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皇上已然打定主意,任瑾暗叹一声,拱手应道:
  “微臣这就去叫吴尚书来见陛下。”
  李天微微颔首,目送任瑾出了值班房院,朝躲得远远的值班房小吏招了招手,笑问道:
  “他们三个呢,还在睡吗?”
  值班房小吏紧张的捏着绿色官袍,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能得皇上问话,恭恭敬敬应道:
  “回陛下的话,元辅大人和杨阁老都还在歇息,江总管一大早就去东厂办差了,临走前交代过小臣,让小臣陛下一醒就派人去东厂传话。”
  “不要这么紧张嘛,朕又不会吃人。”轻拍着小吏的肩膀,李天温煦道:
  “朕交给你个任务,看好这个院子,不要让人再打扰到两位阁老休息。”
  值班房小吏闻言,小鸡啄米般用力点着头,作揖恭声道:
  “陛下可要小臣安排盥洗和膳食?”
  打量着古朴平常的值班房院子,李天点了点头,饶有兴趣道:
  “去安排吧,朕倒还没吃过内阁厨子做的饭呢。”
  擦脸洗手后,值班房小吏引着李天进了内阁食堂,此时刚过晌午,内阁食堂中坐满了用午饭的翰林院编修和待诏。
  见皇上亲临,几十位编修待诏慌忙起身,又喜又怕的高呼恭迎圣驾。
  随手搀起几个离得近的,李天面带笑容,扬声道:
  “诸位快快平身,尔等都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臣,朕看见你们,就好像看见了我大明未来的希望。”
  三位翰林院待诏不置可否,他们虽是九品,但都是二甲进士出身,早晚是要做官的。
  但其余翰林院编修们,却是激动的涨红了脸,匆然起身,满眼火热的看着李天。
  他们名义上是正七品,但若是没有其他机遇,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会留在内阁编修,七品官做到死。
  但眼下圣上亲临,于他们而言,今日就是飞黄腾达的最好机会。
  得知皇上要在内阁食堂用膳,一众编修纷纷往前凑,热切无比的想跟李天坐在一起。
  与皇帝同桌而食,这事足以让他们吹半辈子了。
  值班房小吏被狂热的编修们吓了一跳,拼命挡在李天身前,大声道:
  “诸位大人,都往后退退,别惊扰了圣上。”
  “无妨。”跨步走到小吏身前,李天昂首而立,两手虚压,待内阁食堂一片安静后,淡然笑道:
  “尔等想跟朕一起用饭的心情朕能理解,但朕只有一个,总不能分成百瓣,你们一人一瓣吧。”
  李天幽默的话语引的一众编修低声发笑,不过倒还真没人往前挤了。
  待内阁厨子端来十几道毕生绝学的拿手菜,李天坦然而坐,捏起筷子,面向一众编修笑道:
  “朕今日前来,一是想尝尝内阁的饭食,二来嘛,便是想看看尔等的风采,正好朕这会儿清闲,不如朕给诸位出道考题如何?”
  飞黄腾达机会来了!
  皇上果然明白我等的意思,一众编修两眼放光,皆在心中大呼万岁,。
  就连先前几个不愿与编修为伍的待诏,都瞪着眼睛竖起了耳朵,生怕错听了皇上的考校。


第60章 考校翰林
  皇上在食堂考校一众编修待诏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内阁,今个儿没去食堂吃饭的编修待诏,这会儿后悔的恨不得把肠子翻出来涮涮。
  正在偏堂处理政务的黄准知道后,停笔看向一旁端坐的张茂摇头笑道:
  “六科御史在承天门外跪着诉冤,陛下却在内阁跟编修待诏们谈笑风生,果真是没把那些言官放在眼中啊。”
  。。。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青年英杰,想必都知道秋收临近,各州各府都忙着点卯清册,收缴秋税。
  收缴秋税的依据,是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鱼鳞黄册,此政法已实行三十多年,个中利弊,朕想听听诸位有何看法?”
