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月时间,这部《海马歌舞厅》剧本就被这帮人坐在小院子里侃出来,下一步就交给郭前进的乐优影视公司开拍。
  郭前进在“老莫”餐厅一顿酒就把王朔他们搞定,弄到电视剧制作权,当然价格是市场价。
  兄弟是兄弟,生意是生意。
  不过让郭前进没想到的是,这导演还没找到,几个主演连同一些配角却被这帮鸟人都圈定了。
  不过也好,都是圈子里的人,熟。
  但郭前进还有一件急事要做,就是《大话西游》马上就要开拍,他必须亲自去银川一趟联系摄影场地的事情。当然还要拉上夏红军。
  这件事早就商议好,夏红军也没推辞,订好飞机票准备和郭前进一块飞往银川。
  当天晚上,夏红军闲极无聊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陈招娣则在细心给夏红军收拾着行李。
  “我听说银川那地方冬天可冷了,风沙又大,你去一定要多穿点,别感冒啊。”女孩边收拾东西边嘱咐。
  卧槽。
  就去几天又不是住一年半载,在西沟村那么艰苦的条件都能过,还怕去银川吃苦?人家好歹是省会城市。
  不过,夏红军知道这是妻子对自己的爱。
  女人一旦不对自己的丈夫啰嗦,那说明心里已经没有你了。
  夏红军嘴里“嗯嗯”答应着,眼睛却看着电视,突然一则新闻跳了出来。
  “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作家路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11月17日在安西逝世,享年42岁。”
  “路遥同志为我们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人生》《平凡的世界》。。。。。。”
  路遥去世了!
  夏红军猛然站了起来。
  哎。。。。。。
  历史依旧沿着他原来的轨迹缓缓前进。
  “我明天去安西,参加路遥的葬礼。”夏红军抓起放在茶几上的座机。
  “那你不去银川了吗?”陈招娣急忙问道。
  “等参加完葬礼再过去,我给郭哥说下。”夏红军拨通郭前进的大哥大说了路遥去世和自己的想法。
  “唉。。。。。。这么优秀的作家竟然这么早就去世了?”在电话里,郭前进感叹了一句,突然又说道:“要不,我跟你一块先到安西参加葬礼?我也是他的忠实读者,当初我看《平凡的世界》,哭的稀里哗啦的。”
  “行,没准在安西碰到张贤亮。”夏红军说道。
  第二天,夏红军改签了飞机票,和郭前进一道飞往安西,同行的还有郭前进的秘书。
  姑娘叫刘茜,大专毕业,在国企干了几年因单位不景气所以辞职,到乐优来应聘被郭前进聘为秘书。
  姑娘挺能干,办事麻利,只是这脸蛋、这身材。。。。林梅就不担心吗?
  林梅担任乐优公司的财务总监,公司实际上他们两个夫妻店,郭前进带刘茜出来,林梅肯定是知道的。
  算了,人家媳妇都不担心,瞎操什么心?
  夏红军想着,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外面蓝天白云。
  三人下了飞机,马不停蹄赶到安西作协一打听才知道路遥的遗体已经被送到三兆殡仪馆,下午三点举行告别仪式。夏红军立马打车赶了过去。
  天空下着雪,整个安西城显得泥泞不堪。
  当夏红军赶到殡仪馆,有些惊呆了,到处都是人,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不熟悉的,年长的年幼的都潮水般地涌向了这里。
  夏红军跟着人群走了进去,就看到灵堂当中的棺材里,路遥静静躺着。
  旁边有几个戴孝的,看来是路遥的亲属。
  夏红军恭恭敬敬朝路遥的遗体三鞠躬,这时候一个脸色憔悴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模样和路遥有些相似。
  “您是夏红军,夏作家吧?我是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男人说道。


第472章 追悼会
  “你好,我就是。”夏红军赶忙回答:“路大哥不幸英年早逝,请你们要节哀顺变。”
  王天乐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夏作家,您的爱人叫陈招娣是吧?”
  “是的,怎么?”
  “这就对了。。。。。当年我大哥去燕京领茅盾文学奖,因路费差点不能成行,是一个叫陈招娣的读者雪中送炭,寄来5000块钱。”
  “对此我大哥一直念念不忘,想感激这个叫陈招娣的读者却查无音讯,直到前不久你结婚,我大哥才知道是那个姑娘是你的爱人。”
  “我大哥本来想去燕京当面对你表示祝福和感谢,可惜那时已经走不动了。。。。。”
  说道这里,王天乐眼眶一红,声音有些呜咽。
  夏红军赶忙安慰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路大哥一生经历过好多磨烂,但他的小说却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必将会继续影响下去,就这一点路遥大哥在九泉下也会感到欣慰。
  最后,夏红军在悼念薄上写下:“山花破土,惊心动魄的一幕,光灿人生鸣九霄;延河奔流,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世界垂千秋”一行字,表达自己的哀思。
  一个披麻戴孝13岁的小姑娘在亲友的搀扶下,走进到路遥身边。
  路遥已经离异,她是路遥的女儿路远(那时候还没有改名叫路茗茗)手里拿着早就为父亲制作好的一张生日卡片,听说准备在父亲43岁生日那天,亲手送给他。
  可惜没等到这天。
  路遥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女儿奴,在他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提到女儿:
  “因为元旦就在眼前,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日子里,为了亲爱的女儿,我也得赶着回去,其实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着马上就要看见亲爱的女儿,两腿都有点发软“。
  可惜了。。。。。
  在追悼会上,夏红军还见到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帮文人作家,都对路遥的病逝感到痛惜。
  追悼会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小姑娘路远哭的声音近乎嘶哑,当大家围绕木棺做最后的道别的时候,她突然挣脱了亲友的搀扶,向路遥的水晶棺扑去。她以惊人的爆发力,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嚎叫:“爸爸啊!爸爸!”
