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明朝当皇帝-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些匠人们也没有怨言,一门能吃一辈子的手艺,能让这些官家的工匠指点,他们才是占便宜的那个。
  开办钱庄不是光买个铺子就能了事的,国朝虽然对商贾一事放得很松,但王福也要去县衙跑上几趟,把钱庄的一应信息尽数上报。
  当然,其实王福一趟也没跑过,不是他仗着皇上牛气,而是大兴县县令一听是内廷办的钱庄,吓的直接把户科的科长派到了王福身边,并再三叮嘱好生伺候。
  一脸专注的呼呼翻着文书,王福抬眼看向一旁的胥吏道:
  “常科长,你再跑一趟,金台坊那边还有一家分号,要尽快入档。”
  寻常县令是正七品,但京城的县令要比寻常县令高上一级,不过高归高,下头胥吏的官阶是不变的,譬如王福正说话的大兴县户科科长,依旧是不入流的杂官。
  杂官没有官服,只能穿深绿的交领衫,十分羡慕的看了眼王福身上的青袍,常科长赶忙捧着双手接过:
  “小人这就去金台坊。”
  说罢,常科长便点头哈腰,转着脑袋往外走。
  “好你个王福,本公子让你办事,你竟在这作威作福。”
  李天声音自门外传来,王福吓得蹭然起身,三两快步和李天打了照面,赶忙堆着笑拱礼道:
  “不知公子大驾光临,还请公子恕罪。”
  “一觉睡了一天一夜,你可是睡舒服了罢。”
  轻笑着锤了王福一拳,李天背着手遂超里头走去。
  “舒服舒服。”
  嘿嘿傻笑着回话,王福转眼看向了一脸冷漠的江保,胖脸一皱,瞪着眼埋怨不已:
  “澄清坊的事情才过去几日,你怎么又让公子出来了。”
  “王福,别在那跟江保说悄悄话,赶紧滚进来,本公子有话要问你。”
  “诶,老奴这就来。”


第170章 百万花销
  环顾打量着王福买的铺子,李天暗暗点头,心中很是满意。
  王福倒是没跟他说大话,这几间铺子的风水地段,确实都是一等一的好,在京中也称得上少见。
  一间十万两银子的价钱,不算亏。
  前头有匠人忙活着装潢,王福和江保也知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来监督的老匠人交代了两句后,便赶忙到了后堂。
  临街的铺子跟临街的院落不一样,没有什么一进门二进门,挑高也比院落高得多,至于楼台水榭,假山回廊,那就更没有了。
  坐在满是红木器具的后堂内,摸着圆润的把手,李天仰着头环顾起来。
  眼下只有主仆三人,王福换过来了称呼,顺着李天的视线小心开口道:
  “陛下别误会,这些字画都是老奴买的赝品,用来撑场面的。”
  在被皇上误会他们二人有龙阳之好后,江保现在站在王福身边,都觉得浑身不自在,一脸冷漠的吐出了两个字。
  “虚伪。”
  虽然心知江保这是在跟自己划清界限,王福还是感到很不痛快,白胖的圆脸一拉,嘟囔了起来。
  “这可是以后可是皇家钱庄的总号,没了这些字画,以后让人小瞧了反正你江总管不担心,毕竟你江大总管可是管内库的大公公。”
  王福嘟囔的声音不大,但江保功力深厚,怎会听不清楚,当即冷哼了一声,拱手拜向李天道:
  “陛下,这钱庄即是带了皇家二字,那便是陛下的脸面,王福买了这么些残次赝品,依老奴之见,王福根本就没将陛下放在眼里。”
  “哪个残次了,你给咱家指出来,别仗着资历比咱家老,就在陛下面前胡说八道。”
  “你敢在我面前自称咱家?”