  言简意赅的提出问题后,李天笑眯眯的看着一众编修待诏,随手一点道:
  “朕看你欲言又止,就你先说吧。”
  被李天点到的编修茫然环顾四周,半天才发现皇上点的是自己,尴尬一笑,赶忙拱手作揖道:
  “微臣却有几句拙见想说。
  在微臣看来,鱼鳞黄册实行三十多年,年年造册删改,却从未有过全面复查。
  当下的黄册,已不足以让各州府作为参考收缴粮税。微臣建议朝廷应尽快重新造册,查明天下确切人口户数,以清粮税账目。”
  李天闻言,眼神微亮,没有一开口就对朱元璋大吹特吹,这内阁的编修看来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说的不错。”李天微微颔首道:
  “你在内阁任编修几年了?”
  “回禀陛下,微臣张五羊,河南汝宁府西平县坟头村人,在内阁任编修一职六年了。”
  坟头村?
  李天怔了怔神,不是说古人很迷信么,怎么会起这么操蛋的地名。
  其他编修待诏听到坟头村这个地名也都暗暗发笑,这么晦气的地名,这张五羊倒是真敢说出来。
  回过神,李天点了点头,换上一副鼓励的眼神微笑道:
  “张五羊,好,朕记住你了。”
  李天此话一出,张五羊登时拜倒在地,高呼万岁。
  其余编修待诏也都神色各异,这张五羊真是好运气,不过是说了些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就入了皇上的圣眼。
  挥手示意张五羊起身,李天又随手点了一人,看其青色官袍,似乎还是个七品官。
  被李天点到的待诏精神一振,躬身出列,当即摆出一副要大谈特谈的架势。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急匆匆进了食堂,跑到李天身边躬身低声道:
  “陛下,吴尚书在内阁偏堂侯驾。”
  听到吴中到了,李天顺势起身,环顾着一众编修待诏谦笑道:
  “真是不凑巧,朕有点事要办,不过尔等不必气馁,凡是有自己见解的,都上个折子交给内廷,到时朕定会一一过目。”
  言罢,李天便转身大步朝外走去。
  刚调整好情绪,准备大论一番的出列待诏神色顿时暗淡,嘴唇翕动,很想大声说点什么。
  不过身边同僚们都已跪地恭送圣驾,他也只能赶紧跪地,附和着同僚们的呼声喊着恭送陛下。
  小吏引着李天到了内阁偏堂,工部尚书吴中早已静候,赶忙躬身拜地见驾。
  “老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天现在搀人上瘾,一把将吴中从地上拽了起来,大马金刀的坐在上位,干脆果断道:
  “吴尚书,坐。”
  吴中今年五十有六,由翰林院庶吉士入仕,后转任光禄寺少卿,一路升到工部尚书一职。
  工部虽然掌管全天下的土木水利营造工程,但比起其他五部,权柄要弱得多,甚至在六部五寺中,还不如给朝廷养马的太仆寺。
  所以吴中对皇上的突然传召,感到十分困惑,难不成皇上是想修建宫殿,营建行宫?
  揣着一脑袋问号正襟危坐,吴中诶呀一声,突然想到了皇上几日前交代的事,赶忙拱手道:
  “陛下,您让老臣在京中寻几处风水好的空址,已经寻到了,澄清坊有两条待拆的老街,地段风水都是上佳,老臣已命营造司前往勘察测量。”
  李天召吴中前来,本来是想说天工局和天工院的事,听吴中说起这茬,也想起自己确实交代过,点了点道:
  “那两条老街可有户主?别强征人家的地,若是有户主,你找赵王拿银子买下来就是。”
  吴中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朝廷征地也会用银钱买,半天才回过神来道:
  “老臣明白,敢问那两条老街陛下准备作何用途?老臣好提前安排。”
  李天其实不想现在就暴露自己的意图,但工部效率这么快,他也懒得再瞒了,抿了抿嘴道:
  “朕要建宅子,建给亲王用的宅子。”
  见皇上面色不虞,吴中突然反应过来自己问错话了,脸上惶恐之色一闪而过,赶忙出声道:
  “陛下放心,老臣绝不会宣扬于外。”
  微微颔首,李天不再此事上继续深入,转而道:
  “朕今日召你前来,并非是为此事。朕与杨士奇和杨荣昨夜秉烛夜谈,你可知道?”
