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有人侥幸,弄出了合格的锅炉,蒸汽传导过程中的密封,活塞,气门等部分,还有无数个难题需要跨越。
  大明蒸汽机的研发过程,要是没有李天的深度参与,单凭他们自己凭借一个概念模型自己研究的话,估计没个五六年也是做不到的。
  也就是说,即便李天把完整的图纸交给索菲亚,索菲亚回国之后,就算是发动全国的力量开始研发。
  没有几年的时间也是不可能造的出来的。
  等到那个时候,估计大明的蒸汽舰队都已经在全世界的海域上纵横了。
  他根本就不怕别人也掌握这种技术。
  而且,且不说,索菲亚已经成了李天内定的媳妇,今后会不会背叛自己且不说。
  李天原本就是打算,将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卖军舰赚钱的。
  到时候免不了机器会被人破解。
  但只要大明的工匠能持续的改进蒸汽机,就算让他们追赶,估计没十几二十年也是没可能追赶的上的。
  再说了,或许五六年之后,大明连内燃机都能研究出来了。
  烧汽油柴油的内燃机,可是比蒸汽机的效率要高的太多了。
  说是吊打,碾压都不为过,李天就更不用担心了。
  让索菲亚加入其中,李天也是别有深意的。
  有了一个,拥有完全不一样的思想的人,加入研发之中,说不定,在互相佐证这下,能更快的将东西给研发出来呢。
  这才是李天真正的想法。
  在得到李天允许之后,索菲亚就好像终于得到了自己玩具的小孩子一样,高兴的满地转圈。
  搞得李天几人是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憋得十分难受。


第748章 表彰总结大会!
  小型蒸汽机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李天这才开始正式处理这次来天工院的目的。
  天工院这半年来的成就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总结过去半年的成就是一方面。
  对有功的工匠和技术员进行嘉奖,鼓励他们接下来的一年再接再厉,才是李天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在天工院目前最重要的几个项目中。
  成就最突出的,其实就是机械部的那些工匠了。
  这其中周镇和刘保和的功劳同样不小。
  李天大手一挥,直接拿出一万两银子,来奖励这帮做出突出贡献的工匠。
  周镇和刘保和因为即是主要的研发者,又是领导者,每人得都到了两千两银子的封赏。
  除了机械部,功劳稍逊的刘保和的兵工厂。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好像也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在李天看来,仅是将新式的步枪实现量产,研究出平射炮和手榴弹这几样东西功绩,他们这帮家伙,给一句功不可没的评语也是应该的。
  同样是一万两银子,刘保和因为是直接领导,再次分到了两千两。
  在然后就是今年大放异彩,让整个天工院都羡慕嫉妒恨的不要不要的玻璃部的那几个工匠了。
  这个部门只有几个工匠,在天工院里算得上是人数最少的一个分部了。
  但是他们创造出的价值可是其他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了的。
  李天凭借他们烧制出来的玻璃工艺品,一个晚上就弄到了五六百万两银子。
  虽然当时已经奖赏过他们一次了,但李天依然象形性的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的奖赏。
  即便赏银少比其他部门少了一半,可是他们人少啊,平分到每个人手里,每个人少说都得到了七八百两银子的丰厚奖赏。
  当那几个人上前领赏的时候,台下的其他人一个个都忍不住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再然后就是一直在搞肥皂香皂创新以及帮助李天将奶茶和奶粉实现量产的化学部。
  他们这个部门说实话存在感,估计比玻璃部的那几个人还低。
  但他们不管怎么说,也都算是为李天创造了不小的利益。
  依然是五千两意思意思。
  最后的最后,就是一直名不经传,却依然坚挺的基建部的几十个工匠了。
  说起来他们可以说是最冤枉,最无奈的一帮家伙了。
  天工院正是因为,李天要研发水泥,才命人建造起来了。
  他们算得上是一切的源头,但经过这半年,他们反倒是成了天工院里面最受冷落,最不受待见,而且还没什么亮眼成绩拿得出手的部门。
  其他部门,隔三差五的,能得到奖赏,唯独他们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了半年了,啥奖励都没有。
  要说不灰心是不可能的。
  但李天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默默无闻就不把他们当回事。
  要是没有他们,大明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水泥的量产呢。
  水泥将来绝对会是大明基建的重中之重,等到大明工业的巨轮开始转动的那一刻,才是他们真正发光发亮的时候。
  用一句不太客气的话说,将来的天工院,除了机械部之外,估计没人能比的了基建部的这帮家伙。
  他们赚钱的时候,还长着呢。
  相比之下,不管是今年赚钱最多的玻璃分部,还是其次的化学部。
  今后成长都是非常有限的。
  可基建部不同,将来大明可是要修建几万公里长的公路,几千几万座高楼大厦的。
  需要用到水泥等基础工业材料的地方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不管是从赚钱的角度,还是从对大明工业促进的重要性上来说,他们都是不可替代,不可获取的。
  为了鼓励,他们继续研究下去,创造出更多价值。
  李天破例给了他们部门两万两的奖赏。
  在听到这么高的奖赏之后,天工院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有人不解的道,
  “凭什么啊,他们这帮家伙,整天埋头烧啊烧,半年了也没见有什么成果出来,凭什么拿的奖金比我们还多!”
