的几条应急办法,李天唯独对号召城中存粮大户开仓放粮一条感兴趣。
  他当时就猜到了,李天定是准备采用这个办法救助灾民。
  正巧手下这些不争气的家伙找来,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虽然,他还不知道李天所说的办法是什么。
  本着,能多一个算一个想法,他就将这个算不得出路的出路,有意无意的透露给他们。
  这样一来,整个户部的官员踊跃捐资捐物救助灾民。
  不仅能赢得李天看好感,让他看到自己管理的下,户部官员的高尚德行。
  若是办得好了,还有很大的机会,让李天忘记郭文玉事件对整个户部的影响。
  自己也可以从用人不当识人不明的麻烦中脱身而出。
  既能赢得属下的感恩,又能免除户部的麻烦,一石三鸟,他的这招可以说是十分的老道稳重。
  手下一众官员得了他的指点,一个个都心满意足,高高兴兴的离去。
  而等在外面,无缘得见夏元吉的一大群官员,纷纷涌上来,向他们打听消息。
  开始他们还不怎么愿意说,毕竟这信息也算是他们苦求半天,堂部才勉为其难给出的指点。
  不过,架不住众人的热情,还是有人忍不住透露了出来。
  这下,这一大群,官员都知道了,只要捐钱捐粮就能保平安。
  一传十,十传百。
  不到天亮,几乎整个京城的京官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而后开展的捐资捐物拯救灾民,填补太仓存粮空缺的倡议。
  还未轮到京城大户,就让这些群情热烈的百官给包圆了。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是李天都所料未及的。
  不过这些也只是后话。
  。。。。
  相对中地下官员们的人人自危,真正的高官,并未真的把这次的贪腐大案真的当回事。
  当朝首辅杨士奇的府中,此时虽然没有夏元吉这边这么门庭若市的,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
  同为内阁辅臣的杨荣等人悉数到场。
  “不知阁老对户部郭侍郎的事情怎么看!”有人对杨士奇问道。
  杨士奇老成持重,并未直言,而是微微一笑。
  “既然是陛下亲自下令侦办,相信东厂黄督主很快就能给出答案,诸位向老夫询问,却是找错人了。”
  还有人不甘心的道,
  “下官听闻,此事可能还涉及到边军,陛下初登大宝,又不擅长征战。
  对军武之事所知寥寥,万一处理不好恐怕会酿成大祸啊!”
  未等杨士奇回话,黄准幽幽的开口道,
  “诸位大人不必过分忧虑,陛下年富力强,虽是初登大宝,可登基以来,所办的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可又不妥之处?”


第195章 抢人施粥
  黄准这句话,见仁见智,恭维李天的意思十分的明显。
  隐藏的含义却是,陛下只有决断,不管你们的事,你们瞎操什么心。
  众人无言以对,见几位阁臣都是这个态度,他们相比也得不到什么想要的答案了。
  不多时,现在人等都开始默默告辞。
  将众人都送走之后,书房之内,就只留下,杨荣黄准等人。
  “士奇,陛下这次好像是真的动怒了,情况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吧!”杨荣首先开问道。
  “子荣所言不虚,不过贪腐太仓存粮一事,还只是小事。
  怕就怕陛下一时冲动,操之过急,真要酿成什么祸端,可就不妙了。”
  “那为何士奇你不连夜进宫劝谏?”黄准疑惑的问道。
  “哎,你们以为老夫不想吗,只是陛下未曾召见,可能是另有打算吧!”
  “我等虽未阁臣,可也毕竟只是臣子,手伸的太长,难免让陛下嫌我等多事。”
  “可就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啊。”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为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陛下没有那么冲动!”
  。。。。
  第二天。
  经历昨天一场少见的暴雨洗礼的京城,终于迎来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
  可是对于那些被洪水淹没了全部家私,连口粮食都没有的灾民来说,再好的天气,也是不管肚子饥饿的。
  正当他们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弄点吃的时候。
  突然听见大街上锣鼓喧天,有人敲锣打鼓的喊道,
  “周员外家施粥啦,昨个受灾的百姓们皆可领取。。。。。”
  破庙之中躲避了一宿,早就饿的头昏眼花的灾民们,顿时一涌而出,瞬间就将那个刚摆起来的粥铺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街小巷中藏在各处的灾民,几乎都奔了出来,手捧着大大小小的盆碗,想要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