  李天和两位阁老在后阁议事一宿的消息,早就传开,吴中也有所耳闻,点头道:
  “老臣知道。”
  “知道就行。”李天押了口茶,不疾不徐的将昨夜和杨荣二人夜谈的话语复述了一遍。
  听着皇上对天工院和天工局抱有的巨大期望,吴中心中有些激动。
  虽然天工院并不在工部属下,但陛下若是要在工匠一事上发力,工部岂会没有好处。
  在别人眼中,他吴中是工部尚书,是七卿之一,高高在上。
  但只有吴中自己心里清楚,他宁愿去吏部户部做个侍郎,也不想领着一帮匠人天天造房子挖河道。
  尘封已久的热血渐渐勃发,吴中宛如翰林院的年轻编修般,蹭的一下站起身来,恭声道:
  “陛下,老臣与工部上下,必会全力配合杨阁老营造天工院。”
  看着吴中热血上头的样子,李天又感动又觉得好笑,起身而下,拍着吴中的老手道:
  “好好干,在朕眼中,工部才应该是我大明六部之首。”
  “只要陛下不嫌弃老臣,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第61章 软硬兼施
  送走吴中,李天没来由的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根本就没吃饱的肚子,踱步出了内阁,准备乘龙辇回坤宁殿再垫点。
  “陛下,陛下。”
  李天闻声循望,只见一个穿着盘领衫的肉球正朝自己飞奔而来。
  肉球一路狂奔到李天身前,大口喘着粗气,拱手道:
  “老奴。。。老奴参见陛下。”
  “王福,你怎么跑的跟狗撵似的,出什么事了?”毫不客气的揶揄了王福一句,李天负手笑问道。
  “大事不好了,陛下。”王福一边用袖子擦着胖脸上的虚汗,一边上气不接下气道。
  “六科给事把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喊来了,承天门外乌泱泱的跪了一大片,连千步廊都快堵了。”
  恩?
  老子懒得搭理你们,你们还来劲了不是。
  脸色一冷,李天当即寒声道:
  “给朕摆驾承天门,让时雍坊羽林卫调一个营过来。”
  羽林卫是皇帝亲卫,满编满额,一营足有五百人,王福虽然觉得陛下有些小题大做。
  但身为一个没有卵蛋的光荣太监,王福巴不得看到文官们倒霉,恭声一礼:
  “老奴遵命。”
  时雍坊位于皇城西南,驻扎着十几支皇帝亲军。
  得到皇上口谕的江保,手持皇帝兵符直入羽林卫兵营,不消片刻,便领着五百羽林卫,从皇城西南偏门,一路冲到洪武门,也就是千步廊的南头。
  虽然皇帝亲卫从未上过战场,但架不住装备好,掺着金丝的锁子百锻甲在日辉照耀下,熠熠生光,映照得五百羽林卫宛如天兵天将般,威武不凡。
  此时,李天也已乘着龙辇到达承天门。
  看着不远处乌泱一片跪地的言官和学子,李天眼中寒芒连闪。六科给事,都察院御史,国子监学子,就差个翰林院,大明的言官清流就凑齐了。
  在承天门外跪了整整两个时辰的六科给事们,早就头晕眼花嘴唇泛白,见皇上龙辇终于来了,仿佛取得了什么胜利般,纷纷喜极而泣。
  皇上还是明君,皇上还是明白他们的忠心的。
  国子监的学子们年轻气盛,见龙辇驾到,三五成群的叩首见驾,不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