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瑾三人也是这么考虑的,拱手一应,只听杨荣开口道:
  “早在陛下升任郑公为亲军八卫大将军时,我等就该想到的。”
  “子荣说的是啊。”黄准接过话茬,视野透过门缝朝外看去,好似看到了满地人头,顿神道:
  “陛下操练亲卫明显是在为大变革做准备,恐怕至多再有几个月,朝堂便再无安生之日了,不过本阁相信,变法一事对我大明是福非祸。”
  杨士奇微微颔首,拂着白须有些自嘲:
  “老夫先前还以为陛下是新皇登基,想要折腾出点动静,真是贻笑大方。”
  “元辅何必伤神,陛下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变法改制,有谁能想到其实是早有安排,眼下章法已定,我等只管紧随陛下步伐便是。”
  “子荣所言甚是有理,倒是老夫顾影自怜了。”


第89章 视察工地
  自李天在后阁秘密设立思危局和杨士奇等人交心后,时间一晃,便又过去了两日。
  金有德调任都察院引起的朝堂震荡仍未休止,内阁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也渐渐弥漫开来,不少大臣,都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味。
  刑部尚书的空缺,已由刑部侍郎黄必昌补上,六科也一反常态的十分低调。唯有都察院高举大旗,在短短两日之内,弹劾了朝中数十位官员。
  福采坊王恭厂隔壁工地。
  李天正由工部侍郎周镇陪同着,视察天工院工地。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尘土宣扬,人声嘈杂,上千名匠人各司其职。有夯实地基的力士,也有刨木上漆的漆匠,放眼望去,每个人手中都有自己的活计。
  掩着鼻口一脚踩过石灰撒出的白线,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天沉声道:
  “周镇,这两日又来了多少匠人?”
  周镇不是两榜进士出身,靠着一手出神入化的技艺才走到今天,算是大明独一份的奇人。
  身为技术性官员,周镇不会客套也不会拍马屁,皇上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回禀陛下,这两日又来了五百多名匠人,依照现在的进度,再有最多五日,天工院营建就能完成。”
  人多力量就是大啊,竟然又缩短了一半的工期,李天不由得暗暗咂舌。
  此时刚过晌午,秋阳正在天上打盹,一阵阵秋风送来徐徐凉意,不少正在吃饭的匠人都咧开了嘴,笑着夸赞老天爷真是懂事。
  见四处围坐在地抱着饭碗吃饭的匠人,李天脸上掠过一抹不快,转脸看向周镇道:
  “怎么回事?不给匠人们发工钱也就算了,怎么连饭都不管上两顿?”
  见皇上如此体贴这些匠人,周镇心中很是感动,他曾经也是一名匠人,在他入工部任职之前,可从没见过朝廷哪位官员会关注这些小事。
  “陛下误会了,工部每日晌午都会送来饭食供匠人们食用,那些匠人是错过了饭点,才自行吃饭的。”
  听到工部给匠人们管饭,李天脸色好了不少,他今日出宫穿的是便服,也不顾忌什么,三两步走到了一圈匠人身旁,笑意盎然道:
  “哥几个儿,都吃着呢。”
  匠人们闻言登时呼呼啦啦站起身来,不过看的不是李天,而是李天身后的周镇。
  “周大人来啦。”
  周镇没想到皇上居然还会说粗话,以为陛下是好奇匠人们的吃食,看着一众匠人局促的脸庞微微颔首道:
  “本官见你们吃饭,就想着来看看你们吃的什么。”
  说罢,周镇不做声色的站到了李天身旁,低声道:
  “陛下,他们碗里盛的是黄酱面,应该都是自家做的。”怕李天没听说过黄酱面,周镇又主动解释道:
  “黄酱是黄豆制成的咸酱,匠人们每天体力消耗大,懒得琢磨吃食,黄酱面煮上一碗面条拌上酱就能吃,匠人们平日里最常吃的就是这个。”
  古代的磨面技术还没有后世那么精细,磨出的面粉多少都带点壳子,反应在面条上便是带着些许黄色。
  见匠人们吃的狼吞虎咽,李天抿了抿嘴,示意周镇挺直腰板,小声道:
  “去,给朕也整一碗尝尝。”
  “啊,陛下万万不可。”周镇脸色微变,面露难色道:
  “御史们要知道微臣让陛下吃匠人们的吃食,说不定要怎么弹劾微臣呢。”
  李天有意要和匠人们闲聊几句,瞪了瞪眼,不容拒绝道:
  “你操心那么多干啥,去给朕盛一碗便是,要是有御史弹劾你,朕留中不发。”
  皇命不可违,周镇瞥了眼正吸溜面条的匠人们,只得命人去一个碗过来,给李天从破旧的木盆里盛了一碗出来。
  端着面条打发走了周镇,李天嘴角一咧,毫无形象的盘腿坐到了地上,伸着脖子笑道:
  “哥几个儿都啥时候来的啊?”