  江保闻声两眼一瞪,转而提起老手看向李天道:
  “请陛下准许,让老奴一掌拍死这个狂妄嚣张之徒。”
  江保话音还未落地,王福就仰着脑袋往江保手里拱,挥舞着双手大声道:
  “拍,来往这儿拍,今天你拍不死咱家,咱家跟你姓。”
  瞅着这辆跟孩童似的斗嘴,李天有些无语的扶了扶额,清了清嗓子道:
  “你俩差不多得了啊,先前江保你代王福给朕请安的时候,朕也没见你这么大气性。”
  “老奴这是对事不对人,王福他置陛下的脸面于不顾,就该罚他。”
  见江保有点上头的意思,李天不置可否的哼笑了两声,身子往靠背上一依,佯做出一副不耐烦的口气道:
  “行,朕准了,你快一掌拍死他,朕就坐这儿看着。”
  江保没没想到李天答应的这么干脆,脸色顿时一滞,手也放下了,干笑着道:
  “陛下怎么不劝老奴了。”
  “去去去,滚到那坐着去,朕还有正事要问王福。”
  “老奴谢陛下救命之恩。”
  得意的给江保使了个小眼神,王福拱手一拜,嘿嘿笑着也坐下了,主动开口道:
  “陛下,总号就在这海运大街了,另外五家分号老奴也已选好位置,一家在黄华坊宝源大街,一家在金台坊鼓楼大街,一家在鸣玉坊漕东大街,一家在金城坊城隍庙大街,还有一家在发祥坊通惠大街。”
  宝源号钱庄,钟鼓楼,漕运码头,城隍庙,通惠河。
  听着王福定下的这些位置,李天满意的连连点头,语气都温和了不少道:
  “这五家分号,将京城繁华之地尽数囊括其中,每家分号都可至少影响两个坊,不错,你这些地方选的朕心甚慰。”
  “只要能让陛下安心,老奴万死不辞。”话赶着话,王福赶忙表一波忠心。
  微微颔首,示意王福也坐下说话,见江保作势就要斟茶,李天赶忙伸手打住:
  “不必斟茶了,朕今天喝了一肚子茶,你想喝就自己喝,不用顾忌朕。”
  这还是江保第一次眼力见失误,嘴唇翕动着不知嚅嗫了什么,江保提着茶壶走到了王福面前道:
  “咱家给你倒杯茶,你多喝点。”
  “多谢江总管。”
  装作听不出江保话里带刺,王福笑呵呵的回应道。
  不着急劈头盖脸的问话,李天静等着江保回身落座,转而看向王福:
  “花销呢,用了多少银子?”
  “回陛下的话,总号是九间铺子,一共是八十八万两银子,五家分号基本都只有三四间铺子。
  一共用了是一百一十万两银子,林林总总算上匠人工钱和装潢材料,统共大概两百一十三万两银子。”
  李天脸上轻松的神色瞬间消失不见,诧然至极:
  “多少,你再跟朕说一遍。”
  见皇上有些失色,王福其实也觉得花销确实太多了,斟酌着语气小声道:
  “陛下,统共两百一十三万两银子。”
  又听王福确认了一遍,李天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转脸看向江保蹙眉道:
  “江保,钱庄开销如此之大,朕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
  江保也被两百多万两开销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见李天面色不渝,赶忙言明:
  “陛下,王福就在内库支了五十万两银子,而后再也没找过老奴啊。”
  王福闻言,也知皇上定是误会了,忙不迭的起身拱手,接过江保的话茬:
  “陛下,钱庄花销的银子并非是从内库所出,乃是从赵王手中拿的皇产分润。”
  听到内库就出了五十万两银子,李天登时长吁了口气,这两百多万两银子要全是内裤所出,他可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而后听到王福说是皇产分润,李天心中这才大定。
  皇产分润好啊,皇产分润不用花自己的钱。
  不过随即,李天便咋摸出不对劲了,自己把皇产交给朱高燧还不到一个月,怎可能有一百多万两的分润。
  “王福,皇产的银子是你找赵王要的,还是赵王主动找你的。”
  “陛下,是赵王主动找老奴的,赵王说是皇产的分润,老奴也不好多说什么,遂就收下了。”
  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李天不自觉地哒哒敲起了桌案,心中顿时陷入了沉思。
  朱高燧这又是在搞什么,借钱庄一事故意讨好自己?还是有事情要求自己,先把诚意亮出来?
