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为什么这么说呢?”夏红军笑着反问道。
  “那天在阿姆斯特丹,你和你朋友刚走进街道我就发现了你。”海伦似乎并不有感到不好意思:“我开始有点惊讶,向你微笑示意,希望你能也看见我,可是当你认出我后,反倒跑了。。。。。。你真可爱。”
  泥煤的。。。。。
  这到底是夸我还是损我?
  夏红军只好解释自己是陪朋友逛红灯区的,他也不是为了找乐子而是做调查。
  “我知道,你那个朋友还问了我几个问题,他是个homosexual。所以说,你是个于爱情很忠贞的男人。”海伦最后说道。
  夏红军有些好奇海伦为什么要去红灯区兼职,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两人并不熟悉问这个隐私的话题显得很突兀,而且在这里也不见得是多么丢人的事情,虽然地位并不搞,但很少有人歧视和侮辱她们。
  或许是两人聊几句有些熟了,海伦低声告诉他说参加酒会的都是这一代的富人,其实大部分都不懂诗歌,特别是来自东方的诗歌,只是好奇。
  “你们朗诵莎士比亚、雪莱或者海涅的诗歌还差不多。”海伦轻声建议。
  这点刚才夏红军和富婆聊天的时候已经感觉出来,对方对东方文化几乎一无所知。
  可怜另外两个诗人杨炼和多多还在竭力推销着自己的写的诗歌。。。。。
  就在这时候,在酒会一角突然传来高声喧哗,夏红军扭头一看只见是北岛正在和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用英语说着什么,好像有点争执。
  “对不起,我过去一下。”夏红军急忙走了过去。
  “他听不懂我读的诗歌。”北岛用汉语说道,一脸无奈。
  “这位北岛先生,他读的他说做的《回答》,据听说在你们国家评价很高,但我听不懂。”中年男人倒是一脸坦诚。
  这可是北岛的代表作啊,是他最得意的几首诗。
  不过也是,没有生活在中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怎么会理解北岛这首诗歌的蕴意?
  通行证墓志铭
  镀金的天空,死者弯曲的倒影?
  即便你翻译成英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隐晦,艰涩本来就是朦胧诗的特点。
  夏红军突然想到一首老外写的诗歌,于是用英语说道:“先生,我给您朗诵一首美国人写的诗歌好不好?
  听说是美国人写的诗歌,那个男人半信半疑点点头。
  夏红军清清嗓子,大声用英文朗读起来:
  “长诗:《美国》。作者: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
  美国,我已经给了你一切可现在我却一无所有。
  美国,今天是1956年1月17日,两块两毛七分,
  我无法再忍耐下去。
  美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结束这人类间的战争?
  用你自己的原子弹去操你自己吧!
  我不舒服,别来惹我。。。。
  。。。。
  。。。。
  哇。。。。。
  有人在用诗歌骂美国!
  而且还是美国人自己写的!
  这立刻引起在场众人的兴趣。
  这首诗很长,夏红军边背边努力的回忆:
  “美国你是如此傻里傻气,我怎能为你写一曲神圣祷歌
  我仍将写下去像亨利。福特,
  我的诗行如同他的汽车
  都属于个人尽管它们的性别不同。。。。。”
  突然卡壳了,忘记后面的诗歌内容,这让他顿时尴尬。
  “美国,释放劳工领袖汤姆。莫尼!
  美国,解救西班牙忠于共和政府的人士!
  美国,萨柯和范泽绝对不能死去!
  美国,我就是被囚禁在斯葛斯博罗镇那些孩子中的一个。。。。。”
  突然有一个甜美的女声接了过来,一回头,他就看到宋蓁蓁边朗诵边款款向这边走来。。


第458章 故居
  不知道是因为这首《美国》的长诗获得在场嘉宾的认可,还是什么原因,这场酒会举办的很成功。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相助,连侍者海伦也捐赠了30荷兰盾,约合17美元。
  “这是我今晚在这里打工工资,虽然我并不喜欢诗歌,但是我喜欢你们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那种执着。”海伦临走前对夏红军说道,还把30荷兰盾交给他手里。
  “谢谢,谢谢。”夏红军听了很感动。
  他现在才知道这姑娘家境不太好,为了贴补家庭一人兼了几份工。
  但姑娘后面的话让他有些尴尬:“如果你再想逛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就来找我,可以给你半价哦。。。。。”说完还向夏红军俏皮的眨眨眼,又向站在夏红军旁边的宋蓁蓁点点头,转身离去。
  这。。。。。
  宋蓁蓁只是微笑的看着夏红军,没有说话。
  幸亏北岛过来打断了有些尴尬的气氛,经过清点,北岛兴奋的告诉他们,这次募捐一共募捐到2万6千多美元,扣除举办这次酒会的成本,最后可以净获得1万2千左右美元。
  “这么高的成本?”夏红军有点吃惊。
  “来的都是有钱人,无论是场地、摆设还有酒水档次都不能低。”旁边的宋蓁蓁插话道:“如果找工薪阶层花费没这么多,但捐赠的也少。”
  是啊。
  工薪阶层为了生计奔波,谁有闲心听你读诗?还要掏腰包?