  匠人们虽然木讷,但也看到了周镇先前对李天毕恭毕敬的样子,赶忙起身回话道:
  “回这位老爷的话,小人们来了两天半了。”
  “诶诶诶,都坐下,我不是什么老爷,我就是个没中举的破落秀才。”李天抄起筷子,呲溜一大口面条吸入嘴中,边嚼边说道。
  见李天吸溜起面条的样子极为熟练,工匠们心里放松了不少。
  不过秀才也是读书人,跟他们这些匠人比那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工匠们仍旧不敢和李天攀谈。
  嚼着劲头十足咸的发苦的黄酱面,李天强迫自己咽下,装模作样的舔了舔嘴唇道:
  “嘿,这黄酱面可真香。”
  “那是,这可是我婆娘用细盐腌出来的黄酱,不香那就怪了。”一名憨厚的木匠经不住夸,呵呵笑着接过了李天的话茬。
  终于有个人愿意跟自己说话,李天赶忙把咸的发苦的筷子从嘴中抽出来,换了个更随意的姿势道:
  “大哥是城里哪一坊的?”
  李天一声大哥和工匠们的关系顿时拉近不少,毕竟秀才都叫他们这些匠人大哥了,他们哪能还不识趣。
  憨厚木匠闻言咧嘴一笑,一声咦拉得老长道:
  “兄弟你可真会开玩笑,你看我像能住城里的人吗?我是外城宣北坊的。”
  “哈哈哈,我那不是看嫂嫂的手艺好,以为嫂嫂在城里卖酱发财么。”
  李天顺杆就爬,幽默的话语引的工匠们皆是扯着嗓子大笑。
  不过大笑归大笑,憨厚木匠也不敢开李天玩笑,他虽然没穿过李天身上的锻袍,也知道肯定不是便宜货,挠了挠头道:
  “兄弟真会说话,我那婆娘没事给我缝缝裤衩子还行,哪有在城里做买卖的本事。”
  “用嘴封还是用针封啊。”
  不知是谁开了一句黄腔,一众工匠们又是拍着大腿笑的前仰后合。
  李天刚开始还没听懂,随即琢磨过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用嘴封还是用针缝,开车的本事果然和什么时代没有关系。
  慢慢和工匠们打成一片,李天也放开了许多,看向一名年纪稍大些的匠人道:
  “齐大哥,你们为啥要来这工地做活啊,朝廷又不给工钱。”


第90章 火药工厂
  被李天喊作齐大哥的匠人两眼一翻,看李天宛如看智障儿童般道:
  “还能为啥,为了以后娃娃们能出人头地,你还是个秀才哩,咋连这都不懂?”