  当然了,这种声音也只是小声的在小范围内传播而已。
  他们可不敢在李天还在的时候,大声讨论。
  但李天还是敏锐的感觉到,大家情绪上的变化。
  正好这个时候,奖励也算是发放完事了。
  于是李天站到了最高点,对天工院所有的工匠和文职人员说道,
  “你们加入天工院最长的也有半年了,最短的也少说有半个月了。
  相信你们也知道,天工院存在的意义,对我大明的将来是有多么的重要了吧!”
  “今天的封赏,只是一个开始,这还只是头一年,朕在这里向你们保证,今后的每一年,封赏将会形成惯例。
  凡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分部或者个人,朕都不吝奖赏。
  将来的奖赏只会比今天更高,绝不会减少。”
  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了台下众人的一阵阵欢呼声。
  李天抬手压了压热烈的声音。
  继续说道,
  “有句老话说得好,患寡而患不均。
  你们中可能有人会觉得,那个部门的拿的奖赏多了,而那个部门又少了。甚至连不该封赏的都得到了封赏。”
  “但朕要和你们说的是,科研这种东西,并非是一定要做出明显的效益来,才算是成功的。
  就拿机械部来说吧,他们研究了这么长时间,花钱如流水,但造出来的东西至今还没一样赚到钱了。
  但你们能说,机械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没什么用吗!”
  “从长远来看,他们现在研发出来的东西,在将来能创造的价值,是远超你们的想象的。
  一万两,朕都觉得给的少了呢!”
  系机械部和基建部的人原本都惭愧的低下了头,正准备接受李天的申饬呢。
  但没想到,李天却对他们报以如此大的期待。
  这让他们一个个头抬起了头,感觉到了一丝欣慰,一丝丝自豪从从他们的心底溢出。
  李天继续说道,
  “天工院的工作,是不分贵贱,不分轻重的,哪怕他将来只能创造一文钱的价值,那也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这就是咱们天工院的精神,希望诸君今后能牢记!”


第749章 大明的房地产开发计划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一声高喊在人群中爆发开来。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天工院万岁!”
  随即,山呼海啸般的喊声像是海浪一般席卷而来。
  这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幕,不仅让李天充满了自豪,就连一旁没啥关系的索菲亚,也同样被这场面给震撼的,情绪激动的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李天默默的看着台上台下的这一切,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正是他想要的,一个为了名誉,苦心钻研,一个为了创造价值,彻夜不眠的天工院。
  集百家所长为我所用,这正是一个帝王,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愿意看到的场面。
  虽然,此时的天工院,研究的东西还都非常的基础。
  但只要这种精神被传承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总会开花结果,闯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一场声势浩大的表彰大会,在这种热烈的情绪中落下了帷幕。
  李天还特意给了他们半个月的年假,让他们可以趁着过年的时间,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天工院是一个科研机构,不能像普通的工坊一样,采用干六休一的弹性制度。
  所以这个半个月的年假就显得格外的有意义了。
  在得到放假的消息之后,这帮在天工院中憋了快半年的工匠们,算是彻底的放飞了自我。
  一个个欢呼着,捧着刚刚到手的奖金,冲出了天工院,冲进了大街小巷之中。
  喝酒的喝酒,吃大餐的吃大餐,比较会过日子的家伙们,则是冲到了重新开业没几天的皇家钱庄,将钱全都存了起来。
  李天一下子发放了几万两银子的赏银,平均到每个工匠的手里,少说也有几十两,不管他们曾经是什么样的家庭条件。
  有了这些钱,足够他们过上一个堪称豪华的年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些商贩们听说,天工院里面的人,薪俸那是高的没边,于是比较机灵的人,就开始在附近的街道上买店铺,做起买卖。
  他们独到的眼光,果然没有让他们的心思白费。
  自打天工院进入正规之后,连日的工作总会让一些人感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疲惫。
  休息的空档是急需要按摩洗澡之类放松的活动的。
  所以一到了休沐的时间,整条街上,各家店几乎都是爆满的状态。
  工匠们花钱花的爽快,商家们赚钱赚的更是合不拢嘴。
  而因为有了商家的补充,天工院也就不用担心,工匠们平时的生活该怎么处理了。
  大家都得到了满足,算的上是三赢的局面。
  其实,这种现象不单单出现在天工院这边,就连交易所、皇家钱庄和肥皂工坊的外面,此时也都变成了十分热闹的商业街。
  这倒是李天先前没有想到的。
  其实只要他稍微想想一下后世那些大型工厂以及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的情况,大概也就能理解了。
  人流就代表客源,稳定的工作,高人一等的薪资,就代表极强的消费能力。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傻,如此明显轻松的赚钱机会,又怎么可能会有人错过呢。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现象已经和后世的模式相差无几了。
  而李天想要培养工薪阶级的计划,已经慢慢在一部分心中生根发芽,茁壮的成长了。
  这种模式的成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新的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