  稍加沉吟,李天回过神来,懒得瞎问,直接看向江保道:
  “去,把赵王叫过来见朕。”


第171章 四大钱庄
  江保拱手一诺出了后堂,李天顺势站起了身,画着圈儿来回踱步着,似是在思索什么。
  李天一站起来,王福自然也不敢再坐着,赶忙起身跟在李天身后小心侍候。
  “王福,皇家钱庄一事可传出去了,其他钱庄有什么反应没有?”
  王福以为李天是见他穿着官袍,心生担忧,赶忙拱礼解释道:
  “朝中许多荫补的官员,都在外经商,老奴仅是找了几个工部的老匠人,陛下大可放心。”
  一语作罢,王福顿了一顿,继续道:
  “不过截止今日,朝堂之中已有不少官员知晓钱庄一事,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老奴亲自在这盯着钱庄装潢,任谁见了,都会以为老奴是代表内廷操办此事。”
  朝中许多大臣都知道了?
  李天闻言十分诧异,要知道不管是三教九流,还是传统的士农工商,商贾可都是天下人公认的低贱。
  倒不是因为商贾们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只是对以农业为主的大明而言,这些不种地就有钱花的人,先天就招人厌恶。
  而这,也正是李天的诧异所在。
  朝臣们即是知晓内廷经商,他怎会一本参奏的折子都没见着,按常理说,应是早就有嗷嗷叫的官员上书说什么与民争利了。
  王福不知李天在思虑什么,但也不敢出声打扰,只得静静等着李天回神。
  “其他钱庄呢,可有什么消息?”
  回过神来,李天抿着嘴眯了眯眼,淡淡问道。
  “陛下,是这样,京城中大大小小的钱庄,足有二三十家之多,但要论够分量的,只有三家,而这三家,也一直被坊间称为京城三大钱庄。”
  “京城三大钱庄?与朕细细说来。”
  王福近日操持钱庄一事,早就通过江保在东厂的关系,将城中钱庄底细扒了干干净净,当下端的是气定神闲:
  “陛下,京城三大钱庄虽是坊间公认,但老奴却不以为同,以老奴只见,京城应当是四大钱庄。
  当居为首的毋庸置疑,就是咱对面的汇通钱庄,汇通钱庄的总号在山西太原府。
  乃是晋商们为了方便交易,一手打造,其在京中的分号虽然只有三家,但其业务之兴盛,存银之繁多,当为四家之首。”
  王福说的掷地有声,李天听的也有滋有味。
  晋商他是知道的,明清时期华夏贸易,北方当之无二的王者,一个阳曲县的晋商,就能把控北方近三成的商业贸易,其势力堪称恐怖。
  “能局次位的,坊间以为是宝源钱庄,但老奴却有不同看法。依老奴之见,广和银记钱庄,才能坐这第二把交椅。
  广和银记虽在京中不显,但其背后却是扎根苏州府的太湖商帮,太湖商帮于江南,好似晋商于山西,其实力之强盛,老奴就不必赘言了。
  至于第三位,老奴以为是宝源钱庄。宝源钱庄在黄河以北,足足有有上百家分号,其东家乃是山东琅琊王氏,称得上是千年豪族。
  只不过因其与朝廷掺和太深,才不敢在京城大展身脚,担心陛下会盯上他们。”
  “这个朕知道。”
  李天哼哼笑着出声道:
  “不敢在京城大展身脚,就已是四大钱庄其三,倒真是谦虚。不过他们也跑不了,朕早就盯上他们了。
  保定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