  李天有心看看匠人们对天工院到底抱有多大的期望,故意唱了个反调道:
  “出人头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啥时候不念书也能出人头地了,齐大哥你跟我说笑呢吧。”
  “开个球哩玩笑,这工地建的是大学堂,以后俺孙子学了俺的手艺来这儿上学,学成了就能做官。”
  说起做官,匠人两眼都泛着光亮,回过神来看向李天道:
  “你这个秀才,该不是来捣乱哩吧,皇帝老爷都发话要让我们匠户做官,你个秀才咋会不知道。”
  匠人这话一出口,其余工匠也都拉下了脸,以为李天真是来捣乱的,把装满黄酱面的碗往李天手里一塞,便七嘴八舌的催促李天离开。
  李天脸上挂着淡笑,也不动怒,任由工匠们推搡着自己,把自己推出老远。
  端着只吃了两口的黄酱面出了工地,一直候着的周镇赶忙凑上来给李天掸土,顺手接过面碗道:
  “陛下何故要去和一群匠人打交道,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微臣怎么跟天下百姓交代。”
  任由周镇掸着土,回想着匠人们先前所说的种种,李天轻笑出了声,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口气道:
  “不亲自听听百姓们怎么说,又怎么知道百姓们怎么想。周镇啊,百姓们对这天工院可是满心的憧憬,你记得告诉杨荣,切不可使百姓们寒心。”
  “杨院长每日都会来福采坊,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把话带到。”
  转过身让周镇掸着背上的土,李天放眼又看向了热火朝天的工地,眼角有些湿润。
  朝廷一纸政令,天工院连八字都没一撇,这些质朴的匠人便纷纷赶来帮工,他怎能辜负这么纯真的百姓。
  正琢磨着要怎么给工匠们发些福利,李天却听见杨荣的声音从从大老远传来。
  一路小跑着到了李天身后,杨荣脸色一正,躬身拱礼道:
  “微臣不知陛下私服来访,未能接驾,还请陛下恕罪。”
  转过身看着脸皮又黑了几分的杨荣,李天有些忍俊不禁。杨荣对天工院倒还真是上心,一天不在工地日头底下待两个时辰,可晒不出这么健康的肤色。
  示意杨荣起身,李天指了指身后热火朝天的工地道:
  “子荣,从明日起不要再让匠人们白干了,凡是来帮工的匠人,以后每日每天八百文钱,就从朕的内库里出。”
  “八百文?”杨荣还没来及应话,周镇先惊呼出了声道:
  “陛下,广渠门外运河上扛大包的力夫一日也就两百文钱,给来帮工的匠人们八百文钱,是不是太多了些?”
  “多?”李天莞尔一笑,迷起了双眼淡淡道:
  “周镇,你信不信我大明以后还有一日工钱十两银子的匠人。”
  一日十两,周镇闻言吃惊的目瞪口呆,嘴巴长的老大,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杨荣知道周镇是个办实事的干吏,也不在意周镇的失礼之举,恭声道:
  “陛下放心,微臣一会儿就着手安排。”
  “恩。”李天点了点头,瞥了眼不远处的高墙,知道那就是大明的火药工厂,沉声道:
  “子荣,朕轻易不出宫一回,陪朕去王恭厂转转。”
  天工院的工地就在王恭厂边上,李天和杨荣二人走了没两步,便到了王恭厂正门。
  王恭厂也被称作火药局,是大明级别最高的兵工厂之一,与兵部军器营,亲军武功三卫,还有宫中兵仗局一样,代表了大明在军事上的最高技术。
  王恭厂的防卫极为严密,李天二人刚走到正门正欲靠近,高墙之上角楼中的守卫便大声警告起来。
  杨荣见状赶忙从腰间取下金印,高举过头顶道:
  “本阁有要事前来,王恭厂守备太监何在?”
  守卫见杨荣一身绯红官袍,又有紫纹金印,不敢耽误,赶忙命人去厂内通传。
  不多时,得知谨身殿大学士亲自驾到的王恭厂守备太监梁许,便赶忙亲自出厂迎接。
  可等出了厂门,梁许这才发现来的不仅仅是阁老,惶然跪地道:
  “老奴不知陛下驾临,还请陛下恕罪。”
  李天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打量了两眼梁许道: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以前好像也是尚宝监的人?”
  做太监的最怕皇上记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