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七八个人名记在心里,李天沉吟道:
  “你父在南京可有什么政敌?”
  这种事,李天不抱太大希望,只是随口一问,却见张清欢眸光微亮道:
  “马大忠和我父职权多有冲突,向来不和;李存良是我父下属,原本与我父关系不错,但那几日从我家走,都是脸色铁青。”
  马大忠,李存良,李天嗒嗒敲着桌案,陷入了沉思。
  南直隶五十四卫中,京营八卫由守备太监马大忠辖领。
  又有四卫在南京受南京兵部尚书张仪良辖领,而这十二个卫皆有拱卫南京的职责,张仪良和马大忠因为职权关系不和,这再正常不过。
  至于这个李存良,就有些奇怪了,身为南京兵部侍郎,居然敢对顶头上司甩脸色,绝对不简单。
  稍加沉吟,李天释然一笑道:
  “行了,先把晚膳吃了,朕前几日便宣南京布政使汪泉进京,等他来了,朕再好好问问。”
  见皇帝自有打算,张皇后不敢问,张清欢就更不敢问了。
  就这样,三人在融洽又怪异的气氛里用完了晚膳,李天挥袖起身道:
  “明日便是朝会,朕给江保他们交代几句,皇后你与清欢姑娘早些歇息吧,不必等朕。”
  看着李天挥袖离去的背影,张清欢有些患得患失道:
  “娘娘,陛下可是动怒了?”
  张皇后轻摇头,挥手示意宫女撤去席宴,温声道:
  “陛下这是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找江总管问话去了。”
  。。。。
  坤宁殿偏殿。
  吃饱喝足的李天在殿内来回踱步,江保和王福二人在后面小心跟着,同样跟着的,还有吏部尚书钱义。
  李天忽然猛地站定,沉声问道:
  “钱义,南京兵部侍郎李存良和福建指挥使李敏是什么关系?”
  身为吏部尚书,心记天下百官姓名身世乃是钱义的拿手好戏,只见钱义沉吟片刻道:
  “回禀陛下,李存良和李敏二人并无关系。”
  没有关系?
  李天皱了皱眉头,准备把脑海中那个不着调的猜想扔到一边,却听钱义犹豫道:
  “陛下,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天闻言脚下打了个趔趄,有些不爽的转过身道:
  “那还不快给朕说来。”
  “容臣想想。”钱义拱手一礼,陷入了沉思。
  “陛下,是这样。南京兵部侍郎李存良,乃是兵部尚书李庆的堂侄,而李庆之师乃是方孝孺堂兄方孝复,而方孝孺又是建文二年庚辰科的主考官,福建指挥使李敏正是建文二年中的进士。
  建文二年的进士同年中,李敏与小杨阁老,刑部尚书金有德,弘文阁阁正杨赴,来往密切,私交甚好,而刑部尚书金有德祖籍江西吉安府,而杨首辅和夏老尚书的祖籍也是吉安府。”
  听着七拐八拐的关系,李天眉头紧蹙,只觉得脑瓜子发疼。
  古代官场就是这点不好,到处都是师徒门生,同乡同年。
  随便一个人开始找关系,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一年中的进士,他们搞个同年会;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他们又搞个老乡帮。
  这些党派组织虽然不是明面上的,但李天敢肯定,他若是抓了夏元吉和金有德,杨士奇这个江西老乡是一定会站出来。
  同理,他要是一刀砍了李敏的头,和李敏同年考中进士的***,金有德也会出来讨要个说法。
  长叹了口气,李天深感无奈,虽然科举考试已经足够公正,没有世家大族操持的情况发生,但新考的进士为了能有个好官做,往往都会跟着同年找长辈,跟着老乡找老乡。
  最后结成各种关系,像认个干爹,做个上门女婿,都还算正常的。更有甚者,会直接自贬身价做书童,或者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上官的儿子做妾。
  有些烦闷的摆了摆手,示意钱义退下,李天随口道:
  “明个儿让内阁再下两道旨,催催汪泉和李敏,让他们火速进京。”
  “老奴记着了。”
  “老奴遵旨。”
  江保和王福的声音同时响起,接着,便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斗嘴大会。


第40章 正阳门即位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李天被拽醒了。
  传入耳中的,是张皇后带着三分迫切的丽声。
  “陛下,起个早吧,妾身配合着陛下再过一遍朝会礼仪。”
  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李天哈欠连连,一把掀开龙被,带着几分起床气愠怒道:
  “几时了?”