  “不管怎么说,这次多亏小夏和小宋你们俩,这可是我筹措资金一来最大的一笔。”北岛显得很高兴。
  真不容易啊。。。。。
  夏红军又想到前年北岛还给自己寄来500美元,就说道:“北岛老师,等我回国以后也给你的杂志社捐些。”
  “不用了”北岛一口拒绝:“你还要办好你的燕山诗歌奖,这也需要很大的花费,当然如果有能力的话,可以像鹿特丹这样办一个诗歌节。”
  “这也是我这段时间所考虑的,等我回去以后和西川他们好好谋划,争取明年能和诗歌奖同时举行!到时候邀请你回来。”夏红军说道。
  “我?暂时回不去了。。。。。。走吧,回酒店。”北岛有些伤感,他似乎不愿意说这个问题。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一共举行了10天最后散场,北岛要去波兰,说那里有个老友想去见见,芒克跟着一起去。
  夏红军的签证是一个月时间,原计划也是在欧洲各国转转,不过没有固定去哪个国家,现在看北岛要去波兰准备也跟着去,却被威尔斯叫住,热情邀请他和他们一起去德国和法国。
  “亲爱的夏,和那帮老男人在一起有什么意思?还是和我们一块
  游玩,还有美丽温柔的宋蓁蓁小姐呢。”
  杨丽也劝一路同行,诗歌这东西不能一天老是琢磨啊,探讨啊,那是靠灵感的。老祖宗就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走看看开阔眼界对你绝对好处。
  只有宋蓁蓁站在一边没说话,玩弄着自己纤纤手指。
  她本来打算是单独去巴黎玩的,然后再飞到西班牙和朋友相聚,当然希望几个人结伴旅游,不过她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那好吧。
  夏红军答应了。
  于是四人结伴从鹿特丹出发,前往德国,在夏红军的强烈要求下,去马ke思的故居——德国边境小城城特里尔市。
  “为什么要去哪里?”杨丽强烈反对:“如果想看政治,我们可以去看柏林墙,如果想人文哲学我们可以去海德堡,那里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伽达默尔等工作生活过,到“哲学家小道”漫步。为什么要去哪里?”
  但是夏红军的提议却得到威尔斯的支持:“来到德国,不去看看这位伟大的哲人怎么行?杨丽,你可知道我非常崇拜MAO主席,向往GC主义。。。。。。”
  杨丽听了撇撇嘴,没有说话。
  如果前几年在国内知道你是个GAY,估计学校早就把你解聘,送你回美国了,还崇拜?
  宋蓁蓁没什么意见,反正自己出来玩,开心就好。
  于是众人坐车赶往特里尔市。
  特里尔属于德国的边境城市,距离卢森堡、比利时都很近,可离大城市比如法兰克福、巴黎、布鲁塞尔等却较远。中国人要想来这里还是要费些周折的。
  等夏红军他们赶到特里尔市已经是下午,阴天,街上行人不多,显得很静谧。
  马ke思故居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布吕肯街10号。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博物馆。
  这是一座灰白色的三层楼房,始建于1727年。夏红军站在街道上,静静看着。
  淡黄的粉墙、棕色的门楣和窗沿、乳白色的窗扉,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风格。
  来参观人很少,夏红军看到几个在门口合照的东方人,像一家人三口,不用问肯定是中国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夏红军就男人闲聊了几句,那个男人脖子上挂着粗粗的金项链一看就像个暴发户。
  男人很豪爽,笑着说道:“俺不是党员,但俺还是想带着媳妇娃来看看。不到特里尔,就不算到过德国嘛。。。。。。”
  “那你看到什么?”夏红军笑着问。
  “俺文化低也没看懂啥,但觉得吧,干嘛都不容易。。。。。。”男人一番感慨:“也要有文化,俺把娃带来也是让他好好学习。。。。。沾沾福气。”
  我晕。。。。。
  夏红军看着那个刚上幼儿园的年龄,一脸懵懵懂懂的小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人家老马又不是文曲星转世。。。。。
  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告诉他们,中国游客之外,还有零星的东欧游客,估计是怀旧的人群或者马ke思主义者。
  “没有你们德国游客吗?”宋蓁蓁插嘴问道。
  “我们德国人很少来。”
  看到大家听了自己的话吃惊的表情,讲解员又笑着说道:“其实在我们国家,没有人不知道卡尔马ke思的,尤其在人文科学领域,我们国家很多大学研究生在写关于他的论文。”讲解员耐心解释。
  “可我们不像你们中国人,像怀着朝圣的心情的信徒,万里迢迢来这里朝拜。”
  “还有我!美利坚合众国公民也是怀着这种心情!”威尔斯不服气的说了一句。
  讲解员有些诧异,但没再说什么。


第459章 “还是家里好啊。。。。。。。”
  其实,夏红军何止不是怀着这种心情?
  在故居二层的客厅内,很显眼的位置出现了1939年的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配了德语翻译。
  这句名言的斜对面,介绍了当年的共运史,并出现了的大幅照片。
  夏红军立刻想起伟人的另一句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也不知道德国人把的这句名言放到这里,是在表明一种什么态度?
  最后,威尔斯还在留言簿上用汉字歪歪扭扭写写一行留言:“我是您的信徒,来自遥远的美国。。。。。。”
  告别特里尔市,夏红军一行四人去参观了,柏林的大教堂,国会大厦和柏林墙,大诗人海涅的故乡杜塞尔多夫,最后到达法国巴黎。
  卢浮宫、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街。。。。。今天下着雨,夏红军打着伞漫步在塞纳河畔,宋蓁蓁穿着一件淡绿色的连衣裙轻轻靠在他身边。
  在巴黎整整呆了半个月,明天就要各自分开。夏红军回国,杨丽和威尔斯返回美国,而宋蓁蓁独自飞往西班牙。
  威尔斯今天去参加一个同xing恋游行,呼吁他们的权利,杨丽则泡在一个酒吧。只有夏红军和宋蓁蓁漫无目看着风景。
  “巴黎,滋养了人类历史上无数伟大人物的城市,咱们国家当代知识分子,许多都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