  看到小姑娘这个样子,夏红军心里难受,默默走出了殡仪大厅,静静站在对门亭子里。
  外面还下着大雪。
  这时候有个容枯瘦的的老人,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文质彬彬从殡仪大厅里出来,摘下眼镜悄悄擦了擦眼眶的泪水,看来也是忍受不了大厅里悲凉的气氛。
  夏红军认出了,真的是张贤亮。
  张贤亮作为作家,最熟悉的作品就是被改编电影《牧马人》的小说《灵与肉》。
  张贤亮的文学创作之路起步甚早,不过十几岁的中学时期,他便开启了创作之路,之后因《大风歌》被视作“you派分子”,经受了长期的“劳动改造”。
  这一改造就是22年。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苦难和煎熬中度过,等79年平反之后,他已经40岁出头,人到中年。
  正因为生活的磨难和感悟,他才写出了那本《灵与肉》。
  对于这样的人,夏红军心里很是钦佩,想了想走过去:“张主席?”
  张贤亮认出这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夏作家?你是专门来参加路遥的葬礼?”
  “是的。。。。。。我昨天听说路遥病逝,今天就赶了过来。”
  “唉。。。。。。年纪轻轻就走了,实在是可惜啊。。。。。”张贤亮叹了口气。
  43岁?
  那时候他才刚刚平反,重新燃起对生活对文学的渴望。
  “写篇悼文吧。。。。。”张贤亮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夏红军说。
  夏红军点了点头。
  “你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从未真正远去”
  夏红军已经想好自己要写的悼文题目。
  本来他还想提租赁影视城拍片的事情,但是觉得在这种场合下谈生意实在是大煞风景,于是就问了张贤亮在安西的住处,说有个朋友准备拜访他。
  路遥的追悼会结束后,夏红军就和郭前进带着他的小秘赶到张贤亮住的宾馆,相互介绍之后,就谈起租赁西部影视城拍片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张贤亮表示欢迎,说自己打造这个影视城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影视业,并打造一个旅游景点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既然是夏作家的公司投资的影片,一切租赁费用价格最优,最后张贤亮还开玩笑的对夏红军说:“小夏,你那本《大话西游》我也看过,彻底颠覆原著,一旦电影火了你可是给我们西部影视城留下一段传说。”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夏红军赶紧谦虚道。
  不过确实,《大话西游》电影给西部影视城留下几个著名景点:牛魔王娶亲,唐僧处刑。。。。。还有清城里夕阳武士站着的那一段城墙。
  “带上头箍,不能爱你。摘掉头箍,爱不了你”。。。。。。
  合作协议谈好,郭前进要带着秘书前往宁夏西部影视城进行实地勘察,并打电话给燕京的林梅,让她组织公司员工赶往宁夏做拍摄前期筹备工作,
  而刘镇伟带着《大话西游》的剧组不久也要从香江飞来。
  这里面没夏红军的事情,他准备返回燕京,但临走前准备去一趟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看望自己的学生刘巧玲。
  刘巧玲是夏红军在西沟村支教时资助的一名女孩,因为天生一副好嗓子,所以夏红军在临离开西沟村时候,将小姑娘带到安西,考进了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一晃三年过去,夏红军也没见过女孩不知道在这里生活的怎么样,所以趁现在有时间决定看望下女孩。
  进了安西中路附属中学的校门,夏红军找到找到女生宿舍楼,跟宿管阿姨说了几句,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女孩飞快跑了出来。
  正是刘巧玲。
  呀。。。。。。。成大姑娘了,差点认不出来。
  在夏红军的印象中,那个又黑又瘦的小女孩不见了,变成一个身材苗条的俊俏大姑娘,只是衣着有些陈旧。
  “夏老师!”刘巧玲叫了声,满脸喜色中带着意一丝羞涩。
  夏红军点点头,详细问了刘巧玲现在的情况,她已经上高一,除了文化课外,主要学习民族唱法。
  又问她现在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女孩连连点头。
  “巧玲,高中毕业后准备考哪所音乐学院?”夏红军问道。
  “班主任让我考安西音乐学院。。。。”刘巧玲回答道,立刻又说道:“夏老师您说让我考什么,我听您的。”
  “争取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吧,你来燕京上学也好照顾你,这么小一人呆在安西上学,也苦了你。”夏红军想了想说道。
  听完夏红军这话话刘巧玲眼眶慢慢红了。


第473章 回门
  在安西这三年多,虽然不缺生活费,但是一个人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远离亲人,那种孤独一直缠绕在她的心头。
  特别是刚来安西,生活方式的不习惯,同学们的嘲笑,让这个才上初中的的姑娘承受这比别的学生更大的压力。
  她不敢和别人说话,更不敢乱跑,一切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有时候她一个人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偷偷哭泣,她想回到自己的小山村,那里虽然穷但是还有爹妈和弟弟。
  但是想到夏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期望,想到自己喜欢的唱歌,强忍着坚持下来。
  还好三年过去,自己已经适应。
  现在听夏红军一说,刘巧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她拼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摇了摇头。
  哎。。。。。。。
  平时资助刘巧玲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