  听出皇帝语气不善,张皇后赶忙给李天披上狐皮的罩衣,柔声道:
  “陛下,卯时一刻了。”
  卯时一刻?
  那他妈不是才五点多?
  李天两眼一翻,晃掉罩衣,直接重回温暖被窝,闭着眼道:
  “天不塌下来,不要喊朕。”
  张皇后捧着手中的礼部皇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终只能是长叹一声,替皇帝掖了掖被角儿。
  张皇后这边刚掖完被角,却见后殿的门被人猛地推开,张皇后脸色急变,心中狂跳,今日可是陛下的即位朝会!
  “有刺。。。”
  张皇后刚喊出两个字,剩下的话便咽回了肚子,来的不是刺客,来的乃是华盖殿大学士,当朝首辅大臣杨士奇。
  一身大红色官袍,外边罩着麻衣的杨士奇见张皇后,脸色也是微变,赶忙躬身告罪道:
  “老臣不知皇后娘娘也在偏殿,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张皇后尴尬又庆幸,还好自己跟陛下没做什么,不然可就要闹出大丑闻了。
  “本宫也是刚来,许是殿外的宫人没注意,杨首辅不必如此。”
  杨士奇闻言心神微松,夜闯帝后寝宫这个罪名,他就是首辅也担不住,还好皇后只是刚进来。
  “陛下呢?还没醒吗?”
  没忘了正事,杨士奇一连二问道。
  张皇后微微颔首,给杨士奇腾出位置,转身朝偏门走去。
  杨士奇明显是有要事禀报,她身为皇后,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身为首辅大臣,杨士奇就没皇后那么温柔了,大力摇晃着李天的肩膀道:
  “陛下,快醒醒,出大事了。”
  李天正梦见他和张清欢泛舟游湖呢,却见张清欢一张俏脸突然换成了杨士奇,还一个劲的上蹿下跳,说什么船要翻了。
  被吓了一跳的李天赶忙睁眼,却见杨士奇真就在自己身旁,下意识道:
  “翻什么船?”
  “帆船?”杨士奇二丈摸不着头脑,语气焦急道:
  “陛下,先别想帆船了,汉王正在正阳门外操练亲卫呢。”
  正阳门外?操练亲卫?
  李天困意一扫而空,一个翻身从龙床上惊坐而起,急声道:
  “汉王他要做什么,造反吗?”
  杨士奇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眉头紧皱道:
  “老臣也不清楚,不过御马监江总管已率两支金吾卫和羽林卫前往,陛下不如先下道旨意,勒令汉王率亲卫退回王府。”
  妈了个巴子的,李天直接骂出了声,披上罩衣,直接抽出寒光乍现的天子剑道:
  “朱高煦这个王八蛋今天要敢砸老子的场子,老子要他的命!”
  。
  正阳门城墙之上,李天披着狐皮的罩衣,手持天子剑,看着皇城城墙下领着一帮亲卫操练的朱高煦,目露寒光,蔑笑道:
  “高煦,你可是在庆贺为兄即位?”
  朱高煦长相雄武,佩刀披甲坐在高头大马上,闻言嬉笑道:
  “还请大哥打开正阳门,准弟弟当面为大哥庆贺。”
  朱高煦此话一出,已经抵达正阳门,不少等着进皇城的大臣皆是脸色大变,他们从汉王的话中,听出了几分反意!
  眼看群臣即将骚动,李天当机立断,直接夺过江保手中的硬弓,一箭射穿了朱高煦战马的马腿,大声道:
  “朱高煦,你可是想效仿唐朝玄武门,今日也给朕来个正阳门之变?”
  李天打开天窗说亮话,惊的群臣皆是跪地山呼万岁,朱高煦也从高马上跌落而下,慌忙拜道:“陛下何出此诛心之言,臣弟绝无此意,日月可鉴。”
  见朱高煦惊慌失措的模样,站在李天身旁的杨士奇喜形于色,拱手一礼道:
  “陛下威武,汉王肝胆俱裂,今日大朝会安矣。”
  李天微微一笑,对付朱高煦这种本事小,胆子大的蠢货,就得下猛药,药死他个没脑子的。
  冷哼一声,李天继续高声道:
  “日月可鉴?那到底你是月,还是朕是月?皓月难与烈日争辉,朕看你朱高煦就是把自己当成李世民了。”
  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弑弟逼父退位,李天这一大顶帽子可算是把朱高煦给吓的够呛。
  一刀砍断马头,朱高煦双手高举佩刀,尊声急切道:
  “还请陛下明鉴,臣弟绝无效仿前人之意,臣弟若行不轨一事,就犹如此马。”
  古代人极为重视誓言,朱高煦发这样的毒誓,原本还想支持支持朱高煦的大臣们,皆是暗叹不已,只得放弃。
  至于放弃的表现,便是疯了似的高呼吾皇万岁。
  文华殿大学士任瑾,见此时机会甚佳,给杨士奇使了个眼色,一个跨步窜上了皇城城墙,高举一卷黄缎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余闻皇天之命有常,必归于德,故天下有序,四海升平;今有新帝,文韬武略,秉性纯良。
  承上天恩育万民之念,统御八方蛮夷之德,担任神器,振我朝纲。。。。。。。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帝大赦天下,改元洪熙,特此昭告天下。
  任瑾慷慨激昂的念完即位诏书,华盖殿大学士,首辅大臣杨士奇率先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
  一时间,皇城上下,城墙内外,高呼万岁的声音直冲云霄。
  正阳大街上不少百姓也受到感染,惶然跪倒在正阳大街两旁,高声呼着万岁。
  李天站在城墙之上,也十分配合的高举天子剑,享受群臣和百姓们的欢呼。
  而在正阳门下等待勋贵群臣中,此时却爆发了小小的骚乱。
  “快传太医,简王晕过去了。”
  蜀王朱悦谦玩命掐着朱逊瑞的人中,急声喊道。
  可惜群臣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太大,除了一同前来的几位藩王,没有一个人听到朱悦谦的喊声。
  “诶呀,晋王也晕过去了,快传太医。”
  随着朱济喜一个歪身栽倒在地,岷王朱辉夜也加入了掐人中的队伍。


第41章 大朝会开
  在正阳门宣读即位诏书,显然是在杨士奇安排之外。
  但杨士奇不得不承认,任瑾这个时机抓的极好。
  有汉王杀马立誓铺垫在前,新皇登基的诏书,必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天下,这对朝堂稳定的好处,不言而喻。
  待群臣和百姓欢呼完,初升的朝阳也已跃然地平线之上。
  卯时已至,吉时已到,李天下令打开正阳门,然后便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朝太庙而去。
  一整套繁琐的祭祖仪式结束,李天掏出内阁早就准备好的丹书,开始诵读朱棣一生的丰功伟业。
  内容没什么营养,无非是朱棣多么多么伟大,死的太早太可惜之类的马屁。
  一通不堪入耳的肉麻彩虹屁吹完,然后是永乐老臣的表演时间,只见几十个两鬓斑白的老臣出了队列,坐地上开始哀嚎。
  等一大半的老臣哭的晕死过去,效果也就拉满了,然后李天恰时出来,追思一番朱棣,给老臣们一通加爵赏赐。
  永乐老臣到位后,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